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次欧洲杯,意大利的水平为何提高这么多?

回答
意大利队在2020年欧洲杯(实际于2021年举行)的惊艳表现,可以说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教练组的战术革新、球员的个人进步、年轻球员的崛起、以及整个国家足球体系的优化。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教练曼奇尼的战术革新与重建

颠覆性的战术理念: 在曼奇尼接手之前,意大利国家队的风格相对保守,更注重防守反击。然而,曼奇尼带来了他标志性的高位压迫、快速传导、以及积极主动的进攻足球理念。他摒弃了过去过于依赖“链式防守”的思维,转而强调通过整体的压迫和流畅的传球来控制比赛节奏,创造机会。
强调控制与控球: 与以往意大利队“踢得丑但赢球”的形象不同,曼奇尼的球队注重控球率,希望通过不断的传球和跑位来消耗对手,同时为自己创造空间。这种踢法既有观赏性,又有效率。
战术灵活性: 曼奇尼并不是一个死板的教练,他会根据对手和比赛情况调整战术。例如,在某些比赛中,球队会更加注重边路的突破和传中,而在另一些比赛中,则会通过中场的配合撕开对手防线。
中场焕发新生: 曼奇尼成功地在中场找到了理想的组合。洛卡特利、巴雷拉、维拉蒂等人的加入和磨合,形成了极具创造力、控制力和活力的中场线。他们不仅能承担防守任务,更能迅速将球向前推进,参与进攻。
打造整体性: 曼奇尼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将一群来自不同俱乐部的球员捏合成一个整体。他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让球员们愿意为彼此而战。他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这种团队精神是意大利夺冠的关键。

2. 球员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年轻球员的崛起

“黄金一代”的成熟: 曼奇尼接手时,意大利队中有不少在俱乐部已经成为核心或重要球员的年轻一代。例如,多纳鲁马、巴雷拉、基耶萨、佩莱格里尼等球员,他们在俱乐部联赛(特别是意甲)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个人能力和比赛经验都有了显著提升。
经验与年轻的结合: 曼奇尼成功地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如基耶利尼、博努奇、因西涅)与充满活力的年轻球员有机结合。老将在后防线上提供了稳定和领导力,而年轻球员则带来了速度、冲击力和创造力。
关键位置上的突破:
门将位置: 多纳鲁马的出色发挥是意大利防守的关键。他在比赛中的高接抵挡和关键扑救,给球队提供了巨大的信心。
中场核心: 巴雷拉的崛起可以说是意大利中场焕发活力的最大体现。他全能的属性,攻守兼备的特点,以及不知疲倦的跑动,让意大利中场在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维拉蒂虽然伤病有所困扰,但他的传球视野和技术仍然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锋线活力: 因西涅的灵动和创造力,基耶萨的冲击力和个人能力,加上因莫比莱的禁区嗅觉,为意大利锋线提供了多种进攻选择。

3. 意大利国家队体系的优化与国民信心的回归

“无缘世界杯”的刺激: 在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中无缘决赛圈,对意大利足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正是这次失败,促使意大利足协和国家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革。曼奇尼的任命,正是改革的一部分。
足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意大利足球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但过于保守的战术风格也限制了球队的发展。曼奇尼的到来,是在尊重意大利足球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他找到了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国民支持的回归: 球队在欧洲杯上的出色表现,迅速赢得了意大利国内民众的支持和热爱。这种强大的国民信心,也转化为球员在场上的动力。当整个国家都为这支球队加油时,球员们的士气自然会高涨。
青训体系的潜在贡献: 虽然曼奇尼的到来是直接原因,但意大利长期以来在青训体系上的投入,也为输送优秀年轻球员打下了基础。这些年轻球员的成长,为曼奇尼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强的阵容深度。

