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华语娱乐圈里,排一个“扼腕叹息排行榜”,黄海波不能再拍戏,将位列榜首。
五年前,因为嫖娼事件被曝光,黄海波从内地一线小生的阵列里陨落。
那是2014年5月的一个下午,北京警方接到线索,称有人在朝阳区建国饭店嫖娼。
下午4点,警察敲开了饭店包间的门,里面是黄海波和一位姑娘。
当时的媒体报道
因为这次事件,黄海波被行政拘留,随后被判处收容教育6个月。
这6个月里,黄海波对公众道了歉,经纪公司和一干合作伙伴都替他发声,希望能给黄海波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命运没再给黄海波站起来的机会。
很多人对黄海波的最后印象,停留在被拘留时的照片上
这五年里,有人吸毒被抓,有人出轨被小三网上曝光,黄海波的嫖娼,反倒显得没那么“严重”。网上偶尔就会有人冒出来,希望黄海波复出。
但随着新一批观众的成长,黄海波这个名字,已经属于过去。他那憨厚中透着半点精明的笑脸,只有少数人还记得。
这位华表奖、金鹰奖、白玉兰奖多项荣誉加身的男演员,从38岁的初夏开始,突然就进入了人生漫长的寒冬。
现今的黄海波,出行已经乘坐地铁,是个普通人无疑了
出事后,黄海波曾尝试改变自己的负面形象。他努力做公益,去边远地区的贫困小学,去西藏看望老兵,借着自己残存的名气,他想“重新做人”。
现实给他的答案,是千金散尽后,自己只能拿着父母的养老金过活。
与黄海波昔日合作的导演刘江,为黄海波倒出了很多苦水
沧海桑田,假若没有那次多少有些荒诞的嫖娼,如今的黄海波,或许会有着另一番境遇。
至少,他将在流量小生对决实力派的持久战里,为中年男演员抢占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没准有黄海波在,张译就会晚几年再浮出水面。
而现在,即便是破天荒有媒体采访,黄海波也明确表示:别再和我说演员的事了,我不再想了。
他已经死心了。
正巧,之前推送过的《假如在平行世界里,文章没有出轨》评论区中,也有人提起了黄海波。
我们今天就聊聊他。
黄海波是“70后”,出生在天津的军队大院,爸爸是一名军医。
大院出身的孩子,一般都有股傲气。黄海波比较特殊,他看着特别憨厚。
但这个憨厚,是黄海波面相造就。和他聊几句,就知道憨厚的内里,是机灵。
中学生黄海波的墨镜,我也想要
黄海波从小就是个有自己主意的人,这从他当年答应父母当坦克兵,却自己跑北京考电影学院一事,就可见一斑。
在北影表演系,论长相,黄海波毫不出众。但要说滑头,黄海波排得上号。
大二的黄海波,发型很随意
据他自己回忆,那时班主任黄磊对黄海波很头疼,有次想批评他,刚让其站起来,黄海波就自己往门外走。黄磊问他为什么往外走,黄海波答:
“您让我站起来,就是想批评我。您一批评我,我肯定犟嘴。我一犟嘴,您肯定让我滚出去。我不如直接滚出去,您还省心。”
黄磊哭笑不得。
黄磊、海清、黄海波,曾经关系密切
黄海波的这种滑头,在他的表演上,就是一种灵性。
