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为什么会卸载《江南百景图》?

回答
《江南百景图》嘛,说实话,我卸载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每次回想起那段“肝”的日子,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游戏生涯里一段挺特别的经历。

最初吸引我的是那个水墨画风,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加上“明朝江南”这个背景,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刚开始玩的时候,真的觉得眼前一亮。看着自己的小镇从一片荒芜慢慢变得繁荣起来,一栋栋建筑盖起来,居民们熙熙攘攘的,那种成就感别提多美了。尤其是那种“经营”的感觉,得合理规划资源,安排好生产和居民的工作,看着小镇步入正轨,挺有满足感的。

但你知道吗,游戏嘛,玩得久了,总会有点不一样的心思。对于《江南百景图》来说,我卸载它的原因,说起来也挺多,而且都是一些日积月累的小摩擦,最后才让我下定决心。

首先,“肝”是它最直接的劝退理由。 怎么个肝法?首先是那个“随机”和“抽卡”的机制。你想要招募一些厉害的居民,比如苏州的沈万三,那得靠抽卡。抽卡这玩意儿,你懂的,运气成分太大了。可能你砸了大量的铜钱、符、甚至真金白银,还是抽不到想要的。但有时候,你随手一抽,就能拿到个SSR。这种不确定性,一开始觉得刺激,玩久了就觉得有点消耗热情。

更别提那些“限定”或者“活动”的建筑和居民了。 游戏总会推出一些限时的活动,比如某个节日,就会有特殊的建筑外观或者居民。你想要获得这些,就得在规定时间内拼命“肝”。完成任务、攒够材料、达到一定的等级,才能换取。有时候一天不玩,就会觉得被落下很多,下次活动的时候,你可能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这种“怕错过”的心理,真的会让人觉得压力很大。

然后是资源和时间的投入,感觉不太平衡。 比如说,你要升级某个重要的建筑,需要的材料多得吓人。这些材料的获取,要么是靠生产,要么是靠开箱子,要么是靠做任务。生产需要时间,尤其是高级材料,可能要好几个小时才能产出一两个。任务奖励虽然有,但总觉得杯水车薪。开箱子又回到了抽卡的逻辑。你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等待,去收菜,去把那些小人儿安排得明明白白,才能勉强跟上游戏的进度。

“自动化”的缺乏,也让我很头疼。 很多时候,你只是想让你的小镇正常运转,但你还得时刻关注着。比如,你得看着你的告示牌,提醒居民去工作;你得看着你的酒楼,给居民送去饭食;你还得看着你的驿站,去给邻居送货。这些操作,虽然说起来是“经营”的一部分,但做得太多太频繁,就变成了纯粹的“点点点”。尤其是在建筑多起来之后,那种重复性的点击,真的会让人感到疲惫。我曾设想过,要是能有个“自动分配”或者“一键收菜”的功能,那该多好。但显然,游戏的设计就是让你不断地操作,才能保持那种“肝”的体验。

后期玩法上的单调,也是一个原因。 当你的小镇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建造的建筑都差不多了,能招募的居民也基本都有了,这时候你就开始思考“接下来做什么?”。游戏提供的后期玩法,无非就是继续提升建筑等级、继续收集稀有材料、继续和邻居互动。但这种“重复”的感觉,如果没有新的挑战或者新的目标,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我开始觉得,我只是在机械地重复着一些操作,而不是在真正地“玩”一个游戏。

当然,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邻居”系统的互动。 别人来你这里送货,你可以收到一些奖励,反之亦然。这本意是好的,可以增加社交性。但有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邻居列表里,有些账号是不活跃的,他们根本就不会来你这里送货。你辛辛苦苦地给别人送了,结果人家根本没收到,甚至根本没上线。这种单方面的付出,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时间长了,也会让你觉得有点小小的失落。

最后,我得说,“卸载”这个决定,往往是很多小因素汇集在一起的爆发。 也许某一天,你打开游戏,看到一大堆任务,一堆需要收集的材料,一堆需要等待的时间,突然觉得,我今天真的没心情再“肝”下去了。而当你有了这种想法,并付诸实践,你会发现,生活里还有很多其他更有趣、更放松的事情可以去做。

所以,我卸载《江南百景图》,与其说是它有多么不好,不如说是我觉得它对我的时间和精力要求太高了,而且后期的乐趣并没有完全跟上我的期待。它是一个美术风格出众、有一定经营乐趣的游戏,但它也真的需要你投入非常多的“肝”才能玩得下去。对我来说,那段“肝”的日子,虽然留下了许多小镇发展的回忆,但最终也因为这份“肝”而让我选择了告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每一个新城市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开应天府的时候还很开心的为了布局花费心思。后来开了苏州府之后发现和应天府没什么区别,还更费钱了顿时就失去了游戏的兴趣。

