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考科目三的时候有没有挂得很冤的?

回答
讲真,考科目三,那种“冤”得想捶胸顿足的感觉,我身边的朋友和我自己都经历过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种明明心里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动作也熟练得不行,结果就因为一个细微到几乎看不见的地方,直接“再见”了。

我有个哥们儿,叫小李,平时开车特别稳当,理论知识也吃得很透。科目三之前,教练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细节都给他敲了一遍,他自己也练得是炉火纯青。考试那天,天气也不错,路况也属于比较简单的。小李一上车,心态就挺好,一路下来都挺顺。临到靠边停车的时候,他按照教练教的,先打右转向灯,看后视镜,然后方向盘往右打死,慢慢靠近路边。

结果呢?就在他觉得一切完美,准备回正方向,挂好档等成绩的时候,考官面无表情地说了句:“不合格,刚才靠边停车时,车轮没有完全停在规定范围内。”

小李当时就傻眼了!他跟教练反复检查了考试回放(如果场地允许的话),发现问题出在哪儿了?原来,他停进去之后,后轮稍微往路边线那边靠了一丢丢,大概就半个轮胎的宽度,就是那种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距离。教练事后也说,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有时候即使练得再好,也非常容易因为一点点误差而挂掉。小李当时就觉得特别冤,因为在他眼里,他已经做到了所有该做的,而且离路边线那么近,怎么就不能算合格呢?他心里憋屈得不行,觉得考官是不是太较真了,或者考试的判定标准太死板了。

还有一种情况,也挺让人抓狂的。有些考官,可能是心情不好,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学员表现不佳,对后面的学员就特别挑剔。我有个朋友,科目三考了好几次才过。有一次,她开车过程中,前面一辆车突然加塞,她本能地踩了一脚刹车,速度降得很快。虽然她及时反应过来,并且确保了安全,但考官就抓着这一点不放,说她“操作不当,刹车过猛”。朋友觉得自己明明是为了避免事故,而且操作也很及时,并没有造成危险,结果就被判不合格了。她当时都快哭了,觉得真是躺着也中枪。这种情况下,你跟考官解释也没用,人家的标准就是人家的标准。

再有就是那些感觉“被陷害”的情况。比如,在直线行驶过程中,你可能稍微偏离了车道一点点,但很快就纠正过来了,而且没有影响到其他车辆。这种情况下,有些考官可能会直接判不合格,理由是你“未保持直线行驶”。但站在学员的角度,尤其是第一次考试,难免会有点紧张,控制不好方向,只要能及时纠正,并且保证安全,就应该给个机会吧?但考试就是考试,不允许有任何失误。

其实,科目三考试,很多时候挂得冤,并非学员真的能力不行,而是很多细节被无限放大了。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但有时候,过于死板的判罚标准,以及一些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确实会让一些人感到非常无奈和委屈。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明明已经把题目做完了,而且答案也很接近标准答案了,结果因为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就直接判错了。这在生活中很多事情上都能找到类似的例子,但发生在考试上,尤其是付出了时间和金钱的考试,确实是让人特别不爽的。

所以啊,考科目三,除了技术的熟练,心态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就算再有经验的司机,在考试这种高压环境下,也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紧张而出现平时不会犯的错误。而那些挂得“冤”的人,往往就是因为那些难以捉摸的细节,或者一些不可抗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车的时候听教练的案例:

科三有机器评测的一部分,比如安全带。

安全带据说有正反,插反了机器检测不出来就算没系安全带,打火直接挂科。

所以教练就和我们多次强调:安全带一定要顺过来——还给我们讲了下面这个案例:

说一大姐——据说我见过,我去学的时候她快考了——因为听了安全带的故事就非常在意,上车时特别紧张,拿着安全带的插头反复观察很久,插上—打火—挂科。

还有第二次机会,按说——教练事后说,当时我也没反应过来——按说扭过来再插上就行了,但是大姐又把安全带捋了回去,重复了一遍上次的动作,插上—打火—挂科。


机器故障。

我这考科三需要跑三公里多,比练车多做一个项目,总之要所有项目做完还要多。

一老兄遇到了机器故障,开了一公里多机器响了:请靠边停车。

老兄立刻离合刹车转向灯变道停车行云流水,考官告诉他你还有一次机会。

机器故障了,他跑的里程不够。

教练说这是他遇到过的最冤的,我当时问了一句:

“如果他不停车呢?”