早期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黄海波饰演了老革命石光荣的大儿子石林,天生一个倔种,枪林弹雨里过来的石光荣也拿他没有办法。
倔强,对黄海波来说不难表演。军队家属,也是他现实里的日常生活。
黄海波一家
但黄海波在这个戏里,不是没有难题。有一场戏,需要黄海波下围棋,他的设定是棋艺高超,几步就下赢了连长。
不会下围棋的黄海波,不想速成,因为他觉得填鸭式的学会围棋,那股自信不到位。
剧里的这个片段,需要石林在棋盘上有着绝对的自信,他要嘚瑟起来。
黄海波为了表现出石林的那股混不吝,先是一边自得地讲解起自己为什么赢了,一边摇头晃脑。
然后在连长非要下到终局时,他小单眼皮一抬,甚至露出了一种看待将死猎物的凶狠。
为了找到围棋高手的感觉,黄海波在拍戏的军营里到处找围棋下得好的士兵,但可惜军营里象棋、军棋高手多,但围棋高手很稀缺。
没办法,黄海波只能自学了围棋定式,然后围观军队里的象棋高手下棋神态,把那股赢者的风范复制到了围棋棋盘上。
剧中的另一个片段里,石光荣病危了。前去看望父亲的石林,与父亲较了一辈子劲,听闻父亲恍惚间还惦念着自己,突然就悲情上涌。
黄海波让石林眼神涣散开来,他嘴唇抖动,眼里蓄满泪水。
这里有一个细节,他后面的演员抱着孩子捂嘴痛哭,而石林却没有让眼泪流下来。
即便是情绪爆发的时刻,黄海波也记着石林这个角色的本质——他和父亲对着干了这么多年,他对父亲的感情,是一种较量。
较量的方式主要是从言语到行为上和父亲对着干
这里面,其实也有着黄海波自己的经历映照。
他在这场戏里,代入了自己与父亲在“做不做演员”这件事上的争执。虽然小时候演过戏,但父亲并不愿意儿子走上“戏子”的路。
在黄海波自作主张,成功考上北影后,他进家门前听到父亲和母亲念叨“演戏费心,孩子吃不住”时,那种情感冲击,被他用在了那场戏的表演上。
《激情燃烧的岁月》后,黄海波接了徐峥的班,出演了喜剧《福星高照猪八戒》。
这部剧有个调性,就是猪八戒肯定身边要有个漂亮妖精。
与黄海波这个猪八戒搭戏的,是范冰冰。为了减弱俩人之间颜值上的反差,黄海波仔细研究了徐峥版的猪八戒。
他发现一个细节,徐峥演猪八戒,平时看着特蠢,但在情动时,他会突然有一种野性。
于是在和范冰冰拍吻戏时,黄海波在两唇相碰前,抢先了一步。
徐峥的猪八戒主要靠眼神,黄海波把表演重心下移,每次说台词时,他都故意不闭上嘴。
而是即便话说完了,也要大张着嘴。仿佛他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惊讶、出神的状态。
这种处理,给了黄海波版猪八戒更多的卡通感,也使得他和徐峥在猪八戒的处理上,各成体系。
真正可以全面体现黄海波演技的,是2007年黄晓明主演的《新上海滩》。
黄海波在其中饰演丁力,一个复杂的配角。
与前辈吕良伟版的帅气、痞气十足的丁力不同,黄海波赋予了丁力更多的市井气息——他毕竟只是个卖梨的,骨子里就是个钻营的小流氓。
为了揣摩角色,黄海波和导演高希希探讨,这个丁力,剧里是卖梨的,后来又是黑帮大哥,他的原型是不是杜月笙?
