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读过的最搞笑的苏联政治笑话是什么?

回答
关于苏联政治笑话,其中一个我印象最深刻,也觉得特别搞笑的,是关于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的关于太空竞赛的对话。

这个笑话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太空竞赛中你追我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苏联在早期占据了一些优势,比如第一个发射卫星,第一个载人飞船等等。

笑话是这样的:

赫鲁晓夫在一次重要的公开场合发表讲话,语气慷慨激昂,充满自豪感地说道:“同志们!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多么优越!我们不仅在工业生产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我们还要在太空领域一决高下!我们的火箭比你们美国人的飞得更高,更快!我们的宇航员比你们美国人的更勇敢!我们的宇宙飞船更先进!”

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狡黠,仿佛要透露一个惊天大秘密似的,说道:“最近,我们的一次太空飞行任务非常成功,我们的宇航员在太空绕地球飞行,当他经过美国上空时,他从舷窗向外望去,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

赫鲁晓夫在这里停顿了一下,制造了一种悬念。台下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然后,赫鲁晓夫突然提高嗓门,用一种非常夸张、充满嘲讽的语气说:

“他看到了……美国人还在驾驶着他们的牛车在地上奔跑!哈哈哈!”

为什么这个笑话好笑且有意义呢?

夸张与反差: 这个笑话最大的笑点在于其极度的夸张和荒谬的反差。赫鲁晓夫将苏联火箭和宇宙飞船这种尖端科技的成就,与美国还在“驾驶牛车”这种原始落后的意象并列。这种巨大的反差制造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政治讽刺: 笑话的背后是对苏联政治宣传和宣传手法的辛辣讽刺。当时,苏联政府一直在强调自身制度的优越性,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贬低西方,尤其是美国。这个笑话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揭露了这种宣传的虚假和夸大。苏联虽然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成就,但整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方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用“牛车”来形容美国,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式的吹嘘。

对现实的映射: 这个笑话也从侧面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尽管官方宣传总是高唱胜利的凯歌,但普通民众并非全然相信。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人们可以表达对官方说辞的怀疑和嘲弄。笑话成为了一种泄压阀,让人们在压抑的环境中找到一些轻松和反抗的出口。

赫鲁晓夫的个人风格: 这个笑话也恰好符合赫鲁晓夫在位时期那种有时粗鲁、有时又有点狡黠和幽默的个人风格。他确实喜欢发表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讲话,有时候也会使用一些夸张的比喻。这个笑话似乎是对他这种风格的一种演绎,并且将其中的讽刺意味放大。

“牛车”的象征意义: “牛车”在这个语境下,不仅仅是指交通工具的落后,更象征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与苏联所宣传的先进科技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让笑话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这个笑话通过极度夸张的对比和对苏联宣传模式的模仿与颠覆,巧妙地讽刺了当时苏联的政治和宣传策略,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人们的普遍心态。它的简单直接和荒谬感,让它成为一个流传甚广且令人难忘的苏联政治笑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苏联时期莫斯科卢比扬卡(克格勃总部)大楼外。一个愁眉苦脸的男子一边走路一边自言自语:肥皂没有,电池没有,袜子也没有。。。。。。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看起来象是便衣的人小声对他说:公民同志,您要是再这样诋毁我们伟大的社会住义国家,我就要拿手枪把敲你的脑袋了!那个男子看看便衣警察,继续自言自语:看看,连子弹也没有。。。。。。

2.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瑞士开会,休息时间两个人很无聊,就开始比谁的保镖更忠诚。卡特先来,他把自己的保镖叫进来,推开窗(外面是20层楼)说: “约翰,从这里跳下去!”约翰哭着说:“你怎么能这样呢,总统先生,我还有老婆孩子呐。”卡特被感动了,流着泪说是自己不对,叫约翰走了.然后轮到勃列日涅夫,他也大声叫自己的保镖伊万。“伊万,从这里跳下去!”伊万二话不说就要往下跳,卡特一把抱住他说:“你疯了?跳下去会死的!”伊万一边挣扎着要跳下去一边说:“放开我,混蛋,我还有老婆孩子呐。”

3.苏联邮政发行历届领导人纪念邮票, 发行没1个月,邮政宣布紧急停止使用该邮票。理由是:寄信人不知道往哪面吐唾沫。

4.苏联偷盗现象严重,人民不满。有人问:“到什么时候才没有偷盗现象呢?”有人回答:“到共产主义就没有人偷了,因为在社会主义一切都被偷光了。”

5.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经当面指出斯大林的专制独裁统治,令后者气急败坏,斯大林说:“你再说,我就宣布你不是列宁的妻子!”

6.一个老师愁眉苦脸,贝利亚同志关切的询问:“怎么啦?我能帮您什么忙?”

老师说:“拉甫连季同志,您帮不上忙,您看,现在的孩子都怎么啦:今天我问柳芭‘列夫·托尔 斯泰是怎么死的?’她却说‘不是我干的。’我问萨沙,他也说‘不是我干的。’我问尼古拉,回 答也一样!”

第二天,贝利亚同志找到老师:“您可以放心了,他们已经招认他们杀了列夫·托尔斯泰。”

7.勃列日涅夫去新德里拜访英迪拉先生,发现阿三随地小便,窃笑不已。 英迪拉先生十分不快,去莫斯科回访的时候便满大街找,不禁感叹苏联人民素质高,但又很不甘 心。皇天不负,英迪拉先生终于发现有个人在路边浇墙呢,大喜。

勃列日涅夫恼羞成怒,下令追查,并回复说―― “那人是印度驻苏大使。”

8.鲍里斯·叶利钦的演讲: “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的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 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我们伟大的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9.尤里·安德罗波夫执政仅一年零三个月,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他患有严重的肾病。康斯坦丁同志同志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尤里同志登上列宁墓讲话时,前面总有两个麦克风。 他神秘地对米哈伊尔同志说:“你知道为什么尤里同志前面总有两个麦克风吗?一个是讲话用的,而另一个 是给他输送氧气的。”

10.越战时期 ,河内物资奇缺 ,向苏联求救 。 苏联电 :勒紧腰带 。 河内回电 :请给腰带 。

11.苏联社会变化在于,在斯大林时代,当有陌生人敲门的时候,屋子里的人都停止说政治笑话而把酒拿出来,到了 70年代以后,还有陌生人敲门的话,他们会开始说政治笑话而把酒藏起来。

12.一个美国人告诉一个苏联人,美国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国家,美国人可以站在白宫前大喊:“罗纳德·里根,你下地狱吧!”苏联人表示,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苏联人也可以站在克里姆林宫前大喊:“下地狱吧里根!”

13.在苏共 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做秘密报告前突然消失了。但是过了几分钟后他又回来了,并登上了主席台。 人们问他:

“赫鲁晓夫同志,您刚才去哪了?”

“我去列宁墓里看了看,摸摸斯大林还有没有脉搏,以防万一。”

14.问:苏联农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答:主要的障碍有 4个: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15.38年的时候,某党员被清洗进了监狱。在牢房里,他发现有人在不断祷告上帝,感谢沙皇,一脸笑容。一打听,这位是某个隐藏了有年头的军官。

他问这军官,为什么这么开心啊?

“感谢上帝啊,沙皇万岁,现在的监狱里关了这么多布尔什维克和犹太人了!”

————————假装分割线

过50赞了,让我来再更几个

16.勃列日涅夫不懂足球。有人送给他一个足球,他说:

“谢谢您的勋章。但它看起来很像赫鲁晓夫。”

17.苏联反犹主义者:“外国报纸全都是犹太人办的!”

苏联犹太人:“没错!所以外国报纸寄到这里时都给施了割礼。”

18.斯大林钓鱼,可一直未见一条鱼上钩。他见别人频频得手,脸面上有些挂不住。贝利亚同志为他开脱道:

“这里的鱼都是托洛茨基养的。”

斯大林不知何意,问:“何以见得?”

苏斯洛夫答道:“如果不是托洛茨基的鱼,为什么还怕您接见呢?”

19.在苏联,一个人在职工大会上演讲。他卖力地讲苏联人民多么的富有…… 这时拉宾诺维奇举起了手说:“我们的肉都到哪去了?”

第二天,那个人又来演讲。海默维奇举手问,“我不想知道肉到哪里去了,我只想知道拉宾诺维奇到哪里去了?”

20.在调查表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执行总路线时你动摇过吗?

拉宾诺维奇回答道:“我和总路线一起动摇。”

21.地狱有个规矩,谁在人间害了人,被害人的血将淹此人。

一次上帝去地狱视察,发现血只浸到贝利亚的腿。上帝就很奇怪,问到:“你杀了这么多人,怎么血只及腿呢?”

贝利亚答道:“因为我站在伟大领袖斯大林的肩上!”

22.数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

在数学上,如果给出什么东西,都需要证明,而科学社会主义什么都能证明,就是什么也不能提供。

23.去买报纸,要一份《真理报》。

报贩回答:《真理》没有了,只有《消息》。

24.俩个警察在查一位过路人的证件。那位过路人只找到了一张尿检分析报告。

第一个警察大声地读到:“报告分析:蛋白,负;糖,负。”

“糖是负的,很安全。”

25.辅导员问工人,“你们知道什么是苏联经济模式吗?”

一个工人想了一会,回答道:“就是你们假装给我们发工资,而我们假装干活。”

—————————假装分割,破100赞了,再更几个

26.斯大林死后, 因为被赫鲁晓夫视为禁忌, 因此希望把斯大林的遗体葬在海外,于是苏联向各国征求意愿:

英: 我们这边已经有丘吉尔,大战的英雄有一个就很够了。

德: 我们这边已经有希特勒,独裁者有一个就太多了。

这时, 以色列表明同意的意见。但是赫鲁晓夫马上脸色变青, 拼命反对——“ 那里以前有人复活过啊!”

27.昨天莫斯科发生了地震,但学者们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莫斯科处在非地震带上。最后经过研究,并非是地震,而是勃列日涅夫同志佩有勋章的衣服掉在了地上。

28.问:哪个国家最富?

答:苏联。它已经被偷了五十多年了,但还没有被偷光。

29.——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

——成功地克服了在其它社会制度里不会存在的困难。

——什么在苏联是最常见的?

——暂时的困难。

30.亚历山大、凯撤、拿破仑做为贵宾,参加红场阅兵。

——我要是有苏联的坦克,我将是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说。

——我要是有苏联的飞机,我将征服全世界!凯撤说。

——我要是有真理报,世界现在也不会知道滑铁卢!拿破仑说。

31.一艘苏联货船被食人族海盗劫持,海盗准备把所有的海员吃掉。船长问道:

“亲爱的食人族同志,你们有过集体化吗?”

“没有!”

“你们有过个人崇拜吗?”

“没有!”

