问题

为了什么女人未来也会当婆婆,却很看不惯现在的婆婆?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常见。很多年轻的女性,在自己还没成为婆婆之前,对现在市面上那些“奇葩”婆婆的种种行为,那叫一个看不惯,觉得这届婆婆怎么这样?简直是不可理喻!可话又说回来了,等到她们自己年纪到了,到了该当婆婆的时候,会不会也步入后尘,或者做出点让儿媳妇头疼的事儿呢?

其实,这个矛盾心理挺好理解的,咱们一层层剖析开来说。

一、 站在“准儿媳”的角度,看到的都是“槽点”

首先,为什么年轻女性会对现在的婆婆有那么多意见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是以“准儿媳”的身份代入的。谁家女孩没点公主梦?谁家女孩没被父母宠着惯着?到了别人家,自然希望被善待,被尊重,而不是一上来就面对审视、挑剔和无休止的“规矩”。

她们看不惯的,通常是这些:

过度干涉儿子的生活和婚姻: 比如,天天催生,还指定什么时候生,生几个;比如,对儿媳的家务活、带孩子的方式指手画脚,认为只有自己的方式才是对的;比如,儿子一回家,就跟儿子汇报儿媳的“小报告”,搞得儿子夹在中间很难做人。这些行为,在她们看来,就是不尊重儿媳的独立性和家庭的边界。
把儿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不愿意放手: 有些婆婆,总觉得儿子还是个孩子,离了自己就没法活。儿子结婚了,也还是要围着自己转,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种“妈宝”的形成,以及婆婆对儿子的过度掌控,会让准儿媳感到窒息,觉得自己的婚姻像是个“第三者”。
拎不清自己和儿媳的关系: 有的婆婆,总觉得自己才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儿媳只是个“外来者”。在家庭财务、重大决策上,总是想说了算,甚至把儿媳当成自己生活不如意的“出气筒”。她们忘了,儿子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儿媳是这个新家庭的另一半,而不是自己生活的延伸。
用老一套的观念绑架新时代女性: 很多现代女性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她们看不惯那些还在用陈旧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来衡量儿媳,比如认为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就该孝顺公婆等等。当自己的价值观和婆婆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很容易产生摩擦。
小肚鸡肠,爱搬弄是非: 偶尔听到一些婆婆之间嚼舌根子、挑拨离间的故事,都会让年轻女性觉得心寒。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婚姻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影响。

二、 “我不会像她们那样”的强烈自我防御和理想化

当她们自己还是女儿、准儿媳的时候,面对这些“负面教材”,内心都会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呐喊:“我以后绝对不会这样!”

代入和共情: 她们能站在儿媳的角度去理解那种委屈、无奈和愤怒。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也可能成为那个被不公平对待的人,所以会格外反感。
美好的设想: 她们会憧憬一种理想的婆媳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各自安好,最多在节日或者有需要的时候碰个面。她们认为自己有更高的情商,更开明的思想,能够处理好这种关系。
自我保护机制: 在没有亲身经历之前,对未来保持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一旦接受了“婆婆都是不好惹的”这个设定,可能会让她们在面对感情和婚姻时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三、 未来角色转变,环境和视角的变化

然而,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当她们自己走到了人生的那个节点,成为婆婆时,会发现情况可能并不一样,或者说,她们对“好婆婆”的定义和实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当了母亲,爱子之心不变: 即使年轻时看不惯,当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结婚生子时,那种爱子之心、护犊之情,是深入骨髓的。儿子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担心的肯定是自己儿子,然后自然会希望儿子获得最好的照顾和支持,这过程中就难免会“过度关心”。
儿子在婚姻中的角色: 儿子在婚姻中的表现,往往是影响婆婆行为的关键。如果儿子能处理好自己和小家庭的界限,做得让双方父母都满意,婆婆可能也更容易收敛。但如果儿子处理不好,婆婆的介入就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儿媳的相处模式: 婆媳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儿媳的沟通方式、处理关系的态度,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婆婆的反应。如果儿媳事事都做得很好,让婆婆放心,或者善于沟通,让婆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很多矛盾都可以化解。
时代和观念的“惯性”: 尽管她们自己是新时代女性,但成长环境中的很多观念,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还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们。可能她们不自觉地会用一些自己曾经看不惯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的儿子和儿媳。
生活经验的累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她们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年轻时只看到表面上的“干涉”,但当了婆婆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关心”是出于好意,是为了“经验传授”或者“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她们可能更容易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
“反差”效应: 也有可能,因为年轻时对婆婆的负面印象太深刻,她们反而会更加努力地想要成为一个“好婆婆”,但方法可能有些笨拙,或者不符合儿媳的期待,导致适得其反。

