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演技很烂的演员和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谁更能饰演好「演技很烂的演员」这个角色?

回答
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但细细琢磨,却能玩味出不少门道。

要说谁更能饰演好“演技很烂的演员”这个角色,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答案很可能是那个——演技很好的演员。

你可能会说:“这不胡扯吗?演技好的人怎么能演好‘烂演技’?”

别急,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得明白,饰演一个“演技很烂的演员”并非是简单地“表现得很烂”。真正的“烂演技”往往是自然而然的,是许多细节的堆积,是刻意为之却显得矫揉造作,是想要传递情感却偏偏适得其反。这其中蕴含的“烂”是复杂的,是有层次的,而不是“一字长蛇阵”式的生搬硬套。

演技好的演员,为何能演好“烂演技”?

1. “烂”的背后是“理解”: 演技好的演员,最核心的能力在于他们能深刻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包括这个角色之所以“烂”的原因。一个演技很烂的演员,可能是因为:
天赋不足: 他可能真的抓不住角色的精髓,无法理解角色的情感逻辑。
准备不充分: 他可能没有花心思去钻研剧本,对角色缺乏深入的了解。
过度用力: 他可能想把角色演得“好”,但用力过猛,变成了浮夸的表演,失去了真实感。
不自信: 紧张、害怕出错,导致表演僵硬,表情不自然。
“惯性”: 长期以一种固定模式演戏,即使角色需要变化,也改不了。

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甚至是亲身经历(如果你也曾遇到过表现不佳的演员),去捕捉到这些“烂”的根源。他能理解,一个烂演技的演员,在某些时刻,可能也在努力,只是方法错了。这种理解,是表现“烂”的基石。

2. “烂”的塑造是“精确”的控制: 演技,归根结底是对表演的“控制”。好演员能够精确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表情、肢体,让它们服务于角色。当他要饰演一个“演技很烂的演员”时,他需要的是“精确地控制自己,表现出‘不精确’”。
他需要控制自己的脸部肌肉,让它们在某个时刻显得僵硬、不自然,但又不能完全不动。
他需要控制自己的声音,让它在某个地方出现不该有的颤抖,或者语速突然变快/变慢,但又不是完全失控。
他需要控制自己的肢体,让它显得笨拙,或者在某个动作上出现轻微的“卡顿”,但又不能像机器人一样。
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在“烂”的表演中,不动声色地透露出这个角色“想演好”但“没演好”的那种挣扎和无奈。这种“欲语还休”的微妙之处,是普通演员难以达到的。

3. “真”与“假”的边界: 演技好的演员,最擅长的就是分辨“真”和“假”,并且能够巧妙地模糊这个界限。他们可以“假装”是某人,并且演得“像真的”。当饰演“演技很烂的演员”时,他就要“假装”成一个“真”的演技很烂的演员。
一个真正演技很烂的演员,他的“烂”往往是出于真切的失控、无知或者错误。
而一个演技很好的演员,他是在“表演”这种失控、无知和错误。他需要用“假的”来表现“真的”烂,这其中的难度,在于他必须让观众相信他“是真的”在演一个“烂”的演员。
更进一步说,他甚至可能在“烂”的表演中,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丝“好”的潜质,或者在某个瞬间,“无意中”犯了一个“教科书式”的错误,这种“不经意”的痕迹,才是最难模仿的。

那么,演技很烂的演员,为何不能演好“烂演技”?

1. “烂”是其本真,而非刻意为之: 演技很烂的演员,他的“烂”是他的固有状态,是他能力的上限。让他去刻意表现“烂”,就像让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去表演“精湛的游泳技巧”,但他的“精湛”本身就是“不精湛”的。他可能只能表现出“努力地去烂”,但这种“努力”本身就失去了“自然”的烂味。
2. 无法理解“烂”的维度: 他可能只会用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去表达“烂”,比如大吼大叫,或者面无表情。但他无法理解,一个真正“烂”的演员,他的“烂”是如何在细微处体现的,如何在他试图表现“好”的时候,反而暴露了“烂”。
3. 缺乏自知之明: 很多演技不好的演员,往往对自己表演的“烂”没有清晰的认知。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演得很好,或者只是稍微欠缺一些练习。因此,让他们去刻意模仿“烂”,他们反而会觉得别扭,无法进入状态,因为这与他们内心对“好”的认知相悖。