高希希告诉黄海波:你可以这样理解,但记住,你演的是想要成为杜月笙的杜月笙。
这句话太管用了,黄海波明白了高希希想要的角色特质——他有杜月笙的狼子野心,但手段却不高明。
丁力的这种狼子野心,和年轻时的杜月笙一样,因为出身太卑微,人便极其的贪婪。
有一张黄海波抽烟的剧照,他那时已经领会了导演的意图,抽个烟像是吸奶一样,将丁力骨子里的贪婪表现得淋漓尽致。
剧里,丁力去冯程程家吃西餐,一个喝汤的动作,黄海波反手拿勺,大口吮吸。
这是个一石二鸟的表演设计,一方面体现出了丁力不知道怎么吃西餐的粗鲁,一方面又暴露了这个角色的狠劲。
这个反手拿勺的动作,黄海波是从黑帮分子拿刀的动作演化而来。用勺如用刀,喝个汤,便也有了茹毛饮血的感觉。
丁力身上的狠,还有着另一层诱因。剧里,刚出来混的丁力,因为私藏了一把枪,被仇家找上门来暴打一顿。
他想找出枪来报复,其母却告知他,枪被扔到了马桶里。她不想让儿子走黑道。
这个时候,黄海波眼眶湿了,但眼神里并不是被母亲驯化得乖巧,他的恶狠狠反而更为旺盛。
黄海波这个眼神处理,不再单纯只是为母亲的操心感慨,而有了对悲惨命运不服气的坚硬。
这也正是黄海波给角色加上的性格动机,他研究了杜月笙的传记,深知有些事,时势所逼。
这段戏,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告诉观众:丁力不单单是个坏人,每一个坏人的出发点,可能都很善良。
丁力出来混的初衷,是为了妈
2009年,黄海波作为演员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在革命时代剧、奇幻喜剧、黑帮故事的三重洗礼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剧种——都市爱情轻喜剧。
很多人应该已经猜到了接下来要说这部神剧了
在《媳妇的美好年代》里,黄海波出演了影楼摄影师余味,在同班同学海清饰演的女主角毛豆豆面前,黄海波放松又调皮。
他在剧中第一次亮相,是与毛豆豆的一次餐馆争斗。
油腻腻的长发,骑着一辆挎子摩托,走路时没事就仰起头撩一下头发,黄海波让余味一登场就像个二百五。
可这个二百五,又会因为一碗面,而和对面的毛豆豆斤斤计较。
这是典型的粗中有细,黄海波用争吵时不忘抽空喝口面汤的动作,既让角色的鸡贼彰显,也让这个片段充满了喜感。
这场戏,黄海波坦言过,他研究了很多冯氏喜剧,他发现里面的葛优,就有这样一种“有声就逗贫,无声就犯贱”的表演手段。
这种“犯贱”,用在床戏上,更是笑料加倍。
剧里有一段,毛豆豆和余味在床上说着婆婆的不是,余味色心突起,想要和媳妇鱼水一番。
黄海波没有用惯常的那种嘿呦扑上去,他故意让余味贱兮兮地闻着毛豆豆的体香,做陶醉状。
虽然嘴上答应着媳妇的话,却突然袭击般地冲毛豆豆脖颈吹气挑逗。
这段戏,海清都被黄海波逗得笑场了。
为了让余味更接地气,黄海波故意让角色说话时有些口吃。每当遇到难题时,他的口吃会更严重。
但也正是这份口吃,当余味磕磕绊绊说出一份大道至简的真理时,又显出憨后面的透彻、机灵。
这是演技上细节雕琢的典范。冯氏喜剧里,葛优的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真诚”,黄海波融会贯通。
多年后,《媳妇的美好年代》远播非洲,着实又在非洲人民的街头巷尾火了一阵。
非洲姑娘们表示:余味这样的男人,遇到就嫁了吧。
伊拉克人民最近也迷上了《媳妇的美好时代》
黄海波最后的辉煌,截止在2013年的《咱们结婚吧》。
负责任的说,黄海波可能是少有的,颜值不高却能和高圆圆很搭的男演员。
即便是黄渤,在和林志玲演情侣时,也会多少有些尴尬。
黄海波的魔力,说起来也简单,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高圆圆,他每天都腻味在高的男友赵又廷身边,看他怎么俘获女神芳心。
有图为证
