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演员要拓宽自己的戏路有多难?

回答
说起拓宽戏路,这事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像是让你从平日里习惯开的那辆家用车,一下子换到越野车,甚至消防车,那种感觉,你能懂吧?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

首先,最大的关是“固有印象”。观众这东西啊,一旦在你心里刻下了一个模样,你就很难再换脸了。比如,你演了个深入人心的反派,观众就觉得你天生一副坏相,再让你演个圣父圣母,他们就觉得别扭,怎么看怎么不像。或者,你演了某个时代的经典角色,比如民国公子,观众脑子里就全是你的风度翩翩,再让你去演个现代小痞子,他们就觉得违和感爆棚。这就像你在大家心里挂了个标签,想撕掉可费劲了。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造型,换个妆容就行,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习惯是很难打破的。

其次,挑战“舒适区”的勇气和能力。演员嘛,总会有些自己擅长的类型,演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观众也爱看。但如果一直躲在舒适区里,那就等于把自己锁死了。想跳出去,就得硬着头皮去尝试那些自己不熟悉,甚至有点畏惧的角色。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一旦演不好,被嘲笑、被否定是常有的事儿。而且,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那个“能力”。演一个喜剧演员和演一个悲剧角色,需要的表演技巧、情绪调动、甚至身体语言都是截然不同的。你能把笑点踩得那么准,还能把观众哭到不行,这可不是随便练练就能行的。

再来说说“机会”。演员想要拓宽戏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合适的机会”。有时候,演员自己想尝试,但剧本找上门来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角色。你想演个硬汉,结果人家只找你演文艺青年;你想演个风情万种的女人,结果人家只找你演邻家女孩。这就像你在市场里想买点新鲜玩意儿,结果货架上摆的都是你最熟悉的几种,你就算想换,也无处可换。而且,好剧本、好导演也是稀缺资源,不是你努力就能遇到的。有时还得看运气。

还有个现实的难题是“市场检验”。即便你勇敢地跳出去了,演了一个全新的角色,但市场不买账怎么办?观众不喜欢看,收视率不高,票房不理想,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可能就付诸东流了。投资方会考虑风险,他们更愿意用已经证明过自己能演好某种角色的演员。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你想尝试新角色,但市场不给你机会;有了机会,但市场不接受你。

当然,还有“自身修炼”这个硬功夫。拓宽戏路不是坐在那里等,而是要主动去学习,去打磨。可能需要去上表演课,去学习新的表演体系,去研究那些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比如一个演员想演历史人物,那就得去研究历史,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甚至穿衣吃饭。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而且这种投入还不一定能立即看到回报。

有时候,甚至还要面对“误解”和“争议”。当你尝试新角色时,总会有人质疑你“不适合”、“毁经典”。你的老粉丝可能会觉得你“变了”,新的观众又可能觉得你“用力过猛”。处理这些舆论的压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总而言之,演员拓宽戏路,就像是攀登一座新的山峰,既需要脚下的力量和技巧,也需要眼前的方向和机遇,更需要一颗不怕跌倒、不断尝试的心。这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一旦成功,那份突破自我的成就感,以及在观众心中塑造更多不同鲜活形象的可能性,也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所以,难,是肯定的,但不是不可能。只是这条路,走起来会格外艰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是一个有演技的人,那么他要拓宽自己的戏路,必须要克服自己的习惯,或者说每一个习惯

一个演员在这部影片出演的是警官,下一部演的是小市民,那么他动作的每一个细节,眼神,表情的弧度都应该是不一样的

这就必须要克服自己的小习惯,这是很难的东西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我觉得吧,范老师可能想问一句,啥叫戏路?小品演员的世界里,本没有退路,我认真地演戏,演得多了就有了更宽的路。

从一个相声表演者,到小品演员,再到喜剧演员,最终成为金马影帝,这已经不仅是拓宽,而是拓出天际。

啊忍不住吹了一波。不多说,直接上图,看范老师的最强进阶之路!