4. 比赛中的关键因素

小组赛的顺利开局: 小组赛阶段意大利队表现强势,提前出线,这让球队在淘汰赛阶段有了更多的调整和休息时间,也提升了球员的自信心。
淘汰赛中的韧性与斗志: 在与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的比赛中,意大利队都经历了一些困难时刻,但他们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斗志,能够克服困难并最终取胜。尤其是在点球大战中的冷静和稳定,显示了球队的心理素质。
关键球员的稳定发挥: 多纳鲁马在点球大战中的关键扑救,基耶利尼在防守端的稳定领导,巴雷拉在中场的持续跑动和贡献,都为球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总结来说,意大利队在2020年欧洲杯的腾飞,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人”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天时: 曼奇尼的到来恰逢其时,他带来了先进的战术理念。
地利: 意大利足球体系的改革和国家队的重建为球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和: 球员们的个人进步、年轻一代的崛起、以及国民信心的回归,共同造就了一支团结、强大且充满活力的意大利队。

曼奇尼成功地将意大利足球从2018年的低谷中拉了出来,并且用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意大利足球的形象。他们的胜利不仅仅是技术和战术的胜利,更是精神和心态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改变了战术风格。

2008年之前,西班牙号称预选赛之王,但经常过不了前两轮淘汰赛。在西班牙踢传控之前,并没有形成特有战术风格,一直是二流队,地位连英格兰都不如。当然世界上大部分球队都没有特有风格,要说形成过特有战术风格的球队只有两支,巴西、意大利。

巴西:重视球星突击,强调宽进攻面,全面压制的进攻足球。但是2006年世界杯,球星战术破产,此后只得内马尔一名天才,其余皆是碌碌之徒,以至于今日巴西仍在老路和新路上摇摆不定,国际比赛屡遭败绩。

意大利:防守反击,诱敌深入,利用敌后空间。

而其他强队均没有形成特有的战术风格,我说的特有是至少十年以上,并且两代以上球员持之以恒继承的战术风格。

法国:法国长期是球星战术,战术风格随核心球员而定。有普拉蒂尼就打后插上,有齐达内就打控制足球,有姆巴佩就打防守反击。

阿根廷:虽然也是球星战术,但和法国不同,阿根廷是根据战术来选人。甚至是为了战术而改变球星用途。有强调防守反击的1990年,有强调快速推进2002年,又有强调慢节奏控制的2006年。这三届比赛的核心人物分别是马拉多纳、贝尔萨、里克尔梅。

德国:德国是学习能力最强的,风格最多变的球队,而且战绩彪炳,只能说德国善产标准化零部件,能装拖拉机、也可装小轿车。打弱队高强快,2002年赢沙特阿拉伯8:0。打强队稳准狠,2010年赢阿根廷4:0,2014年赢巴西7:1。只要德国队发现你的缺点,他们就专攻一点。而且德国队心理素质普遍稳定,多年来加时赛胜率惊人。1974年世界杯夺标热门其实是荷兰队,然而决赛是联邦德国队胜,后来联邦德国队某球员说道,荷兰队边后卫助攻太积极常回防不及,所以联邦德国得球后就分边突击荷兰边后卫身后,最后造就穆勒的进球。


意大利防守反击的风格的形成,源自于1949年的苏佩加空难,都灵队大部分球员身亡,1946年至1949年,都灵勇夺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三连冠,而意大利主力阵容居然有十人来自都灵。这次空难也让意大利损失了十年的人才。这批球员陨落后,意大利不能再踢进攻足球了,逐渐转型成防守反击。而到了60年代,国际米兰夺得两次欧洲冠军杯,又将防守反击提到新高度。1982年,意大利凭借防守反击连克阿根廷、巴西、德国赢得世界杯,更加奠定防守反击为祖宗之法。

虽然2006年凭借防守反击,意大利再次夺得世界冠军,但是最近二十年,防守反击战术经常出现遇弱不强的困境,例如2002年世界杯对韩国,虽然有黑哨原因,但领先后过分保守,未能再下一城才是失败关键。2004年欧洲杯,头两场平丹麦、瑞典,也是攻击乏力招致出局。

