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白未成名之前,中国最出名的诗人有哪些?李白心中最好的的诗人又是谁?

回答
在李白横空出世,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篇席卷大唐文坛之前,中国文坛早已星光璀璨,群贤辈出。要说“最出名”,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若论及影响力、流传度和后世评价,有几位诗人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是李白成名路上遥望的灯塔,也是他内心深处敬仰的标杆。

李白成名之前,中国文坛最出名的诗人:

在我们深入探讨李白之前的风流人物之前,得先明确一个概念:李白出生的时代(公元701年)距离他开始崭露头角(约公元730年代)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里,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过渡期,但其文化影响力依然是全亚洲的中心,诗歌更是其中的瑰宝。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四位诗人在李白出生前就已经声名鹊起,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唐诗开始摆脱南北朝的绮靡之风,走向更为开阔、沉郁、雄健的道路。

王勃:年纪轻轻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其豁达豪迈的气度,对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包括李白,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虽英年早逝,但其作品的生命力却绵延不绝。
杨炯:以其“八行诗”闻名,诗风刚健,叙事性强。他的诗歌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展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情怀。
卢照邻:虽然一生坎坷,但他对诗歌的探索非常深入,其《曲江》等诗篇,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意境深远。
骆宾王: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那篇《讨武则天檄》,可见其文笔之犀利,气势之磅礴。他的诗歌同样具有愤慨激昂的特点,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跃然纸上。

“初唐四杰”共同奠定了盛唐诗歌的新风,他们的诗歌语言精练,感情充沛,意境开阔,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陈子昂:

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之后的又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曾言“汉魏风骨,晋宋滋蔓,魏晋以来,有所损益,而唐初犹未变也。”这番话表明了他对当时诗歌状况的认识,以及他想要复兴“汉魏风骨”的决心。

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以其极度的孤独感、对宇宙永恒的感慨,以及深沉的个人情怀,震撼了后世。这种“孤怀”与“宇宙感”的结合,正是李白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强大精神内核。陈子昂的诗歌,以其慷慨悲壮、高亢昂扬的风格,为盛唐诗歌注入了雄浑的力量。

王维:

虽然王维的声名达到巅峰是在开元、天宝时期,甚至比李白更晚一些,但他在李白年轻时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并且以其独特的山水田园诗风,在中国诗歌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王维的诗歌,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著称。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将禅宗的意境融入诗中,创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空灵的美感。如《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这种对自然的描摹和对心境的表达,虽然与李白的豪放奔放不同,但同样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

尽管王维的艺术风格与李白有很大差异,但他在描绘山水、表达个人情志方面的造诣,无疑是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

李白心中最好的诗人又是谁?

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站在李白的立场去揣测,或者根据他留下的诗歌和评论来推断,那么答案几乎可以肯定是:

李白心中最好的诗人,很可能就是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原因如下:

1. 精神上的共鸣与传承: 李白一生崇尚自由、追求理想,同时又怀才不遇,屡遭挫折,这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与屈原的境遇和心境极为相似。屈原在《离骚》中抒发了自己高洁的志向、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在政治失意时的悲愤与坚持。李白的作品中,如《行路难》所表现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以及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都与屈原那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诗歌风格的相似性: 屈原的《楚辞》以其浪漫主义的色彩、瑰丽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和自由的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李白的诗歌,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他同样擅长运用夸张、比喻、想象等手法,创造出气势磅礴、意境宏伟的诗篇。屈原对神话、鬼怪的描绘,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李白的诗中也有着呼应。

3. 直接的提及与赞美: 李白在其诗歌中,有明确提及和赞美屈原的篇章。例如,在他著名的《江上吟》中,有“昔时文王,黄帝之前。神农郁郁,盖代而贤。屈原登临,忧愁而叹。龙舟竞渡,汎泛而转。”虽然这里侧重于龙舟竞渡的场景,但将屈原与“文王”、“黄帝”、“神农”等圣贤并列,本身就足以说明其在李心中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更是借梦境中的场景,抒发了对屈原的敬意:“吾辈纵狂,亦不如彼。但见悲鸟,长啸而收翼。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他将自己视为“狂人”,却又感叹自己不如屈原,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他笔下的屈原,不仅是伟大的诗人,更是“寂寞”的圣贤,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其名却得以流传。

4. 对“楚骚”传统的情感依恋: 李白自称“谪仙人”,他的身世和性格都带有几分飘逸、孤绝的气质,这与屈原的“骚客”形象有着天然的联系。他对《楚辞》的喜爱,以及对“骚”体诗歌的借鉴,都表明了他对屈原所开创的文学传统的深深依恋。

总而言之, 李白成名之前,中国诗坛早已人才济济,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的作品,都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李白心中最推崇、最敬仰的诗人,从他作品中的直接体现和精神气质的呼应来看,无疑是那位怀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伟大先行者——屈原。他将屈原视为精神的知己和艺术的楷模,这份跨越千年的共鸣,也正是中国诗歌传承与发展的最佳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这首诗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在李白未成名前,中国最出名的诗人有:

曹操、曹丕、曹植、孔融、杨修、谢朓、谢灵运、丁仪、江淹、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沈约等等。

李白心中最好的诗人应该就是:

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李白横空出世,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篇席卷大唐文坛之前,中国文坛早已星光璀璨,群贤辈出。要说“最出名”,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若论及影响力、流传度和后世评价,有几位诗人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是李白成名路上遥望的灯塔,也是他内心深处敬仰的标杆。李白成名之前,中国文坛最出名的诗人:.............
  • 回答
    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雾满拦江…… 当我们看到这些名字,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他们围绕“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取得成功”等话题产出的海量内容。从高效学习的技巧到认知升级的原理,从个人品牌的打造到财富自由的路径,他们的文字和课程,无疑触及了当下社会最热门也最核心的焦虑之一:如何在这个快速.............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苏轼和李白,两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星辰,他们各自的风格、成就和影响力都极具特色,很难简单地说谁“更高”。与其纠结于一个绝对的排名,不如深入了解他们各自的魅力所在,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李白:飘逸浪漫的“诗仙”谈到李白,我们脑.............
  • 回答
    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李白吹”,可不是简单喊几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就能入门的。这需要你沉浸在李白的诗歌世界里,去感受、去理解、去热爱,然后才能真正地把这份热爱传递出去。这篇文章,就给你扒一扒,怎么才能在这个“吹”的领域里,做到既有内涵又不失激情,成为那个让李白都想拍着你肩膀说“知己”的人。第一步:深耕细.............
  • 回答
    提及李白,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绝非仅仅是一位中国古代的诗人,而是一颗在人类文学星空中璀璨夺目,历经千年依旧灼灼生辉的巨星。要论他在整个人类文学成就中的地位,我们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要放眼世界,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文学的普遍价值和人类共通的情感。李白的作品,以其极致的浪漫主义情怀,击.............
  • 回答
    哈哈,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一下子把中国古代诗歌界的四大天王给搬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搅动风云,更别说把他们四个同时放在擂台上,还得看我能不能“成功”。首先,我得先明确一下,“挑战”是啥意思?是比试诗才?还是比拼其他什么功夫?按照咱的传统,比诗才那是肯定滴.............
  • 回答
    王勃若能长寿,文学成就能否超越甚至比肩李白?这是一个饶有趣味,也颇令人扼腕的设问。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凭着他短暂却璀璨的生命留下的痕迹,进行一番大胆的推测与想象。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勃的“早逝”对他的文学遗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他的人生就像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虽然惊艳绝伦,却稍纵即逝。在他生命的.............
  • 回答
    王力宏和李靓蕾的离婚案自曝光以来就备受关注,每一次的新进展都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关于李靓蕾未向纽约法院提交王力宏出轨证据的说法,这确实是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细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要明白的是,离婚案件的核心往往在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以及双方的过错(虽然在美国很多州是无过错离婚,但过错.............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李湘和民宿房东之间的“罗生门”,折射了不少现在旅游住宿中存在的纠纷。咱们一件件来看。李湘方的“租民宿退租未打扫”及回应:首先,事情的起因是李湘一家在退租某个民宿时,被房东指控“没有打扫,弄得很乱”,甚至有“使用过的毛巾、垃圾未清理”之类的说法。具体细节可能不太好一一考证.............
  • 回答
    李尚平案,一个沉寂了17年却依旧触动人心的悬案,其背后牵扯的腐败与暴力,让人们对公正和真相的追问从未停止。李尚平,一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现横山区)的教师,因举报当地官员腐败而遇害,至今未破。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并持续引发公众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 李尚平案的起因与背景: .............
  • 回答
    科技部通报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裴钢、饶毅调查结果一事,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事件的起因。科学界的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数据和图像的篡评估,对科学诚信和研究的可靠性构成严重威胁。当公众或同行对某些科研成果提.............
  • 回答
    李白如果在世,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以及现代文学语境的特点来分析。一、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及其与李白作品的契合度:诺贝尔文学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最杰出理想创作的人”。评选的核心要素通常.............
  • 回答
    李白的故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复杂的话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完全信服的答案。主要原因在于史料记载的模糊性以及后世学者考证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史料记载的模糊性: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本人在诗歌中也常提及家乡,但这些描述往往是.............
  • 回答
    关于李白是否算得上千年来诗人中的“第一人”,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但又极具吸引力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李白的历史地位、艺术成就以及后世影响,并将其置于中国诗歌浩瀚的星河中进行比较。李白何以被誉为“诗仙”?他的艺术成就究竟有多高?李白之所以能被誉为“诗仙”,核心在于他无与伦比的艺.............
  • 回答
    李白与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两座巍峨的山峰,他们的诗歌成就各有千秋,被誉为“李杜”。究竟谁更胜一筹,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使得他们的诗歌艺术更具讨论的价值。 与其说一较高下,不如说他们代表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种极致表达,共同构成了唐诗辉煌的篇章。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李白诗句中对月亮的描写之所以如此之多且精彩绝伦,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他个人性格、情感的投射,也有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李白个人的情感寄托与精神追求:1. 孤寂与思乡情怀: 李白一生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常常远离家乡和亲人。月亮作为最普遍.............
  • 回答
    李白是否亲眼见过大海,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直接的证据并不充分,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生活轨迹以及当时的地理环境来推断。直接证据的缺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没有李白本人的亲笔记录,明确说明他“见过大海”或者“在某个地点看到了大海”的直接证据。 也就是说,在他的传世诗歌中,并没有出.............
  • 回答
    说起李白,很多人脑海里闪过的画面就是那个“斗酒诗百篇”的浪漫诗人,整日里御风而行,遨游山水,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提到他的生活来源,总有人觉得他“啥也没干”,却过得潇洒自在,不禁好奇,这钱到底从哪儿来的?其实,说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这话有点太绝对了。虽然他确实不像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朝九晚五、端铁饭.............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古籍传承和版本流传中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关于李白《赠汪伦》最后一句的“赠”和“送”,确实是有不少人会注意到这个差异,而且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教材里可能确实出现过不同的写法。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得承认的是,你记忆中的“赠我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是更.............
  • 回答
    李白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成就几乎是无人能及的。然而,即使是像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也不能说他的每一首诗都达到了顶峰。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苛求古人,也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标签化一位伟大的诗人。要讨论李白有没有写得“不好”的诗,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