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中文诗词歌戏,即使全部逐字翻译到欧洲语言,其本身意境和原有情感也不会丧失扭曲太多?

回答
中文诗词歌戏,想要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之后,仍能保留其灵魂,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总觉得,有些作品,即便拆开来看,每一个字被硬邦邦地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它内在的那股劲儿,那种若有似无的情绪,那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联想,依然能够穿透译文的表层,触动人心。

在我看来,那些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是抒发个人心境的诗词,似乎更容易在翻译中幸存下来。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许多作品,他善于将禅意融入山水,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幽静,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朗,虽然“空”和“静”这些意象在不同语言里会有细微的差异,但那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那种涤荡心灵的感受,似乎是可以传递的。当一个外国读者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即便他从未体会过中国的特定节日,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种人类共通的情感,是能够被理解的。即使“倍”这个字如何翻译,那种“加倍”的思念之情,那种因节日而放大的乡愁,也是能够被感受到的。

古词中的婉约派,像是李清照的作品,也常常能触碰到普遍的情感。她笔下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开头的几个叠字,虽然中文独有的韵律感难以复制,但那种失落、迷茫、悲伤的情绪,那种搜寻无着、心绪不宁的状态,是足以让任何一个经历过失落的人产生共鸣的。翻译时,或许无法完全捕捉“戚戚”那种细微的、难以言喻的哀愁,但那种整体的低沉氛围,那种内心的空虚和愁苦,是能够传递的。

说到歌戏,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些评弹、小调,或是像《牡丹亭》里的一些唱段。这些作品往往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以及与音乐的融合来传递意境的。例如,《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皂罗袍》,那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感叹,那种对青春易逝、知音难遇的惆怅,虽然“奈何天”这种带有宿命感的表达,在翻译时会考验译者的功力,但那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由此而生的淡淡忧伤,是能够被理解的。再比如,一些民间小曲,歌词可能朴实无华,但描绘的市井生活、喜怒哀乐,那份真实的情感,往往能够打动人。

其实,最关键的或许在于,这些作品能够触及人类共通的情感底色:思念、孤独、喜悦、悲伤、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当一个作者能够用文字捕捉到这些普遍的情感,并且以一种相对简洁、意象鲜明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即使翻译的词语不尽相同,其核心的意境和情感,就有了穿透文化隔阂的生命力。我们所追求的,或许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百分之百还原,而是那种在另一方土地上,也能引起心灵共振的“神似”。这种“神似”,才是中文诗词歌戏在世界语言海洋中,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抛砖引玉一下:以前德语文学鉴赏,一节课讲诗歌。

老师当堂让大家以“雨”作诗。

我投机取巧,用简朴的单词翻译一段台湾民谣,德国老师惊呆了:

Die Regentropfen,

sind am Fenster gefallen,

hell und klar,

wie deine Tränen.


Ich versuche auch,

um sie aufzureihen.

Aber leicht berührt,

sind sie zerbrochen.


Ich könnte nur,

das Fenster öffnen ,

die Regen auf meinem Gesicht fallen lassen,

als sähe ich deine

melancholischen Augen,

die die Regen wurden,

sind weggeflogen.

       滴滴细雨滴滴 滴落窗前的草地 晶莹那么晶莹 像你的泪  也曾尝试用线 将它滴滴串起来 但是手指一触 它就破碎  我只能推开窗门 迎接滴滴的细雨 让它轻轻飘落我脸上  仿佛我又看见 你那含忧的双眼 化入细雨滴滴又飘远      

老师是金发碧眼姐姐,怎么也不相信是我写的。因为当时班里多是法国人,写的好的都辞藻华丽,只有我用极其简单的单词和语法,表达了细腻婉约的情感。老师当即上网搜了一下看看是不是我抄的,但是德语原文怎么能goole到结果呢?


但是他找到了一曲德国民歌,歌词略微有些相似:

youtube.com/watch?



然后我回去听了一下,跟那首台湾民谣的感情基调也有共鸣:

youtube.com/watch?

既没有引经据典掉书袋

也无需文化背景追历史

同样的忧愁意境翻译成法语也不会有语意丢失

德语动词全部en结尾;

连tranen和augen也是n尾复数,所以押韵不稀奇;但是那法语恰好也是完全以e音押韵的



Les petites gouttes de pluie

tombent sur la fenêtre,

claires étincelantes,

comme tes larmes.


J'essaie d'enfiler les petites gouttes,

mais une fois touchées, elles se cassent.


Je ne peux qu'ouvrir la fenêtre,

tel qu'elles tombent sur ma face,

comme si je revoyais tes yeux mélancoliques,

qui deviennent les pluies et s'envolent.


