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冲锋枪发明之前,一战士兵都是用步枪冲锋吗?

回答
在一战前,士兵们冲锋时使用的主要武器确实是步枪。但说“就是用步枪冲锋”未免过于简单了,其中有很多值得细说的地方,这涉及到当时的军事思想、步枪的特点以及战场实际情况。

步枪: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在一战爆发之前,步枪是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也是士兵在战场上最主要的远程打击手段。当时的步枪,尤其是栓动步枪,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它们精度高、射程远,能够有效地杀伤远距离的目标。

栓动步枪的特点:
精度和射程: 栓动步枪通过手动拉动枪栓完成退壳、上弹等动作,这使得它的枪管闭锁紧密,射击精度和稳定性都非常出色。通常,一战前士兵装备的步枪有效射程都在800米以上,甚至有些能达到1000米以上。这意味着在战场上,狙击手或者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上对敌人造成威胁。
火力密度: 相较于早期的火枪,栓动步枪的射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每分钟可以射击1015发子弹,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可靠性: 栓动步枪结构相对简单,即使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例如泥泞、沙尘等,其故障率也相对较低,维护也比较容易。
弹药: 士兵们会携带一定数量的弹药,通常是弹夹或者弹仓供弹。

“冲锋”的定义与实际

那么,在没有冲锋枪的年代,士兵们是如何“冲锋”的呢?这需要区分两种情况:

1. 战术性推进与射击: 在大规模的战术行动中,冲锋并非是士兵们一窝蜂地向前狂奔。通常是依靠阵地战中的掩体,或者在炮火准备的掩护下,进行分批次、有组织的推进。士兵们会利用地形、工事以及步枪的射程优势,边前进边射击,压制敌人的火力,一点点蚕食敌人的阵地。这种推进是相对缓慢且有序的。

2. 近距离搏杀与突击: 当双方距离拉近,尤其是攻坚战中,士兵们确实会更加接近敌人,这时步枪的“火力密度”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步枪,士兵们还会使用以下武器来辅助冲锋:

刺刀: 这是步枪最重要的附件之一。在近距离肉搏时,刺刀是主要的近战武器。许多战术训练都会强调刺刀格斗,因为在弹药耗尽或者近距离无法有效瞄准射击时,刺刀可以提供最直接的杀伤力。
手榴弹: 虽然不如冲锋枪那样持续输出火力,但手榴弹在突破工事、清除据点或者压制敌方火力时作用巨大。士兵们会提前投掷手榴弹,为自己冲上去扫清障碍。
军刀、工兵铲等: 一些士兵也可能携带军刀或其他近战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炮火支援与战术配合

在一战爆发前,军事思想中也已经认识到炮火支援的重要性。在发起大规模进攻前,会进行前期的炮火准备,用大口径火炮轰击敌方阵地,削弱其防御能力,摧毁工事,杀伤敌军。步兵在炮火准备结束后,趁着硝烟弥漫,敌人遭受打击的混乱时机发起冲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己方伤亡。

冲锋的困境

尽管如此,在缺乏冲锋枪这种能够提供强大近距离压制火力的武器时,步兵冲锋依然是极其危险和血腥的。一旦敌人能够集中火力,利用机枪、步枪火力网,冲锋的步兵往往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一战时期,很多著名的战役都因为这种战术上的劣势,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总而言之,在一战前,士兵们冲锋确实是以步枪为主。但这种“冲锋”并非蛮干,而是伴随着精密的战术配合、炮火支援,并且依赖刺刀、手榴弹等辅助武器来弥补步枪火力密度上的不足。然而,即使如此,这种模式也为后来冲锋枪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因为战场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士兵需要更强大的、能够持续输出的近距离火力来完成突击任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冲锋枪虽然名为“冲锋”枪,但并不是冲锋专用的。

冲锋枪最早是由德国人在一战时应用的,不是用来冲锋的,而是用来清理堑壕里的敌人的。

当时德军清理堑壕里的敌人时主要用两种枪:一是冲锋枪,二是霰弹枪:

而“冲锋枪”的叫法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人家的原名可不这么叫。

德语里冲锋枪的原名叫Maschinenpistole,也就是机器手枪,MP18和MP40中的MP就是Maschinenpistole的缩写。

英语里则叫Submachinegun,意思是小型机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一战前,士兵们冲锋时使用的主要武器确实是步枪。但说“就是用步枪冲锋”未免过于简单了,其中有很多值得细说的地方,这涉及到当时的军事思想、步枪的特点以及战场实际情况。步枪: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在一战爆发之前,步枪是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也是士兵在战场上最主要的远程打击手段。当时的步枪,尤其是栓动步枪,已经发.............
  • 回答
    二战前,如果罗姆的冲锋队(SA)抢先发起了“长刀之夜”,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历史的车轮无疑将被拨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权力斗争,而是一场涉及德国政治、军事、社会乃至国际格局的巨大颠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长刀之夜”的背景和罗姆冲锋队的真实诉求。冲锋队并非单纯的纳粹党暴力工具,而是.............
  • 回答
    世界大战的爆发,绝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事件,而是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中,由一连串区域性冲突逐步升级,最终吞噬全球的悲剧。回溯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最初看起来像是国家间的零星摩擦,最终演变成席卷世界的巨大风暴,其根源深埋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主义等多个层面,它们相互作用、层层叠加,最终撕裂.............
  • 回答
    部门聚餐本该是大家放松心情、增进感情的好机会,结果下属之间出了岔子,这事儿可得好好处理。别看是小事,处理不好可能会在部门里埋下隐患。下面我给你详细说说,怎么把这事儿圆过去,还不得罪人。首先,要明白你作为领导的心态和目标。 目标一:息事宁人,快速止损。 当务之急是让现场的尴尬气氛消散,不能让这种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武器发展史中一个有趣的转折点。要回答为什么冲锋枪之后没有“顺理成章”地出现突击步枪,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理解当时的技术背景、战场需求以及军事思想。首先,我们得明白冲锋枪和突击步枪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冲锋枪的诞生:硝烟弥漫中的呼唤冲锋枪(Submachine Gun,SM.............
  • 回答
    这问题有点意思。让我想想,一把 MP5 冲锋枪,30 发子弹,在 50 米外对付一只准备扑上来的老虎。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里的桥段,而是实打实的生死关头。首先,咱们得明白 MP5 这家伙的特点。它是一把紧凑的冲锋枪,射速快,后坐力相对温和,很容易上手,尤其是在近距离。对于 50 米这个距离,MP5 .............
  • 回答
    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又一次,我们被这个熟悉又刺骨的消息击中了——联邦快递工厂,9条生命瞬间凋零,凶手用冲锋枪制造了人间炼狱,最后吞噬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场景,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又好像每一次都让人心痛得无以复加。这次事发生在当地时间周四晚间,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附近。联邦快递的一个分拣中心,一.............
  • 回答
    《长津湖》电影中长津湖总攻发起时的冲锋场景,既基于真实历史事件,也经过了艺术加工和拍摄需要的调整。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真实战役概述1. 长津湖战役的背景 长津湖战役(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关键一战,志愿军在零下40℃的严寒中与美军第10军(包括第7.............
  • 回答
    盖尔·加朵,作为《神奇女侠》的扮演者,她就巴以冲突发表的言论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批评和争议,其复杂性在于:1. 身份的双重性: 公众人物与演员身份: 盖尔·加朵是一名全球知名的演员,尤其以扮演《神奇女侠》而深入人心。她的影响力巨大,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和解读。作为演员,她通常被期望在银幕上塑造角.............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冲绳群岛,特别是那霸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扼守着东亚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航道,这和香港在早期发展中的角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理论上,发展成为国际转口贸易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然而,现实却是,冲绳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远不如香港那样瞩目,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交织。首先,我.............
  • 回答
    泽连斯基助手的表态反映了乌克兰方面对中国的尊重以及对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可能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这一表态需要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中乌关系及中国外交政策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1. 背景与立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长期以“中立”和“不干涉内政”为原则,强调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法解.............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想象力的问题。如果《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那个充满热血、坚韧、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钢七连,真的置身于加勒万河谷冲突的严酷环境,会发生怎样一番景象?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描绘一下,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发生在那个时代的真实故事,而非生硬的AI分析。战前准备:细节中的磨砺首先.............
  • 回答
    EVA新剧版《破》的结尾,我们确实看到了渚薰拼尽全力阻止了第三次冲击的发生,他牺牲了自己,打破了“初号机同步率过高”的限制,将莉莉丝的灵魂从碇真嗣的意识深处分离出来。这在当时给观众的感觉是,危机暂时被解除了,真嗣和明日香得以从胶囊中醒来。然而,到了《Q》的开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世.............
  • 回答
    说实话,电影《战马》里英国骑兵仅凭马刀就对德军阵地发起冲锋,这场景虽然在银幕上极具视觉冲击力,也让人热血沸腾,但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不太符合一战时期的实际情况。咱们得把时间线捋一捋。电影《战马》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是1914年到1916年这个阶段。一战,尤其是西线战场,最显著的.............
  • 回答
    你问了一个非常有趣且有点超现实的问题!手机里的第七张照片冲进来洗澡?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也充满了想象空间。让我试着为你描绘一个详细的场景:一、 前奏:宁静与日常设想一下,你正享受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热水雾气弥漫,空气中弥漫着你喜爱的沐浴露的香气。你可能靠在浴缸边,闭着眼睛,感受着水流.............
  • 回答
    边境冲突,一个沉重且充满血泪的词语,当它从口头描述转变为实际行动时,其性质便随着使用的武器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冷兵器与热兵器,这两类截然不同的冲突手段,不仅在杀伤力、破坏范围上有着云泥之别,更在政治和法律层面上,牵扯着宣战与否的敏感神经。冷兵器冲突:古老的回响与有限的代价想象一下,两国士兵手持刀剑.............
  • 回答
    在中国,如果目睹国人和黑人发生拳脚冲突,最合理的做法是优先确保自身安全,并根据情况采取积极但理性的干预或求助措施。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建议:一、 首要原则:保证自身安全在任何冲突现场,你自身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贸然冲上前去,尤其是在情况不明朗、对方情绪激动、人数不明或者有明显攻击性武器的情况下。.............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境冲突,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最近这场,尤其是发生在十月份的那场,确实又把大家对这两个中亚邻国之间复杂关系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要说这件事怎么看,那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根本原因,那得追溯到苏联解体后遗留下来的边界划分问题。 这两个国家当年都是苏联加盟共和国.............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自家门口挂镜子与邻居发生严重冲突,后续的法律问题确实需要认真对待。下面我将为您详细梳理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并尽量考虑到各种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冲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是口角、人身攻击、财产损失,还是其他?这决定了后续处理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 回答
    重庆城管与商贩的冲突:一幕令人深思的悲剧,以及如何拨开迷雾重塑和谐重庆发生的城管与商贩激烈冲突事件,最终演变成城管被商贩砍伤的悲剧,无疑撕开了城市管理背后那层不易察觉的裂痕。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暴力事件,更是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以及人际关系在特定环境下的集中爆发。要理解和看待这起事件,我们必须剥离情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