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知乎众裁中,你支持将「东百人」和「瑞典人」直接视作对东北人的歧视词吗?

回答


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东百人”和“瑞典人”这两个词的出现通常与地域刻板印象或网络玩笑有关,但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构成对东北人的歧视。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一、关于“东百人”的可能含义
1. 字面误解与误写
“东百人”可能是“东北人”的误写(如“东”+“北人”被错误简化为“东百人”)。在中文网络中,确实存在将“东北人”戏称为“东百人”的现象,这种称呼通常带有调侃或地域刻板印象的意味。
例子:有人用“东百人”来暗指东北人“豪爽”“直率”,但也可能夹杂负面标签(如“粗鲁”“不讲卫生”)。

2. 网络语境中的隐喻与符号化
在部分网友的讨论中,“东百人”可能被用作一种地域身份的代称,但这种使用往往缺乏明确边界。若带有贬义或刻意强调东北人的“特殊性”,则可能构成地域歧视(如将所有东北人都归为某一刻板印象)。

3. 需结合语境判断
例如:
若在讨论中用“东百人”指代某个人的出身,但未附加负面评价,可能不构成歧视;
若通过“东百人”强化地域偏见(如“东北人都是酒蒙子”),则属于典型的地域歧视。



二、关于“瑞典人”的关联性
1. 字面意义与逻辑矛盾
“瑞典人”是北欧国家瑞典的国民,与“东北人”无直接关联。若有人将两者并列使用(如“东百人和瑞典人都是……”),可能属于以下情况:
刻意混淆:故意用无关词汇制造荒诞感或转移话题;
输入错误:可能是误写或误解,例如将“东北人”与“瑞典人”混为一谈。

2. 网络段子中的戏谑逻辑
在中文互联网中,存在一些无厘头的玩笑(如“东百人和瑞典人一样……”),但这类内容通常缺乏恶意,更多是出于幽默或解构刻板印象的目的,并非真正的歧视。



三、地域歧视的判定标准
1. 是否强化负面刻板印象
若将“东百人”与特定负面特征(如粗鲁、懒惰等)绑定,则属于地域歧视;若仅作为中性身份代称,通常不构成歧视。

2. 语境中的意图和影响
调侃或玩笑可能被部分群体接受,但需注意“冒犯性”边界;
长期使用带有偏见的词汇会加剧地域对立,属于系统性歧视问题。

3. 文化敏感性与历史背景
东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因经济地位、人口流动等因素成为某些刻板印象的来源(如“闯关东”后形成的标签)。现代网络语境中需警惕对这种历史偏见的延续。



四、可能存在的误区
1. 将地域代称与歧视划等号
例如,“东北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人口群体,但若被用来贬低,则成为歧视工具。关键在于使用方式而非词汇本身。

2. 对网络用语的过度解读
部分网友可能因“东百人”的误写或玩笑而产生误解,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是否构成冒犯。



五、总结与建议
“东百人”:若指代东北人且带有负面标签,则可能构成地域歧视;若仅作为中性代称(如调侃),则需视语境而定。
“瑞典人”:与东北人无关,极可能为误写或玩笑,不应直接关联到对东北人的歧视。
应对建议:在讨论中避免使用可能强化刻板印象的词汇,同时理解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区分调侃与冒犯。



附:地域歧视的常见表现形式
| 表现 | 例子 |
|||
| 刻板印象 | “东北人都是酒蒙子”“南方人怕冷” |
| 身份标签化 | “你这种行为像东百人一样粗鲁” |
| 弱化个体差异 | 将所有群体成员归为同一特征 |

在公共讨论中,尊重多样性、避免以偏概全是减少歧视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些国外敌对势力,将中国人称为“支那人”。

这是歧视吗?这必然是恶意歧视。

但“支那”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是什么时间被发明出来的?

其实“支那”这个词,在古时被发明,一开始并无恶意。

只是因为日本侵略者刻意将该词汇作为歧视中国人的蔑称,所以,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变了,变成了歧视。


百度百科截图:

现在如果有人胆敢在我面前提“支那”二字,以我的武德和直脾气,我保证不给他头打掉。


那么“东百人”、“瑞典人”算不算歧视呢?

(实际上我更倾向于把外界对东北的“地域歧视”,叫做“地域攻击”,因为现实中,那些“歧视”我们的人,我真的觉得他们毫无资格,他们算什么人物啊,还能“歧视”我们了?滑天下之大稽。)

同样的道理,将东北称为“东百”可能一开始只是某种方言梗,但后来随着这几年,国内网络上对东北的高强度超广度地域攻击开始了,“东百”一词,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黑称,每当地域黑东北的时候,评论区高赞必然是“呵呵东百人”,“东百太君一枪不放” 之类的话。

所以,“东百人”这个名词,和“支那人”名词类似,一开始这个名称的产生,并不带有恶意(或者恶意不强),但后来,随着事实上的侮辱诽谤与恶意诋毁,这个词汇已经彻底成为了,无法容忍的地域黑词汇。

至于“瑞典人”这个词,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开始被微博大V地下天鹅绒发明,纯为了地域黑东北人,而这一词汇,

由知乎著名怼三星维权大V不老的老回

在知乎发扬光大,彻底成为了地域黑东北的名词,比称东北人为“东百人”的恶意,只多不少。

(老回怼三星,是某些人心中的英雄。但他黑我的东北同胞,他曾经表现过对东北的极深恶意,所以他在我心里,是“敌人”。这二者并不矛盾,他是某个维度的英雄,但他是我的“敌人”)



最后说一下吧:

“支那人”这一针对中国人的蔑称,是所有人的国仇家恨。

而“东百人”和“瑞典人”这两个针对东北人的污名化词汇,是被所有东北人非常痛恨的。

只不过一个是国家层面,一个是地域(故土情深)层面的,级别不同,但情感与道义上,并无太多不同。

在2018和2019,网络上太多太多太多人,将东北人故意称为“东百人”、“瑞典人”。

我那时候一直在怀疑,作为中国同胞,真的会对我们东北人做这种极尽侮辱与恶意诽谤的事吗?

