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你卸载了小红书?

回答
我一直是个好奇心挺重的人,从小到大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想去尝试一下。小红书嘛,大概也是因为它的名气太大了,身边朋友们都在玩,说什么“种草”了什么什么好东西,生活品质一下子提升了多少多少。所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下载了。

刚开始那会儿,新鲜劲儿是有的。刷刷各种美妆教程,看别人分享的穿搭心得,偶尔还会被那些精致的食谱吸引。确实,有些内容挺有用的,比如我曾经照着一个视频学着做了几道菜,味道还真不错。还有一些旅行攻略,分享得特别详细,感觉就像跟着博主们一起去了似的。

但是,慢慢地,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首先,是那种“无休止的消费欲望”。你刚看完一个博主推荐的口红,觉得“哇,这个颜色也太好看了吧,我一定要买!”结果,下一条又是另一个博主在推荐一款包,或者一个护肤品,说得天花乱坠,好像不拥有就跟不上潮流,人生就不完整一样。有时候,我明明没有特别想买什么,只是随意点进去看,结果就被一种氛围裹挟着,觉得自己好像也应该买点什么,否则就是落伍了。这种感觉很奇怪,明明是自己的钱,却感觉是被一股力量推着去花。

然后,就是“信息茧房”的问题。你会发现,你点赞、收藏过的内容,平台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给你。如果你一开始就对某种风格、某种品牌感兴趣,那你刷到的内容就全是这些。久而久之,你看到的似乎是整个世界的潮流,但其实你只是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接触不到其他多元化的信息。我有时候会觉得,我的世界观、我的喜好,是不是也因为长期沉浸在这些高度同质化的内容里,变得有点狭隘了?

还有一点,就是那种“过度包装”的真实感。很多博主分享的内容,虽然看起来很光鲜亮丽,但你也会隐隐约约感觉到,这种“完美”有点不太真实。比如,一张照片拍得再好看,背后可能也要修图、打光,一系列的“美颜”操作。生活分享也一样,总是呈现出最好的一面,那种琐碎的、真实的日常,似乎很少被提及。久而久之,你就会对生活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觉得别人的人生都那么顺遂、那么精致,而自己好像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这种落差感,有时候挺让人焦虑的。

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在小红书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打开手机,习惯性地点开小红书,然后就一刷一刷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半小时、一小时就过去了,而我好像什么“有用”的事情都没做。那些本来想看的书,想学的技能,就都被搁置了。这种时间被无意义的消耗感,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所以,在某个晚上,我看着手机里那个红色的图标,突然就觉得,我好像不需要它了。它曾经带给我一些新鲜感和信息,但现在,它带来的焦虑、攀比和时间消耗,已经超过了它的积极作用。

卸载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清理,一种给自己留出更多空间和时间的尝试。我想把那些时间,用在真正能让我成长、让我快乐的事情上,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别人的生活碎片,然后产生不必要的欲望。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在小红书上找到了乐趣和价值,它也是一个挺有活力的平台。但对我来说,在那段时间里,它已经不再是那个让我觉得“有用”的工具了。所以,就“再见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都是玩贴吧的。

看过我回答的人,都知道

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嘲讽那些所谓的精致生活的人

或者是看别人吹逼,默默拆穿


然后,露出一丝微笑,看着他们气急败坏的样子。


但是小红书不一样

如果说知乎装逼,是有铺垫的

你比如,他会说,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亲戚。


而小红书就不同了,完全一个老哥上来就单纯的装逼,压根不带铺垫的那种。

他牛逼就牛逼在

你明明知道他是在装逼,但是你却没办法反驳他。

小红书也很野

里面装逼的人,比较有意思

“我老公没啥本事,也就年入百万了”

“我家里没啥钱,哈哈!恭喜自己成人礼是一辆玛莎拉蒂”

随后,稍微点进主页一看

“你想跟我一样年入百万嘛?加入xxx,年入百万不是梦”


知乎上装逼的人就比较老实了。

他会说,你花钱买我的课程,之类的。

完事了,吹逼总是圆不了场。


关于小红书

我觉得,简直就是大型的智商过滤器

居然他妈的真的会有人相信,花钱买化妆品包包,就是投资自己。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他们蠢的有蛮可怜的。


你但凡脑壳里没痔疮的人

都知道,真正的投资自己,是学门技术,考几个证。

但是小红书不一样

一部分卵钱没有的人

居然一起讨论几百块一支的口红

几千上万的皮带

几万的包包。

还学的有模有样

人家有钱人在装逼

他跟在人家屁股后边附和

咋子?