举个例子:

想象一下,需要饰演一个在发布会上,因为紧张导致结巴、忘词、说错话的演员。

演技差的演员: 他可能会很用力地磕巴,然后假装忘记词,然后大声地“啊……我忘了。” 或者他可能根本就不刻意去磕巴,只是真的在演戏时忘词了,然后就卡在那里,非常尴尬。这种“真”的混乱,反而会让人觉得“这演员真不行”。
演技好的演员: 他会精心设计每一次的“结巴”,是哪一个字容易卡住?卡住的时候,表情会有什么细微的变化?眼神是飘忽不定,还是带着一丝绝望?他在试图找回词语时,会有一瞬间的思考,然后又因为新的紧张而再次卡顿。他会在“忘词”的时候,用一个瞬间的停顿,或者一个微妙的表情,来暗示角色的困境,而不是简单地“停在那里”。这种“设计出来的”不完美,才真正让人感受到那个“演技烂”角色的真实处境。

所以,说到底,饰演“演技很烂的演员”这个角色,更像是一次对“完美表演的模仿”,只不过这一次模仿的对象是“不完美”。而只有那些能够深刻理解表演、并且能够精确控制自身表演细节的优秀演员,才能在“模仿”出“烂”的同时,又不失去表演的艺术性和戏剧性,让观众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一个“演技真的不怎么样的演员”。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理解”与“控制”。一个好的演员,他能理解“烂”的构成,也能用“精准的控制”来呈现这种“不精确”,最终达到一种“表演上的真实”——真实地呈现了一个“不真实”的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张150分的试卷,全部填满,做零分的那个人水平一定比不及格那些人高,而且是高得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但细细琢磨,却能玩味出不少门道。要说谁更能饰演好“演技很烂的演员”这个角色,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答案很可能是那个——演技很好的演员。你可能会说:“这不胡扯吗?演技好的人怎么能演好‘烂演技’?”别急,容我慢慢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饰演一个“演技很烂.............
  • 回答
    .......
  • 回答
    演员们如今纷纷“跨界”进军综艺,这事儿嘛,怎么说呢,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关键看怎么个“好”法,怎么个“坏”法。先说好的方面,为什么演员上综艺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展现“人”的一面: 演员在荧幕上通常被赋予角色,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塑造的人物,而不是他们本身。综艺节目,尤其是.............
  • 回答
    意大利,一个充满艺术与浪漫的国度,此刻却像一块被搅乱的颜料盘,在我心头肆意涂抹着迷茫与悸动。作为一名音乐学研究生预科生,我本应沉浸在悠扬的旋律和严谨的理论中,可最近一系列的经历,如同巨石投湖,荡漾起我内心深处的涟漪,搅得我心乱如麻,让我开始质疑自己最初的选择。事情的起因,大约是在几个月前。为了更好地.............
  • 回答
    嘿,刚入知乎的朋友你好呀!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关于《见龙卸甲》的问题,这片子确实是个挺能聊的话题。你说得对,《见龙卸甲》最大的“原罪”就是它和咱们熟知的历史(正史《三国志》)以及更深入人心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差了十万八千里,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改编。但是,抛开历史和演义这层滤镜,它就一无是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都会观察到的现象。要深入理解,咱们得从历史、教育和时代背景几个方面来聊聊。1. 历史和政治因素:普通话在台湾的推广程度 台湾的国语运动和教育体系: 台湾在国民党政府迁台后,一直将“国语”(即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和教育系统中的主要教学语言。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课程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观众在荧幕上时常会有的感觉。为什么那些在红毯上光彩照人、惊艳四座的女明星,一回到镜头前演戏,就好像“变了个人”,甚至让人觉得“怪怪的”?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咱们一个一个来捋一捋。1. 活动造型 vs. 角色塑造:冰山浮出水面上的精致,和水面下的真实力 .............
  • 回答
    演员的演技爆棚,往往不在于夸张的咆哮或者撕心裂肺的哭喊,而在于那些细微之处的极致展现,那种“润物细无声”却能直击人心的力量。以下是一些瞬间,可以证明一个演员的演技达到了顶峰,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1. 眼泪的层次感与情绪的流动: 场景描述: 角色经历重大打击,如失去至亲、被背叛、梦想破碎。 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它触及了表演最核心的魅力。对我来说,一个演员演技“爆炸”,不是指声嘶力竭的咆哮,也不是夸张的面部扭曲,而是一种近乎不动声色的力量,一种能让你瞬间被角色抓住、甚至代入到那个情境中的魔力。我最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寄生虫》里宋康昊饰演的爸爸。有这么一个镜头,具体来说是他在雨夜里得知女儿.............
  • 回答