总结一下:

年轻女性看不惯现在的婆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站在“准儿媳”的角度,看到了太多不合理、不被尊重的情况,并且对未来抱有理想化的期待,同时也是一种自我防御。

然而,当她们自己成为婆婆后,因为爱子之心、儿子在婚姻中的角色、儿媳的互动方式、自身阅历和观念的演变,以及环境的“惯性”,都可能让她们的言行与年轻时的设想产生差距。并不是说她们故意变坏了,而是角色转变、环境影响和思维定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这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妥协”,或者说是一种“代际的无意识传承”。与其去评判“为什么她们也会变成这样”,不如关注当下如何建立更健康的家庭关系,无论是作为儿媳还是未来潜在的婆婆,都努力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等他们当了婆婆又看不惯儿媳妇了

user avatar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女人当了婆婆后,因为儿子是她生养的,这是她第一次肯站在家里男人的视角审视家里女人的叨叨P事多,当然是越看越不忿,哪怕眼前这个儿媳妇,和她当年一模一样。

user avatar

未来也会看不惯儿媳妇啊~并不是看不惯“婆婆”,而是对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就会看不惯

user avatar

她们也许觉得自己以后不是这样的婆婆。

然后其中有一部分又变成了这样的婆婆。

user avatar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因为有些女人双标

做不好儿媳 也八成做不好婆婆

好婆婆多数也是好儿媳来的。

user avatar

前面说婆婆只是亲戚的根本没明白,家庭经济水平、经济来源、当地物价等综合因素,决定你这个家庭是小农经济结构,还是新型工业结构。

如果是前者,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经济大环境下,也就勉强撑下去吧),就要实行家庭联产,一般婆媳势必要捆绑在一起的。很多家庭,单靠小两口,还是挺难度过怀孕到宝宝读幼儿园这四五年的时间,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事,也不可以说养不起就不要生,那样的话中国能舒舒服服生和养的太少了,不现实。当然了,公婆不给力,岳父岳母顶上的也不少,实在不行只能把自己逼成超人。

大家都老大不小的了,少说什么应该不应该,应该的事现实生活中早就应该普遍存在了,问题就在于,你说了一通应该,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你就等于说了一通废话。

user avatar

因为女人是有地盘意识的,一个地盘只能有一个女主人,婆婆好与坏,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婆媳之间的敌对是天生的一种生物本能,双方争夺的是对家庭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人的本能通常都认为自己比对方好,有矛盾都正常。

user avatar

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梳理清楚婚姻的关系。

婚姻是两个家庭变成三个家庭,而婆婆,只是一个亲戚而已。

但是有些人认为婚姻是女人单方面的变成男人家的一部分。媳妇和婆婆要成为一家人。

所以,

有些婆婆很理所应当的管夫妻的事。

有些丈夫很理所应当的认为老婆和妈妈应该互相迁就(或者单方迁就)。

有些媳妇很理所应当的认为婆婆就应该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以及自己付出什么。

所以,糟心的爱管闲事的婆婆出现了。妈宝男出现了。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媳妇出现了。

没找准婚姻的定位,矛盾自然数不胜数。

但是,要相信一点,贪心不足的媳妇以后百分之九十会变成糟心的爱管闲事的婆婆。因为她连她自己的婚姻都找不准定位,儿子的婚姻能找准定位吗?