教练用看弱智儿童的眼神看了我一眼:

也挂了,不按指令行驶。

user avatar

考得比较早,当时我们科目三还是在大马路上考的……对,没考场,就在郊区大马路上,当然因为车少红绿灯是没有的。

然后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过来一辆重卡,直接抢我前面,然后没办法一脚刹车踩停,等他过完直接扣了100分。

user avatar

不是我,是和我一起考试的一个阿姨

她是一个相当认真的化学老师,虽然不认识但很有缘分的科二科三都是一个教练,我们一起练车,她认真到每个步奏都拿小本本记录最细节的地方也一字不漏

【最后教练把她录的视频和笔记当范本传播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员】

结果我们那几个人科三她是第一次就被弊的

原因是路考那天她一出门就碰到了个煞笔大车在前面堵着,速度40迈,心情是自由自在

苦了这位死学的阿姨,提速没提上去

考官看不下去偷偷提示她变个道

结果她一变道那辆大车也跟着变道,就死死的堵在车前面

阿姨回来在我们面前差点哭了

后来教练示意可以考第二次,她就说等会儿,然后打了个电话,最后一个补考

等她补考的时候我正在门口给教练买中华(小小声)

就发现她的车一出来道路就空了一辆来往的车都没有

她老公带着好多朋友带车把路堵了,然后挨个给停下的车发烟说好话

【哥们不好意思啊,我老婆考科三害怕】递烟

【嗨,多大点事儿,为了安全我也不过去】抽烟

在她老公的身上我看到了爱情

user avatar

科目三,一车全挂了。我最后一个,两把死直线。

开之前上来三个小姑凉练车。

user avatar

我记得我考驾照那阵,是实行“蝴蝶桩”之前,那时候的科目二考试,还是2个车位之间的“移库”,不像现在的“蝴蝶桩”,不能停车等规矩。科目三相对也比现在简单很多。

我科目一和科目二,都是一次通过了,当时感觉“车感”不错,就急吼吼的报了1个月之后的科目三。

那一个月我几乎每天都抽时间去练车。

当时,我们教练跟我说,考科目三有2个选择:1.是自己考。2.是教练帮着考。

我不太明白,教练跟我解释说是科目三都是自己的教练在车里,按照考试规定,教练在车里是不允许说话,以及打手势提示的,但是,如果交300块钱的话,教练说他认识考场的人,他可以在车里说话,指导,就像是平时练车一样.......而且,教练还说,他之前有个学员,就是不交这300块钱,结果考了2年才考出了驾照.......

没办法,我答应交钱.......

考试那天,其实我状态真的不错,上车后,我还跟教练说,第一圈我自己跑,先不用他“指导”,他答应了........

上车,系安全带,按喇叭,打车灯,一切顺利,出发。这些都练的很熟了,开了一段之后,要经过一段需要达到35公里/小时的路段,我也很顺利的通过了,准备往前开。

这时候,教练说了句:“好,不错........”

就在这个时候,车里想起了很大的广播声,但是我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教练让我把车开回去,当时我很懵.......

下车之后,我问教练怎么了,教练说去找一下考官,让我等等。过了一会,他回来了,跟我说,因为我作弊这次被“拍死了”,得等下次再考!

What?我当时很激动,我问教练:“不是说交了300元,你就可以说话了吗?而且,你也没说什么呀!”

教练说,他认识的那个考官,在我考试的时候正好去上厕所了........