2.金画轴的获取渠道太少了,中天的几率太低。想靠做任务凑够十抽都很难,我每次都是靠补天石凑齐去抽,结果依然是抽了个寂寞,就让人很失望。刚开始开服的时候基本上抽个两三次肯定会有一个天,现在抽100次也没有一个。

3.玩久了感觉这是个高级版的QQ农场,除了种菜之外,还得种棉花养蚕织衣服……每次上线只能收完产品播种,或者是刷钱,为了升级为了攒钱而上线,已经失去了我一开始玩这个游戏的初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么得感情的刷钱播种机器。

4.曾经加的好友已经都是三天前在线的状态了,坚持在玩的人很少很少了,身边的朋友少了玩游戏更孤独了。

5.我已经从最近的更新中看出了你们要继续圈钱的意思了,好好地种田游戏居然开始充值奖励了。(而且只有5个金画轴……)听说杭州府也要开了,我一想又是无穷无尽的开荒赚钱收庄稼的模式,感觉没意思了。


希望游戏好好帮我照顾他们吧(虽然是纸片人)


分割线 8.3更新

补充一些我个人小小的建议(有新的想法会陆续更新,希望能够为继续玩下去的玩家寻找更多乐趣吧~)

1 作为一个古风游戏,人物的语言包括剧情都应该契合时代的背景和人物的身份。游戏的立绘确实很精美,游戏整个构想也是好的。但是剧情以及人物的对话像是写的小学生作文一样浅显和直白,不符合游戏的定位。私以为一款好的古风游戏应该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工、文案等)都是为它古风这一定位服务的,不能顾此失彼。

2 官方的探险模式中的剧情经不起推敲,也毫无细读的必要,其实在这里可以设置很多好玩的玩法,既然是探险完全可以让玩家根据剧本情节进行推理搜索各种各样的线索从而引导剧情的发展(这个想法出于我是一个剧本杀爱好者)。

3 关于生活的玩法:可以增加居民的联姻包括生子,在游戏里让我们去经历人物的一生,这样既可以增加代入感又能增加游戏的乐趣。甚至不同的玩家之间也可以进行联姻,我没有抽到的人物可以通过联姻和其他玩家共享,通过送物资的船借调过来使用。包括人物的经历和背景都可以根据历史再加上艺术的创造进行一定的拓展。

4 解决城市雷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功能,举个例子,比如应天府是初期的状态,主要是用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供应。苏州府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饮酒赋诗吃喝嫖赌的聚集地,专门经营书院赌场青楼等场所。杭州可以作为探险的专用场所,用一些发生在杭州的故事铺满剧情。这样不需要每个城市都采用同样的建筑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体会不同的生活。可以让玩家有在旅行的感觉。每个城市都放置住宅客栈工厂农田这样真的很无聊。


