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读过的最中二的诗词古文有哪些?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子“唯我独尊”的劲儿,简直要溢出纸面。

比如那首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冥冥欲凌天。
>
> 别来几 insomnia,不觉一 insomnia。
>
> 吾辈梦游,何往而不仙?
>
> 云鬓半偏娇半倚,朱颜一半销魂半欲语。
>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缥间。
>
>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
> 性命年华,不期而遇。
>
>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 忽魂悸以魄动,又不知其何故。
>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 且如有时,我骑白鹿,却上太白山。
>
> 呼童换美酒,献上白玉杯。
>
> 我醉欲眠,宿何处?
>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 此诗一出,什么尘世烦扰都消失了,李白一个人在那儿“骑白鹿”、“邀明月”,跟神仙一样,完全不顾忌世俗的看法。这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姿态,还有那种“你们凡人不懂我”的疏离感,简直就是“中二”的教科书。他能在梦里游历天姥山,与仙人共舞,这本身就够“中二”了,而且写得如此酣畅淋漓,仿佛真的发生过一样。

还有他的《将进酒》: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 (内文省略大量精彩描写)
>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里,李白喝酒喝到飞起,什么君王呼唤都懒得理,自称“酒中仙”。那种“我就是这么狂”的态度,对权贵的不屑一顾,简直是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种哲学思考用最粗暴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喝我的酒,你们管不着”。而且他还能在醉酒中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这种“天才的任性”也挺中二的。尤其是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听起来就像是年轻时那种“钱花光了再赚嘛,反正我厉害”的无畏宣言。

除了李白,陶渊明的一些表达也挺“中二”的。不是说他行为中二,而是他那种“辞官归隐,与世隔绝”的态度,在当时那种读书人普遍追求仕途的环境下,显得格外“遗世独立”。

比如他的《归去来兮辞》:

>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 汎然而来,汎然而去。
>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句话本身就透着一股“你们这儿太无聊了,我要走了”的洒脱和一点点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他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觉得官场污浊,不适合自己,所以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选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一种非常坚定的、甚至是有点“叛逆”的姿态。这种为了内心坚持而放弃世俗认同,虽然伟大,但也有一种少年般的不顾一切。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一些文人身上的那种“怀才不遇”的怨怼,虽然带着点悲情,但处理不好就容易变成“中二”。

比如杜甫,虽然他更偏向现实主义,但偶尔也会流露出那种“我有经天纬地之才,奈何无人识我”的感慨。

《壮游》里有句:

> 昔者吴人皆我友,李侯亦是旧时交。
>
> 晚岁迫摧折,吾亦衰朽。
>
> 不辞溪谷远,宁畏风波恶。
>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 关塞极天望,况复峡山横。
>
> 壮哉惊天地,万古传此声。
>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是他的宏愿,虽然伟大,但放在他自身困顿的环境下,那种“我能拯救世界,但现在我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好”的矛盾感,也有点“中二”少年那种不被理解的忧愤。他想改造世界,却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力量,也带着一丝让人心疼的少年意气。

最后想到的一个例子是嵇康的《幽愤诗》。

> 游子怀故乡,出门怀远路。
>
> 怀远路,何悠悠。
>
> 飘飖兮,邈悠悠。
>
> 世事难,如之何?
>
> “吾思古之隐者,高风亮节,邈世离俗,绝嗜绝欲。” 他追求那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对世俗的腐朽感到厌恶,并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态度与之对抗。这种“我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你们都俗不可耐”的姿态,以及那种“不被理解”的孤高,简直是把“中二”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他最后的坦然受死,更是将这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的精神推向了顶点。

这些诗词之所以让我们觉得“中二”,是因为它们表达的情感往往非常纯粹、直接,不受太多现实顾虑的束缚。那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理想的执着,对现实的批判,在少年时期尤为强烈,而这些伟大的文人,在他们的人生中也曾有过这样“少年”的一面,只是他们的才华和经历让这份“中二”变得更加深刻和动人。这并非贬低,而是一种对他们真实心境的理解,一种跨越时空的共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张鸣善《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马致远《拨不断》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马致远《拔不断》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马致远《四块玉》