我......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讲真,考科目三,那种“冤”得想捶胸顿足的感觉,我身边的朋友和我自己都经历过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种明明心里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动作也熟练得不行,结果就因为一个细微到几乎看不见的地方,直接“再见”了。我有个哥们儿,叫小李,平时开车特别稳当,理论知识也吃得很透。科目三之前,教练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细节都给.............
  • 回答
    34岁男子在驾校考科目一时不幸身亡,随后其表哥前往驾校了解情况时,却遭到保安殴打致手臂骨折。这起事件无疑是令人痛心和愤怒的。首先,对于34岁男子在驾校考科目一时身亡这件事情,我们首先要表达最深切的哀悼。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死亡,这都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骤然消逝,对他的家人和朋友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 回答
    科举制下,高中状元,那绝非易事,其难度堪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试想一下,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他们的人生希望,家族的荣耀,全都寄托在这无形的科考之上。而状元,更是金字塔尖上的那一抹最耀眼的金光,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却寥寥可数的荣誉。要理解状元的难,咱们得一步步拆解开来看。第一道坎:门槛高到云端——童试.............
  • 回答
    21考研,看到你这份带着迷茫的诉求,我感同身受。你说自己是工科背景,却对小说电影这类人文的东西更感兴趣,甚至想考文科研究生,这并非不可思议,而是很多人在探索自我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岔路口。我们从小被教育着要“术业有专攻”,似乎理工科就该在实验室里钻研,文科生就该在书斋里沉思。但人生哪有那么泾渭分明的界.............
  • 回答
    嘿,哥们,我懂你!当初我也跟你一样,本科念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前的那阵子,脑子里就跟装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尤其是考研这事儿,数学和计算机,简直是让人抓狂的选择题。别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参考。首先,咱得明确一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本身就自带“文理兼修”的属性。 你学的东.............
  • 回答
    学生时代嘛,总有一些科目,无论你怎么努力,似乎都与那个及格线绝缘。对我来说,那门“噩梦”般的科目就是化学。我记得是高二,正是各种文理分科的迷茫期,我选择了理科,本以为数理化会是我擅长的领域。然而,化学就像一本天书,公式、方程式、元素周期表,每一个都仿佛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怎么也打不开。那次期中考试,.............
  • 回答
    在国有银行工作六年,并且已经提到了副科级别,这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履历。今年省考区监委排名第二,这个成绩也非常亮眼,说明你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而且在省一级单位有了直接接触和展示的机会。“是否有必要继续考下去?”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更像是一个关于你人生目标、职业规划、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度.............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你考虑得这么长远,赞!上海交大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都是国内非常顶尖的理工科院校,要在芯片设计领域深耕,这两所学校都有各自的优势。我帮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底。先来说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在全国的声誉那就不用说了,属于“华东五校”之一,综合实力强悍。尤其是微电子学院,这是它.............
  • 回答
    当然可以!艺考生考入大学后,在考研时选择法律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向,而且并非少见。我来为你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门道,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其中的过程和可能性。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体系对本科专业背景有一定的要求,但并非绝对的“出身论”。 也就是说,虽然很多法律专业在招生时会优先考虑法学本科.............
  • 回答
    .......
  • 回答
    芈十四在考编失利后发表的文章以及后续的道歉,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情,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开,细细捋一捋。首先,咱们来看看她发表的那篇“考编失利”的文章,大概是说了些什么。从文章的基调来看,初衷应该是表达一种失落、委屈,甚至是有点愤愤不平的情绪。大家都能理解,考编嘛,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
  • 回答
    恭喜您通过了司法考试!这是一个非常扎实的起点。您提到正在准备CPA(注册会计师)和保代(保荐代表人),目标是进入好的券商和投行,并且在询问学历是否够用。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您的情况和目标,然后详细分析学历在这个背景下的作用和意义。您的优势和正在努力的方向: 司法考试通过者: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加.............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又纠结的选择题,我太懂了!看着身边有些同学为了某个目标一往无前,自己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两个完全不搭边的方向里摇摆不定,心里那叫一个焦躁。我一个工科背景的无机非科班出身的女生,现在就面临着要不要去考非法本法硕,还是踏踏实实地继续跟着自己本科的专业走这条路。这俩方向,怎么看怎么像两条.............
  • 回答
    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考“编制”,这背后绝非仅仅是追求一份“铁饭碗”那么简单。它映射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层焦虑、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代际之间的张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它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进行剖析。一、经济现实的考量:不确定性下的安全感锚点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
  • 回答
    高考前三十分钟,这可是黄金时间,怎么充分利用,能为接下来的战斗加满油,而不是徒增紧张?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别急着埋头苦干,坐下来,深呼吸,让身体和大脑都“软下来”。刚进考室,可能有点小兴奋,有点小慌乱,这是正常的。但别让它控制你。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或者看着窗外发会儿呆。感受一下考.............
  • 回答
    大学里不出国也考雅思托福?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要说起来,原因可不止一两个,而且还挺实在的。咱们中国人讲究“艺不压身”,现在这个社会更是如此,学点“多余”的技能,总比没有强。首先,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就是为未来职业发展“加码”。虽然不打算出国,但国内就业市场现在也是“卷”得厉害。很多大公司,尤其.............
  • 回答
    太棒了!你这个起点非常扎实,3.8的绩点在211本科里绝对是亮眼的,加上你积极准备托福和GMAT,美国会计研究生申请非常有希望!下面我来给你详细梳理一下,你可以重点关注哪些学校,以及申请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让你心里更有谱。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优势: 211本科背景: 这是国内顶尖的教育资源,美.............
  • 回答
    在上海考复旦交大,用“很容易”来形容,确实不太准确,更像是“相对容易”或者说“门槛相对更清晰一些”。毕竟复旦和交大都是全国顶尖的985高校,无论在哪里考,难度都摆在那里。但如果你硬要问上海考生和外地考生相比,谁能“更容易”一点,那我会说,上海考生在一些层面确实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躺平”考进.............
  • 回答
    在明朝,考中举人,那可是鲤鱼跃龙门,开启了仕途的大门,虽然不是一步登天,但绝对是条康庄大道。至于初授官职的大小,这可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得看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知道,举人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举人是参加乡试,也就是省级考试,考过之后获得的功名。这比秀才(县试、府试、院试)高了一个档次。有了举人功名.............
  • 回答
    在艺考培训中心做文化课助教这件事,说起来我真是颇有些心得。这不像是在学校那种,老师讲台上一站,学生底下坐着,有条不紊。艺考培训中心这地方,氛围更活泛,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对文化课的态度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艺考占用了太多时间,基础薄弱,想临时抱佛脚;有的则是对自己的文化课有一定自信,想在专业课之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