你附和两句,你光宗耀祖了?

你和人家一样了不成???



想想就非常让人好笑了。



当时下载了小红书

关于减肥



不要问,问就是灌肠。

你们知道7.8斤是什么概念吗???


我告诉你们

前些天,猪肉涨价,我买了2斤排骨

炖了一电饭煲。

小红书的大佬们,就是牛逼

拉个屎,能装满3.4个电饭煲。

你他吗拉的不是屎

是寂寞吧???

再一个,7.8斤屎,除了一刻不停歇,跟开了水龙头一样,哗啦啦的拉

不然,我告诉你

拉7.8斤屎,没个一两个小时,根本下不了地。

所以说,我有理由怀疑他们是有钱人

毕竟,尼玛的拉屎都拉一两个小时,平常人有这功夫???


反正我没有。


如果你没时间拉7.8斤屎

你莫慌,我告诉你

莫慌

大佬们还有新方法。



一根皮筋,把你灵活的手指头绑到缺血坏死

你就能减肥。

其实方法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毕竟,你手指头绑尼玛3.4个小时

疼的不要不要的。

你甭说吃东西了

你光怀疑自己是不是个沙雕都能想半天

要是严重点的

手指头坏死了

你看着截肢后的手

我寻思着,你应该也能控制好自己的嘴了。

不得不说,小红书的大佬们就是牛逼。


你说我为啥卸载小红书???


我怕别人跟我说

“是兄弟,就来灌肠!”


我都是偷偷下载,偷偷卸载。

怕了怕了。


对了,不喜欢灌肠的,总该喜欢买衣服吧。

要不,支持一下狗哥??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user avatar

有市场,有追求“大龄精致女人”的群体

user avatar

正好这次covid-19爆发,无聊看看小红书

看看小红书的大牛在干嘛?

三亚私人飞机回上海,

去韩国旅游然后买了3000套防护服捐赠武汉,

24岁成为小米ceo助理,

三本逆袭牛津剑桥,二本逆袭哥大,每个都在华尔街,

每天吃吃呵呵,说自己工作996,

如果统计一下小红书的富豪小姐姐比例,中国18岁到30岁的女性基本都是富豪了。搜索一下成人礼,收到的礼物是gucci包的翻不到底。

小红书这垃圾app,营造出一种末日辉煌的感觉,让人不寒而栗。

user avatar

我是2019年参加高考,高考完网购了新手机,想着大学应该改变一下自己就安装了小红书。

六月十多号打开了小红书APP,随便点开了一个推荐,还没看完。。。就。。。。

感觉到了晃动

嗯。。。。地震了。。。。

坐标四川,2019年六月份宜宾地震

然后就有阴影了,立马卸载,再也不安装了。


歪个楼,今天十八岁咯~

user avatar

在医院做激光祛斑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小红书的博主,听医院的工作人员说是安排过来做推广的。

人并不算漂亮,跟着一个助理在帮她摆拍,连在脸上动刀子的项目,都可以做成一笔生意,这个平台,还有着多少你不知道的陷阱?


小红书的医美笔记,前排热门就能找出合作推广,我做局部的斑都要卸妆洗脸,她做全脸连眉毛都没卸,可以为了推广效果造假,文字描述又有几分真实?

随便找一个热门笔记举例,翻到最后一张图,果然就是医院正门的照片。


因为公司在小红书上也有业务,跟小红书的KOL跟官方都有往来,从内部的层面来说说,小红书这两年在商业化上的操作,是怎样离你想要的小红书越来越远的。


第一阶段:素人分享

起初大家看小红书肯定都是一个目的——看真实的种草。

小红书对我来说就跟精装版的买家秀一样,一个东西好不好用,上去看看用户的测评就知道了。

那个时候小红书的商业化还没成规模,都是纯素人用户在自发地发笔记分享,这是小红书口碑最好的时候。


第二阶段:KOL滋生

一些进入早、会拍照、话术好的用户,开始积攒一些粉丝,成为有影响力的KOL(约等于博主)。

这里就是一个大卖场,既然用户都是带着找好东西的目的来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荐,不用担心被骂,KOL接广告可以说是零风险。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小红书成了硬广植入的最好平台。