“你们有过十月节吗?”

“没有!”

“好吧,那我就真的不能理解你们为什么这么残忍了……”

32.在苏联有两类人,黑的和红的。黑的人坐着黑色小汽车,吃着黑色鱼子酱,能免费得到所有只能在黑市上见到的玩意儿;红的人在日历上标红的日子里扛着红旗走过红场。

33.党的宣传员在演讲中说道:“帝国主义者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干涉苏联内政!”

34.问:改革的前景是什么?

答:有两种可能的情况。现实的可能是火星人会降临地球帮我们打理一切,科幻的可能是我们能自己完成改革目标。

35.我的妻子已经在厨艺学校学了三年了。

哇,那她的厨艺一定很好咯?

没有,她们刚学习到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分割

给自己写的文章引个流

———————假装分割了,破一百五十赞了,继续更。

36.苏联领袖被邀请到法国巴黎访问。法国官员带他到处看看,他对国防总部、巴黎地下铁、凯旋门、国画馆、高速公路网和闻名世界的TVG快铁都不感兴趣。当法国官员带他到巴黎艾菲尔铁塔前时,他忽然对铁塔很感兴趣。他对法国官员问道:“啊哈!巴黎是不是有九百万人口?”

法国官员:“您说的一点都不错。”

领袖洋洋得意道:“哈哈,终于找到了,原来你们巴黎九百万人共享一台钟塔!”

37.警察对迷路的小孩说道:

“别哭了。我们将通过电台广播你的名字。很快你的妈妈就来接你回家了。”

“好啊。但你们最好通过BBC,我的爸爸妈妈只听那个频道。”

38.肃反委员会头子向斯大林请示:”下一批人在午饭前枪毙还是午饭后?

“斯大林回答:”当然是午饭前,午饭得节约下来给流浪儿童吃。

39.一个苏联人和一个美国人一起闲谈,美国人吹牛皮:“我有三辆小汽车,开福特上班,开卡吉拉做客,开伏里瓦到欧洲旅行。”苏联人听了笑着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上班坐有轨电车,下班坐地下火车……”苏联人话还没有完,美国人忙问:“那到欧洲旅行你坐什么车呢?”“坐坦克!”苏联人回答道。

40.一个列宁格勒人问他生活在莫斯科的朋友:“你们莫斯科商店里商品摆的很多吗?”朋友回答说:“我们商店里的商品摆的象赫鲁晓夫头上的头发一样多。”

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美国笑话,改天更几个

—————————分割分割,破200赞了,再更再更

41.问:“如何赶走克里姆林宫里的老鼠?”

答:“在里面放个标牌,写上‘集体农场’四个字,不一会大半老鼠都会饿死,剩下的都逃之夭夭了。”

42.问:为什么是安德罗波夫,而后是契尔年科被选为总书记?

答:这是因为安德罗波夫的肾检查结果最差,契尔年柯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最差。

43.勃列日涅夫掌握国家大权后,将老母亲从乡下接到莫斯科,准备让她享享福。下车后,勃列日涅夫骄傲的向母亲展示自己的豪华别墅和高级汽车。老太太看到这一切,有些慌,急忙说道:“孩子啊,这一切好是好,但共产党来了怎么办?”

44.伊万下班回家,看见老婆和一个陌生人躺在床上。伊万当即吼道:“真耽误事,街角的商店在卖鸡蛋,还不赶紧排队去!”

45.一次高规格的苏联代表团正在返回途中,突然飞机的尾部脱落了。

官员们命悬一线,死死抓住能抓着的东西,由于乘客量太大,飞机正在快速下落。

赫鲁晓夫急中生智,大喊道,“苏联永垂不朽!”

急促但暴风雨般的掌声之后,飞机开始运行正常,最终安全抵达莫斯科。

46.赫鲁晓夫前来参观前卫派的美术展览。

“这对该死的绿点和黄点是什么?”

“这幅画,赫鲁晓夫同志,是表现我们英勇的农民在努力完成生产两亿吨谷物的计划。”

“啊……哦……那这堆黑三角和红条条呢?”

“这幅画描绘了工厂中我们英雄般的产业工人。”

“那这个长耳朵的肥屁股呢?”

“赫鲁晓夫同志,这不是画,是镜子。”

47.“爸,您能给我套车钥匙吗?”

“好,别丢了,儿子,七年之后我们就会领到车!”

48.赫鲁晓夫去欧洲访问,晚上坐火车回国,到一个车站停下来,同行的人问:“到什么地方了?”赫鲁晓夫把手伸到车窗外,一会儿抽回来,说:“到东德了,有人亲我的手。”车行了一段后又停下来,赫鲁晓夫又把手伸到窗外,说:“到波兰了,有人在我手上吐口水。”最后一次他抽回后说:“到我们苏联了,你们看,我的手表被偷走了。

49.安德波洛夫是一个科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他说明了,克格勃的速度和声音的速度是一样的。

50.在敖德萨一间屋子的后院外传来了炮响。萨拉从窗户探出头去:“埃布拉姆,怎么了?是他们给商店送来肉了吗?”

“不是,是因为勃列日涅夫到敖德萨了。”

过了一会儿,礼炮声又响了。

“埃布拉姆,听到了吗?他们给商店送来肉了!”

“我说了,这是勃列日涅夫到了。”

“怎么会,他们第一下打偏了吗?”

—————————————分割分割,破300赞了,我再更几条。

51.美国人、英国人、和苏联人夸口,说能给猫吃下芥茉。

美国人逮住猫,把芥茉塞到了猫嘴里。 “这是暴力!”苏联人抗议道。

英国人把芥茉放在两片香肠里,给猫吃下去。 “这是欺骗!”苏联人抗议道。

苏联人把芥茉抺在猫的屁股上,猫敖敖叫着,用嘴去舔他的屁股。 “请注意,他是自愿的,并且唱着歌!”

52.问:“苏联和英国的童话传说有什么不同?”

答:“英国童话的开头通常是:‘很久很久以前……’而我们的则是;‘不远了,不远了……’”

53.两个中学同学相遇然后寒暄。

“您现在在哪工作”

“中学老师.您呢?”

“克格勃。”

“啊,您在克格勃具体干什么?”

“我们负责揪出那些对国家不满的家伙。”

“您的意思是……还有人比较满意?”

“哦,那些人不归我们管,负责管他们的是纪委。”

54.问:“共产主义还有会货币吗?”

答:“南斯拉夫的修正主义者说会有,中国的教条主义者说没有,我们是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有。”

55.问:“苏联人第六感的什么方面最发达?”

答:“高度的满足感。”

56.问:“共产主义实现时警察还存在吗?”

答:“当然不。那时候所有公民都已经学会自己逮捕自己”

57.军需处长在一名下士的陪同下到兵营视察物质供应情况。他们走到油料库附近,在地上发现一个烟头。

军需处长不满的说:“这是谁的烟头?!”

下士看了看四周,欣喜的说:“看来谁的也不是,上校同志,赶快拣起来吧!”

58.苏联共产党垮台之后,一个男人走进报亭要一份苏联共产党的报纸。

“我们已经不卖苏联共产党的报纸了。”报亭老板说。

过了一会儿,那人又走来要买苏联共产党的报纸。

“我们已经不卖苏联共产党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那人又走来要买苏联共产党的报纸。

“你听不懂吗?我们已经不卖苏联共产党的报纸了!”老板很不高兴。

“我懂,但我就是爱听这个!再说一遍吧!再说一遍吧!”

59.契尔年科要死了。他用电话拨出了一个秘密的号码,接电话的是勃列日涅夫。

“我亲爱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契尔年科说道,“我就要找你去作伴了。告诉我,我该带点什么 么?那儿有什么短缺么?”

“不,我们这儿什么都有,就像共产主义已经实现了一样。”勃列日涅夫答道,“不过或许你可以 带一副刀叉?”

“什么?你们那儿刀叉不够?”

“我们这儿刀叉不缺。可是,轮到希特勒下厨的时候他会让所有的共产党员都用镰刀锤子吃饭。”

60.两个骷髅相遇了,一个问另一个: “你是死在戈尔巴乔夫的新粮食政策颁布之前还是之后?”

“我还活着。”另一个答道。

———————破400了,加紧更新,更一点东德笑话吧。

61.两个囚徒在监狱里相遇。

其中一个人问:“什么原因进来的?”

“我是一个自行车零售商,呼吁过让埃里克.昂内克下台。你以前是干吗的?”

“我用望远镜观察了埃里克.昂内克。”

“这没什么呀!”

“是的,很好,不过我在望远镜下安装了一个步枪……”

62.埃里希·昂纳克和史塔西领导人埃里希·梅尔克在讨论他们的爱好。昂纳克:“我喜欢收集关于我的笑话。”梅尔克:“那咱们爱好差不多,我喜欢收集讲你笑话的人。”

63.斯塔西审问一个经常去做礼拜的教徒:“你是否承认,你经常去教堂?”

“是的。”

“你是否还承认,你亲吻了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脚?”

“是的。”

“你也会亲吻我们昂内克同志的脚吗?”

“当然,只要他也吊死在那里!”

64.东德人听说日本人这样测试汽车的密封性:他们把一只猫关进车里,三天之后,如果这猫窒息而死,那么零部件的密封性能判定合格。凡事爱争第一的爱森纳赫人决定效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瓦尔特堡汽车。三天之后,如果这猫还呆在汽车里没有跑掉的话,那么零部件就被判定密封性合格。


65.肉店里的对话:请问您有牛肉吗?没有...猪肉呢?没有...香肠呢?也没有..见鬼的你们到底有什么?!到晚上六点半的营业时间...

66.“谁是钱最多的人?”

“瓦尔特·乌布利希。”

“为什么?”

“那个家伙的工资是无限的!”

67.一个学校老师问一个小孩子:“孩子,为什么你总是用‘苏联兄弟’这个称谓呢?应该用‘苏联朋友’才对”。孩子表示:“但是朋友是可以自行选择的啊。”

68.问:为何史塔西人员都是出色的计程车司机?

答:您刚上车他就知道您的名字和地址了。

69.医生在精神病院巡视。“这里有一个格外严重的病例”,医生指着一个病人叹息道,“他居然在昂内克废话的时候没有关掉收音机!”

70.年轻的国家安全部人员得到他的第一个任务:一个纳粹分子潜入了最高政治局会议。

昂纳克同志的发言持续了两个…三个…四个小时,突然间,年轻的情报人员一跃而起扑向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最终也承认了自己就是那个纳粹分子。

安全部部长向年轻人祝贺并询问他是怎样认出间谍的。年轻人回答:“因为我想起列宁同志的一句名言:阶级敌人是永不会沉睡!”

user avatar

1.

