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交响乐团演出的时候,一定要忠于乐谱吗?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就像问“吃饭一定要吃饱吗?”一样,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在交响乐团的演出中,忠于乐谱是绝对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根本原则,但“忠于”这个词,它本身就带有一点玩味的空间。

打个比方,乐谱就像一张精美的蓝图,它详细地规定了建筑的每一根梁柱、每一个房间的布局、每一扇窗户的位置。没有这张蓝图,建筑师和施工队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四不像。对于交响乐团来说,乐谱就是这张蓝图,它告诉你什么乐器在什么时候演奏什么音高、什么节奏、什么力度、什么表情。指挥家和乐手们必须严格遵循它,才能呈现出作曲家最初设想的声音世界。

为什么一定要忠于乐谱?

首先,这是对作曲家思想的尊重。作曲家花费了毕生的心血,将脑海中的音乐构思、情感表达,一丝不苟地写进了乐谱。每一条连线、每一个渐强渐弱、每一个装饰音,都是他精心斟酌的结果。如果演奏者随意更改,那就是对作曲家劳动成果的否定,是对他艺术灵魂的漠视。我们听音乐,本质上是在聆听作曲家的声音,而不是指挥家或某个演奏员的即兴发挥。

其次,这是保证音乐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交响乐是许多个声部、许多种乐器协同合作的产物。乐谱就像是乐队成员之间沟通的通用语言。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那只会是一片混乱。只有遵循统一的乐谱,才能确保各个声部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试想一下,如果小提琴觉得某个地方的音符听起来不顺耳就随意改几个,铜管觉得某个节奏太快想放慢一点,那么这支乐曲还有可能呈现出作曲家希望的那个精妙的音响效果吗?

再者,这是对观众的承诺。大多数观众走进音乐厅,期待的是听到他们熟悉的、被记录在乐谱上的音乐。他们有的是因为喜爱某个作品的录音而前来,有的则是抱着对经典作品的敬畏而来。如果乐团在演出中随意篡改,那么它就不再是观众所期待的那部作品了。这种“不忠诚”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失望甚至被欺骗。

但是,“忠于”就意味着一丝不苟,寸步不让吗?

这就来到刚才说的那个“玩味的空间”了。在严格遵守乐谱的大前提下,音乐的诠释本身就充满了艺术家的个人色彩,而这种色彩的注入,就是在“忠于”的基础上的“提升”或“活化”。

表情记号和力度变化: 乐谱上写着“forte”(强),但强到什么程度?是粗暴的强,还是饱满而辉煌的强?“piano”(弱),是细腻的弱,还是神秘的弱?这些细微的差别,都需要指挥和乐手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去把握和呈现。即使是相同的力度标记,在不同的音乐段落、不同的情绪背景下,演奏出来也会有不同的味道。这是经验和情感的体现,是在乐谱允许的框架内的创造。

速度的微调(Tempo Rubato): 在某些风格和作品中,作曲家会允许或鼓励演奏者在速度上进行一些自然的起伏变化,比如在表达深情时稍微放慢一些,在情绪激动时稍微加快一点,但总体速度感不变。这就像在讲话时,我们不会用完全一致的语速,而是会根据内容和情绪进行自然的停顿和节奏调整。这种技巧如果运用得当,能让音乐更具呼吸感和生命力。当然,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绝对不能破坏整体的结构和节奏的稳定性。

对装饰音的处理: 很多老作品的乐谱上会标注一些装饰音,比如颤音、倚音等。但这些装饰音的时值和奏法,在不同时期、不同演奏家那里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是长颤音还是短颤音?是提前奏还是同步奏?这些都需要演奏者根据自己对音乐风格的理解来决定,但基本音值和作用不能因此而改变。

乐器音色的运用: 即使是同一件乐器,不同的演奏者能发出的音色也千差万别。是更明亮、更尖锐的音色,还是更柔和、更圆润的音色?指挥会根据乐曲的整体风格和段落的情绪,引导乐手去调整他们的音色运用,以达到最佳的听觉效果。这同样是在乐谱所规定的音高和节奏上的进一步雕琢。