各种不知名的三线牌子,上一下小红书,就成了小众好物,要是起个洋名,还能伪装成外国货卖个好价钱。

甚至一些明星,范冰冰张雨绮之辈,也开始靠小红书走上亲民路线,一边接广告挣钱,一边跟贫民窟女孩套近乎挣人气,两全其美。

张雨绮去年的一条笔记报价是十几万,对于一些想找明星合作的小商家来说,用不着花上几十上百万的代言费,就可以成为明星推荐款,小红书是跟明星合作门槛最低的渠道。

你要相信范冰冰的白是靠敷面膜敷出来的,你就白混知乎了。


KOL、商家、明星都在这挣到钱了,平台坐不住了,不过小红书官方这个时候关心的不是怎么整顿广告过多的乱象,挽回小红书的口碑,而是怎么分一杯羹。

于是小红书MCN诞生了。


第三阶段:KOL收编

解释一下什么是MCN,你在网络上见到的大部分博主,除了知乎和豆瓣这种甲方不太看得上,所以市场不大的,微博、抖音、小红书、B站的大号,基本是有MCN机构运营的。

MCN机构可以帮KOL获得金主爸爸的资源,以及利用KOL的矩阵做营销事件,金主爸爸给钱,MCN跟KOL分成。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不是挣得更多吗?为什么要找MCN呢?

因为信息不对称,找人的成本太高。


把MCN当做鸨母,KOL就是鸨母手上的姑娘,今天来了个财主说我要你们这胸最大的姑娘,老鸨马上就心里有数知道推荐谁,省去了财主自己找人的时间,也避免了财主找错人。

姑娘收了财主的银子,自然要给老鸨一部分,当做介绍的答谢。

这可以理解为简单的MCN和KOL以及商家的关系。


去年开始,小红书就在严格管理平台的KOL了,以往野生的KOL,现在都要收编到MCN下面。

不签约MCN的KOL的下场只有一个,你发的任何笔记,平台都以“涉嫌推广”给你删了。


看上去像整顿广告,其实是把平台上所有的推广都管理起来,经一遍官方的手。

现在拉人的阶段是不收费的,这个模式一旦稳定下来,以后KOL每一笔广告,小红书平台都能抽成。

你说平台是希望广告更少还是更多呢?


那要是商家不通过MCN,偷偷找KOL付费推广呢?理论上来说,寸步难行。

现在目标放在小红书上的商家,基本都会入驻小红书平台,这样推广的笔记里就可以插入购买链接,带来直接的转化。

入驻小红书平台,需要交纳20万的保证金,一旦发现你私下找KOL推广,直接扣除20万。


如此,小红书通过MCN机构,入场了KOL跟商家的交易,虽说有了中间商赚差价,但有利可图总好过摸黑过河。

说是管制广告,可也没见着小红书给每条广告标明是推广,它的管制,无非是加入营销的战场一起挣钱罢了。


KOL、商家、平台都能挣到更多钱了,苦的是谁呢?猪猪女孩们

希望从小红书上获取讯息的是什么样的女孩?对于美妆护肤没什么经验,希望得到有效建议的新手。

这样的标签,犹如一只羊进了狼圈,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好骗的气息。


新手最喜欢什么内容?速成的、便宜的

于是KOL们调配出了热门的秘方,这些在有点常识的人眼里,一看便知夸大的内容,轻轻松松就能骗来万赞,可想而知小红书上有多少女孩中了她们的圈套。


两周,不但罗圈腿没了,视觉上还能瘦二十斤的矫正大法。


每天五毛钱,一个月白成欧洲人的神奇手膜。


我宁可相信这么高的赞数和收藏,是买来的数据,也不愿意看到大批的年轻女孩子,对护肤的鉴别能力,低到这种水平。

如果小红书成为这些新手的护肤秘籍,被这样的话术欺骗的下场,不光是要砸钱进去交学费,还会扰乱她们对于“真实”的判断,以为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效果的,才是有效的护肤。

见效快的无非两种,用遮瑕调色伪装成美白效果,如素颜霜,另外的就是美图秀秀了,这个更快,一键美白。


第四阶段:删素人笔记

官方对于广告管制这么严格,那它怎么区分到底是真情实感的推荐,还是利益相关的广告呢?