变局出现在2016年,孔蒂带领的意大利,主打352阵型,重视边路突破,左边卫贾凯里尼,右边卫马乔,积极压上助攻,意大利首次打出高位压制,十六强淘汰赛以快打慢踢走西班牙。

2016年后,意甲联赛霸主尤文图斯在欧洲冠军杯两度失利,意大利国家队多年衰败,全意大利都谋求风格上的变化,到底什么战术能克敌制胜,一切都在实践当中。

而2018年,文图拉上任则是全面破坏意大利改革进程。技战术没有风格,该进攻拼命时居然想防守。彼时意大利跌至谷底,以至于本届欧洲杯无人看好的主因。


本届欧洲杯,意大利仍有不少问题,例如防线老化,新一代优秀球员还没见到,锋线无力,因莫比莱、因西涅不堪大任。反而中场线最强,且青年才俊众多。意大利虽说是欧洲拉丁派,但历来球技出众者皆是前腰、前锋,中场历来逊色。或者说意大利需要执行力强之人,并非创造力强之人,百年一遇的巴乔,在意大利多任教练麾下都无从发挥,因为战术无法保留一个不参与防守的人。


传控打法核心是跑动而不是技术,技术要求并不高,只要执行力到位,中国队都能打。因为短传难度低,是职业球员的基本功。盘带反而更难,大部分球员一对一是过不了人的。所以学传控是容易的,拜仁慕尼黑、曼城都是典型。学旧式巴西踢法就很难,因为你没有天才。

短传最大的问题是节奏慢,节奏慢防守方就容易围剿,而且经常打阵地战,空间极小。只有不断跑动才能获得接球空间,如果跑不动,那就是西班牙催眠足球,只能回传,无法入渗。意大利恰好强在跑动,三前锋积极前插,打得对方防线不敢前压,三中场紧密相连,距离近传球就准,反抢敌方也容易。

前文提到传控技术要求不高,你把意大利中场三人拆开单看都不是球技过人,就是普通中场球员,特点也不明显。按传销界的话说,听话照做。曼奇尼选人就按这条,意大利球员向来听话(巴洛特利是外族人),选人不难。

意大利本届欧洲杯没有遇到太强的对手,或者说所有强队都失准。对奥地利时,意大利就遇到传控踢法困局,对方打高强快。意大利身体对抗劣势是历来都有的,这批球员更劣,因为要踢传控,就不能上加图索这类工兵,中场硬度就差,其次传控踢法要求同步前压,大幅度前压,身后就空。这些问题意大利还没有解决办法。


更新于2021年7月12日,意大利夺得欧洲杯。

但是本场比赛却让人大皱眉头,开场不足两分钟就先失一球,右后卫德洛伦佐再次失误,意大利本次欧洲杯四个失球,有三个都来自于右路,对比利时送了点球,对西班牙协防不利,对英格兰背后漏人,进攻端支援不足,这个位置迟早要换人的。

英格兰领先后,有二十分钟时间,意大利连控球都难,英格兰压制得很成功,两个边卫增加球场宽度,使意大利中场三人疲于奔命,对英格兰的控球基本做不出有效拦截。其实本场比赛英格兰前三十分钟形势非常好,意大利完全钳制不了英格兰边路。哈里·凯恩回撤组织,只要球到边路都是英格兰世界,意大利打传控,重兵必定在中路,英格兰有大量的传中时间。高空球是传统,英格兰居然丢了。

但奇怪的是下半场英格兰主动让出球权,全线后撤。这场比赛有点像2010年世界杯荷兰对巴西,巴西上半场领先1:0,荷兰毫无还手之力,而到了下半场荷兰居然掌握控球,并且以慢节奏耗死巴西。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英格兰是自己搞死自己。