剧中,黄海波的角色继承了余味的三板斧:长得憨厚,办事利索,说话特油。
在这个基础上,他又模仿热恋中赵又廷对待高圆圆的方式,不断在表演里加入一些示爱的亲密细节。
这次,他不再像《媳妇的美好时代》里,总是贱兮兮地追求喜剧效果,他去掉了角色的试探性,行动上更为主动。
多少人为这一幕羡慕嫉妒恨
巧合的是,这部剧里也有一场哭戏。
在KTV包间里,高圆圆因为是大龄剩女,喝多了对黄海波倒苦水。听着高圆圆的苦水,黄海波也被触动,流下了眼泪。
但当高圆圆说起对婚姻的渴望时,心里觊觎高圆圆许久的黄海波,做了一个咽唾沫的动作,哭泣也瞬间止住。
这种反映角色心理状态的表演,黄海波已经手到擒来。而这个紧张时吞咽的动作,其实也是赵又廷的个人习惯。
如果不是后来在建国饭店涉嫌嫖娼被抓,黄海波的未来,大概就是霸屏电视剧,同时稳步迈向大银幕。
当时在银幕上,文章的灵性远不及黄海波。黄再进一步迈入大银幕,张译要靠边站了。
可如今,在豆瓣的黄海波页面里,你会看到,他和张静初出事那年拍摄的电视剧《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改名成为《一场爱情》,播映时间从2015挪到2020年,现在已经推迟到了2022年。
而另一部早在计划中的中意合拍电影《事出有姻》,黄海波与王丽坤组合,上映时间也早就扯到了2030年。
可以确定的是,假若不出事,黄海波会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成为罕见的全能演员,他在都市、古装、抗战及时代剧里,演技都属上乘。
他本可以成为中生代演员里的领军人物,而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他却沦落到在快手开直播求打赏。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直播里的黄海波,秋衣领口都是破的。这不太好说,也有可能是做旧。看着略辛酸。
其实今年,黄海波差点就复出了。在夏天热播的口碑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开篇很重要的线索人物崔六郎,就是黄海波演的。
拍这部戏时,有探班的媒体发现了黄海波,网友们都在期待这位演技派的回归。
可等剧集上线一看,黄海波的戏份能删的都被删了,不能删的,剧组用换脸技术,遮掉了黄海波的面孔。
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从希望到绝望,黄海波才有了“不想再演戏”的怅然。
五年前,黄海波东窗事发。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演他爹的孙海英,在金鹰节的颁奖舞台上,对着镜头喊了一声:
“你给我听好了,你做错了事情,你就把它改过来。你改好了,我还演你父亲,吕丽萍还演你妈!”
可黄海波改了五年,他等来的,是一个渐渐被遗忘的时代。
三年前,金马奖后台采访区,新科影帝范伟落座,现场一片尴尬沉默。
主持人邀请发问,上百记者面面相觑,无人不识范伟,但印象都锁在十年以前。
他是春晚常客,他是黄金拍档,他拄过拐,推过车,抬过担架,他还戴过面具,打劫过IC、IP、IQ卡。
龙泉山庄附近村舍至今还挂着他照片,彪哥网现在还能打开;他去菜市场总有人让他走两步和大跳,还有人在路上拍他后背,“嘿,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每一个人物,他都演得惟妙惟肖,然而当那些面孔重叠到一起,人们又找不到他了。
那些都不是范伟。
生活中的范伟,羞涩,少言,敏感,内向,小时候挨父亲打,他做过最愤怒反抗,也不过是在巷口墙角用粉笔写上“打倒范成业”,没人看见,几天后他又偷偷擦了。
八十年代,他去铁岭民间艺术团谋生。