  一个年轻人被判了25年有期徒刑投入了监狱,他边敲着铁窗边喊:“我是无罪的”。狱友们把他拽了下来摁在了地上:“别不承认,真无罪的都只判了5年!”


2.

  一个法国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在鉴赏一幅伊甸园的油画,亚当和夏娃在画中赤身裸体。

  法国人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只有法国才能这样浪漫!

  美国人说:他们一定是美国人,只有美国才能这样自由!

  苏联人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们明明买不起衣服,却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


3.

  列宁病重,把斯大林叫到跟前,忧心重重地说:斯大林同志啊,我提心我走了以后,很多同志不跟你走啊。

  斯大林自信地回复道:列宁同志,请放心,如果他们不跟我走,我就让他们跟你走!


4.

  有只鹦鹉天天听到对缺衣少食的吐槽,也学会了。有一天,它的主人发现鹦鹉不见了,怕鹦鹉在外面乱说给自己闯祸,于是专门写了个告示:丢失鹦鹉一只,本人不同意它的正质观点。


5.

  一个人从河里抓了条鱼带回家,他老婆看到了,伤心地对他说:亲爱的,你抓条鱼回来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炸着吃,你不是很爱吃炸鱼么?

  ——可是我们没油

  ——那我们煮着吃,鱼汤也很鲜美

  ——可是我们没锅

  ——那我们吃顿烧烤吧

  ——可是我们也没柴

  于是这个人没有办法,只得把鱼扔回了河里。鱼在河里高兴地游了一圈,然后跳出水面,举起右鳍,高喊道:斯大林万岁!


6.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总统送给他一部有神奇功能的电话机,这部电话机既可以打到天堂,又可以打到地狱。

  赫鲁晓夫想向列宁汇报苏联几十年的情况,于是先拨通了天堂的电话:我找列宁。

  接线员说:对不起,天堂没有叫列宁的。

  赫鲁晓夫只得挂了电话,心想:完了,列宁同志一定被投入了地狱。于是无奈地拨通了地狱的电话。

  地狱接线员果然找到了列宁,于是赫鲁晓夫向列宁汇报了从列宁逝世到他访问美国几十年的事件,足足讲了好几个小时。

  几天以后,赫鲁晓夫看到通信公司寄来的话费单惊了:往天堂打的电话不到1分钟,花费居然几十美元,往地狱打的电话足足几个小时,花费不到1美元。

  赫鲁晓夫于是拨通了通信公司的电话询问是不是计费有误,通信公司在查阅通话记录以后回复道:根据贵国的生活状况,往天堂打是长途,往地狱打只是市话!


7.

  苏联在二战中转入战略反攻。苏联士兵举着斯大林的画像途经波兰。一个老太太问:请问画像里的人是谁呢?

  士兵回答道:这是我们伟大的的领袖——斯大林同志。

  老太太又问:他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

  士兵自豪地回答:他把令人讨厌的德国人赶回了老家!

  老太太又疑惑地问:既然他这么伟大,为什么不把令人讨厌的俄国人也赶回老家呢?


8.

  一个人因为表达对ZF的不满被抓了,他对警察辩解道:我没说哪个ZF不好。

  警察反驳:别狡辩了,我干了那么多年,哪个ZF不好我能不知道么?


9.

  赫鲁晓夫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于是去电影院看一部有自己出场的记录片。到了自己出场的镜头,观众们都起身鼓掌。

  正当他得意时,被身边的人揪了起来:赫鲁晓夫要出场了,你怎么不起身鼓掌,不要命了么?


10.

  1980年,奥运会在莫斯科召开,勃列日涅夫在开幕式上拿出演讲稿,开始念祝贺词:噢!噢!噢!噢!噢!

  台下的人一头雾水,后来才发现,本该念的演讲稿拿错了,上面印的是一幅五环旗。


11.

  苏联工程师把早年莫斯科地铁修筑方案时交给斯大林审批,在接到经斯大林审批后,发现图纸上不仅有斯大林的签字,还多了一个圆型的茶杯印,于是莫斯科地铁就多了一条环形线。


12.

  赫鲁晓夫参观养猪场,站在猪群里拍了张照片,在登报纸的时候编辑犯了难:标题该咋写呢?后来经过共同讨论,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在印出的报纸上,照片下方赫然出现了一行字:前排左三为赫鲁晓夫同志。

user avatar

一个记者去采访加加林,敲了半天门,没人开门。

邻居探出头来说,加加林同志上个星期去太空执行任务了。

记者问,那他的妻子呢?

邻居答,她今天早晨上街买日用品了。

记者说,我要采访一些加加林同志的日常生活,和他妻子谈也是一样的,我就在这里等她回来吧。

邻居说:您不妨还是去加加林同志的办公室等吧,因为我觉得加加林同志肯定比妻子先回来。

user avatar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个:

一个苏联企业代表团到美国福特汽车厂访问,在工厂门口问美国人:“这个工厂是谁的?”美国人回答:“是福特先生的。”苏联人又问:“那门口停着的那些汽车都是谁的呢?”美国人回答:“是工人们的。”

后来美国代表团回访,到了苏联汽车厂门口,问:“这个工厂是谁的?”苏联人回答:“是属于苏联全体人民的。”美国人又问,“那门口停着的这些汽车是谁的?”苏联人回答:“是厂长和书记们的。”

user avatar

之前看过一个特别冷,特别逗的


伊万去住酒店,前台告诉他现在单人间都被订满了,我们只能给你安排一个四人间

伊万住进四人间之后,发现另外三张床位上都有人了,并且这三个人彼此认识,还一直在大声讲政治笑话,这让想睡觉的伊万很不高兴

于是伊万来到前台,对服务员说,“十分钟后往我的房间送一壶茶”,然后又走回房间,拿起一个烟灰缸,对着烟灰缸大声说道,“十分钟后往我的房间送一壶茶”

过了十分钟,酒店服务员准时拿着一壶茶出现在房门口,房间内顿时一片寂静,再也没有人说话。伊万就这样安稳地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醒来却发现他的三个室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大惊失色的伊万连忙跑去找服务员。

“这不是您该关心的事情,”服务员回答道,“不过对着烟灰缸说话确实是个好主意,上校非常欣赏你的机智。”

user avatar

经典的苏联政治笑话实在太多了,有的还得看俄语原文或懂点背景知识才能体会笑点,列举几个比较有意思的:

1.

Ленин показал, как можно управлять.
Сталин показал, как нужно управлять.
Хрущев показал, что всякий дурак может управлять.
Брежнев показал, что не всякий дурак может управлять.
列宁展示了怎样统治上国家;
斯大林展示了怎样统治国家;
赫鲁晓夫展示了所有笨蛋都能统治国家;
勃列日涅夫展示了不是所有笨蛋都能统治国家。

2.

– Почему Ленин носил ботинки, а Сталин – сапоги?
– При Ленине Россия была загажена лишь по щиколотку.
—为啥列宁穿皮鞋,斯大林穿皮靴?
—列宁那时候俄罗斯还只脏到脚脖子。

3.

– Чем занимаются в советском посольстве в Пекине?
– Изучают биографию Грибоедова.
—苏联驻北京大使馆都在干嘛?
—研读格里鲍耶陀夫[1]的传记。

4.

– Из чего можно заключить, что земля круглая?
– Все помои, которые мы льем на запад, льются на нас с востока.
—怎么就能得出地球是圆的?
—我们泼给西方的脏水都从东方泼回来了。

5.

– Зачем ездила советская делегация в Финляндию?
– Перенять у финнов опыт, как отбиться от великого восточного соседа.
—苏联代表团去芬兰干嘛?
—学习芬兰人击退东方强邻的经验。

6.

– Что было раньше – курица или яйцо?
– Раньше было все!
—之前有鸡而后有蛋,还是之前有蛋而后有鸡?
—之前这俩都有。

7.

– Можно ли завернуть автобус в газету?
– Можно, если в ней напечатана речь Хрущева.
—用报纸能把公交车卷起来么?
—可以的,只要上面印的是赫鲁晓夫的发言。

8.

Хрущев на банкете в Индии. Рядом с ним сидит очаровательная полуголая индийская танцовщица. Хрущев под столом поглаживает ее колено. Танцовщица наклоняется к нему и шепчет:
– Товарищ Хрущев, поднимитесь выше – не меняйтесь в лице! докладывает майор гос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Пронин.
赫鲁晓夫在印度参加宴会,旁边坐着一个妖艳的半裸印度舞女,赫鲁晓夫在桌底偷偷摩挲她的膝盖。舞女忽然倾身向他耳语:「赫鲁晓夫同志,您坐正一点,脸上不要露出异色,国安的普罗宁少校正在发言呢。」

9.

Американцы много лет готовили резидента для работы в СССР. Его легенда была разработана блестяще. Наконец, его забросили с самолета на советскую территорию, и он вышел из лесу, одетый в ватник и кепку. Зайдя во двор избы, он попросил у бабки напиться.
– А ты, милок, не шпиен ли будешь?
– С чего ты взяла, бабка?
– Да мы в наших краях негров отродясь не видали!
为了潜伏苏联,美国佬花了很多年才培养出一个优秀特工,并把他的履历也编得无可挑剔。最后他被空投到了苏联领土,穿着棉坎肩和鸭舌帽就从森林走了出来。他走到一家农家小院,想跟里面的老婆子讨口水喝。
—喂!你,小伙子,来当间谍的吧?
—老婆子,你咋知道的!
—我们这个地方还从来没见过尼格罗人呢。

10.

Сталин делает доклад. Вдруг в зале кто-то чихнул.
– Кто чихнул? (молчание.)
– Пэрвый ряд, встать. Расстрелять! (бурные аплодисменты.)
– Кто чихнул? (молчание.)
– Втарой ряд, встать. Расстрелять! (долго не смолкающая овация.)
– Кто чихнул? (молчание.)
– Трэтий ряд, встать! Расстрелять! (бурная овация всего зала, все встают, возгласы "слава великому Сталину!")
– Кто чихнул?
– Я, я! Я чихнул! (рыдания.)
– Будьти здаровы, таварищ!
斯大林在作报告,忽然大厅里有人打喷嚏。
—谁打的喷嚏?(全场鸦雀无声)
—第亦排,起立。墙毙!(雷霆般的掌声)[2]
—谁打的喷嚏?(全场鸦雀无声)
—第儿排,起立。墙毙!(经久不息的热烈欢呼)
—谁打的喷嚏?(全场鸦雀无声)
—第散排,起立。墙毙!(全场雷霆般的热烈欢呼,全体起立高喊「伟大的斯大林万岁!」)
—谁打的喷嚏?
—我,我!我打的喷嚏!(带着哽咽)
—祝你森体健堪,筒子!

11.