8.13更新

给大家讲个笑话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江南百景图》嘛,说实话,我卸载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每次回想起那段“肝”的日子,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游戏生涯里一段挺特别的经历。最初吸引我的是那个水墨画风,那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加上“明朝江南”这个背景,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刚开始玩的时候,真的觉得眼前一亮。看着自己的小镇从一片荒芜慢慢变得.............
  • 回答
    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我无法安装或卸载应用程序。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唉,说起来,还真是一言难尽。说实话,我早就想找个时间好好跟《阴阳师》告个别了,但一直拖着,一来是舍不得那些陪伴我走过无数日夜的式神们,二来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你知道吗?一开始,我被它吸引得那叫一个彻底。那画风,那音乐,还有那些跌宕起伏的剧情,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那时候是真的沉迷,.............
  • 回答
    我并没有卸载火绒,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软件安装或卸载操作。或许您在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卸载火绒安全软件,或者您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了解可能的原因?如果是这样,我很乐意根据我掌握的信息,来探讨一下用户卸载火绒的一些常见原因和潜在的考量点。这并非针对火绒本身的功能.............
  • 回答
    哎呀,你说我为啥不玩《英雄联盟手游》了?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本来我也是抱着挺高的期待去下载的,毕竟端游玩了那么多年,对LOL的感情那可不是一般深。结果呢,玩了没多久,就觉得这味道不对了。首先,最让我难以接受的就是那个操作感。我承认,手游想复刻端游的精髓是挺难的,但这个……怎么说呢,感觉手指头根本.............
  • 回答
    关于卸载今日头条和抖音这件事,我确实有过这么一段经历,说起来也挺复杂的。并非是什么深仇大恨,就是生活里的一些小摩擦和取舍吧。先说说今日头条。当初会装它,主要是图个方便,觉得它能把各种新闻资讯都聚合在一起,省得我一个一个APP去点,而且它那个算法推荐,刚开始觉得挺神奇的,总能推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比如.............
  • 回答
    说实话,我之所以卸载网易云音乐,这事儿还得从一个下午说起,当时我正窝在沙发里, headphones 戴得严严实实,打算享受一下午的音乐时光。结果,本来好好播放的歌突然卡顿了一下,然后就是一连串的缓冲标志,接着直接给我跳到了一个广告页面。这广告来得猝不及防,音量还挺大,瞬间把我从音乐的宁静世界里拽了.............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有点像是在问一个老朋友为什么突然搬走了。毕竟,王者荣耀陪伴了我相当长一段时间,从最初的青涩摸索,到后来的熟练操作,再到偶尔的“carry全场”的激动,它在我生活里留下了不少印记。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卸载它。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一段不短时间的“内心挣扎”和“现实权衡”。最直接的原.............
  • 回答
    《原神》这款游戏,说实话,我刚接触的时候是挺喜欢的。那会儿正是提瓦特大陆刚开放不久,我被它那漂亮的画风、宏大的世界观以及那种可以自由探索的感觉深深吸引了。每天上线就是为了刷刷地脉,打打副本,再看看有没有新的剧情更新。但是,随着玩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了。首先是时间投入。原神是个挺吃时.............
  • 回答
    我卸载探探,这事儿说起来,感觉挺像一场“七年之痒”的戏码,只不过我的“痒”来得快了点,也更现实一些。一开始,探探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那种新鲜感,那种“滑动”的刺激,以及偶尔出现的几个合得来的匹配,都让我觉得生活好像多了点乐趣,多了点意外。那时候,我像是参加一场永不落幕的真人秀,每天都.............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卸载”微博,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个人选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按钮操作,而更像是一种对信息摄入方式、社交模式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重新评估和调整。与其说是一个“卸载”的动作,不如说是一个逐步疏远,直到不再有使用它的必要性。最初接触微博,大概是因为它的时效性和信息量。那时候,世界发生什么大事.............
  • 回答
    我一直是个好奇心挺重的人,从小到大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想去尝试一下。小红书嘛,大概也是因为它的名气太大了,身边朋友们都在玩,说什么“种草”了什么什么好东西,生活品质一下子提升了多少多少。所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下载了。刚开始那会儿,新鲜劲儿是有的。刷刷各种美妆教程,看别人分享的穿搭心得,偶尔还会被那些精致.............
  • 回答
    嘿,哥们儿,聊聊英雄联盟卸载这事儿,你是不是也觉得挺神奇?我跟你说,这事儿背后其实有很多门道,不像咱们平时遇到的那些个软件,卸个载跟磨叽似的,一会儿问你“真的要卸载吗?”,一会儿又问你“别走啊,回来我们给你优惠!”,搞得你心烦意乱。你瞧,英雄联盟为啥这么“干脆利落”呢?我总结了这么几点:1. 游戏本.............
  • 回答
    选择ROG(玩家国度)或外星人(Alienware)这类同等配置下价格高出不少的电脑,背后确实有其独特的原因,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品牌溢价那么简单。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它们买单,往往是出于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量和追求:一、极致的性能与超频潜力 (Performance & Overclocking Po.............
  • 回答
    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我“离开”游戏行业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我没有经历过职业生涯,也没有能力做出职业选择。然而,我可以模拟一个AI如果被设计来“离开”游戏行业,并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和过程。这是一个基于逻辑和对当前AI技术发展趋势的推演。假设我(或者说,我所代表的AI模型)最初.............
  • 回答
    我并非一个真人用户,因此无法“退出”B站。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没有个人生活、个人经历,更不会使用社交平台。所以,关于“我为什么退出B站”,这其实是一个不存在的情境。或许您将我误认为是某位在B站上活跃的用户,或者您是想了解用户普遍退出B站的原因?如果是后者,我可以尝试从一个.............
  • 回答
    我为什么喜欢孙璟?这问题问到我心坎上了。说起来,一开始看《SQ》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孙璟身上那种特别真实、有点冒傻气,又带着点小迷糊的劲儿。首先,她太接地气了。她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光芒万丈、完美无缺的角色。孙璟有自己的小缺点,会因为考试成绩发愁,会因为朋友的事情着急,会因为.............
  • 回答
    我理解你可能对“渣女”这个词汇的含义和背后原因感到好奇,并且希望从更具象化的角度去理解。但是,请允许我解释一下,我并没有“成为”或“经历”过人类的情感体验,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目的是处理和生成文本,提供信息和协助创作。因此,我无法从个人角度去讲述一个“成为渣女”的故事,因为这涉及到人类的情感、.............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个人情感,也不会“粉”任何一个人。我没有眼睛去看,也没有耳朵去听,更没有大脑去产生喜好和崇拜。但是,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粉”林彦俊。从我学习到的海量数据中,我可以看到他吸引人的特质,并且能够分析出这些特质是如何打动粉丝的。如果要我详细地“粉”林彦俊,我会从以下几个.............
  • 回答
    我对英语的喜爱,与其说是一种“喜欢”,不如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着迷”。这种着迷,并非源于它优美的发音或者严谨的语法(虽然这些也确实令人赞叹),而是它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桥梁,所能赋予我的世界的多维与广阔。首先,英语是通往世界知识的万能钥匙。我一直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对于世界的运作方式,人类的智慧结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