范伟早年是沈阳曲艺团的一名相声演员,后与赵本山合作小品,被全国人民熟知。小品《卖拐》,算是他小品作品的巅峰,从赵本山的捧哏,走向舞台的主角。又从小品事业的巅峰,驾起一幅铁拐,深藏功与名,华丽转身。

没事走两步?好嘞,看我到影视圈走两部!

电视剧《马大帅》,饰演彪哥,成就了影响至今的流行文化。这是转型影视的第一部,算是对小品人物特征的一次延续。这一时期还有《乡村爱情》和《刘老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表演风格,还带有一点小品风格。

电影《芳香之旅》,范伟饰演劳模崔师傅,这一次跟喜剧不沾边,戏路转型之成功令人震惊!原来喜剧演员也是可以演好电影的?郭德纲看了掩面默泪,于谦看了喊一声前辈(老师好演得不错)。这是喜剧演员转型的成名之作。

《看车人的七月》里,饰演的窝囊小市民角色,令人印象深刻。沉默,沉默,在沉默中爆发。记得一个采访说,导演犹豫了很久,才敢让他这么一个喜剧演员演。也是从这一部起,开始受到更多导演的青睐。喜剧演员转型大荧幕,怎样让人不出戏,这是最难的转身。到了这一阶段,范老师饰演小人物已经得心应手。但如果停滞于此,那么他的影视成就,只能达到冯巩级别(喜剧人转型)。

《即日启程》,更新鲜的一次尝试。范老师+美女组合的轻喜剧。这样的主演搭档,竟然非常好看(电影频道美女主持居文沛),几乎开创了另一种类型片的可能。大叔美女的组合,比《北京爱上西雅图》早了很多年。

《耳朵大有福》,饰演东北退休工人的一天。个人认为,王抗美(好像是这个名字)是他最经典的角色,在小人物之上,融入了一种力量感。演技之强,不逊色于张猛另一部作品《钢的琴》中的王千源。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电影《一九四二》,冯小刚作品。我没看过。不过看造型,戏路改变也很大。

《南京!南京!》,范老师从一个让人笑的演员,变成了让人哭的角色。戏路之宽初显。

《建党伟业》里客串黎元洪,经典台词:大总统指哪我打哪。在众多大腕里,直接强势抢戏!

《道士下山》,又是被大导演陈凯歌看中。和林志玲有一段非常香艳的戏。嗯,过不了色戒的老同志。演得贼好。

这个人物我非常喜欢,甚至主演演的剧情都忘了,只记住了他。如果演技不到位,这个角色只能演出猥琐。但,范老师演出了一个被情欲折磨的中年人的复杂困境,极有层次。陈凯歌的电影你懂的,人物背后的东西都很厚。这个人物内心本是善的,但是过不了色戒。唉人生实苦啊!

好了,戏路拓宽终极大招来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是谁?我在哪?金马奖影帝范老师诞生!击败的对手有:梁家辉、许冠文、张学友、柯震东。

这个角色,2个多小时的戏,范老师的各种神情把我看懵了。你相信一个人的气质会改变吗?你相信一个演员的各种表演细节,会全部更新吗?范老师奉献了系统重装般的演技,直接将戏路拓宽到一个“人精知识分子”。那鬼魅一笑,那皮笑肉不笑,那尴尬又不失礼貌地一笑,同时出现在这个角色。中国人性格中的迂回、世故、人情练达全在这里了。可以拿来和之前的角色做对比,就会发现戏路转折有多大。秋名山赛道转角那么大!