При Ленине было как в туннеле: кругом тьма, впереди свет.
При Сталине – как в автобусе: один ведет, половина сидит, остальные трясутся.
При Хрущеве – как в цирке: один говорит, все смеются.
При Брежневе – как в кино: все ждут конца сеанса.
列宁时期像在隧道里:周围黑暗,前面有光;
斯大林时期像在公交车上:一个在开,一半坐着,剩下的站那哆嗦;
赫鲁晓夫时期像在马戏团:一个在说,所有人都在笑;
勃列日涅夫时期像在电影院:所有人都在等着散场。

以上均选自«1001 избранный советский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анекдот»(1001个精选苏联政治笑话)一书,有需要可以自行下载。

1001 избранный советский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анекдот.epub
356.4K
·
百度网盘

参考

  1. ^ 格里鲍耶陀夫是俄国著名作家,写过喜剧《聪明误》,曾两任俄驻德黑兰大使,但由于俄波战争,其第二次任职实际是「政治流放」,到任不久就被波斯人杀死。
  2. ^ 此处原文模仿斯大林的格鲁吉亚口音。
user avatar

西德人去东德考察,去人民机械制造厂的路上,西德人问东德人:你们厂是谁的?

东德人骄傲的回答:“是属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全体人民的!”

西德人注意到了路边的豪宅和走私来的豪华汽车,问:“这些车子房子都是谁的?”

东德人回答:“是书记和厂长的!”

东德人去西德考察,去参观宝马工厂,在路上,东德人问:“你们厂是谁的?”

西德人回答:“是董事会的!”

东德人注意到了路边的别墅和豪车,问:这些都是谁的?

西德人说:这都是工人们的!

user avatar

问:“美国宪法和苏联宪法不是都保证讲政治笑话的自由吗?”

答:“当然,不过美国宪法也保证说完后的自由。”



美国人:“我们有言论自由,可以在白宫前面大喊罗斯福是傻子。”

苏联人:“那又怎么样?我们也可以在克林姆林宫前面说罗斯福是傻子。”



东德某地举办了一个宣讲会,中主持人刚念开始介绍东德生活条件多么优渥,西德人民水深火热时外头就传来了“爆米花,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的叫卖吆喝声。

主持人没管,继续他的宣讲,可当他刚讲完几句,外头又传来了“爆米花,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的吆喝。

如此反复了四五遍主持人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呵斥到:“谁喊的,给我站出来,我立马把你们送到西德,不让你们有继续呆在东德的机会!”

主持人刚说完,全场的听众都站了起来,大声喊到:“爆米花,又香又甜又脆的爆米花!”



问:“什么叫允许,什么叫禁止?”

答:“在英国,被允许的就允许,被禁止的就禁止;

在美国不被禁止的都被允许;在德国不被允许的都被禁止;

在法国什么都被允许,包括被禁止的;

在苏联什么都被禁止,包括被允许的。”



一个男的在报摊买了一份《真理报》。

摊主好奇地问道:“同志,每天早上你都买《真理报》,可连翻都不翻开就扔掉,为什么?”

男人答道:“我在等一份讣告。”

摊主奇怪了:“可是讣告在不知道第几版欸?”

男人答道:“我向您保证,我想看的讣告会上头版的。”



某次美苏领导人会谈,同行的有KGB和CIA安保人员。

席间杜鲁门开玩笑让CIA安保人员从20楼跳下去,CIA安保人员摇摇头说:“拜托,请想想我的家人。”

杜鲁门想了想作罢。

随后斯大林开玩笑叫一名KGB安保人员从20层跳下去,KGB官员二话不说就打开了窗户。

CIA同行见状大惊失色,上前拦住了对方,没想到那名官员激动地大喊:“拜托,请想想我的家人!”



苏联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争论什么是最勇敢的人。 美国人说:“举例来讲,我们有十辆汽车,其中一辆没有刹车。我们抽签,每人搭一辆开山路。 最后我们中的一个人住院,另外九个去看他。”

“这不算什么。”法国人说,“我们选10 个女孩,其中有1个有艾滋病。我们抽签,一人找一个女 孩。最后一个人住院,另外九个去看他。”

苏联人说:“我们聚在公寓里,即便知道我们中有一个告密者。我们讲了一晚上政治笑话,然后九个人进了监狱,另外一个去看他们。”



这位克格勃高官,听说您在了解民间常见的苏联笑话,是真的么?

是的。

那么你现在了解了多少了呢?

二十个古拉格房间。



东德总理昂内克遇到苏勋总便问他:“您有多少个政敌?“

勋宗回答说:“我估计有 1700 万。”

昂内克说:“哦,和我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东德当时1700万人)



伏尔加汽车厂听说日本人这样测试汽车的密 封性:他们把一只猫关进车里,三天之后如果这猫窒息而死,那么零部件的密封性能判定合格。

于是伏尔加汽车厂决定效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但有一点小改动。

三天之后,如果这猫 还呆在汽车里没有跑掉的话,那么零部件就被判定密封性合格。



斯大林和朋友钓鱼,斯大林一直上钩而他的朋友成了空军,周围人见他频频得手说:“这里的鱼都是托洛茨基养的。”

斯大林不知何意,问:“何以见得?”

噢鞥有答道:“如果不是托洛茨基的鱼,那为什么只死在你手上?”



勃列日涅夫不懂足球。有人送给他一个足球,他说:“谢谢您的勋章。但它看起来很像赫鲁晓夫。”



插播一个美国版:

一位女士刚买了一台新车,车载收音机能够根据人的指令播放对应的音乐。

“古典”女士命令到,收音机里马上开始播放肖邦的钢琴曲;“摇滚”女士又命令道,这时电台里就开始播放起了猫王,女士感到很满意。

突然一辆轿车逆行而过,连忙打转方向盘的同时女士骂道“混蛋!”

电台里突然开始播放拜登的演讲。



有位苏联公民不小心掉进水里,于是大声呼救。

周围路人没有理会他,警察过去了也没有理会他,KGB过去了也没有理会他。

在被淹死前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苏穗宗的经济政策就是一坨屎,我是斯大林同志的拥趸。”

于是他瞬间被救起并判了5年。

一年因为他是斯大林同志的拥趸,四年因为他道出了穗宗经济政策的实质。



一位KGB官员结束审讯回到办公室,突然独自大笑起来。

对面办公桌的同事奇怪的问道:“有什么好笑的事吗?”

“是啊,我听到了一个苏联政治的笑话。”

“哦?说来听听?”

“你疯了吗,我刚当着全体下属打了说这个笑话人一顿,并且断定他居心不良。”



前苏联一位公民不敢和别人说政治笑话,于是养了一只鹦鹉天天和鹦鹉说。

有一天鹦鹉丢失了,公民立刻着手写丢失启示:

本人遗失一只鹦鹉,身体特征如下:........麻烦各位捡到后送至XX号房。

随后他想了想又在末了加了一句:“注,本人不同意他的政治观点。”





user avatar

一个外国人看到三个俄国佬在一片空地上忙活,只见其中一个人奋力在地上挖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坑,随后另一个人则把第一个人刚刚挖好的坑用挖出的土又给填平了,第三个人则去打了一桶水浇在刚刚填平的土坑里。

这一幕骚操作完全把那个可怜的外国人完全搞懵了!他揪掉了不少头发都没想明白这几个该死的俄国佬到底在干什么?虽说俄国佬总是让人难以捉摸的!但这几个俄国佬简直是不可理喻。

实在控制不住好奇心的外国人最后前去问那几俄国人到底实在干什么?

“这您都没看出吗?我们当然是在植树,春天来了,正是植树的好季节,组织上给我们分配了植树的任务”,那个最后浇水的俄国人回答到。

“可你们的树在那里呢?我怎么没有看到这个坑里有树的存在?”依然没有解惑的外国人继续问道。

“是这样的同志,我们这个植树小组本来有四个人,一人负责挖坑,一人负责栽树,一人负责栽完树后培土,一人负责最后浇水。但今天负责栽树的伊万病了,所以就没有树。您知道的同志,植树造林是组织和领导交给我们几个的光荣任务,虽然可怜的伊万病了,但我们几个可没有病,我们当然要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不能因为伊万病了就偷懒。”负责挖坑的那个俄国人自豪地回答到!

user avatar

凭记忆手打几个:

(一)

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斯大林作为总评委,正在评审各个纪念雕塑的方案。

第一个方案:普希金阅读拜伦的著作。

斯大林:这符合历史,但不符合总路线呀。

第二个方案:普希金阅读斯大林的著作。

斯大林:这符合总路线,但不符合历史呀。

第三个方案:斯大林阅读普希金的著作。

斯大林:通过!

雕塑揭幕式上:斯大林阅读斯大林的著作。

(为啥春晚不好笑了?这就是原因)


(二)

问:关于地球是圆的这一点,有什么最新证据吗?

答:我们每天朝西边扔粑粑,每天粑粑又从东边扔过来。


(三)

卡特在电话里告诉勃列日涅夫,美国发明了一个非常神奇的电脑,这台电脑可以预知未来。勃列日涅夫非常好奇,让卡特赶快问电脑:1980年的苏联粮食产量如何?随后对计算机给出的答案很满意。于是又问:1980年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名单是?

时间静止了。在勃列日涅夫再三催促下,卡特才说:抱歉,勃列日涅夫同志。我不懂中文,我也不知道上面都有谁呀!


(四)

某天,克格勃的电话铃声响起。

喂,是克格勃吗?

是的,请讲。

你们认识住在瓦西里大街88号的拉宾诺维奇吗?

认识。

你们知道他家后院有一个仓库吗?

知道。

你们知道他家仓库里放了很多木头吗?

知道。

你们知道木头里面藏了很多金子吗?

好的,我们现在就去查看。

第二天一早,拉宾诺维奇给某人打电话:谢谢你兄弟!昨天克格勃帮我把木头全都劈开啦!


(五)

赫鲁晓夫召见国内讲笑话最厉害的人,让他给自己讲个笑话。这个人说:瞧哇,我们的地毯多么好,我们的冰箱多么棒!

赫鲁晓夫:等等,你说的难道不对吗?我们的生活确实如此啊!

讲笑话者:闭嘴,现在是我在讲笑话!


(六)

拉宾诺维奇在红场上喊:感谢斯大林给予的温馨童年。

一个警察跑过来说:你个老灯,阴阳怪气什么呀?你小的时候,斯大林同志还没出生呢!

拉宾诺维奇:所以我要感谢他!


(七)

一个老奶奶好不容易赶上了公汽,她说:感谢上帝!

旁边的小伙子提醒她说:不,你要说,感谢斯大林的领导。

老奶奶:对对对,我老糊涂啦。但是,如果有一天斯大林去世了,不领导我们了,我要感谢谁呢?

小伙子:这时候你就要感谢上帝!说完赶紧跳下车。


(八)

监狱里有三个囚犯。牢头:说说吧,都是怎么进来的?