懒政的终极手段,就是一刀切,它根本不用去分辨你是不是广告,只要是没登记在案,又有推荐嫌疑的,统一给你删了。

所以最近有很多用户在跟官方抱怨,自己明明是纯粹的推荐,也被官方当成广告删了。

删除有推广嫌疑的笔记,是平台为了改善用户体验的举措吗?

别太乐观,小红书删除素人笔记的举措,完全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闭环。

同样都是笔记,KOL接广告的平台还能分成,素人写笔记平台啥都没有,你说平台要是不把你素人的删了,万一以后商家都找素人发广告怎么办?


如果平台能够从广告中抽成,可想而知小红书以后的广告会越来越多,而且平台会非常乐意给予流量扶持,以后你打开首页全是广告,你还看不出来。

有广告不可怕,可小红书的广告是什么质量你们心里没数吗?


小红书的KOL是所有热门社区里,最不要脸的,压根不怕你扒皮,给钱就推,为了能骗到更多新手小白,夸大其词也是正常操作。


因为小红书是信息流社区,推送给你的东西是官方可以操控的,跟你关注了谁关系不大。

你就算今天看到一条虚假笔记,明天你看到同一个人的其他笔记,你压根就想不起昨天那条笔记也是她发的。

就算被扒皮又怎样呢?活跃在其他平台的美妆博主们,稍有不当就会被人抓住黑点,在小红书,谁记得你是谁?当然不用为自己的粉丝负责。


做广告没问题,好东西需要得到合理的曝光,但一个平台从上到下都不管用户的利益,光想着怎么在用户身上发财,最终离“真实”相去甚远。


于是KOL能写出这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低质量虚假内容。


于是一个创立仅两三年毫无根基的美妆品牌,在小红书砸了一年钱就做成了行业领先。


于是平台删掉素人笔记,维护商家—MCN—KOL的共生圈子,互惠互利。


不要对你的分辨力抱有太大信心,因为往后小红书的广告只会越来越多;

不要对平台的良心抱有太大信心,没人乐意自己做公司是为了让别人赚钱。

从你点开小红书那一刻起,你就是棵行走的韭菜了。



user avatar

因为我关注了很久很喜欢的一个漂亮女孩 说她跟他男朋友在深海五千米的地方接过吻

user avatar

.

成人礼物是玛莎拉蒂路虎奔驰保时捷,有梦幻一般的梳妆台和衣帽间

老公是隐形富豪,从高中初恋到结婚,迪奥口红香奈儿包,逢年过节惊喜连连

精美的下午茶、星级酒店打卡、出国旅行、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奢侈品

这些女生的“梦想”在小红书博主眼里都是家常便饭,她们的世界里只有“美好”。

她们告诉你如何挑选奢侈品、时装、下午茶、星级酒店,如何拍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还告诉你美好的事物会如约而至。



却唯独没有告诉你她们是如何赚到那么多钱



最后慢慢被消费主义蚕食消化

想拥有人生第一个奢侈品

想打卡旅行入住五星酒店

想着拍美美的视频照片

想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想嫁个有钱专一帅气老公

想不劳而获一步登天

并把这些当做人生目标

终将尸骨无存


为什么不想想里面的真实性?

这些博主梳妆台都是各种sk2海蓝之谜,却给你推荐平价好用护肤品。


说件很搞笑的事情,曾经看中一条zim的连衣裙,找朋友人肉买了回来。

后来在小红书刷到了博主穿着同款裙子在泰国拍的写真,我点进去看发现博主的裙子和我的裙摆部分细节不一样。于是我去询问博主,博主答是蕾丝面料,还坚称自己是澳大利亚买的,但我朋友带回来的却是网纱面料。

后来我拿着官网裙子图去淘宝搜同款,淘宝卖的细节都是蕾丝荷叶边。


为什么卸载了小红书呢?