历史演奏实践的传承: 随着音乐史的发展,对于一些古老作品的演奏方式也在不断演变。比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和声、节奏、乐器使用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现代乐团在演奏这些作品时,会参考历史演奏的理论和实践,尝试去还原当时的音响效果,这其中也包含了对乐谱的理解和诠释。

所以,总结一下,交响乐团演出的时候,“忠于乐谱”是那个最最坚实的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乐谱是作曲家的精神遗产,是音乐作品的生命线。但这份“忠于”,不是僵死的复制,而是充满了理解、洞察和艺术判断的活态传承。指挥家和乐手们要在乐谱所构建的框架内,用他们的技巧、情感和经验,将二维的符号转化为三维的、鲜活的音乐。

可以说,最高明的演奏,就是让观众感觉不到“修改”,而是觉得“就是这样”,好像音乐本身就应该以这样的方式被呈现出来。这种“忠于”,是技艺与灵魂的结合,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赋予音乐第二次生命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忠于出钱请你的人!

如果是作曲或出版社出钱,一定要忠于原谱!

如果是演出方或演艺单位付工资,一定要忠于演出方或演艺单位!

如果是普通听众买票听,一定要忠于听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就像问“吃饭一定要吃饱吗?”一样,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在交响乐团的演出中,忠于乐谱是绝对的核心,是指导一切的根本原则,但“忠于”这个词,它本身就带有一点玩味的空间。打个比方,乐谱就像一张精美的蓝图,它详细地规定了建筑的每一根梁柱、每一个房间的布局、每一扇窗户的位置。没有这张.............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架子鼓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出时声音“炸”的问题。这确实是许多鼓手在大型专业音乐厅遇到的一个普遍挑战。声音“炸”通常意味着鼓声过于响亮、失真,缺乏清晰度和音乐性,与音乐厅整体的音响环境不太协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系统性的调整。这不仅仅是鼓手一个人的责任.............
  • 回答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向来以其华丽的阵容、精湛的演奏以及充满趣味的互动环节而闻名,而1968年首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演奏海顿的《告别交响曲》(Farewell Symphony)第四乐章并由此产生的乐手陆续退场的情景,更是成为音乐会历史上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且津津乐道的片段,虽然并非每年都有,但如果乐队指挥和乐团.............
  • 回答
    俄罗斯交响乐团在帕尔米拉剧院遗址的演出无疑是一则充满争议和象征意义的新闻。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1. 事件本身:艺术与政治的交织 时间与地点: 演出发生在2016年5月,地点是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Palmyra)的古罗马剧院遗址。 演出方: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
  • 回答
    在交响乐团里,“滥竽充数”这事儿,听起来像是童话故事,但现实操作起来,那可真是一门技术活儿,而且极度考验心理素质和对环境的把握。要做到不被发现,绝对不是一句“瞎搅和”就能蒙混过关的,背后牵扯到的门道可不少。首先,我们得先明确一下“滥竽充数”在我们说的这个语境里,具体指的是什么。它不是让你真的拿个光杆.............
  • 回答
    唢呐独闯交响乐团的舞台,那绝对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跨界”事件,而且,这场面的混乱程度,以及音乐表现上的张力,都足以让人脑洞大开。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声音的融合是个大问题。唢呐这东西,天生自带一种穿透力和亮度,就像一个嗓门洪亮、性格张扬的家伙闯进了一个穿着燕尾服、说话轻声细语的聚会。交响乐团的乐器.............
  • 回答
    在世界顶级交响乐团里吹奏(或是拉、或是敲)乐器,感觉就像是每天都在和一群同样热爱音乐、同样技艺超群的灵魂在进行一场没有语言的对话。这是一份我从没想过自己能拥有的体验,真实得有些不真实。首先,是那个环境本身。你想象一下,推开那扇厚重的门,走进排练厅。那里面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木质乐器特有的清香.............
  • 回答
    说起最喜欢哪一首贝多芬的交响曲,这就像让我选最喜欢的天上的星星一样,实在太难了!每一首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光芒和力量,都能触动我内心最深处的地方。但如果真的非要挑一首,我可能会把最沉甸甸的分量交给他的《第三交响曲》,也就是那首恢弘壮丽的《英雄交响曲》(Eroica)。初次听到《英雄》,我还是个学生,那时.............
  • 回答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悲怆》,如果真的穿越到古典主义时期,让当时的音乐巨匠们,比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虽然他大部分作品是在古典主义后期完成,但他的早期风格与古典主义紧密相连),甚至是那个时代稍显年轻但已初露锋芒的舒伯特(如果我们将古典主义时期稍微拉长一点)来评价,那景象可就热闹非.............
  • 回答
    在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人们鉴赏那些浩瀚如烟的交响乐曲,可是一桩需要极大力气和细致入微功夫的事儿。那会儿可没法一键播放,而是得全凭耳朵、脑袋和一颗虔诚的心去丈量。首先,得说说现场音乐会。这绝对是当时人们“把握”大部头交响曲最主要、也最直接的途径。你别以为那时候的音乐会就跟现在一样,坐在舒适的座椅上,看.............