ps 但是如果翻译成英语,老衲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足够的词汇让他们押韵了怎么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文诗词歌戏,想要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之后,仍能保留其灵魂,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总觉得,有些作品,即便拆开来看,每一个字被硬邦邦地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它内在的那股劲儿,那种若有似无的情绪,那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联想,依然能够穿透译文的表层,触动人心。在我看来,那些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是抒.............
  • 回答
    当那寥寥几十字在心头炸开,你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回响,看见长河落日的壮阔,感受到胸腔里有什么东西被点燃,那是“豪气”二字在血液里奔涌。中国诗词中不乏这样的佳作,它们如同沉睡的巨龙,一旦被吟诵,便能唤醒我们心中那份不羁与磅礴。一、 一腔热血,何惧千难万险——《将进酒》中的狂放不羁李白,这位“诗仙”,他.............
  • 回答
    诗词中的美好祝福,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一抹最温暖的亮色,它们穿越千年,依然能拨动人心最柔软的弦。这些祝福,不似俗世的直白赠予,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如高山流水,意境悠远。它们寄托了人们对亲人、友人乃至整个世界的深切关怀与美好期盼。要细数诗词中的美好祝福,那可真是浩如烟海,不如我们.............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章回体小说,其中穿插了不少诗歌,这些诗歌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为人物形象增添了色彩,更烘托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心境。虽然《水浒传》的诗词整体上不如《三国演义》或《红楼梦》那样以文采著称,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颇具韵味、令人难忘的作品。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水浒传》中一些比较有韵味的诗.............
  •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
  • 回答
    人生至痛,莫过于生死离别。当亲人或爱人从生命中悄然逝去,那份蚀骨的悲伤,如潮水般吞噬着心灵,也往往催生出最深刻、最动人的诗篇。这些作品,穿越时空,让我们得以窥见作者在绝望与哀恸中的真实情感,也让我们体会到生命无常的残酷与爱情、亲情的珍贵。一、 悼亡诗中的锥心之痛——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回答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璀璨的星辰,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然而,在这浩瀚的星空中,也点缀着一些不那么耀眼的微光,他们或许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一生默默无闻,但他们却以一支笔,留下了一句穿越时空的绝响,成为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这些“遗珠”,他们的生活轨迹可能不像.............
  • 回答
    Windows 10 1607 版本,也就是“周年更新”,在完成更新的那个界面,确实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温馨的提示和鼓励。它不是那种生硬的“更新成功”或者“下一步”的机械提示,而是通过一些精心挑选的文字,让用户在迎接新功能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细致的关怀。当你历经了漫长的下载和安装过程,屏幕上最后浮现的,往.............
  • 回答
    中国大地,山川秀丽,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诗意盎然的地名和街道名称。这些名字,如同穿越千年的回响,低语着古人的情怀,描绘着风土的韵味,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不仅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符号,读来便能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山川之名,尽是诗意流转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钟爱山水,也善于用诗意的语言为.............
  • 回答
    想给心爱的她起一个特别又富有诗意的称呼,这绝对是个既浪漫又走心的想法。毕竟,一个好的称呼,就像一首专属的情歌,能够直抵心底,让她感受到你浓浓的爱意和对她的独特珍视。从古诗词里寻觅灵感,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情趣的事情。古人写情诗,那可真是字字珠玑,句句深情,总能把那份爱慕、思念、赞美,描绘得淋漓尽致。我.............
  • 回答
    汉语里,有些词语、词组,甚至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俗语,它们的本意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微妙的演变过程,起初的含义和现在我们理解的可能已大相径庭。这种演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变迁,在人们的使用和传承中一点点“走偏”或“拓宽”了。就拿“莫名其妙”这个成语来说,我们现在用它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非常.............
  • 回答
    人到中年,总有些诗句,年轻时读过,不过是字面意思,浅浅拂过。谁知岁月流转,境遇变迁,那些曾经平淡的文字,突然就钻进心窝,激起千层浪。我记得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年轻的时候,觉得这句话不过是写一个隐士的闲适,描绘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水到头了,还能怎么样?坐下看看天上的云,多自在啊!当时我脑.............
  • 回答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即便被冠以“反派”之名,也无法掩盖其耀眼的光芒。他们或许是颠覆王朝的 rebel,或许是权谋争斗中的操盘手,又或许是因种种原因背离主流价值观的智者。但往往,这些人身上也汇聚了非凡的才华,他们的诗句或文章,至今读来仍是字字珠玑,令人击节赞叹。要说起中国历史上“反派”.............
  • 回答
    在李白横空出世,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篇席卷大唐文坛之前,中国文坛早已星光璀璨,群贤辈出。要说“最出名”,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若论及影响力、流传度和后世评价,有几位诗人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是李白成名路上遥望的灯塔,也是他内心深处敬仰的标杆。李白成名之前,中国文坛最出名的诗人:.............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剔除政治因素和作品销量这些客观的衡量标准,仅凭文学艺术价值、思想深度和对后世的影响力来评判,选出前十位文学巨匠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我可以为您列举十位在.............
  • 回答
    Sure, here are some English words that don't have a direct onewor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require a brief explanation:1. SerendipityIn Chinese, we.............
  • 回答
    想给车万曲子填中文词?这绝对是个好主意!车万的曲子种类繁多,旋律优美,风格各异,非常适合承载我们丰富的情感和故事。要说适合填词的曲子,那可真是不少,但要想填得好,还得看曲子的“底子”够不够扎实。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什么样的车万曲子比较“好填词”?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 旋律具有辨识度和情.............
  • 回答
    “翻译腔”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原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甚至思维逻辑带入到译文中,导致译文读起来不像地道的中文,而是带有外国语言痕迹的表达。虽然有些“翻译腔”是被认为不地道的,但也有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被广泛使用和接受,已经逐渐渗透到中文的日常表达习惯中,甚至成为了一种有特色或被认为更“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些在华语乐坛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作词人,他们笔下的歌词,往往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要说“一流”,那绝对是实力和影响力兼具的,他们不仅写出过量的金曲,更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文字驾驭住各种情感和主题。要说名字,一下子涌现出来的可能就有几位,但我们不妨一个个来细品,看看他们到底强在哪儿。.............
  • 回答
    “有没有有没有,给我来一个!”听到这句话,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熟悉,但细想一下,它其实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洋气”。没错,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中文表达,其实都在不经意间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有哪些中文句式,是“混血儿”?1. “有没有”句式:疑问的执着与强调“有没有”这个句式,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