意大利在半决赛也是领先后就退守,西班牙全面掌握控球权,西班牙就是差在破门能力差,不然曼奇尼就是今天的索思盖特。

意大利淘汰赛以来都很艰难,胜负之间就是赢一点点韧劲,曼奇尼除了对球员技战术调教,对心态的调教尤其重要。意大利无论下风还是困境都发挥稳定,球员不急不躁,这可以与2012年欧洲杯决赛对比。同样开场不久就失球,但2012年那批球员明显心态坏了,而西班牙也比英格兰聪明,他们没有放弃进攻。


因西涅:场场浪射,每次看他踢球,我都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我在野球场遇到这种队友,我是绝对不会给他传球的。大家在控球,你在倒米,这是意大利历史上最差的10号,这场比赛就是皮耶罗附体。

因莫比莱:不知道是累还是老,活力不足,估计本届比赛后他的位置也不保。

基耶萨:此次欧洲杯二号功臣,关键时刻就靠基耶萨突击,意大利这批球员技术有限,缺少突破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传控如果没有突破点就是催眠。能跑敢跑起码能牵制对方防线,防守不怕你技术好,就怕你跑。所以C·罗纳尔多为什么强,能跑还技术好,拼身体还不输,后卫最怕这种人。

多纳鲁马:意大利头号功臣,他的功不仅在决赛扑点球,在淘汰赛也多次化险,比利时至少三次必进球,多纳鲁马全扑出。布冯想回来,还是算了吧,江山代有才人出。


要说意大利最大的提高,就是打弱队稳了,以前场场赢不下弱队,小组赛就出局,本次小组赛三战全胜,在意大利历次大赛中不多见。

作为十九年意大利球迷,我不希望意大利形成传控风格,固有踢法容易中毒,武器库要齐备才是强队。

user avatar

意大利正常水平提现罢了。

很多人喷意大利后防老化。我想笑了。意大利后卫从巴雷西开始真的没几个是靠身体出名的。德里赫特身体好,坑成什么样子。主要是靠经验,技术和战术。

这只意大利前场每个人都有拿球能力,传切配合十分犀利。线路清晰,反击速度快,层次感清晰。最要命的是这只意大利没有巨星就意味着每个人在战术执行上很坚决,高位逼抢十分凶狠。

虽然看似后防老化但是在战术掩盖下把弱点规避了。曼奇尼执教水平也够最终导致这只意大利打出优秀成绩。

user avatar

2021.7.12 意大利夺冠,在这大喜的日子,请允许我再高喊一次,传统美德文图拉!

-----------------------

意大利很弱,英格兰很强,阿根廷能夺冠,中国队打平即可出现这可是著名的足坛四大错觉,是错觉,错觉啊兄弟。

意大利近30年世界大赛5次进决赛,拿了1个世界杯冠军,分别是:

1994世界杯亚军;

2000年欧洲杯亚军;

2006年世界杯冠军;

2012年欧洲杯亚军,

2020年欧洲杯进决赛?

基本上每6-8年就能进1次大赛的决赛,就这战绩,在世界足坛里面就巴西德国能跟他们掰一掰手腕,绝对战绩极其辉煌的那一拨。30年的跨度,足球运动员差不多得换了3-4代人了,虽然偶尔会有些低谷,但是总体来看成绩相当不错的。黄金一代也好,青黄不接的一代也好,平民的一代也好,不管什么样子的意大利,他总能有亮眼的时候。大家调侃他弱是弱在这些年球队理没什么大牌球星,比起90年代末那熠熠生辉的国家队稍显暗淡罢了,真正看过球的,都知道意大利绝对不弱。

当然,如果你要对比的是2018年的意大利队,那我只能说ctmd的文图拉。

user avatar

意大利的成绩和意大利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关系。

比如1994年萨基带的意大利队巴乔一人进攻其他人防守,场面非常难看却苟进世界杯决赛。

而2年后的欧洲杯,萨基改打攻势足球场面如后面的巅峰西班牙,小组赛把那届冠军德国队压制的和小学生一样,然后就小组出局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