  • 回答
    在国外发达国家,音乐会的票价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就像一条精心编织的丝带,串联起艺术的殿堂与大众的狂欢。想要清晰地比较古典音乐会和流行演唱会的票价,我们得一点点地把这根丝带解开,看看背后藏着多少故事。古典音乐会:艺术的审慎与分级首先,我们得明白,古典音乐的门票价格,在很多程度上,是一种“艺术的.............
  • 回答
    急诊科工作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高责任的职业,需要医护人员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反应、精准判断,并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急诊工作的体验: 一、工作环境与节奏1. 24小时轮班制 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在凌晨至深夜轮班,轮班周期为8小时或12小时,且经常连续工作(如“三班倒”)。 .............
  • 回答
    在美国拿3000美元月薪与在中国拿3000元人民币的等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将从汇率、生活成本、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税收与福利体系等方面展开详细对比: 1. 汇率换算:3000美元 vs 3000元人民币 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当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约为 7:1(2023年数据),因.............
  • 回答
    在科研领域,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谁领先谁落后”,而是存在复杂的互动和互补。工业界在某些技术应用、商业化和实际问题解决上可能领先于学术界,但学术界在基础理论和长期研究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以下从多个领域详细分析工业界领先学术界的情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背后的逻辑。 1. 人工智能(AI):.............
  • 回答
    在当前的科研环境下,我确实有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颠覆性科学研究的信心,但这种信心并非源于对环境的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科研本质、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基础科学研究的长期价值与支撑体系1. 基础科学的"慢火炖煮"特性 基础科学(如量子物理、生物进化、宇宙学.............
  • 回答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器官的功能是否以“节省能量”为优先目标,是一个涉及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能量代谢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能量效率与功能需求的平衡1. 能量代谢的限制 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需要消耗能量,但能量获取和利用效率是进化中的关键约束。器官的进化必须在功能需求与能.............
  • 回答
    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中讨论科学与事实是否具有意义,这是一个涉及哲学、政治、历史和社会实践等多重维度的复杂命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这一问题。 一、"大是大非"的本质:价值冲突与认知分歧所谓"大是大非"通常指向关乎国家主权、民族认同、历史真相或核心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权力结构.............
  • 回答
    日本的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在呈现中国相关内容时出现灰蒙蒙的画面效果,这一现象确实存在,但其成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技术层面、主观创作意图、文化视角与政治语境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技术原因:自然环境与拍摄条件1.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问题 中国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如雾霾.............
  • 回答
    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东百人”和“瑞典人”这两个词的出现通常与地域刻板印象或网络玩笑有关,但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构成对东北人的歧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关于“东百人”的可能含义1. 字面误解与误写 “东百人”可能是“东北人”的误写(如“东”+“北人”被错误简化为“东百人”)。在.............
  • 回答
    在美国,参议员(Senator)和众议员(Representative)在社会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们的社会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参议员的地位通常略高于众议员:一、 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 立法权力的核心: 美国国会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三大分支(行政、立法、司法)之一,掌握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