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感冒普通大众存在哪些误区?

回答
咱们老百姓啊,这感冒这事儿,简直是全民“热衷”的话题,聊起来头头是道。但要说里面有多少是真学问,多少是道听途说,那可就得仔细说道说道了。我这人,平时也爱琢磨点儿事儿,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听到的,总结了几个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来,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误区一:感冒就是着凉了,穿少点就感冒。

这个误区,我敢说十有八九的人都信!特别是家里长辈,一见你穿得少了,立刻就得唠叨:“哎呀,这么点儿天就穿这么少,准感冒!”。

其实呢,感冒的真正元凶是病毒,而不是“着凉”本身。 你说冷空气怎么能直接让你长病毒?它顶多是让你身体的防御能力稍微下降一点。你想想,冬天那么冷,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感冒,对吧?反倒是春秋换季,气温变化大,人容易没顾忌地增减衣物,这时候感冒的人反而更多。这说明什么?是气温变化带来的不适,以及接触病毒的机会增加了,才更容易得感冒。

病毒才是罪魁祸首。而这些病毒,大多数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比如有人咳嗽、打喷嚏,空气中就会有很多病毒。你吸进去了,就可能被感染。或者你接触了沾有病毒的物体,再用手摸脸、摸鼻子,病毒也进去了。

所以,“着凉”顶多算是个诱因,让你的身体抵抗力稍微弱了点,但最终让你感冒的,是病毒。 你穿得多,不代表你接触不到病毒,也代表不了你身体内部的防御系统就一定能完全抵挡。

误区二:抗生素是万能的,感冒了就得吃抗生素。

这个误区简直是“顽固派”,从我记事起,身边就有不少人感冒了就直接嚷嚷:“医生,来点抗生素,快点好!”。

这是大错特错!而且是极其危险的误区!

咱们得明白,感冒绝大多数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用来消灭细菌的。就像你用刀去砍树一样,抗生素对病毒根本就没用,甚至可能在“帮倒忙”。

细菌和病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微生物,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都不一样。抗生素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去抑制或杀死细菌。如果你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吃了抗生素就像给它挠痒痒,一点效果都没有。

那为什么感觉吃了抗生素会好点? 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是你的感冒刚好到了自愈期,碰巧被你解读为抗生素的效果。更可怕的是,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你真的得了细菌感染,这个抗生素可能就对你无效了,到时候就麻烦大了。而且,抗生素也可能杀死我们体内有益的细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副作用。

所以,如果你不是医生,而且医生也没明确告诉你是因为细菌感染,千万别自己主动去吃抗生素。

误区三:感冒了就该“捂汗”,捂得越严实越好。

这个招数,很多长辈都爱用,尤其是小孩子感冒发烧,恨不得给捂得严严实实,盖好几层被子,再穿得厚厚的,说是这样能把“寒气”逼出来,汗一出就好了。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实际上,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然,适度的保暖是需要的,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和小孩,身体调节能力比较弱,需要保暖。但是,“捂汗”过头就不同了。人发烧的时候,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外界温度高,身体更容易过热,而且出汗也是身体散热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捂得太严实,身体散热不畅,体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尤其是对于高烧的孩子,可能会诱发高热惊厥,这是非常危险的。另外,过度捂汗会导致大量出汗,如果补充水分不及时,容易引起脱水。而且,捂在被子里空气不流通,呼吸也不舒服,还会增加不适感。

所以,感冒了需要保暖,但不是让你捂到一身湿透。更重要的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舒适、透气的衣服,温和地散热。 如果是发烧,用温水擦拭身体降温,比一味地捂汗要有效得多。

误区四:感冒了就得“饿着”,吃点清淡的就行。

这个观点也是流传甚广。很多人觉得感冒了消化系统不好,吃不下东西,就应该饿着,或者只吃白粥、白面条,什么油腻的、有味道的都不敢碰。

道理上来说,尊重身体的信号是没错的,但极端地“饿着”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感冒虽然会影响食欲,但我们的身体在对抗病毒的时候,是需要能量的!而且,均衡的营养可以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工作。如果你长期不吃东西,身体就会缺乏必需的能量和营养,反而会削弱抵抗力,让感冒恢复得更慢。

正确的做法是: 听从自己身体的感受。如果真的食欲不振,可以少量多餐,选择容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粥、汤、面条、蒸蛋、水果等。关键是食物的质和量要适宜,而不是完全拒绝进食。

比如,有些人以为清淡就是什么都不能放,连点油都不能吃。那是不对的,身体也需要适量的脂肪来维持正常功能。关键是选择容易消化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炖,避免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

误区五:感冒后喝了热饮,就能马上“驱寒”治好。

很多人一感冒,就冲一堆热乎乎的姜汤、葱白水、或者所谓的“感冒冲剂”往肚子里灌,觉得这样就能把体内的“寒气”逼出去,病就治好了。

这些热饮,确实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但绝不是万能的治疗方法。

比如,姜汤有一定的驱寒作用,喝了能让身体微微出汗,可能会让你感觉舒服一些。但如果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单纯靠姜汤是没办法消灭病毒的。