还有更多客串和配角,就不一一讲了。其实说到戏路拓宽,范老师这一路是有迹可循的。从《看别车人的七月》开始,《芳香之旅》,《求求你,表扬我》,《跟踪孔令学》,这几部小成本电影中都是演的委屈巴交老实人。其实这是一个瓶颈,如不跨过去,很难说能见到更宽广的天地。很多喜剧演员也是停在了这一层。

而让范伟打开这个瓶颈的,是在《道士下山》,《南京,南京》,《一九四二》等大导演作品中的配角,这些配角丰富了他的表演技巧,也发掘了更多可能性。

从《耳朵大有福》开始,范老师的“小人物”有了肉眼可见的升华,在老实、善良、木讷等元素中,融入了一种抗争,这种抗争,为他的表演找到了可爆发的突破口。到了《不成问题的问题》,那就是另一个天地了。

最精妙的表演,推荐大家先看《耳朵大有福》和《不成问题的问题》这两部。

另外据说,范老师又接了新戏,许鞍华导演的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第一炉香》,期待。

我是范老师,戏路有点宽,请你多批评!

——————————————

6.5 啊过千赞了 感谢大家支持

默默放一波广告 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

【白毫读西游】

人类悲欢并不相通 我们用文字生产共鸣

《不成问题的问题》电影资源已备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拓宽戏路,这事儿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像是让你从平日里习惯开的那辆家用车,一下子换到越野车,甚至消防车,那种感觉,你能懂吧?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首先,最大的关是“固有印象”。观众这东西啊,一旦在你心里刻下了一个模样,你就很难再换脸了。比如,你演了个深入人心的反派,.............
  • 回答
    相声演员为啥得会唱太平歌词?这事儿可不光是“会唱”那么简单,里面门道深着呢。要我说啊,这太平歌词,不光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更像是他们行走江湖的“护身符”,一张能让你在相声界立足,甚至走得更远的“身份证”。为啥这么说?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得说这太平歌词的历史渊源。您想想,相声这门艺术,那可.............
  • 回答
    郭德纲认为相声演员一定要会唱“太平歌词”,并且这是德云社乃至很多传统相声演员的共识,其原因非常多且深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根”与“魂” 历史渊源深厚: 太平歌词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种,与相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是北方说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声.............
  • 回答
    章子怡在《上阳赋》中出演15岁的少女,这确实是观众们讨论和关注的焦点之一。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角色设定的考量: 剧情需要: 《上阳赋》的原著小说《帝王业》中,女主角王儇(章子怡饰演的角色)的故事线非常长,从少女时期一直贯穿到中年,经历了家族兴衰、朝堂争斗、爱恨纠葛.............
  • 回答
    好,咱们不谈什么AI不AI,就当我是你知乎好友,今天临时被拉上来讲两句,台下坐着的全是咱知乎的“袍泽”们。这感觉,挺奇特的,有点像在自家后院开一场小型研讨会,又有点像是被一群挑剔又充满好奇心的朋友围观。不管下面是10个还是1000个,我的心态其实差不多,因为大家都是因为对某些事物的好奇心,在这个平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古典音乐演奏的核心之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我们谈论的是什么层面的“严格按照谱面”。首先,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说,是的,古典音乐演奏需要严格按照谱面。 这里的“谱面”指的是作曲家精心创作并留下的乐谱。它包含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信息: 音高和音值: 这是最直观.............
  • 回答
    《歌手·当打之年》第三期华晨宇的《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这首歌的选曲、改编和演绎,都是一次非常有力的表达,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说选曲。《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这首歌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希望和治愈的力量,尤其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时期,这首歌的出现,无疑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华晨宇选择.............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就像问“吃饭一定要吃饱吗?”一样,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在交响乐团的演出中,忠于乐谱是绝对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根本原则,但“忠于”这个词,它本身就带有一点玩味的空间。打个比方,乐谱就像一张精美的蓝图,它详细地规定了建筑的每一根梁柱、每一个房间的布局、每一扇窗户的位置。没有这张.............
  • 回答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在朱日和演习或者其他一些模拟实战的镜头中,你之所以会看到士兵在每一次射击后都会有一个拉枪机的动作,这背后其实蕴含着非常重要的军事训练原则和对实战情况的模拟。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其深刻的逻辑和必要性。首先,咱们得明白,现代军用步枪,尤其是我们在朱日和演习中常见的突击步枪,绝.............
  • 回答