第一个:昨天晚上,我在宴会上讲了个政治笑话。

第二个:昨天晚上,我在宴会上听他讲政治笑话。

第三个:懒惰。

牢头:?好好说说。

第三个:昨天晚上,我也听到了他讲政治笑话。散会后,我琢磨是立马去告密呢?还是明天一早去告密呢?感觉天太晚了,明早去吧。结果今天早晨还没起床,就被抓了。


(九)

卡特和勃列日涅夫从对门中走了出来。勃列日涅夫说:我们还要尽最大努力削减武装。

此时一个中国警卫走过来说:就™你话多。你们两个,赶紧滚回自己的号子里去!


(十)

某人养了只鹦鹉,它成天念叨苏联坏话。克格勃闻讯来调查,这个人就把鹦鹉藏到了冰箱里。克格勃发现后,不管怎么诱导鹦鹉讲话,鹦鹉都一声不吭。

等克格勃悻悻然离开了,鹦鹉说对主人说:我错了,再也不敢了,请您不要将我流放西伯利亚。


(十一)

莫洛托夫走进斯大林办公室。

斯大林:你知道么,卡冈诺维奇说你是个结巴。

莫洛托夫:是的,斯大林同志,这是真的,我就是个结巴。

斯大林:好吧,可是为什么他要强调这一点呢?

莫洛托夫走了,卡冈诺维奇进来。

斯大林:你知道么?莫洛托夫说你是个犹太人。

卡冈诺维奇:是的,斯大林同志,这是真的,我就是个犹太人。

斯大林:好吧,但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

卡冈诺维奇走了,米高扬进来。

斯大林:你知道么?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刚刚来我这里,都说你是美国牧师(米高扬的确毕业于美国神学院)

米高扬:斯大林同志,他们说话如放屁,哪个字你都不能信——他们跟我见面时,都说你是个“没毕业的格鲁吉亚牧师”!


(十二)

入党时刻。

问:你母亲是谁?

答:我们的苏维埃祖国。

又问:你父亲是谁?

又答: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

再问:你朝思暮想的愿望是什么?

再答:成为孤儿。

(十三)

契尔年科逝世后,克里姆林宫的电话铃声响起:

请问你们那儿缺总书记吗?

说什么呢呀,同志,你脑子不够用吗?

对!脑子不够用,还年老体弱,重病缠身!


(十四)

餐厅里,两个食客在聊天。

甲:你知道勃列日涅夫和王宝强的区别吗?

乙:不知道。

甲:勃列日涅夫很傻,但他扮聪明。而王宝强则很聪明,但他扮傻子。

乙:哦,那么,你知道你跟那边那个服务员的区别吗?

甲:不知道。

乙:一会儿吃完饭,他可以留在这里,而你,得跟我走(一边说,一边掏出自己的克格勃证件)。

甲:哦,那么,你知道你跟我的区别吗?

乙:不知道。

甲:我也不知道(也拿出自己的克格勃证件)


(十五)

赫鲁晓夫到访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一时间礼炮震天响。两个路人在聊天:

怎么回事?

不知道嘛,赫鲁晓夫来了!

我是说,这样对待赫鲁晓夫,是不是太残忍?


另外看有人提到斯大林抓打喷嚏的笑话,这里做个注解:

在原版笑话中,那个打喷嚏的人是克尔日扎诺夫斯基,斯大林流放期间两个人是狱友,关系非同一般。所以斯大林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

很多苏联笑话在如今看来都不知道笑点在哪里了,就好比五十年以后,年轻人去翻老视频,发现在危机关头,弹幕都在刷“萨日朗!萨日朗!”,他们基本是蒙圈的,或者理解歪了……

user avatar

苏联某干部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做干部的父亲感到很丢人。有一次,孩子又考糟了,父亲生气之余想:其他科目不说,政治我是还可以辅导一下的。

于是,他就问儿子:“你在政治课有什么不懂的?爸给你解答。”“嗯…我搞不明白党、社会、工会和人民的关系。”父亲于是长篇大论地讲起来。可是,无论怎么讲,儿子都是不明白。“好吧,你这样理解:我就是党,你母亲是社会,你奶奶是工会,你是人民。”

可父亲讲了几遍,看儿子就像块木头,感到很生气,于是臭骂一通,罚他去屋角面壁思过。可是父亲气昏了头,把儿子忘了。晚上,夫妻二人房中行周公之礼,儿子还在屋角面壁不敢动。一想到奶奶也已经睡了,心里很委屈,流了泪。

“这叫什么事!党在干社会,工会在沉睡,人民在流泪…”

(补注:很多人表示早年看过,我不太清楚。但我看到是在一本80年代的旧书上,似乎是某个叛逃的苏联人写的。原版应确为苏联笑话。)

(补注2:原版见图。我的记忆有出入。出自《克格勃内幕:一个苏联情报官的自述》。)

——————————————————————

3月8日:更新一个刚想起来的。也是一本旧书里看到的,但实在忘了是哪一本。

斯大林听说一个老熟人在监狱里病重了,就去看望他,并吩咐医生要全力救治他。

老熟人问他:“你既然把我关进监狱,为什么又让医生来治疗我?”

斯大林:“我不会让你就这样死掉,我要你看到我们建成共产主义。”

老熟人一笑:“不用了,我已看到你们在克里姆林宫里建成了共产主义。”

斯大林听了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user avatar

讲东德的应该是精髓了

1.

昂纳克早晨站在阳台上,看到太阳升起,开心地说:“早上好,亲爱的太阳!”

太阳回答说:“早上好,昂纳克同志!”

昂纳克中午站在阳台上,看见日正当中,开心地说:“中午好,亲爱的太阳!”

太阳回答说:“中午好,昂纳克同志!”

昂纳克黄昏时站在阳台上,看见太阳快要下山了,开心地说:“再见了,亲爱的太阳!”

太阳回答说:“去你妈的,我已经到西德了!”


2.

昂纳克和情妇在豪华寝室里说着情话。他心情舒畅,慷慨地许诺她一个礼物,要什么都行。

她想了一会,回答说:“亲爱的,如果让你一定要为我做一件事的话,我希望是:开放柏林围墙,一天就够了。”

昂纳克说:“当然没问题,亲爱的。但为何要我做这件事呢?”

情妇回答说:“我想和你单独享受二人世界。”


3.

埃里希·昂纳克想知道人民是如何看待他的,所以他化妆微服私访。他在大街上问一个人:“打搅一下,请问您觉得昂纳克怎么样?”

这个人把他引到一条暗巷,确认四下无人,没有其他人能听见他说话之后,他贴着埃里希的耳朵小声说:“我支持昂纳克!”


4.

一个老妇人在东德询问站岗的警察:“请问那家名字叫‘原则’的商店在哪里呢?”

警察想了一会说:“这里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商店啊。”老夫人说:“肯定应该有的啊,不然我们的昂纳克同志怎么会说‘一切东西在原则上都是可以买到的’呢?”


5.

昂纳克想知道自己的民意支持度如何,于是走近一家高端住宅并敲开了门。

一个小女孩打开门:“叔叔,你是谁呀?”“小朋友,我是那个让你们能够生活得如此幸福的人,是我为你们带来了食物和经济……”“妈妈,妈妈,快点过来,慕尼黑的彼得叔叔来看我们啦!”


来源:zh.wikipedia.org/wiki/%

user avatar

-听说马雅可夫斯基同志昨天自杀了吗?

-是的,很遗憾他昨天自杀了,我们也很伤心。我们这里还保存了他的临终遗言:“哦不,请不要开枪,同志们。请让我见斯大林同志一面。”

————

-如果斯大林、政治局委员和他们的全体跟班都在涅瓦河的一艘蒸汽船上。突然船进水,迅速沉没,谁会得救?

-全体苏联人民。

————

在苏联,一个人在职工大会上演讲。他卖力地讲苏联人民多么的富有......这时拉宾诺维奇举起了手说:“那我们的肉都到哪去了?”

第二天,那个人又来演讲。海默维奇举手问,“我不想知道肉到哪里去了,我只想知道拉宾诺维奇到哪里去了?”

————

联合国邀请一位美国人,一位苏联人,一位越南 人调查,题目是,关于世界粮食紧缺你自己的看法。

美国人:什么叫紧缺?

苏联人:什么叫粮食?

越南 人: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

-请问美国宪法和苏联宪法都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吗?

-那是当然的,不过美国宪法也保障公民说出后的自由

————

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苏联人谈论什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英国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冬天晚上回家,穿着羊毛裤坐在壁炉前面。而旁边的桌子上有着丰盛的晚餐。

法国人:最幸福的事情是和金发美女一起去地中海度假,晚上共度良宵,然后好聚好散。

苏联人:最幸福的事情是一天夜里,当你的房门被克格勃踹开,克格勃大吼道:“伊万你被逮捕了。”而你却可以如释重负地说到:“您敲错门了先生,伊万在隔壁屋子里。”

————

李森科有一次在会议上宣扬他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在场的生物学家们都敢怒不敢言。

朗道站起来装出一副谦虚的样子问:“我外行不懂哈,但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我们割掉每一代牛的耳朵,总有一天能培养出一种不长耳朵的牛?”

“是这样的。”李森科回答。

“很好。”朗道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那既然如此,请问为什么每个女性生下来都有处女膜呢?”

————

请问在你们国家最有权力的部门是什么?

美国人:ISR税务局

苏联人: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越南 人:有关部门

————

列宁的妻子对斯大林提出了批评,斯大林对此十分恼火。

于是他对列宁的妻子说到:“克鲁普斯卡娅同志,如果你这样再说,我将宣布你不再是列宁的妻子!”

————

一个美国人到苏联旅游,发现一个苏联工人很穷。

游客于是告诉工人:“这么做就行。我就会到华盛顿的白宫门前吃干草,总统出来问我为什么做这么奇怪的事儿,我告诉总统我很穷买不起吃的, 总统就帮了我,我现在什么都有了。”

苏联工人于是到莫斯科的红场上吃干草。赫鲁晓夫走过来问出了什么问题。工人解释了他的状况, 赫鲁晓夫答道:“你最好把干草留到冬天,工人同志。估计这个冬天会非常寒冷艰苦,你现在还可以吃青草嘛!”

————

党代会。斯大林发言: “今天我们有两个问题要讨论。第一,我们需要枪毙所有的政治局委员。第二,我们需要把列宁墓涂成亮绿色。”

观众席中传来了一个怯怯的声音: “为什么涂成亮绿色?”

“很好,我就知道大家对问题一没有不同意见。”斯大林说到

————

勃列日涅夫在向工人们讲话:“很快我们就能生活得更好!”

台下传来一个声音: “那我们怎么办?”