那年赵本山二十五岁,染了白发,穿上灰衣,上台摔三弦,全场笑得前仰后合。
晚上聚餐,小赵拎着铁岭老窖挨桌敬领导,“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多多关照”。
人群中的范伟很羡慕,他不敢多说话,也不擅饮酒。
偶尔饮酒,也是夏夜在单身宿舍写东西时,喝一盅啤酒,很快就醉倒。多年后,王志文给他起了个外号“范小抿”。
那时,他在写相声剧本。他处女作叫《一个厂长的日记》。
第一次表演时,台下同事无人发笑,结束后,大家给相声归个类“你这叫悲剧相声”。
后来,央广的曲艺编辑来团里挑作品,范伟拿着本子抑扬顿挫念了一遍。
编辑跟团长说“这小胖子写的相声不可乐,但他的语气、小感觉很对,你们好好培养培养。”
范伟在团里地位略有提升,但生活并无改变,依旧是下乡说相声。
露天台上,碘钨灯下,蚊蛾乱飞,经常演着演着就咽下去一个。
演完下台,同事们互相攀比:今天你吃了几个蚊子,你吃了几个蛾子。
1993年春晚前,已名动天下的赵本山,打电话找范伟,替他小品中一个配角。
范伟兴奋赴京,跟着在梅地亚中心排练许多天,但最后春晚导演不愿临阵换人。
范伟没吵闹没抱怨,腊月二十七雪夜悄然走人。
赵本山因此印象颇深:看一个人,要看他大喜大悲时表现,这是我要的搭档。
当年4月,两人合作小品《走毛道》。东北话中走捷径的意思。
从此后,范伟成了笑星身边的绿叶。
编剧规定,他台词不能超过三句话,因为大家来看老赵的,他说多了怕观众走神。
他成了精明的秘书,傲慢的司机和头包彩巾的模特教练。
人间凝视灯光迷乱的舞台,而他在舞台上反向看着人间。
慢慢的,他品明白了,小人物不是泥偶,小人物有血有肉有缺点,有缺点才真实,而没有什么比真实更有力量。
那些真实,让故事别有走向。
卖拐的主角是大忽悠,但人们偏爱天真的厨子;药匣子原本只是村民配角,一路演成男二号;马大帅是片名,但人人都爱范德彪。
人生第一幕,名利总有无尽诱惑。范伟被无数灯光、掌声、宠溺包裹,他却顿悟,抽身而去。
2005年,范伟作别春晚。他想要的真实,在小品框架之外。
2003年,范伟在春晚如日中天,他想演文艺片《看车人的七月》,电话导演,导演只淡淡回了句“回头聊吧”。
直到在片场,范伟走了几步,导演才放下偏见。那是正剧的步伐,不带浮夸。
《看车人的七月》让范伟意外获得蒙特利尔电影节影帝,也让他对真实更为迷恋。
为了演河南农民,他带媳妇去了趟郑州,找卖茶小伙一句一句纠正口音,跟吃烩面大哥找人物状态。
《芳香之旅》里演劳模,他觉得劳模不该臃肿,于是三个月没吃主食,从164斤瘦到148斤,脸没变,但肚子小了一圈。
2006年拍电视剧,范伟和700多斤的摩托一起翻下山沟,瘫软在地,手指都动不了。
有人提议用摄像轨道做担架,抬他上来。120赶到时,范伟怀疑他已残废。
当夜他在病床上千思万想,发现以前万事皆空,生活才是最复杂的戏剧。
最终诊断是胸椎骨裂,范伟逃过一劫。
两个月后,《芳香之旅》折桂第30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他获得评委会最佳表演奖。
医生嘱咐他平躺,他在飞机上躺着飞了18个小时去埃及领奖,“命运总是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人生第二幕,人总想做好自己。范伟选择沉溺人间,他想要的故事在烟火之中。
他依旧保持着对小人物的特别偏好,上世纪劳模、下岗工人、语文老师,只要能打动他,来者不拒。
原则也同样明确:只演能落地的人物,苍白空洞的角色,给再多钱也不接。
他十九岁时,长得就像三四十岁,他真正四十多岁时,时光终予宽待。
他自评年轻时宠辱皆惊,人到中年,反倒百事安静。
他一套西服穿七年,业务爱好是买菜做饭,套一件跨栏背心就变得特别中国。
他爱逛书店,书越读越杂,上一本还是曲艺理论,下一本就变成枯藤老树昏鸦。
他喜欢这样的节奏。
他上《鲁豫有约》时,鲁豫说他现场的人气仅次周杰伦。