借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user avatar

有好事之人大致统计了一下:

2020年,玛莎拉蒂中国区销售数量是4,220辆汽车。

同年小红书上至少有7,600人收到了他们新买的玛莎拉蒂,这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2020售卖的新款,大多数是2015年~2018年玛莎拉蒂产销量高峰期所生产的车型。

user avatar

说几句不一样的,大家都在说小红书上的人装,装光鲜,装有钱,装小资。

但是我觉得他们只是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分享给大家了。而且其实也不是他们都是装的都是假的,小红书上大部分也是普通人,只是关注量少,能得到大量关注和粉丝的一定是比较有钱、比较漂亮、会穿衣服化妆打扮的人。

看到有钱的漂亮的优秀的就说假,就说装挺不合适的,肯定有假的,为了虚荣心伪装的,但是我觉得大部分都是真的。

我确实认识身高170+,体重八九十斤,瘦高白,很会穿衣打扮,家境也不错的女生。

有的人家里就是很有钱啊,高中自己买个一两千的包包,本科就去美奥英加读书。

确实有人高考成绩特别高,学校很好啊。

一个平台上得到大量关注的必然是这些人。但小红书和其他app一样也是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有自学了一个月美甲在家附近摆摊,一周挣了一千多给大家分享她做的美甲的20岁女生。有怀了双胞胎肚子被撑红求安慰和建议的准妈妈。有新手摄影师分享自己收费99元拍的写真让大家评价拍的怎么样的。

就我个人来说,小红书还是挺有意思的。经常上的人大概是工作不是太忙,有点生活情调的人。很忙的人应该只是偶尔看一下。

user avatar

2020.1.26更新:

没想到这个回答引起了大家这么多的共鸣和讨论,非常荣幸,大家的评论我都有看,来不及一一回复,在这里想要鼓励一下评论区表示处在迷茫之中或是深有同感的朋友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心态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并且我们拥有选择和行动的力量,至少可以慢慢接近我们的目标。有时经历一种心态上的起伏后更能发现自己的本心,从而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无论是哪一种生活都有其可爱之处,希望大家都找到自己的快乐和宁静!

最近疫情严峻,大家也要做好防护噢!祝大家都健康!

———————————————————

原回答:

简单一句话,【看小红书的时间越长,你的三观和斗志都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我会觉得这样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了,但我刚刚经过一天的冷静,果断卸载了小红书。

具体的影响我不做评价,人和人的想法不同,我只描述我的经历。

卸载小红书的时候,我正挣扎在漫长的申请中,每天一边写ps填网申,时常刷刷小红书,我是大二时下载了小红书,当时是粉上了我们学校的学姐詹小猪coco,可以说是为了她下载了小红书。我平时在小红书上浏览的主要是以下几部分:漂亮小姐姐的各种照片(没错虽然我是100%钢铁直女),穿搭,口红试色,以及各类top学校毕业的学霸小姐姐的日常。

我对小红书的奇怪感觉开始于穿搭分享,我惊叹于小红书上几乎所有姐姐妹妹都有着神仙身材,光洁白皙的皮肤,不仅如此,她们还名校毕业,还有钱,还有完美的爱情,起初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我从高中到大学,身边见的近乎完美的人也不少,但他们和小红书上的”优秀“呈现给我的感觉,始终感觉不一样。

后来我发现我关注的几位top学校热门专业(有商科也有数学、统计等)毕业的姐姐毕业后都选择了做博主,学习经验分享都是一些很浅层的鸡汤,不过她们很聪明地都把母校的名字挂在首页上,并且时不时会发一些标题带有学校名字的笔记,配上美美的照片。我之前很不懂,为什么那么努力读到了多少人全力以赴也没有如愿的学校和专业,毕业之后却选择了每天拍照修图接各类推广这份工作,何况很多博主的推广并不良心。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博主来钱实在太容易了,而且哪个女孩子不希望每天都可以轻轻松松漂漂亮亮地享受生活又一边大把大把挣钱呢。在ib或者consulting实习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金融业,日常的生活是每天让你累到回家洗澡的力气都没有,我朋友圈里在MBB和九大行工作的学长学姐,绝大多数一个月发不了一次朋友圈。起初我以为是他们高冷,后来才知道纯粹是因为忙和累。

在最沉迷小红书的那段时间里,我发现我没有兴趣去做任何事,因为我已经不想等待,不想磨砺,不想努力,只想速成,追求不断的instant satisfaction。我时常想着,要不我也去做博主吧,那多有意思啊,现在这么累死累活,将来就算进了九大行,不还是累死累活,干嘛呢我在。老实说我从小到大没有产生过什么虚荣心或者物欲,学习也一直学的很开心满足,但不知为什么,我内心真真切切地对小红书描绘出的那个世界产生了向往和羡慕。