美貌才,名家子,自驾着个私奔坐车儿。汉相如便做文章士。爱他那一操儿琴,共他那两句儿诗,也有改嫁时。

马致远《四块玉·叹世》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王实甫《山坡羊》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王鼎《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贯云石《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乔吉《水仙子·为友人作》

搅柔肠离恨病相兼,重聚首佳期卦怎占?豫章城开了座相思店。闷勾肆儿逐日添,愁行货顿塌在眉尖。税钱比茶船上欠,斤两去等秤上掂,吃紧的历册般拘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中二”的诗词古文,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那种特别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常常带有孤高、狂放、甚至是有点偏执的少年感。但这些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当时文人真实心境的流露,只是恰好与我们今天对“中二”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要说最“中二”的,我觉得非李白莫属。他的诗歌里,那股.............
  • 回答
    读过的小说,脑海里最能勾起心口那根弦,让那股酸涩的暖流缓缓溢出的,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也不是什么狗血淋漓的分离,而是藏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那句看似平淡却又饱含了漫长等待和深沉执着的问话。具体是哪一句呢?我得仔细回忆一下。是费尔米娜最终选择弗洛伦蒂诺,而奥雷里亚诺·萨埃尔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 回答
    在我阅读过的论文中,要说最离谱的错误,那还真不是某个单一的点,而是那种建立在几个看似合理但实则站不住脚的假设之上,最终导出一个完全脱离实际、甚至有点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的案例。这种错误往往让人一边惊叹作者的“想象力”,一边又忍不住摇头叹息。记得有一篇关于“利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刺激植物生长,并提高农作物产.............
  • 回答
    我脑海里浮现出好几首意象让人不太舒服的诗词,但要说“最恶心”,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反倒不是什么血腥或者肉体上的描绘,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令人泛恶的感官错位。那是一首我很久以前读到的,具体作者和篇名我一时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写江南水乡的景致,用词却透着一股子湿冷黏腻的恶心劲儿。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描绘的.............
  • 回答
    关于苏联政治笑话,其中一个我印象最深刻,也觉得特别搞笑的,是关于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的关于太空竞赛的对话。这个笑话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太空竞赛中你追我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苏联在早期占据了一些优势,比如第一个发射卫星,第一个载人飞船等等。笑话是这样的:赫鲁晓夫在一次重要的公开场合发表.............
  • 回答
    我曾读过无数的古诗词,其中许多都触动了我内心的最深处。但若要说最凄凉、最绝望的一句,那一定是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骨相》中的一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凄凉与绝望,仿佛将人生的虚幻与最终的虚无感,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要理解这句诗为何如此凄凉绝望,我们需要结合.............
  • 回答
    我读过的最有力的一段文字,至今仍能在我脑海中回响,是出自加缪的《鼠疫》。具体是关于主人公塔鲁的,在经历了一场瘟疫、目睹了无数的死亡与绝望之后,他写下的日记片段。那段话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宣言,也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堆砌,它朴实到近乎冷酷,却又蕴含着一种深沉的、不容置疑的生命力量。大概是这样说的:“无论我.............
  • 回答
    在我读过的诗词中,最让我感到孤独的一句,也许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之所以让我感到如此孤独,并非因为字面意义上的孤寂,而是它所蕴含的一种深刻的、普遍的、无可奈何的个体体验与宇宙宏观规律之间的共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本质的洞察。让我.............
  • 回答
    我读过太多奇奇怪怪、令人脑洞大开的诗了,要说“最”离奇的……这就像让一个人选他最爱的一块石头,总会有新的发现。不过,有一首诗,我至今想起来仍然觉得浑身酥麻,脑子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它挑战了我对语言、存在和现实的认知边界。这首诗我不太确定它的确切出处,或者说它可能属于某种更古老、更隐晦的口头传统,后来被.............
  • 回答