他却说,希望人们忘掉过去,忘掉演喜剧的范伟。
2006年受访时,易立竞问他是不是有熬出来的感觉。
他说,那些一夜走红的演员是爆炒鸡丁,而他是东北乱炖,慢火才能出味道。
2015年,范伟拿到《不成问题的问题》剧本后,和导演梅峰约在北京一茶馆见面。
见面前,他做足功课,读了老舍原著,角色动机心理在脑海中过了许多遍。
见面后,他对梅峰说:“梅老师,我觉得,这得是个静水深流的东西。”
“我想把它拍成黑白的。”梅峰说。
同类过招完毕,电影在重庆山间拍了36 天。一个长镜头能拍一天。
每个镜头,范伟总会拍10到15条,“他会给出不同层次的表演。”
摄影师形容,范伟就像一台3D打印机,你要什么他就给你完美呈现出来。
处女座的范伟,每演完一场,就跑到监视器上看回放。
他平常不抽烟,但看到特别满意镜头,他会跑到角落美美抽一根,安慰下自己。
2016年12月,金马奖颁奖,评委说范伟把老舍的文字演得栩栩如生。
领奖时,他说:拍得很淡,演得也很淡,特别感谢评审有耐心看到它的妙处。
归来后,他把金马奖杯藏在家中小二楼上,生活一切如常。
这两年,他演过老兵,演过果农,演得最多依然是人间平凡角色。
他演绎的故事,越来越有余味,总能品出绵长味道。
他喜欢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话:“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的。”
人生第三幕,总有更高精神追求。范伟开始思考人性的秘密,那里才藏着所有真相。
正在上映的电影《长安道》里,范伟饰演了研究唐史的大学教授万正纲。
长安道改编自海岩的《长安盗》,以国宝被盗为引,真正的迷案却发生在生活之中。人性的重峦叠嶂,让人与人陷入无边迷宫。
电影中的大学教授万正纲,现实里谦谦君子,善良忍让,内心却住着帝王将相,唯我独尊。
开拍前,导演在脑海中勾勒万正纲形象:必须有点憨厚有点狡黠还有点油腻。范伟形象浮出,便挥之不去。
范伟将中年危机演绎的入骨三分,更重要的是,他展示出人性复杂。
电影中,他在女儿中枪流血时坐视,只因女儿试图举报自己。
他可以一边摔碎女儿手机,阻止她求救报警,一边流泪递上女儿最爱的糖果;当女儿最终死去后,他终于心安理得却又撕心裂肺喊出“谁来救救我女儿”。
对女儿叛逆的无奈,对妻子欺骗的愤怒,对罪恶被拆穿时的惶恐,被范伟汇聚到万正纲一身,展现在观众面前。
以至于影片上映后,不同观众分为两派,有人斥其自私极致,无从洗白,亦有人称命运所迫,他才走向人性反面。
结尾处,电影藏了个彩蛋。范伟饰演的教授面对空无一人的影棚,宣讲人生最后一场唐史。
他说:
什么是真相?有真相吗?有吗?根本就不存在真相!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相。
这是片中人的心结,何尝不是扮演者的追求。
即便有影帝加持,《长安道》排片并不多。人人喊着国产电影难崛起,可给的空间又总归有限。
已知天命的范伟,对此已经习惯,他仍乐此不疲追求着这人间的真相,因为那里藏着无穷魅力。
最近几年,范伟重新迷上了相声,马三立、苏文茂、李伯祥,有长途旅程时,就带上耳机听几段。
他最爱《文章会》,他说他像那段相声里的人物。
文是高楼幻影,武是嬉笑江湖,总要回到最真实的人生。
有趣文章很多
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号 摩登中产(modernstory)
作者微信:wangpeng201611,欢迎交流。
谢邀。
演戏这玩意,就怕比。
比如林青霞,多好的表现力,但《新龙门客栈》里,跟张曼玉同框时,层次感就差一点。
而张曼玉跟刘洵老师同框时,刘洵老师那个收放自如啊,就显得张曼玉稍微逊色了。
实际上,我看港片里有刘洵老师的,没见刘洵老师输过。《九品芝麻官》里跟周星驰对,《一代宗师》里跟梁朝伟对,细节、层次感、丰满程度,舒服,自然。
