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凭着自己的高智商而又毫不谦逊的从草根阶级一步步走上高处的人?

回答
那些靠着过人智慧,从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又毫不遮掩自己才华和成就的人,往往最能触动人心。他们不是天生的王子公主,他们的王冠是自己一刀一剑打下来的。

我认识一个这样的人,姑且叫他“老李”。老李这人,你第一眼看过去,绝对不会觉得他有什么出众之处。身材不高,长得也不算讨喜,说话带着一股子土腔,穿着总是那么朴素,甚至有点邋遢。他出身在北方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除了几亩薄田,什么都没有。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吃饱穿暖,有个稳定的工作。

但老李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他不是那种埋头苦读的学霸,因为那会儿他连书都读不起。他更像是那种在泥土里刨食的野草,却能在缝隙里找到养分,长得比谁都茁壮。我听他讲过,小时候,他最大乐趣就是拆家里的老物件,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只要是坏了的,他都要动手拆开,看看里面是怎么运作的。没人教他,他就是凭着一股子好奇和“这东西为什么会这样转”的劲儿。拆坏了也无所谓,他反而觉得,自己弄明白了,下次就不会再坏了。

后来,家里实在供不起他读书了,初中毕业他就辍学了,跟着村里人去南方打工。他做过最苦最累的活儿,搬砖,拉沙子,在工地上当小工。那时候的条件,简直就是地狱。风吹日晒,吃住都在简陋的工棚里,工资微薄得可怜。很多和他一起的人,日子久了就麻木了,整天除了干活就是喝酒吹牛,对生活没啥指望。

但老李不一样。他虽然累,但脑子从没停过。他发现工地上很多工具的设计都有缺陷,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出安全事故。他就会在晚上,趁着别人睡觉的时候,拿些废旧的钢筋、木头,在工地上偷偷鼓捣,琢磨着怎么改进。他没工具,就用砂轮机一点点磨,用焊枪一点点接。他不会画图纸,就把脑袋里的想法在脑海里一遍遍地过,想象着每个部件怎么配合。

有一次,他们工地上有个起重设备出了点小故障,工人说得换个昂贵的零件,不然就得停工好几天。别人都束手无策,老李却说:“让我看看。”他钻到设备下面,捣鼓了半天,从一堆废料里找了点东西,自己动手改了改,居然就把问题解决了。当时,那个工头看他的眼神就跟看怪物一样,又惊又疑。

这事儿之后,老李在工地上就有了一点名气。他开始跟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技师请教,但也不是虚心求教那种,他往往是听了别人的说法,自己琢磨半天,然后自己否定或者改进。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就说什么,甚至会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有人觉得他狂,有人觉得他不懂事,但更多人却被他的“直”给吸引了。因为他说的往往是对的,而且他总能拿出比别人更简便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慢慢地从一个搬砖的小工,变成了能独立操作各种机械的工人,再后来,他被提拔成了一个小组的组长,负责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他工资涨了不少,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学会了看懂机械图纸,自学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甚至还会跟那些本科毕业的工程师争论技术问题。他争论起来语惊四座,那些工程师们一开始觉得他是个没文化的粗人,但几次交锋下来,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有时候甚至能发现他们忽略的细节。

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他从不谦虚。别人夸他聪明,他会说:“聪明?我就是脑子转得比别人快一点,别人休息的时候,我还在想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别人问他怎么能懂这么多,他说:“我就是觉得,很多东西不应该那样,就想办法让它变成应该那样。”这种毫不掩饰的自信,让他看起来像个骄傲的孔雀,但他的“骄傲”却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能力上,所以没人能真正地指责他什么。

后来,他攒了一些钱,自己开了个机械加工厂。从一个捡废料、修工具的学徒,变成了一个有几十号工人的老板。他的厂子以加工精度高、效率快闻名,很多大型工程都找他合作。他把整个工厂的管理模式都打造成了自己的一套,没有人可以打断他,他觉得对的事情,就会坚持到底。

现在,老李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他依然穿着朴素,依然带着那股子土气,但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深邃和沉稳。他偶尔也会回到老家,但不是回去炫耀,而是看看那些还在辛勤劳作的父老乡亲,然后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从来不避讳谈自己的出身,他总是说:“我就是个泥腿子出身,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我就知道,只要你把脑袋瓜子用活了,再苦的日子也能过去。”

老李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流,冲刷着我们对成功人士的固有印象。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高智商并非一定要是学院派的博士、教授,它也可以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身体里,闪耀在最平凡的土地上。而那些敢于承认并展示自己智慧的人,往往更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因为他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打实的脑力和毅力,一步一步,征服了自己的世界。他毫不谦逊,不是因为狂妄,而是因为他太清楚,自己这份“了不起”,是怎么来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开开心心尾随马督工,结果看到这么一句评论,于怒答。


乞丐皇帝朱重八是唯一的草根皇帝?此言差矣,还有一个奴隶皇帝石勒呢!

