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块和田玉的好坏和它油不油有关系吗?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一块和田玉到底好不好,它“油不油”确实是个绕不开的梗。当然,不能简单地说“油就是好,不油就是坏”,这事儿啊,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来说。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油感”到底是个啥?

“油感”,本质上是和田玉质地细腻、结构紧密、抛光度高的综合体现。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块温润的玉,它不是那种干巴巴、毛毛糙糙的感觉,而是仿佛有一层薄薄的油脂附着在表面,让你触之生温,看着也特别舒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油润感”或者“油性”。

那么,这种“油感”是怎么来的呢?

1. 玉质本身的细腻程度(结构): 和田玉的“油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矿物颗粒有多细。那些颗粒非常微小,并且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和田玉,例如极品的羊脂玉,它的结构就像一团棉花糖,非常细腻。当这种细腻的结构经过抛光时,光线会在微观的颗粒间隙中发生漫反射,形成一种柔和、深邃的光泽,这种光泽带给人的感觉就是“油油的”。反之,如果玉料的颗粒比较粗大,结构松散,即便抛光再好,也会显得干涩,光泽也偏硬。

2. 矿物成分和包裹体: 和田玉的油感也跟它的化学成分和微观包裹体有关。一些含有特定微量元素的玉料,或者本身就带有天然的油脂性包裹体,在抛光后会显得更加油润。当然,这个“油”并不是真的油,而是玉石本身结构决定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3. 抛光工艺: 同样一块玉料,不同的抛光手法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顶级的抛光大师能够将玉料的“油性”充分展现出来,让它看起来温润光洁,仿佛凝脂。他们会用特定的技法和工具,让玉石表面形成一个非常光滑、平整的“镜面”,这样光线反射就会更均匀、柔和,从而增强油润感。如果抛光不到位,即使是很好的玉料,也会因为表面粗糙而显得“吃光”,不那么油润。

那么,“油不油”到底对和田玉的好坏有多大影响?

关联性非常大,可以说是评价和田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品质的象征: “油润感”越好的和田玉,通常意味着它的玉质越细腻、结构越紧密、纯度越高。对于一些珍贵的品种,比如羊脂玉,极佳的油润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一块没有油感的羊脂玉,我们是绝对不会称之为羊脂玉的。

温润舒适的佩戴体验: 除了视觉上的美感,好的油感也带来了绝佳的触觉体验。温润而有“油感”的玉料,戴在身上会感觉非常舒服,像是皮肤的一部分,不干不燥,也不会有冰冷的感觉。

价值的体现: 在市场上,油感好的和田玉往往价值更高。因为达到这种油感的玉料本身就比较稀少,而且对工艺要求也很高。

但是,这里有个“但是”:

“油”不能代替一切: 咱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油”就是好。一块玉的价值,还得综合考虑它的“色”、“质”、“绺”、“脏”等很多方面。比如,一块虽然油润,但颜色非常差(比如灰暗、发黄),或者内部有很多明显绺裂、黑点(脏)的玉料,它依然不能算是一块好玉。

不同品种的油感差异: 和田玉有多种品类,比如碧玉、青玉、墨玉等。它们本身的“油感”表现也会有所不同。碧玉的油感和羊脂玉的油感,虽然都叫油感,但呈现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套所有品种。

警惕“假油感”: 有些不良商家会通过化学处理或其他手段,让一些本来油感不好的玉料看起来油乎乎的。这种“假油感”不仅没有价值,反而会损害玉石的天然属性,甚至对人体有害。所以,辨别真伪和天然的油感非常重要。

如何辨别“真油感”?

这玩意儿,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尤其对于新手来说,需要多看、多摸、多对比。

看光泽: 好的油感,光泽是柔和、内敛的,不是那种贼亮、贼贼的光。你可以把它放在灯光下,侧着看,那种光泽是像肥皂泡一样,一层一层地往外透的。
摸手感: 好的油感,摸上去是滑而不腻,温润细腻的。
对比: 最好的方法是多对比,找一些公认的好料,比如极品的羊脂玉、上等的碧玉,亲手触摸和观察,你就能慢慢体会到那种“油感”的精髓。
听劝: 找懂行的朋友或者信誉好的商家给你指导,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总而言之,

一块和田玉的好坏,它的“油不油”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但绝非唯一标准。油润感好的玉料,往往是玉质优良、工艺精湛的体现,它能带来更好的视觉和触觉享受,也代表了更高的价值。但我们也不能被“油”字迷了眼,最终的好坏,还是要看它的色、质、工、形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并且要学会辨别天然的油感,避免被“假油感”所迷惑。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说和田玉“油不油”,你就可以更从容地从玉质、结构、抛光这些方面去理解和讨论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这才是玩玉的乐趣所在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影响视感和触感的因素有两个:

1.石头本身的密度。

2.玉石的抛光。

而判断玉石好坏的重要指标是,

1.纯净度(这里说的是玉石的瑕疵)

2.密度

3.稀有程度

4.硬度(这个算进来应该是合理的,有部分矿产的硬度不够。硬度不够的本质原因是透闪石的含量比例问题。)

再不论玉种的情况下,碧玉要有碧玉的样子,白玉要有白玉的风采。

下边说一下密度怎样影响玉石的油性(讨厌用这个词,总有江湖骗子的感觉)。

玉石的密度,如果高,就像人紧致的肌肤,爆满粉嫩。整体凝结度好,看着更加匀称。

如果密度不够,肉质疏松自然影响感官体验,密度低玉石里头结构参差不齐,颗粒感,就会有生的感觉。


玉石的密度,是玉石的重要指标,比如我们说和田玉,目前鉴定仅仅从颜色上加以要求,而大家所谓的羊脂玉,并不是白度的要求,而是白玉这一品类下对密度的要求。凝若白脂就是所谓的“油”吧。

最后说说抛光,玉石的抛光用不同目的砂纸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玉石抛光比较亮,拿在手上就会很滑,所谓的油就带有欺骗性。



关于往玉石上抹油,就好比山料假皮,胸口贴毛装男子汉。石头抹油就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