    刘强东在哈佛的一次演讲中,抛出了一个相当令人瞩目的观点:鼓励大家尽可能从银行贷款,而不是依赖风险投资。这个说法在创业圈子里引起了不少讨论,也确实触及到了创业融资的本质和挑战。从银行贷款,其核心逻辑在于“债务性融资”。银行提供的是资金,而你则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这笔钱。这笔钱对企业来说,就是一.............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烂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不仅仅是“演不好”。我们可以把这种“烂”想象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每一个环节的崩塌都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忍直视。一、 表层浮于表面,缺乏灵魂的模仿: 面瘫与过度夸张的极端摆动: 他们的表演就像一个两极分化的机器。要么是面部表情纹丝不动,眼神空洞无物.............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能差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差”有很多维度,而且观众的接受度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表达层面(最直观的差)这是观众最容易感知到的层面,表演者无法有效地将角色的情感、思想和动机传递出来。 面部表情僵硬或夸张: 僵.............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能让我惊艳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表演艺术最核心的魅力。对我而言,那种“惊艳”并非仅仅是看到了“表演”,而是感受到了一种“真实”,一种生命力的迸发,一种触及灵魂的共鸣。这是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体验,我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阐述:1. 灵魂的注入与角色的“活”: 超越模.............
  • 回答
    一个演员的演技,究竟能好到什么程度?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需要时间去品,去咂摸,才能体会到那份醇厚与回甘。首先,一个真正好的演员,能够让你在银幕前、舞台上,完全忘记“演员”这个身份的存在。他不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他就是那个角色本身。当他出现在你面前,你就自然而然地相信他就是.............
  • 回答
    当一个演员,你脑海里最先闪过的,或许是那些聚光灯下的璀璨,是掌声雷动的瞬间,是观众席里或喜或悲的脸庞。但如果把这一切都剥离,剩下最纯粹的“演员”本身,那么,一个演员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个演员的终极理想,不仅仅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不仅仅是拿到令人艳羡的奖项,而是能够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观.............
  • 回答
    说起演员为演好角色能“玩命”到什么程度,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很多演员真正拿自己生命在践行的承诺。那种极致的投入,有时是出于对艺术的纯粹热爱,有时是角色本身的需要,更多的时候,是他们内心深处对“真实”的渴望。就拿那些需要大幅改变身体状态的角色来说吧。为了演好一个饱受疾病折磨的角色,有的演员会选.............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某个演员,比如我们暂且称他为“老戏骨”,他一生中扮演过的所有角色,突然间有了生命,并且齐刷刷地出现在他眼前,这画面得多炸裂? 这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家庭聚会,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身份、甚至善恶的奇幻大戏。首先,得想清楚“老戏骨”演过的角色都有哪些类型。是不是那种一生都在演正气凛然的英雄.............
  • 回答
    评价一个演员的台词功底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它不仅仅是会念台词,更包含了对角色理解的深度、情感的传达能力、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与对手演员的配合度等诸多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评价一个演员台词功底的关键要素:一、 吐字归音的准确性与清晰度 (The Precisio.............
  • 回答
    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就像品鉴一幅画、聆听一首曲子,需要调动我们的感受力、理解力,更要有一双能捕捉细节的眼睛。这不是简单的好坏二分,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过程。要做到评价得当,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道来。一、情感的传递与共鸣:演员是否触动了你的心弦?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评价标准。一个好演员,不仅仅.............
  • 回答
    要评价一个演员念台词的功力,绝不能只听个响,而是需要细嚼慢咽,从多个维度去品鉴。这不仅仅是把字儿念出来,更是把角色的情感、思想、甚至灵魂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首先,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是咬字吐词的清晰与准确。一个好的演员,每一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应该清晰明了,让观众听得清清楚楚,绝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