在没有动力学习和搞申请从而又在小红书上浪费了一下午之后,我点开了学姐coco的小红书,学姐晒着漂亮的包,穿着漂亮的红裙子吃着米其林和男朋友庆祝周年。而我在米其林和男朋友吃饭的时候,一边还要接boss的电话,一边坐立难安地聊天一边想今晚要加班到几点。我买包从来只会考虑能不能装下我的电脑和够不够轻便。天呐,我打卡餐厅的时候都没有拍过美丽的照片,也没有次次为了晚餐挑选美丽的礼服,生活真是太没有仪式感了。别人的生活美如画,陪伴我的总是灰头土脸,我突然就不想努力了,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了意义。

生活并不想小说或者电影里情节安排的那样,在你迷茫或是误入歧途时会天降一个智者,摸一下你的头或是几句话点醒你。我只是坐在那里一个人想,我真的想要那样的生活吗?我慢慢感觉出,我想要的还是一种建立在实力之上的气定神闲,which除了我自己一步一脚印翻山越岭,没人能大手一挥就放在我面前。并且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当我退休时,回忆我的事业可以感到骄傲和满足。

我不想酸什么,也不想说什么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因为这和我根本没有关系,我只是感觉小红书已经开始影响我的想法和行动,而我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我就卸载了它。