————

一个德国人和一个越南 人在聊天

德国人:我们国家曾经有个叫反法西斯防卫墙的墙,不过它最终被推倒了

越南 人:我们国家也有一堵墙,虽说我们看不见它,但它至今发挥着作用,保护着我们

————

版本一:据说地狱有个规矩,谁在人间害了人,被害人的血将淹此人。

一次上帝去地狱视察,发现血只浸到贝利亚的腿。上帝就很奇怪,问到:“你杀了这么多人,怎么血只及腿呢?”

贝利亚得意答道:“因为我站在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的肩上!”

版本二:《神曲》的作者但丁决定下地狱体验一下他诗中的生活。在地狱里犯人们有淹在血泊里的,有的被火烧烤着。但丁突然发现一个最可恶的坏蛋下面的血泊只淹到膝盖。但丁十分奇怪,上前一看,认出了是贝利亚。

但丁问:“看样子,你挺舒服的啊。为什么血只淹到你的膝盖以下呢?拉甫连季·巴甫洛维奇?”

贝利亚得意的回答道:“因为我是站在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同志的肩膀上呢!”

————

一天米哈伊尔同志因私外出,嫌司机车开的太慢,催促了好几次。但因交通拥挤,还是不能让他满 意。最后米哈伊尔同志一把抢过方向盘,把司机推到后面,自己开起来。他一路横冲直撞,造成一片混乱。有人打电话向交通局长反映。

局长大怒,质问该地段交警。

局长:“看到肇事者没有?”

警察:“看到了。”

局长:“为什么不逮捕他?”

警察:“我不敢?”

局长:“为什么?”

警察:“他的官很大。”

局长:“有多大?”

警察:“不知道,反正他的司机是戈尔巴乔夫。”

【话说前天3月2日是戈尔巴乔夫的91岁生日,祝他身体健康】——2022年3月4日

————

鲍里斯·叶利钦的演讲: “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的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我们伟大的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

斯大林同志的汽车被一头牛挡住了,怎么也赶不走,斯大林便下车对牛说:“你再不走,我就把你送到集体农庄去。”牛听了便一溜烟的跑开了。



————

上世纪30年代初,斯大林在苏联掀起“大清洗”运动。由于逮捕行动大多在深夜进行,使得许多人每当到了夜深人静之时都非常恐惧。俄罗斯学者拉津斯基在他的《斯大林》一书中曾描述了关于天文学家莫名其妙猝死的细节:

“大清洗”运动时期的某一天晚上,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在斯大林别墅的花园中夜宴闲谈时,为天上一个星座的名称而引发一场小小的争论。莫洛托夫说是猎户星座,卡冈诺维奇则说是仙后星座。

正当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争执不下时,在一旁笑听两人争论的斯大林认为此事很容易解决,他建议给天文馆打个电话问一下专家就可搞清。于是,斯大林便吩咐秘书给天文馆打个电话。谁知原天文馆长、一位天文学家已与其他几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起被“清洗”掉了,而新上任的天文馆长并非天文学家,而是军人出身,因此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由于是斯大林亲自发问,新馆长当然不敢怠慢,急忙派车去找一位尚未被“清洗”掉的天文学家。然而,这位天文学家自许多同行好友被捕后一直惶惶不可终日,此时见一辆汽车半夜突然停在自家门口,门铃又按得很急,以为自己的“末日”已到,于是,在开门时突发心脏病,猝死在家门口。

被派去请教问题的人只得去找另一位天文学家,第二位天文学家住楼上,在夜里两点半突然被急促的门铃声惊醒,见到一辆小汽车停在楼下,也以为自己的大限已到,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不愿再受凌辱,便毅然决然纵身从窗口跃向星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两起突发事件让新馆长郁闷不已,但他却不敢懈怠,命令手下继续寻找答案。几经周折后,这位天文馆长终于在清晨5点钟打听清楚了星座的名称,于是,他急忙给斯大林的别墅挂电话:“请转告莫洛托夫同志和卡冈诺维奇同志……”但是值班人员却回答说:“没人可以转告,他们早就睡觉去了。”——摘选自《作家文摘》 163期合订本

————

赫鲁晓夫去集体农庄视察,一不小心掉到了青饲料储藏窖里。有个农民把他拖了上来。赫鲁晓夫对他说:“谢谢你,好兄弟。但是请不要对任何人说我掉到了窖里。”

“尼基塔同志,也请您不要对任何人说是我把您从地窖里救了上来。”

————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在哪吗?——在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衣服上​

————

昨天莫斯科发生了地震,专家们对此表示疑问,因为莫斯科并不在地震带上。后来经过克里姆林宫的官员透露,原来是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衣服掉到了地上

————

什么?勃列日涅夫同志又进手术室了?是心脏手术吗?

当然不是,是扩胸手术,为了能在胸前再多挂一枚勋章。

—————

尤里·安德罗波夫执政仅一年零三个月,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他患有严重的肾病。康斯坦丁同志同志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尤里同志登上列宁墓讲话时,前面总有两个麦克风。 他神秘地对米哈伊尔同志说:“你知道为什么尤里同志前面总有两个麦克风吗?一个是讲话用的,而另一个是给他输送氧气的。”

————

勃列日涅夫,杜布切克(注:“布拉格之春”的领导者),艾登和尼克松4人乘坐气球。

气球漏气了,抬不动4人,开始下坠,必须有人牺牲自己跳出。

美国总统喊了声“为了自由世界!”然后跳了出去。

气球下坠暂缓,但过一会儿漏气更多,下坠又加快,必须再跳出1人。

于是英国首相喊:“为了女王陛下!”也跳了出去。

暂缓一会儿又不行了,于是勃列日涅夫同志喊道:“为了社会主义大家庭!”说着就把杜布切克扔出去了。

————

一个苏联克格勃特工和一个美国中情局特工互相吹嘘各自的机构是如何的杰出。

那个克格勃特工首先发言说,“我们拥有你们美国过去15年里所有导弹发射的详细数据。”

中情局特工说:“这不算什么。我们中情局掌握着你们苏联未来15年里所有当选的中央委员名单。”

————

三个囚犯被送到了古拉格。他们开始谈论为什么他们会来到这里。

“我来到这儿,是因为我上班总是迟到五分钟,他们指控我是在(以怠工来)破坏。”第一个说。

“我来到这儿,是因为我上班总是早到五分钟,他们指控我是间谍。”第二个说。

“我来到这儿,是因为我上班总是准时赶到。”第三个说,“他们指控我拥有一个西方制的手表。”


————

苏联30年代肃反扩大化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间牢房里关了三个人,彼此间谈起坐牢的原因。

第一个人说:我是因为批评了拉狄克;

第二个人说:我是因为支持了拉狄克;

第三个人说:我就是卡尔·拉狄克。

————

一个蒙古人和一个后苏联人在聊天

苏联人:你们国家明明没有海洋,却制定了《海洋法》,真是可笑至极。

蒙古人:这有什么关系?你们国家不也有《劳动法》吗?

————

在苏联是否可以存在两党制?”

“不,不可能,因为我们养不起。”

————

白宫的一个灯泡坏了

尼克松按了一下按钮, 一名工作人员走进来,换了一个灯泡。尼克松给了他5美元。

克里姆林宫的一个灯泡坏了。

勃列日涅夫的侍卫叫来一名工作人员,那名工作人员换了一个灯泡。勃列日涅夫给了侍卫一枚奖章,也给了那名工作人员一枚奖章。

勃列日涅夫看了看,觉得新灯泡不错,又给了他自己一枚奖章。

————

user avatar

1,计划经济下,同志去买汽车,

差不多办好了,问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可以提车?

工作人员:十年之后的今天,就可以来提车了。

同志:是上午还是下午?

工作人员:都十年以后了,您还管上午还是下午啊

同志:上午水管工要来


2,一位同志提出了移民美国的申请,

组织发现了,找他来谈话:

组织:为什么移民,是因为这里工作不好吗?

同志:没有,工作很好。

组织:是因为收入不够吗?

同志:不,收入挺好的。

组织:那为什么还要移民

同志:因为那边可以说不好

user avatar

1.幼儿园的阿姨对孩子们说: “在苏联,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还能有漂亮的衣服;在苏联,人们生活在漂亮的住宅里;在苏联,所有的孩子都有许多玩具…… ”

“我要!我要!我要去苏联!”


2.伊万诺维奇入党。这以前他必须经过党委会面试

“伊万诺维奇同志,你抽烟吗?”

“时不时抽一些”

“你知道列宁同志不抽烟而且号召其他同志也不抽烟吗?”

“既然列宁同志这样说,我会戒烟的”

“你喝酒吗?”

“喝一点”

“列宁同志强烈反对酗酒”

“那么我会戒酒的”

伊万诺维奇同志,你对女人怎么看?”

“有一点......”

“你知道列宁同志强烈谴责不道德行为吗?”

“既然列宁同志这么看,那么我不会再爱女人啦”

“伊万诺维奇同志,你随时准备着为党作出牺牲吗?”

“当然,谁愿意这么活着?”


3.在苏联,一个外国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问:“在车上和我们在一起的都是什么人?”

答:“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

“而这是什么人开到前面去了?”他指着超过他们的“伏尔加”汽车问道。

答:“这是人民的仆人。 ”


4.在苏联,一个人在职工大会上演讲。他卖力地讲苏联人民多么的富有......这时拉宾诺维奇举起了手说:“那我们的肉都到哪去了?”

第二天,那个人又来演讲。 海默维奇举手问,“我不想知道肉到哪里去了,我只想知道拉宾诺维奇到哪里去了?”


5.三个人准备入党,但是都担心自己的非无产阶级出身:

“实话说,我爸爸有一个小工厂,当然不能和斯大林汽车厂相比。”-—一个人说。

“实话说,我爸爸有一个小商店,当然不能和国营百货商店相比。”—-另一人说。

“实话说,我妈妈有一个小妓院,当然不能和现在的相比。”—-拉宾诺维奇说。

user avatar

















当然是2022年高清重制。

user avatar

当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设立了海军部,结果苏联老大哥对捷克人说:“你们是内陆国家,设什么海军部呢?”于是,捷克人回答:“那你们不也设立了文化部吗?”

—————————————————————
1月7日 21:39 更新

—苏联童话和西方童话的区别是什么?
—西方童话的开头一般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而苏联童话则是“赢了,又赢了……”

user avatar

1.一个老师领着她的学生经过公园,路上看到了一只小白兔。他的学生都是城里人,没见过白兔。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么?”老师问。没人知道。

“孩子们,”老师试图引导学生的思路,“他是我们常读的许多故事、歌曲和诗歌中的角色。”

一个学生赶忙向小兔敬礼,恭敬地说:“原来您长这样,列宁爷爷!”


2.斯大林在党代会上作报告。突然有人打了个喷嚏。

“谁打喷嚏了?”