user avatar

没听说过:活在当下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常见。很多年轻的女性,在自己还没成为婆婆之前,对现在市面上那些“奇葩”婆婆的种种行为,那叫一个看不惯,觉得这届婆婆怎么这样?简直是不可理喻!可话又说回来了,等到她们自己年纪到了,到了该当婆婆的时候,会不会也步入后尘,或者做出点让儿媳妇头疼的事儿呢?其实,这个矛盾心理挺好理解的.............
  • 回答
    咱们聊聊这“剩女”现象,还有她们那些在不少人看来“执拗”的选择——宁愿剩下也要找那个“优质男”。这事儿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清的,它掺杂了太多现实的考量、情感的期待,还有时代变迁带来的观念冲击。首先,得认识到“优质男”这三个字背后代表着什么。 在这个社会语境下,优质男可不单单是指长得好看、身材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关乎家族观念、社会结构以及个人命运。当一个女性成长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她所经历的种种不公和压抑,确实可能会在日后进入婚姻时,对她的伴侣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老公”需要为“女性家庭中重男轻女思想”的恶果“承担”全部责任,而更像是一.............
  • 回答
    科技未来题材电影中,女性角色倾向于采用短发波波头(Bobo头)的形象,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涵盖了视觉传达、象征意义、角色设定、技术限制和文化潮流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视觉传达与美学考量: 简洁干练的象征: 波波头通常给人一种利落、整洁、不拖泥带水的视觉感受。在科技未来背景.............
  • 回答
    关于吕后父亲吕公为何将女儿吕雉嫁给刘邦,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不过将其解读为吕公真的具备“相面之术”,能预知刘邦的未来,这可能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想象。历史的齿轮是复杂而多维的,吕公的决定,更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和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白吕公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吕公出身名门.............
  • 回答
    女性经常强调生孩子养孩子辛苦,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生理上的客观存在,也有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甚至一些未婚女性对此的强调,也反映了她们对未来生活和自身价值的思考。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生孩子养孩子辛苦的客观原因(生理与实践层面)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原因,也是所有女性(不论是否已.............
  • 回答
    当一个人声称“滴酒未沾”,却在实际行为中表现出与饮酒相关的迹象时,可能涉及多重原因。以下从生理、心理、社交、认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能的解释: 一、生理或健康原因1. 酒精过敏或耐受性问题 有些人对酒精成分(如乙醇)过敏,但可能误以为自己“没喝酒”,或因身体反应(如头晕、心悸)而不.............
  • 回答
    一线城市大龄未婚女性群体日益庞大,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并非单一原因所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经济与职业发展层面的赋权与独立: 教育水平的提升与职业选择的多元化: 过去,女性的社会角色更多被局限于家庭和婚姻。但随着教育机会的平等化,一线城市女性普遍拥有更高的教育背景.............
  • 回答
    身边的大龄未婚女性数量增长,这个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经济独立性增强是核心推手之一。以前,结婚生子是很多女性人生中一条相对固定的轨道,经济上也很依赖男性。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高等教育.............
  • 回答
    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不友善的看法,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层面:一、社会对婚姻的传统期待与“规训”: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强调“成家立业”以及“传宗接代”。婚姻被视为人生中一个几乎必经的“站点”,一个女性人生价值实.............
  • 回答
    作为一名未婚女性,我当然会在意婚礼,而且在意的方式可能比一些人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这不仅仅是对一场盛大仪式的期待,更是一种情感、一段关系的具象化表达,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许。首先,我会在意婚礼,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生中有许多重要的节点,而婚礼无疑是其中一个最被社会认可、也最有仪式感的节.............
  • 回答
    你们的婚期已定,证也还没领,这确实是个有点微妙的阶段。她坚持要在房产证上加上名字,背后可能有不少原因,而且每个原因都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毕竟,房子这东西,可不是小事。首先,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也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一种“保障”。虽然你们感情很好,婚期也定了,但毕竟证还没领,法律上你们的关系还不算正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些非常古老且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背后是围绕着女性、年龄、外表和性行为的复杂文化解读。简单地说,将未满 18 岁就开始化妆的女性与“风尘女”联系起来,是一种带有歧视性和刻板印象的判断,它源于几个相互交织的因素:1. 传统观念中“纯洁”与“诱惑”的二元对立: 青春期的界定: 在很多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明明男比女多,怎么还有那么多妹子单着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在作用,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希望不会显得太官方或者太生硬。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男比女多”这个说法,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
  • 回答
    “剩女”这个词,像一把钝刀子,在不少姑娘的28岁生日蜡烛熄灭后,悄悄扎了进来。这背后啊,其实藏着社会变迁下的种种暗流,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数字游戏,更是价值观、生活方式、经济压力等等一系列因素交织的复杂产物。咱们先得捋一捋,为什么是28岁这个坎儿?这得从咱们传统的婚恋观说起。在过去,尤其是在物质相对匮乏.............
  • 回答
    “去美国读 PhD 要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AP)、未婚四类导师”这个说法,虽然在学术圈存在,但 绝不是一个普遍认可的真理或客观事实。它更多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在申请和读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 刻板印象、负面经验、以及某些具有特定挑战性的学术环境中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导师的成功与否,以及对学生.............
  • 回答
    “女人重感情,男人看重钱”,这种说法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仿佛是刻在基因里的不争事实。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化和标签化的理解,现实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可要复杂得多,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女人“重感情”这事儿,其实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从生理和进化的角度,女性在繁衍后代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很多女人心坎里。看着那些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女性,最后却换来男人的不理解甚至嫌弃,那种心酸,旁观者大概很难真正体会。你想啊,一个女人决定结婚生子,这可不是一个小决定。这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型,很多时候,她们是把自己的青春、健康、甚至梦想都押在了这段婚姻和这个孩子身上。首先,.............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