现在我也释然了,毕竟都是一国人,我心里虽然永远不会忘记一些痛苦与愤恨,但大家该相处还要相处,也没必要太记仇,好歹也是中国同胞嘛。

但是,我的中国同胞们,如果你们觉得东北人,值得你们基本的尊重,如果你认为大家是完全平等的。

那么

请你们

永远记住

你有多恨“支那人”这个词。

东北人就有多恨“瑞典人”与“东百人”这两个词。

曾经一部分将中国人称为“支那人”的敌人,他们已经被推上绞刑架了。

而很多将东北人称为“东百人”和“瑞典人”的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报应。

我需要他们有报应吗?我不需要,但我希望他们从今往后,学会做个人。

“东百人”和“瑞典人”,必须被打入地域攻击词汇。

尊重是互相的。

歧视也是互相的。

最终,遗忘也是互相的。

希望大家永远团结。

user avatar

衰落,是盛世的逆行者,是繁荣的玷污人。

居丰饶而贫困,处广袤而局促,是极大的可耻。

以上这些词,也要禁用吗?

user avatar

为了避免“温和的地域黑”跑来说东北人被害妄想症,我先解释一下“东百”一词的含义












(我爱遮奸大学,不要恶意解读哦)




user avatar

^^

……………………四更……………………

图片里有都不行叻,那改成花果山吧^

……………………三更……………………

看,连说都不让说呢^_^



……………………二更……………………

时至今日,还在拉偏架,这就是现状。


……………………一更……………………

看见没,nandarin说东北人鞑子,彳亍!

我说他__子,不彳亍!

我们知乎真是太棒啦!


原答案:

不支持。

是的,熟悉我的都知道,我骂那些把东北说成东百和瑞典的人最狠,但我完全不支持去和谐他们。

因为,和谐他们,是在捂盖子。

治标不治本。

你管住了他们的嘴,但你管不住他们的心。今天你和谐了“东百”,明天他们就造一个“通迫”,今天你和谐了“太君”,他们明天写成“塔昆”,你能接着和谐下去吗?

那怎么办?

好办,不需要你和谐,别拉偏架就行。别搁这说瑞典东百没事,敢回嘴的都跟我上一个号似的永封了就行。

顺便,他们不是说东北不抵抗吗,不是愿意把1840年以来的积贫积弱都简单粗暴的划分成地域问题吗。好啊,这题我也擅长的很嘛。就按照地域黑的逻辑,我也不吝让大伙回忆回忆,十大汉奸都是哪里人,日伪军都是什么滴干活,自己的国土沦丧六年,为什么连宣战都没胆。

不是尬黑东北一枪不放丢三省么?同样的逻辑,列强在全国整那么老些租界、租借地、殖民地,当地人都干啥呢?放枪了没有,放了几枪?我怎么横看竖看都看不出来这些租界和伪满有什么差别呢?怎么东北人就得为国土沦丧负责,租界人还引以为傲起来了?

不就是硬造词尬黑么,我别的能耐也没有,扯犊子的水平还是可以,他们造一个,我造他一百个。我喷你,请别反驳,请先反思。请别回嘴,不然你是在激化矛盾!

而且我相信,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随他们怎么叫,就不妨留给之后的千秋万代的中国人看看,在这个魔幻的年代,有这么一群哪个籍贯的什么人,在无端的诋毁自己的同胞,就只为了满足他那点从不存在的优越感,以掩饰自己深入骨髓的自卑和焦虑。

^-^我对社会发展的螺旋上升规律深信不疑,千秋万代之后的中国人一定在道德层面上更高当代一筹,当他们看到这个年代某些先人的疯狂,尤其这个先人还代表着他的家乡的时候。定会生出类似“人从宋后羞名桧”的心境。

这就是未来的魔幻现实,他们今天的一句口水,会是明天自己家乡的一根驰汝祝。他们自己没机会见证了,包袱就留给后人去吧。


说到自己,马上就急了

user avatar

支持

一个词汇是否属于歧视词取决于使用用途和当事人的感受,跟该词来源和原意无关。

显然,这两个词用于指代东北人时更多的代表诋毁嘲讽的贬义,而且已经具备针对东北人的歧视,东北人也觉得是对自己的歧视。


特别奇特的现象,某些人觉得自己搞歧视有理,还不允许别人反对,反对被歧视变成了不讲理呢。

突然想起之前我们反对被黄汉叫“缠回”时,部分网友骂我们“矫情”、“被惯了”、“过度敏感”、“玻璃心”等等,某历史大v“讲历史”来论证,还有人觉得你不愿意被歧视就是搞分裂搞对立,哈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