寂静。

“第一排起立!把他们毙了!”

第一排的人都被毙了。斯大林又问:

“谁打喷嚏了?”

还是没人回答。

“第二排起立!把他们毙了!”

第二排也都被枪毙了。

“谁打喷嚏了?”

最后,大厅里响起了一个哽咽的声音:“是我,是我!”

斯大林说:“小心身体,同志,别感冒!”

user avatar

虽然是说笑话,但这其实是一个听严肃的话题,我们从克格勃聊起。

在克格勃第五局的严厉监制和压迫之下,苏联成了一座压抑心灵的大监狱,在克格勃监听和思想控制下,谁也不敢表露心声,谁也不敢得罪克格勃这个权力无限的机关,但也绝不会有人会喜欢它。就在克格勃在政治地位高升的同时,它已经在人民心目中堕落为最讨厌的机关。

1964年10月13日,正在黑海度假的赫鲁晓夫被紧急召唤回莫斯科参加主席团(即苏共政治局)的经济会议。等他抵达莫斯科的时候,前来迎接的只有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和一名警卫局长。谢米恰斯内明显有点紧张,他向赫鲁晓夫俯下身去,压低嗓门告诉这位总书记:“大家都在克里姆林宫等着你。”

等着这位总书记的是一场政变。由于受不了赫鲁晓夫取消各种特权福利,触动整个苏联官僚阶层既得利益的“十大打击”(苏联官僚给赫鲁晓夫改革起的绰号),下属联手发动了此次政变。而接替赫鲁晓夫的是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这个党内公认的最没有能力的人物。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任命只是临时过渡,再过几年,总书记这个职务就会由党内那些强有力的人物,比如曾经的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来接手。然而正如当初大家小看了斯大林和赫鲁晓夫一样,这次大家也没有估计到勃列日涅夫超强的官僚手腕——他不仅成功保住了自己的位置,挤走了所有可能挑战的对手,还成为继斯大林之后在位时间最长的苏联领导人。从1964年到1982年,苏联进入漫长的勃列日涅夫时代。

1、社会停滞,笑话却井喷的时代

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一起乘火车出门。开着开着,突然火车停了。

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之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火车没有动;赫鲁晓夫也把头伸出车窗之外,说:“给司机恢复名誉!”火车仍然没有动;这时候,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我们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从外表来看,勃列日涅夫统治前期可谓是苏联的黄金时代,国力蒸蒸日上,不仅在核武器上和美国实现了恐怖的核威慑平衡,还在全球范围内带着自家小弟和北约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地缘争霸,成为让所有其他国家都为之忌惮的超级大国。

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中期,是苏联历史上人民生活最好、和美国差距最小的时期。1975年,在“新经济体制”的刺激下、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峰值,排名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然而,这种好景只是在透支未来,勃列日涅夫享受的只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红利和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带来的好处。据统计,在1974年到1984年10年间,光石油出口就给苏联赚回了2700到3000亿美元的外汇。但外汇入超也掩盖不了苏联经济走向深渊的本质。

在“八五”之后,苏联连续3个五年计划经济增长率都急剧下降。糟糕的不只是经济,整个苏联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停滞现象。情况就正如笑话所说,苏联这列火车已经在事实上停滞不前了,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层却只看见原油外汇带来的巨大收入,自欺欺人地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甚至连头都不愿意探出车窗,只是装出火车还在继续前进的样子。

在这种社会停滞、气氛压抑的大环境下,苏联民间的政治笑话却突然发生井喷。各种辛辣讽刺笑话纷纷出台,流传甚广。

美国学者布鲁斯·亚当斯曾在《俄国的微弱反抗》中收集了总共794则苏联政治笑话,其中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就有211则,占了1/4强!此时的政治笑话不仅产量大,而且流传速度奇快,在斯大林时代,一则政治笑话传遍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大概需要两到三天,而在1970年,克格勃对蔓延在社会上的政治笑话做了一番调查,结论是“一则政治笑话只需要6到8个小时就可以传遍一座如莫斯科市大小的城市”。

为什么政治笑话突然在这个时候发生井喷?归根到底是因为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层出了问题。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苏联一步步走向了僵化和腐败的深渊。长期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了大量民众对政府的极度失望;此外,由于勃列日涅夫任人唯亲,搞干部任命终身制,给苏联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弊病:老人政治、官僚阶层集体腐化、思想僵化、特权阶级、克格勃对意识形态的严厉控制等问题,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这些广为人民所诟病和痛恨的事情,也为这些政治笑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而另一方面,勃列日涅夫治下的整个苏共高层种种匪夷所思的腐败和堕落,又给广大民众展现了一副丑态百出的现实笑话。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也好,克格勃也好,就是在这种荒诞的笑话中,一步步走向了泥潭。

2、老人政治和特权,笑话钟爱的题材

新闻报道:“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部长会议沉痛宣告: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同志在长期患重病之后没有苏醒过来,但是目前仍在工作。”

苏斯洛夫临终前,政治局委员围在他的床边。他们在等着医生宣布苏斯洛夫死亡。沉默良久之后,医生终于开口说:“没有办法啊,没有人能顶得住。我们主要敌人就是老年化。”“不对”,勃列日涅夫说,“我们主要敌人是缺乏自律。大家看看,我们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但苏斯洛夫居然还没有来!”

1981年3月的苏共二十六大选出了14 名政治局委员,其中只有两人年纪在60 岁以下,70岁以上的竟有8人,占一半以上。除此之外,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平均年龄也达到了67岁,部长会议领导层的平均年龄也高达到了68. 1岁。

就是这么一帮行将就木的老头子,牢牢把持住了苏联政坛。这些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面对苏联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和危机,他们既没有精力,更没有任何动力去推动任何有意义的改革。对苏联政坛上这种死气沉沉的“老人政治”,人民都看在眼里,社会上开始大量流传着讽刺勃列日涅夫老糊涂的笑话,然而更加可悲的是,现实比笑话还要可笑:晚年的勃列日涅夫在某次主持召开阿塞拜疆党代会时,由于秘书疏忽给错了讲稿,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毫无察觉地拿着错误讲稿念了整整两页。这时,惊慌失措的秘书才匆匆忙忙给他换了正确讲稿,而勃列日涅夫只是嘟哝着:“同志们,这不是我的错,让我们从头来过。”就又从头念起。

老人政治的根源来自干部任命终身制,而干部任命终身制又来源于勃列日涅夫的上台。他是在党政官僚阶层的支持下,通过“宫廷政变”将赫鲁晓夫赶下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与各部门和地方领导干部达成默契:各部门和地方干部支持勃列日涅夫把持总书记的宝座,而他则从制度上保证他们的特权和终身制。而随着时间演化,苏联逐渐形成了一个脱离普通群众的“特权阶级”,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建立一个专收这些子弟的教育制度,然后通过一套任命和提升职务的制度来使得自己特权得以继承,形成了一种“特权继承制”!对此,苏联人民辛辣地讽刺道:

一位老将军和他的孙子正在散步。“爷爷,我长大之后能当上将军吗?”“当然能!”“那我能当上元帅吗?”“那不能,元帅们也有他们自己的孙子啊。”

面对这些不满和愤怒,苏共高层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根源,而是出于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的角度,大肆加强了对思想方面的限制和管控,妄图用国家力量去压制。而这个任务被交给了他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机关——克格勃,事实证明,即便是这种糟践自己名声的任务,克格勃也完成得很好,生生地让自己从一个威震敌胆的机关,变成了人人厌恶的思想警察,被勃列日涅夫集团拖到了泥潭之中,成为政治笑话的主角。

3、臭名昭著的思想警察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广大民众中间形成了“厨房政治”,就是在公用厨房中和亲密的朋友讨论一些敏感话题,发泄对苏共特权阶层的不满。每当大家谈话告一段落的时候,就会抬头望着厨房电灯:“那个,少校同志,您还在听吗?”

在莫斯科的地铁上,突然有一个人问另外一个人:“同志,请问您在克格勃里工作吗?”“没有。”“那您有亲戚在克格勃工作吗?”“没有。”“那您有朋友在克格勃工作吗?”“也没有。”“那你赶紧给我把脚挪开,你踩着我了!”

1966年9月15日,苏共政治局通过决议,对刑法第190条作了几项增补:

以口头形式散布诋毁苏联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明显谎言,以及书面形式创作同样内容的作品,处以剥夺三年以下的自由,或劳动营改造一年,或处以100 卢布的罚款; ……对组织和参加破坏社会制度的集体行动者进行惩处。

到底什么算是明显谎言?什么算是破坏社会制度的集体行动者?这件事情,本人说了不算;律师说了不算;甚至连法官说了也不算,苏共中央把解释权交给了自己最宝贝的机关——克格勃,让他们随心所欲解释法律。1967年5月19日,安德罗波夫被任命为克格勃主席,在他的主持下,克格勃成立一个专门局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思想警察——第五局。

一开始,第五局只有六个处,第一处负责文化交流渠道;第二处负责针对国外,反和平演变;第三处负责大学生工作;第四处负责宗教界工作;第五处负责侦查“反苏”作品和传单;第六处负责理论研究。随着克格勃对苏联社会生活干涉的深入,这个局迅速扩大,到1982年已经扩充到15个处共2.5万名工作人员,负责监视艺术、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宗教等所有人们能想到的和意识形态沾边的领域。这个局的工作“卓有成效”,仅1967到1970年,就有2456人根据第五局提供的黑材料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以反苏宣传和鼓动罪被判刑的有281人。而这些人可能仅仅是因为收听了国外电台,然后在公开场合一不留神把听到的内容当奇闻逸事给讲了出来而已(库布拉诺夫案,因定期收听并转述“以色列之声”“美国之音”内容,被判刑两年)。

但第五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仅仅能把人送到劳改营,为了对付所有“思想颠覆分子”,他们甚至会动用国家资源对目标的名誉进行破坏,甚至将他们诬蔑为“精神病”,然后送到精神病院加以囚禁。直到此人签署自白书,承认自己是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发布了反苏言论才有可能释放——但这么一来更坐实此人有精神病的嫌疑,第五局以后就更有理由把此人弄到精神病院去。这种比《二十二条军规》还要荒谬的情景,就发生在现实中。活生生地将生活变成了笑话,而把人们原本以为的笑话变成了苏联现实!

到底有多少人被第五局诬蔑迫害成精神病人?由于打着保护病人隐私的旗号,普通人并不清楚其规模和受害者姓名。但可以从克格勃的报告中见到一些端倪:1967年,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和总检察长鲁坚科联名给苏共政治局打报告,称在全苏各地都发生了“闻所未闻”的挑衅苏维埃政权案件……这些案件是如此之多,以至于“精神病院不够用了”,因此他们坚决要求中央“至少拨给他们(劳改营管理总局)5所精神病院!”这种疯狂的政治精神病直到1988年才正式终止,而克格勃手中的精神病院已经多达16所,一次性被摘掉精神病帽子的就有80万人之多!