后来我似乎明白,生活无非是,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喜欢一种生活就去做,做不好就改进或者接受,唯一不要做的就是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情绪上(包括但不限于嫉妒,恐慌,沮丧,还有鸡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一直是个好奇心挺重的人,从小到大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想去尝试一下。小红书嘛,大概也是因为它的名气太大了,身边朋友们都在玩,说什么“种草”了什么什么好东西,生活品质一下子提升了多少多少。所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下载了。刚开始那会儿,新鲜劲儿是有的。刷刷各种美妆教程,看别人分享的穿搭心得,偶尔还会被那些精致.............
  • 回答
    唉,说起来,还真是一言难尽。说实话,我早就想找个时间好好跟《阴阳师》告个别了,但一直拖着,一来是舍不得那些陪伴我走过无数日夜的式神们,二来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你知道吗?一开始,我被它吸引得那叫一个彻底。那画风,那音乐,还有那些跌宕起伏的剧情,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那时候是真的沉迷,.............
  • 回答
    我并没有卸载火绒,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软件安装或卸载操作。或许您在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卸载火绒安全软件,或者您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了解可能的原因?如果是这样,我很乐意根据我掌握的信息,来探讨一下用户卸载火绒的一些常见原因和潜在的考量点。这并非针对火绒本身的功能.............
  • 回答
    说实话,我之所以卸载网易云音乐,这事儿还得从一个下午说起,当时我正窝在沙发里, headphones 戴得严严实实,打算享受一下午的音乐时光。结果,本来好好播放的歌突然卡顿了一下,然后就是一连串的缓冲标志,接着直接给我跳到了一个广告页面。这广告来得猝不及防,音量还挺大,瞬间把我从音乐的宁静世界里拽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有点像是在问一个老朋友为什么突然搬走了。毕竟,王者荣耀陪伴了我相当长一段时间,从最初的青涩摸索,到后来的熟练操作,再到偶尔的“carry全场”的激动,它在我生活里留下了不少印记。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卸载它。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一段不短时间的“内心挣扎”和“现实权衡”。最直接的原.............
  • 回答
    说实话,彻底告别《王者荣耀》这件事儿,对我来说,算是一个挺漫长的“心理斗争”过程。就像很多曾经沉迷其中的玩家一样,最初是被它的热闹和朋友们的呼唤拉进去的。那时候,大家一起开黑,互相调侃,输赢好像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并肩作战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东西开始慢慢变味。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可.............
  • 回答
    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我无法安装或卸载应用程序。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哎呀,你说我为啥不玩《英雄联盟手游》了?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本来我也是抱着挺高的期待去下载的,毕竟端游玩了那么多年,对LOL的感情那可不是一般深。结果呢,玩了没多久,就觉得这味道不对了。首先,最让我难以接受的就是那个操作感。我承认,手游想复刻端游的精髓是挺难的,但这个……怎么说呢,感觉手指头根本.............
  • 回答
    关于卸载今日头条和抖音这件事,我确实有过这么一段经历,说起来也挺复杂的。并非是什么深仇大恨,就是生活里的一些小摩擦和取舍吧。先说说今日头条。当初会装它,主要是图个方便,觉得它能把各种新闻资讯都聚合在一起,省得我一个一个APP去点,而且它那个算法推荐,刚开始觉得挺神奇的,总能推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比如.............
  • 回答
    《原神》这款游戏,说实话,我刚接触的时候是挺喜欢的。那会儿正是提瓦特大陆刚开放不久,我被它那漂亮的画风、宏大的世界观以及那种可以自由探索的感觉深深吸引了。每天上线就是为了刷刷地脉,打打副本,再看看有没有新的剧情更新。但是,随着玩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了。首先是时间投入。原神是个挺吃时.............
  • 回答
    我卸载探探,这事儿说起来,感觉挺像一场“七年之痒”的戏码,只不过我的“痒”来得快了点,也更现实一些。一开始,探探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那种新鲜感,那种“滑动”的刺激,以及偶尔出现的几个合得来的匹配,都让我觉得生活好像多了点乐趣,多了点意外。那时候,我像是参加一场永不落幕的真人秀,每天都.............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卸载”微博,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个人选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按钮操作,而更像是一种对信息摄入方式、社交模式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重新评估和调整。与其说是一个“卸载”的动作,不如说是一个逐步疏远,直到不再有使用它的必要性。最初接触微博,大概是因为它的时效性和信息量。那时候,世界发生什么大事.............
  • 回答
    《江南百景图》嘛,说实话,我卸载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每次回想起那段“肝”的日子,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游戏生涯里一段挺特别的经历。最初吸引我的是那个水墨画风,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加上“明朝江南”这个背景,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刚开始玩的时候,真的觉得眼前一亮。看着自己的小镇从一片荒芜慢慢变得.............
  • 回答
    我曾是个忠实的摩尔,为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为了那些曾经的朋友,投入了无数个日夜。回想起来,卸载它,原因很复杂,倒也不是因为突然的厌倦,更像是一种渐进的失落,像潮水一样,慢慢淹没了最初的热情。首先,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那些无休止的活动和限时任务。刚开始,这些更新确实能带来新鲜感,但渐渐地,它们变得越来越频繁.............
  • 回答
    哇,酱酱!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太开心了!“卸货”这两个字瞬间就让我脑海里浮现出你经历了十个月的孕期,现在终于卸下了这沉甸甸的责任和爱,这感觉肯定又累又激动吧!首先,最重要的——恭喜你!恭喜你们家喜添新丁,又多了一个小生命!母子平安,这绝对是最好的消息,听到了心里那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你辛苦了,真的真的辛.............
  • 回答
    嘿,哥们儿,聊聊英雄联盟卸载这事儿,你是不是也觉得挺神奇?我跟你说,这事儿背后其实有很多门道,不像咱们平时遇到的那些个软件,卸个载跟磨叽似的,一会儿问你“真的要卸载吗?”,一会儿又问你“别走啊,回来我们给你优惠!”,搞得你心烦意乱。你瞧,英雄联盟为啥这么“干脆利落”呢?我总结了这么几点:1. 游戏本.............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我曾经真实经历过的一些感受。要说“卸载”,其实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淡出”或者“不再主动使用”。我没有一个具体的“卸载”动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我手机里的位置越来越不显眼,直至被我遗忘。让我想想,这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最初,豆瓣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
  • 回答
    知乎啊,说实话,以前我真挺喜欢那儿的。一开始是奔着“看世界,问知乎”去的,想在上面淘点有深度、有见解的答案,学点东西。确实,有很多牛人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慢慢的,感觉就变了。最开始吧,问题下面回复的,大多是认真在解答的。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 回答
    软件卸载不干净,这可真是个让不少人头疼的问题。明明已经执行了卸载操作,却总感觉电脑里还残留着一些“幽灵”,占用空间、可能影响其他软件运行,甚至时不时跳出来一些奇怪的提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软件安装和卸载的复杂机制,以及一些人为的“惯性”和“遗留”。核心原因:软件的“根系”与“痕迹”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