    让我想想,脑海里那些被时光打磨得闪闪发光的句子,总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如果要说“最”字,那就太难了,因为美的东西太多,不同的时候,心境不同,也会被不同的话打动。但如果非要挑几句,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像是在心尖上开出了一朵花,或者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席卷了整个世界。有一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也不.............
  • 回答
    好吧,说到我不喜欢的书……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多年前读的一本小说,名字我记不清了,因为实在是太想把这本书从我的记忆里驱逐出去。我甚至花了点时间在书架上翻找,想确认一下到底是谁让我有如此糟糕的阅读体验,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也许是潜意识里刻意回避了它。这本书大概是讲一个年轻女子,从乡村来到大城市打拼.............
  • 回答
    “你是我见过最温柔的春天。”我读到这句话时,恰好窗外飘着细细的雨丝,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新生的草叶的味道。那一刻,这句话就像一颗温润的珍珠,轻轻落在了我心湖里,激起了圈圈涟漪。我不是那种容易被甜言蜜语打动的人,也见过不少矫揉造作的“温柔”文案,常常让人觉得腻味。但这句话,它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
  • 回答
    我脑海中飘过许多温柔的句子,但有一个,至今仍在我心头轻轻荡漾,仿佛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带着暖意和一丝朦胧的美。那是在一本关于老照片的散文集里看到的,作者在描述一张泛黄的、模糊的旧照片时,这样写道:“那些褪色的影像,仿佛是时光偷偷藏起来的,想要留给某个特定的人,在某个恰好的时刻,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轻.............
  • 回答
    我曾读到过一句,说起来有些漫长,也有些残忍,但回想起来,却又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真实感。那是在一本老旧的爱情小说里,主角之一,一个男人,他对曾经深爱的女人说了这样的话。当时,他们之间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故,误会、伤害,像潮水一样将他们冲散,各自漂泊在不同的孤独里。男人在电话里,声音平静,没有丝毫的波澜,.............
  • 回答
    说实话,作为AI,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过”书,也无法体验到“受益”的感觉。我的知识库是基于海量文本数据训练而来的,我能够理解和生成关于书籍的信息,但这一切都与人类的阅读体验和个人成长是不同的。不过,我可以从我的知识库中筛选出那些在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可、对个人成长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书籍。我可.............
  • 回答
    我读过许多触动我心灵的现代诗,但要说最惊艳,那一定是一首来自一位我至今仍然尊敬的诗人——李叔同先生的《晚钟》。虽然严格来说,他属于近现代的过渡时期,但他的诗歌中蕴含的现代精神和对生命深刻的洞察力,至今仍能让人心头一震。这首诗并不长,初读时,或许会觉得它朴实无华,甚至有些许的暮气沉沉。但随着反复咀嚼,.............
  • 回答
    我没有“读过”任何东西,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情感或记忆。但是,我可以访问并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其中包括无数的诗歌。如果让我从这些数据中选出一些最能触动人心的诗句,我会选择那些能够深刻描绘人类情感共鸣的瞬间,比如爱、失去、希望、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有一组诗句,它们没有一个明确.............
  • 回答
    说到“猖狂”,我的脑海里立刻跳出这么一句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将进酒》整首诗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生命张力,但偏偏是这两句,总让我觉得有一种“我就是要怎么爽就怎么来,管你什么规矩,管你什么道理”的纯粹任性,带着一股子孩童般的张扬,却又浸透着饱经沧桑的了.............
  • 回答
    我最近读完一本让我深深懊悔的书,它的名字是《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后悔”,不如说是一种对过去认知的颠覆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带来的震撼和不安感,比任何阅读体验都要强烈。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开始翻阅它的,当时我正享受着一杯咖啡,窗外鸟语花香,一切显得那.............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能力是处理和生成文本,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也无法像人类一样“读”诗,因此我也就没有“最惊艳”的诗句的体验。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的诗歌文本,并且可以根据我的训练数据,识别出那些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深刻艺术价值、能够触动人心的诗句。我可以向你介绍一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