除了将看不惯的人送到“精神病院”之外,对于一些名气较大的人物,第五局则采取流放或者驱逐出境的措施,比如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第五局在1974年2月13日直接将其押上飞机驱逐出境。而对于一些“小虾米”,第五局则是进行威胁性的“预防警告”。光1967年到1970年3年之中,克格勃第五局的就对58298人进行了预防警告,平均约每天53人(全国范围),而20世纪70年代后频率更高,1971年到1974年同样3年之中,第五局对63108人进行了预防警告。

在克格勃第五局的严厉监制和压迫之下,苏联成了一座压抑心灵的大监狱,正如笑话所讲,在克格勃监听和思想控制下,谁也不敢表露心声,谁也不敢得罪克格勃这个权力无限的机关,但也绝不会有人会喜欢它。就在克格勃在政治地位高升的同时,它已经在人民心目中堕落为最讨厌的机关了。

4、不允许正直克格勃的存在

在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由于苏共高层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大案奇案频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整个苏联社会已经完全成了笑话的世界。1980年的鱼子酱走私案就是如此,一名克格勃人员偶然买到了一批鲱鱼罐头,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装的居然是价格昂贵的鱼子酱。大吃一惊的侦查人员经过调查,结果揭发出一起严重的走私案:以渔业部副部长、渔业生产销售管理局副局长为首的官员,伙同涉及苏联外贸部、食品工业部、太平洋舰队、莫斯科、索契等地领导,将索契和阿斯特拉罕的鱼子酱装入贴有鲱鱼标签的罐头走私到国外,然后牟取高额差价,猖獗的走私活动居然持续了长达十余年之久,涉案人员高达300人之多。此案最后也只是以负责人调职而不了了之。

其实,鱼子酱走私案只是冰山一角,此时的苏联已经从根子上烂掉,就连第五局也无法挽救了。况且就算是克格勃本身也好不到哪里去,叛逃、走私、参与黑社会犯罪等各种丑闻频出。而更可悲的是,如果在克格勃中还有坚持原则的人,那么他自己反而没有什么好下场。

1981年12月,莫斯科的演艺圈接连发生两起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12月11日,著名演员卓娅·费多洛娃在家中被害;12月30日,著名的马戏团驯虎女郎伊琳娜·布格林莫娃家失窃,许多贵重的珠宝钻石被窃。案件侦破很快,因为4天之后的1982年1月3日,海关在莫斯科截获了一名叫作鲍里斯·布里亚采的人,在他身上发现了伊琳娜·布格林莫娃家被窃的珠宝。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性质变得越来越严重,调查人员不仅在布里亚采家搜出了许多来历不明的珠宝,还发现他和卓娅·费多洛娃被害案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案件被移交给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谢苗·库兹米奇·茨维贡负责处理。这桩“珠宝走私案”真相迅速被查清,布里亚采是勃列日涅夫女儿加琳娜的情夫,在他周围有一个“克里姆林宫子女”的圈子,他们疯狂倒卖走私黄金、古董和钻石。布格林莫娃和费多洛娃都是这个团伙中的一员,费多洛娃之所以被害,是因为她掌握了太多团伙犯罪证据而被灭口。

1982年1月11日,茨维贡已经完全了解了此案的来龙去脉,由于牵涉到勃列日涅夫的家人,他不得不赶往孔策沃别墅向身体状况欠佳的勃列日涅夫做了汇报,要求惩办牵涉其中的加琳娜。勃列日涅夫躺在沙发上听完汇报,一边指示“全部依法律审判”,一边转过身子面朝墙壁哭了。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82年1月18日,苏共第二号人物苏斯洛夫紧急从华沙赶了回来,和茨维贡进行了一番“艰难的谈话”,谈得具体内容虽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是与加琳娜和“珠宝走私案”有关。谈完之后苏斯洛夫血压升高,直接住进的医院。第二天,也就是1月19日,茨维贡突然蹊跷地自杀了:没有留下任何遗书、遗言,保险柜里面的贵重物品没有任何事先安排过的迹象;而且事前也没有任何征兆,就在当天出门前,他还在和妻子讨论装修别墅的问题,但是出门后不久,他就在一个栅栏旁“使用”警卫员的手枪自戕了。现场只有他和警卫员两人,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自杀”,就成了一桩死无对证的悬案。

堂堂的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在触犯到勃列日涅夫集团核心利益的时候,就不明不白地“自杀”了。昔日铁面无私,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一切在所不惜的机构,此时也不得不成为特权集团的看门狗,甚至连稍微有点正义感的人也不允许存在!失去了人民的爱戴,成为权贵的工具,昔日战功赫赫的克格勃,也不得不屈从在苏共特权阶级的意志下,悲哀地成为人民眼中令人厌恶的笑话对象了。

user avatar

三条狗聚在一起,美国狗,苏联狗,波兰狗。

美国狗说:我叫的时候,主人就给肉吃。

波兰狗问:什么叫肉?

苏联狗更好奇:什么是叫?

——————

公交车上的对话:请问同志,您是克格勃吗?

不是!

请问您的家人是克格勃吗?

不是!

请问,您有亲戚朋友是克格勃吗?

没有!

请问您有认识的什么人是克格勃吗?

没有!

哦,那对不起,你踩我脚了。

user avatar

1 一对新婚夫妇去家具店买床,买了一张新的三人床回家。因为列宁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2 苏联公民拥有第六感?一种对党深深的感激意识。


3 假如鳄鱼吃了勃列日涅夫会怎样?它会连着两个星期排泄勋章。


4 《真理》和《消息》有什么区别?《真理》中无消息,而《消息》中无真理。


5 捷尔任斯基打电话给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什么时候执行枪决,午饭前还是午饭后?

一定要午饭前!把午饭留给孩子们,工人的孩子们正在挨饿!


6 世界上最气派的老人院是哪个?“克里姆林宫。”


7 沃沃奇卡,你因为什么被赶出班级了?

因为我是阶级的敌人!


8 新的1964年有什么最大的愿望?

希望在这一年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举行高层会晤。


9 为什么巡警要分成三人一队?一个会阅读,一个会写,而第三个要告发这两个危险的知识分子。


10 列宁时代像是在隧道里,周围一片黑暗,前面有曙光;斯大林时代,像是在汽车里,一人开车,一半人坐牢,其他人颤抖;赫鲁哓夫时代,就像在马戏团里,一个人表演,其他人在笑;勃列日涅夫时代,像看电影一样,大家都等着散场。


11 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作为贵宾,参加红场阅兵。

“我要是有苏联的坦克,我会战无不胜!”亚历山大说。

“我要是有苏联的飞机,我会征服全世界!”凯撒说。

“我要是有《真理报》,全世界现在也不会知道滑铁卢!”拿破仑说。


12 机关大楼旁工作人员们排成一列,准备进行十月革命的游行。拉比诺维奇负责拿契尔年科的的肖像。

“怎么能啊,同志!”拉比诺维奇拒绝道,“无论什么情况您也不应该委派我这样的任务,我拿着勃列日涅夫的肖像,他很快死了,我拿着安德罗波夫的肖像,他很快也死了。”

“拉比诺维奇同志,您真有一双神奇的手!”


13 外国人说:“你们喝不到白兰地,真遗憾!”

工人说:“不,我们已经通过政府官员喝到了,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代表呀!”


14 一位党员努力地向一位老妇人解释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的。他说道:“那时候将有一切,事物,衣服,各种商品,你还可以出国旅游。”

“哦,明白了,跟沙皇时代一样。”


15 “同志,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意见吗?”党支书问。

“我是有意见,但我不同意我的意见!”


16 一个外国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问:在车上和我们在一起的都是什么人?

答: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而这是什么人开到前面去了?”他指着超过他们的“伏尔加”问道。

答:这是人民的仆人。


17 当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中,设立了一个海军部,结果,苏联老大哥就对捷克人说:你们是内陆国家,设什么海军部?

捷克人回答说:那你们不是也设了文化部吗?


18 “伊万诺维奇,你经常读《真理报》吗?”

“当然,不然我怎么知道我过着幸福生活?”


19 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索菲亚·罗兰。“我将满足你的任何要求,”他告诉她。

“那请允许所有想出国的人们离开苏联。”

“索菲亚,这是真的吗,你希望只单独和我在一起?”


20 苏联今年一月(指1970年)的全国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在1959至1970年的十一年中,全国人口仅増加了百分之十五点八。若干地区,如俄罗斯共和国,且有人口减少的趋势。

一个记者为此去访问克里姆林宫的有关部门。他问道:“部长先生,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国人口増加得这样少的原因么?”“那是因为人民不愿生孩子的缘故。”部长回答。

“为什么呢?”记者问:“难道不满意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吗?”

“唔,绝不,绝不,”部长连忙说道:“他们只是感到犹豫而已。”

“犹豫?”

“是的,犹豫。”部长解释道:“他们普遍在犹豫,究竟生个社会主义的孩子好呢?还是生个资本主义的孩子?”


21 两只麻雀在苏联边界相遇了,一只打算飞进来,一只打算飞出去。

“兄弟,你来自哪里啊?”

“从西边而来。”

“那边怎么样?”

“糟透了,兄弟。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他们把田里的谷物清理的一粒不剩。你这边如何?”

“这里的粮食你想吃多少就有多少。他们有一半的田野没有收割。”

“那你为什么要离开啊?”

“我想去呼吸新鲜空气。”

user avatar

老早听过一个,大概的内容记忆深刻,但是肯定和原版人物、细节都对不上,如下:

勃列日涅夫去美国访问,尼克松邀请他试用美国最新的高科技马桶。勋宗便便完毕之后,按一个按钮,就有水把pp冲洗干净;再按一个按钮,有个机械手拿着纸给他擦干净;最后一个按钮,暖风机烘干。

勋宗觉得这么好的东西,我苏维埃也得有,于是命令克格勃马上造一个,必须比美国人的还好。一个月之后,克格勃汇报:造好了!于是勋宗高兴的给尼克松打电话:来吧,试试我们苏联的高科技马桶吧,比你们美国的好!

于是尼克松就到了苏联,发现马桶和美国的程序一样,也是三个按钮三个功能。但是他用的时候发现:苏联人对机械手调教的出乎意料的丝滑,擦pp的时候比美国产品舒服多了,于是他就一遍一遍按按钮,想找找差距。

正当尼克松按了十几遍按钮擦的起劲儿的时候,马桶里突然伸出个人脑袋破口大骂:你他妈还有完没完!

user avatar

在苏联模仿大赛中,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获得了光荣的第二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