    一个演员演得好不好,我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细品:一、眼神:最直接的内心窗口 有光、有内容: 眼神不是空洞地看着前方,而是有神采的。悲伤时,眼神会黯淡,仿佛失去了光泽;愤怒时,会锐利得像刀子;思念时,会带着一丝温柔的迷茫。这种“有光”是演员把情绪注入到眼睛里的体现。我特别留意演员在说台词时,眼神.............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烂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不仅仅是“演不好”。我们可以把这种“烂”想象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每一个环节的崩塌都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忍直视。一、 表层浮于表面,缺乏灵魂的模仿: 面瘫与过度夸张的极端摆动: 他们的表演就像一个两极分化的机器。要么是面部表情纹丝不动,眼神空洞无物.............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能差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差”有很多维度,而且观众的接受度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表达层面(最直观的差)这是观众最容易感知到的层面,表演者无法有效地将角色的情感、思想和动机传递出来。 面部表情僵硬或夸张: 僵.............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能让我惊艳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表演艺术最核心的魅力。对我而言,那种“惊艳”并非仅仅是看到了“表演”,而是感受到了一种“真实”,一种生命力的迸发,一种触及灵魂的共鸣。这是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体验,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阐述:1. 灵魂的注入与角色的“活”: 超越模.............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究竟能好到什么程度?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需要时间去品,去咂摸,才能体会到那份醇厚与回甘。首先,一个真正好的演员,能够让你在银幕前、舞台上,完全忘记“演员”这个身份的存在。他不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他就是那个角色本身。当他出现在你面前,你就自然而然地相信他就是.............
  • 回答
    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就像品鉴一幅画、聆听一首曲子,需要调动我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更要有一双能捕捉细节的眼睛。这不是简单的好坏二分,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过程。要做到评价得当,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道来。一、情感的传递与共鸣:演员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评价标准。一个好演员,不仅仅.............
  • 回答
    要说一个演员的演技差,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瞬间”,有时候,几个微小的、不易察觉的细节,就能把人拉出戏。就好比你看着一个人,他明明在演一段激烈的争吵,但眼睛里却空洞无物,或者他的表情像是被定格在“惊讶”这一档,无论发生什么,眉毛都是那个弧度。我记得有一次看一部国产剧,剧情安排的是女主角刚刚经历.............
  • 回答
    说起拓宽戏路,这事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像是让你从平日里习惯开的那辆家用车,一下子换到越野车,甚至消防车,那种感觉,你能懂吧?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首先,最大的关是“固有印象”。观众这东西啊,一旦在你心里刻下了一个模样,你就很难再换脸了。比如,你演了个深入人心的反派,.............
  • 回答
    当一个演员,你脑海里最先闪过的,或许是那些聚光灯下的璀璨,是掌声雷动的瞬间,是观众席里或喜或悲的脸庞。但如果把这一切都剥离,剩下最纯粹的“演员”本身,那么,一个演员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个演员的终极理想,不仅仅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不仅仅是拿到令人艳羡的奖项,而是能够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观.............
  • 回答
    说起演员为演好角色能“玩命”到什么程度,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很多演员真正拿自己生命在践行的承诺。那种极致的投入,有时是出于对艺术的纯粹热爱,有时是角色本身的需要,更多的时候,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真实”的渴望。就拿那些需要大幅改变身体状态的角色来说吧。为了演好一个饱受疾病折磨的角色,有的演员会选.............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某个演员,比如我们暂且称他为“老戏骨”,他一生中扮演过的所有角色,突然间有了生命,并且齐刷刷地出现在他眼前,这画面得多炸裂? 这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家庭聚会,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身份、甚至善恶的奇幻大戏。首先,得想清楚“老戏骨”演过的角色都有哪些类型。是不是那种一生都在演正气凛然的英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