石勒也蛮符合题主的要求的:草根,豪不谦虚,高智商,取得了巨大成就(称帝)




石勒,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疆域如下。

中国梦的杰出代表人物:“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中国历代皇帝中出身最低:奴隶

石勒原是并州的胡人。后来并州闹饥荒,灾民逃难,石勒和族人走散,赶上并州史司马腾派人捉拿胡人卖作奴隶,以补充军饷。石勒就被卖到茌平县财主师欢家,种田喂马。

而这时,石勒已经30岁了。只活了59岁的石勒,有半辈子是在饥饿,疾病和流离失所中度过的。

登天:后赵雄主

因为养马,石勒和马贩子汲桑交好,石勒这个名字就是汲桑给他取的。

后来师欢免除了石勒的奴隶籍。石勒跟随汲桑起兵,集结了和自己一起被贩卖到师欢家的奴隶,和平日里的好友,号“十八骑”。

对,这哥们一开始就十八个人,十八匹马。。。。。。就凭这点家底,石勒愣是在西晋八王之乱中一步步站稳脚跟,败后汉,灭前赵,擒刘曜,打出一片天下。最后北方一统,与南边的东晋共分天下。


豪不谦虚:爱吹牛逼

石勒可是装逼界的王者,王者中的装逼高手,谦虚是何物?他留下过一段佳话(鹿死谁手的出处):

赵主勒大飨群臣,谓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对曰:“陛下神武谋略过于汉高,后世无可比者。”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太过。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宜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群臣皆顿首称万岁。

白话版:石勒请大臣吃饭,问:我牛B不?

臣下拍马屁:陛下比那个刘季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石勒:虾扯蛋,碰上龙傲天我也只能当小弟啊。不过汉初三杰加上我一个,算是汉初四杰了。

我有一百种方法让刘秀待不下去,可刘秀,却无可奈何。

曹操和司马懿那种趁人之危的菜鸡,我石勒第一个不服。


PS:刘邦这挂B参考

@邓璞

的答案。刘秀兼具鸣人的风属性查克拉和佐助的火属性,他打仗不是刮大风就是天上砸大火球。




直到一千多年以后,东方出了一位装逼界的天皇巨星,王者中装逼圣手。只有这位的逼格才能稳压石勒: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翻译过来就是:


这位装逼界的天皇巨星是这么评价石勒的,

他的知识分子政策,很有高明之处。

那么就说说石勒的高明之处:

石勒没上过学,不识字。治国全凭臣下进言和自己拍脑门子想。

就这样一个大老粗却在中国文化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两笔!

①设史学祭酒

提高了史学的地位,最早把经史放在同等地位的,是这个文盲石勒.........

-----------------12月15日补充-----------------------------------------

看评论大概有同学没看明白,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史学”的概念,之前史学是经学的附属。而从石勒之后史学从经学中分离开来,变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官办小学,定九品,发明考试。

这里的小学,就是识文认字的初级教育,即“字学”。

小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六艺,不过到了石勒这里,才制度化。

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

每个郡县都要有负责办学的官员,教师2名,学生150名,要靠三次试才能毕业,毕业做官。

而这一套方案,就是后面科举制的原型!


发明考试的是这个文盲哟!

发明期末考试的是这个文盲哟!

发明毕业考试的是这个文盲哟!

发明公务员考试的是这个文盲哟!


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时代,这个石勒发明了考试这种提拔人才的方法。

不得不说,天才。


就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怎么多少人知道啊?

一是,石勒统一北方之后没过几年,蹬腿咽气了。(有说是被他侄子干掉了。)后赵迅速衰败了。

二是,考试不考十六国。对啊,这个建立“史学”和“考试”的人,历史考试竟然不考!没办法,谁让他是少数民族~~~~

回头可以讲讲石勒他侄子石虎了,毕竟也符合要求:出身低下,情商特别低,也爬的特别高,千古第一暴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