《黄飞鸿之鬼脚七》里,黄麒英探问李连杰跟十三姨关系那段戏,简直衬得李连杰不会演戏似的。
哦跑题了,我不是为了夸刘洵老师,不知不觉说走嘴了。
二十几年前,有一部老电影叫《孝子贤孙伺候着》。陈佩斯导演并主演的。我热切推荐。
看过我先前答案的诸位,都知道我对陈佩斯的表演有多推崇。但这部电影里,只论表演,他真不算最拔尖儿的。
这部电影的表演,真他妈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这部电影其他主演:
赵丽蓉老师、魏宗万老师、倪大红与丁嘉丽二位。
张连仲老师演一个骗子算命先生。刘江老师演一个搞丧事发白事财的老家伙。
倪大红老师的演技,那是天下皆知。看过《大明王朝1566》,没有不服的。这部电影里,他演个惧内的先生,猥琐感、微表情,很自如。
丁嘉丽老师的演技,话剧行当的都知道,这部电影里也是爆发力极强,撒泼打滚,撑满镜头。
陈佩斯的喜剧表演,顺溜圆滑,肢体、台词、表情的配合妙到毫巅,不用我多说。这部电影里也是行云流水,妙在有几个挺悲凉的场景,一个表情,就能让人落泪。
他们三位的表演,搁现在任何一个电影里,秒杀全摄制组没问题了。
但在这部电影里,还不够。
张连仲老师演的骗子算命先生,鸡贼狡猾,还带着典型农村骗子说话的戏剧腔,圆润。
刘江老师只出来一小会儿,但那份没见过世面还要占便宜的嘴脸,也很自如。
魏宗万老师跟陈佩斯有许多场对手戏,不是说他比陈佩斯演得好很多,但,怎么说呢?看了魏宗万演的农村白事会老骗子,你会觉得,魏宗万真是个农村老骗子;而陈佩斯、倪大红和丁嘉丽三位老师,还有一些表演的痕迹,还缺一点厚度。
我很难表述好,只能说,魏宗万演得很扎实,很厚,很圆润,每个动作和表情都能咂摸出味儿,而且举手投足很自然,是一种自然而真实的毛糙感;陈佩斯演得很好,但比起魏老师来,演得还太光滑了,并没完全镶嵌进农村的感觉。
太光滑,这是我自己捏造的形容词。不是演得不好,但还是有一点表演痕迹露出来的意思。
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意思是,魏宗万老师跟赵丽蓉老师同框的时候,原先我觉得已经出神入化的魏宗万老师,居然显出表演痕迹来了。
赵丽蓉老师演的老太太,入神坐照;她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让我觉得是真有其人,她那些破口而出急赤白脸的台词,让我觉得这是她真实的感觉——就是说,都给人一种纪录片的实在感了。
听马三立先生的诸位也许有类似感觉:有些词,你已经不知道他是在塑造人物,还是出于自然了——这是真融了。
我一向敬服陈佩斯、倪大红和丁嘉丽,但他们跟魏宗万老师比,还是露了点痕迹。
我一向佩服魏宗万老师——中国电影史上最卓越的黑色喜剧《三毛从军记》,他才是真主角啊——但他跟赵丽蓉老师一比,还是显得有表演痕迹。
所以赵丽蓉老师是如何做到,表现力如此丰富圆润,但看上去连一点表演痕迹都没有的呢?
我想象不出来。
一山还有一山高!
但这还没完呢。
本电影里出丧时,还有一个蒙面神婆,从头到尾戴着面具跳大神,一次脸都没露过。我先前只觉得,这个神婆演得好,大概是真找了个神婆来担当吧?后来听她念念叨叨,觉得声音很耳熟。一查演员:好么,我们敬爱的李明启老师。
从头到尾,没一句正经台词,没一次露脸,就靠肢体语言和嘴里咕噜咕噜,迷迷瞪瞪演个神婆,都能那么好。
一山还有一山高。
所以说,好的演技是比出来的,平时我们都只说好好好;只有许多演技好的人对飙起来,有了参照系,才能知道演技可以有多好。
烂演技大多是一望即知的肤浅的烂,好演技则深如大海啊!
把你拽进戏里,让观众如临其境无法自拔。以前不知道,看了霸王别姬就明白了。没有什么比一票最佳女主角更能说明这一点了。颠倒众生吹灰不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