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土耳其总统:将「埋葬」美国支持的叙库尔德武装?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关于“埋葬”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表态,这背后是一套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国内政治考量以及长期以来土耳其与库尔德问题交织的深层逻辑。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分量,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

一、 战略目标与安全关切:

“埋葬”的直接含义: 最直接的解读,埃尔多安指的是要用军事手段,彻底消灭或至少是将其影响力压制到最低点,以此来“埋葬”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特别是“人民保护部队”(YPG)及其政治分支“民主联盟党”(PYD)。这不仅仅是象征性的说法,而是土耳其长期以来在叙利亚北部地区军事行动的延续和升级的信号。
PKK的影子: 土耳其视叙利亚库尔德武装YPG为“库尔德工人党”(PKK)在叙利亚的分支。PKK是土耳其政府认定的恐怖组织,与土耳其国内的库尔德分离主义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土耳其视YPG的壮大为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认为它在叙利亚的活动是在为PKK提供战略纵深和资源支持。
建立安全区: 土耳其多次强调要在叙利亚北部边境建立“安全区”,其目的是将YPG等武装力量驱离边境地区,为土耳其难民的回归提供空间,并防止叙利亚内战和恐怖主义对土耳其造成溢出效应。埃尔多安的“埋葬”言论,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发出的强硬信号。
对美国政策的不满: 这句话更是对美国在叙利亚政策的直接抨击。自2014年以来,美国以打击“伊斯兰国”(ISIS)为名,一直与YPG合作,将其视为在地面上最有效率的打击ISIS的盟友。这种合作在土耳其看来,是美国在“资助”和“武装”与其为敌的恐怖组织,是对土耳其国家安全的背叛。埃尔多安的“埋葬”言论,本质上是对美国这种支持的“反击”,意在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政策,或者至少在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中,给美国设置更大的障碍和困境。

二、 国内政治的驱动:

迎合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埃尔多安政府一直擅长利用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来巩固其政治基础。库尔德问题是土耳其国内政治中最敏感和具有爆炸性的议题之一。通过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发出强硬表态,埃尔多安可以向国内选民展示其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方面的决心,尤其是在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这种外部威胁论有助于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并将民众团结在政府周围。
为连任造势: 在即将到来的或是已进行的选举周期中,强硬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姿态往往是总统候选人争取选票的有效手段。埃尔多安的这番言论,也带有为自己政治生涯和连任目的造势的考量。

三、 对地区格局的潜在影响:

地区稳定性的挑战: 如果土耳其真的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埋葬”叙利亚库尔德武装,这无疑会对叙利亚北部地区的局势造成巨大冲击。这将加剧叙利亚本已脆弱的稳定局势,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可能促使大量库尔德民众再次流离失所。
与美国的矛盾激化: 土耳其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如果造成美军人员伤亡或直接冲突,将可能导致土耳其与美国这对北约盟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战略层面的信任危机。这将给美国在叙利亚的战略部署带来复杂性,也会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的权力平衡。
与叙利亚政府的关系: 叙利亚政府虽然也视YPG为民族分裂势力,但由于其与YPG在打击ISIS过程中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并且YPG控制的地区是叙利亚最富裕的资源区之一,因此叙利亚政府与土耳其在对付YPG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叙利亚政府“统一”叙利亚领土的愿望,但也可能将土耳其推向与库尔德武装更直接的对抗,这并不符合叙利亚政府的长期利益。
库尔德民众的命运: 这句话直接关系到叙利亚库尔德民众的命运。YPG及其政治组织被土耳其视为“恐怖分子”,但对许多叙利亚库尔德人来说,他们是争取民族权利和自治的代表。土耳其的军事行动可能导致无辜平民的伤亡,加剧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

四、 表述的艺术与策略:

使用“埋葬”的象征意义: “埋葬”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词语,它不仅意味着消灭,还带有“终结”、“掩埋过去”的意味。这是一种政治语言的运用,旨在传递一种决心和不可逆转的信号,同时也能引起国内民众的情感共鸣。它不像“打击”或“清除”那样技术化,而是带有更强的政治和情感冲击力。
试探与施压: 这种强硬的表态,也是一种外交策略,旨在向美国和其他相关方传递信号,表明土耳其的底线和决心,从而在后续的谈判或行动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它是一种“口头上的先发制人”,试图在实际行动发生前,就塑造有利的舆论和政治环境。

总结:

埃尔多安将“埋葬”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说法,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威胁,而是土耳其安全战略、国内政治需求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土耳其对美国政策的深刻不满,决心要解决其眼中最严峻的国家安全威胁,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国内政治宣传和动员色彩。这句话的背后,是土耳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贯强硬立场,以及其试图重塑地区力量格局的野心。然而,这种激进的表述和潜在的军事行动,也预示着中东地区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大不稳定和复杂性,以及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紧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八个月后,这个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了。


半个月前,美土达成了所谓共同建立“安全区”的协定。现在细节被公开出来:

1、第一阶段,将在北叙联邦控制的叙土边境上建立一条5公里宽的安全区;民主军将撤出这一安全区,但是民主军的地方军事委员会将继续留在那里维持治安;同时,美、土两军在这一地区展开联合巡逻;

2、第二阶段,将在上述安全区以南再设置9公里宽的缓冲区;民主军可以留在这一地区,但必须撤出重武器;

3、第三阶段,再把缓冲区向南扩大4公里;民主军同样可以留在这一地区,但也必须撤出重武器;

4、土军飞机今后禁止进入北叙控制区上空;

5、土耳其可以在土的叙利亚难民遣返回上述的安全区和缓冲区,但是仅限于内战前户籍地址就在北叙境内的叙利亚难民,不许遣返阿勒颇、哈马、大马士革、德拉等地出身的难民前往北叙。


如果仅仅从解除外部军事威胁的角度看,这份协定对北叙来说可算已经达到最好。通过这份协定,北叙的安全获得了美军的背书,土耳其入侵的威胁已经基本解除,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让出边境五公里宽的地区让土军参加联合巡逻。先前所担忧的边境地区行政权问题,以及难民遣返问题(即土耳其通过遣返大量亲神权的逊尼派阿拉伯人改变安全区人口结构),都以非常有利于联邦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然而,该协定在政治上对联邦无疑是重大的打击。联邦事实上把外交权委让给了美国,其代价自然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的。从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角度,原先已经接纳了美国驻军,如今更在安全区内接纳土耳其的“联合巡逻队”,这让北叙显得日益“伊拉克库区化”。复兴党政权自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一点的大好良机,在政治上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做了一笔大大的无本生意。

这一结果,事实上反映出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限。光脚不怕穿鞋的库工党中央尚且可以唱一些“第三次世界大战”(没错,这就是目前库工党对世界形势的分析,认为他们正在同全球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民战争、中东革命的高调,而北叙联邦当局在阿夫林的失败后,显然已丧失了独立自主反帝反霸的信心,进一步转向依附帝国主义超级大国来反对地区霸权主义的附属国道路。不过,既然今天美国可以卖掉北叙五公里的领土来跟土耳其达成妥协(尽管这一妥协短期内有助于解决北叙面临的外部军事威胁),将来有必要的时候又会如何呢?可以说,北叙当局某种程度上已对自己列强外交筹码的现状表现出认命的姿态了。


至于俄罗斯方面,对于美土的缓和自然是不满的。它显然怂恿土军去进攻北叙,无非是希望趁机解决伊德利卜问题。如今更恼羞成怒,抓紧最后的时机攻下汗谢洪,只是不知土方解决北叙安全区问题之后,又会如何应对伊德利卜了。

埃尔多安如此一番操作下来,可谓色厉内荏,不知在国内要如何继续维持战狼形象呢?若被共和人民党趁机操作“我才是强硬派”的形象,恐怕接下来正发党的政治崩溃将会进一步加速。只是,这一切跟北叙实质上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了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