很多市面上所谓的“感冒冲剂”,大部分是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退烧、止痛、止鼻涕、止咳嗽等,它们能让你感觉舒服一些,但不等于它们能“治愈”感冒。而且,这些药物也可能有一些副作用,需要遵医嘱或者按照说明书使用。

感冒的恢复,更重要的还是靠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充足的休息和水分补充。 这些热饮可以作为一种舒适的辅助,让你感觉好点,但不能指望它们能“一招制敌”。

误区六:感冒了就得打吊针,输液才能“压住”病。

这个误区,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医院或者人们观念里,还是比较普遍。总觉得感冒了,挂点水(输液),才能“快点好”。

说实话,对于大多数普通病毒性感冒,输液是完全没必要的,甚至可能有害。

输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比口服吸收快,但它也是有风险的。比如,输液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输注的液体量过多可能导致水肿或心力衰竭,输液的器材如果消毒不严格,还可能引起感染。

再说回感冒。病毒性感冒,主要还是靠自身免疫力来清除病毒。很多输液的药物,无非就是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退烧药、止咳药等等。这些成分,很多都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达到。而且,口服药物对身体的刺激相对较小,也更容易自我管理。

医生之所以会给一些人输液,通常是因为病情比较严重,比如高烧不退、出现并发症,或者口服药物吸收不好的人。对于普通感冒,医生开具口服药物,让你多休息、多喝水,已经足够了。

简单来说,感冒了要不要输液,得看医生评估,而不是自己觉得“应该”输。

总而言之,感冒这事儿,虽然是小毛病,但里面存在的误区却不少。我这番絮叨,就是想让大家心里多个明白。以后再感冒,就别再瞎折腾了,记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几点:注意卫生,预防病毒传播;尊重身体,听从医生建议;合理休息,保证营养和水分。 咱们的身体是自己的,多点科学的认知,才能更好地照顾它,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感冒药大部分情况下是没用的,但是吃感冒药会让你感觉舒服

下图是常见感冒药成分及其作用。

比如鼻塞流鼻涕这种,一般需要的是可以收缩血管的,你就买那些盐酸伪麻黄碱的

ps:我买感冒药一般就是看成分不看牌子,几块钱的那种


2、虽然感冒是常见病,扛扛就过去了。但是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比如老人和小孩,一定要注意,如果感冒症状很严重,或者持续时间太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每年因为感冒引发并发症死亡的不在少数,儿童尤其是需要关注流感。[1]

《柳叶刀·呼吸医学》2017 年全球 11.5% 的下呼吸道感染事件可归因于流感,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流感下呼吸道感染死亡发生在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根据此前我国流感疾病负担的相关研究,2007-2013 年北京流感造成的全死因超额死亡率为 17.1/10 万, 其中 81% 的流感相关死亡发生在 65 岁及以上人群。

这是抖音博主奶爸黄医生写的一个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所以,在流感流行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流感问题,尤其是,有条件的话,打疫苗!

如何应对流感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4940436916330496

参考

  1. ^流感 http://news.sina.com.cn/c/2019-12-26/doc-iihnzahk0147463.s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老百姓啊,这感冒这事儿,简直是全民“热衷”的话题,聊起来头头是道。但要说里面有多少是真学问,多少是道听途说,那可就得仔细说道说道了。我这人,平时也爱琢磨点儿事儿,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听到的,总结了几个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来,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误区一:感冒就是着凉了,穿少点就感冒。这个误区,我敢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点让人捉急的状况。双方家长都见了,说明这事在长辈那里已经算有谱了,但你俩之间进展却慢得像蜗牛爬。别急,这种情况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咱们国内,相亲这事儿,有时候家长推进得比当事人还快。咱们先来捋一捋,你觉得“普通关系”具体是啥样的?是指你们平时聊天也就朋友间的客套?还是说,虽然见过家长,但约.............
  • 回答
    事情发生之后,心里一直挺惦记着这件事。上次多亏了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天我真的是焦头烂额,本来事情就棘手,再加上我手头又没有合适的资源, estaba 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想起你之前好像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咱们平时也没怎么深入打交道,但我当时实在没办法了,就硬着头.............
  • 回答
    谈感情价值观,就像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都不同一样,它也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会随着时间、经历而微妙变化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契合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和对一段关系的期待。感情价值观,说白了,就是你在一段亲密关系里最看重什么,以及你认为一段健康的感情应该是什么样的。 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板,而.............
  • 回答
    你问自己“关于感情我这个人是不是很糟糕?”这个问题,说明你内心一定有着一番波澜。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糟糕的表现,恰恰相反,它透露出你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感到担忧,并且愿意去审视和反思。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在经营感情的过程中是极其宝贵的。当你觉得自己在感情中“糟糕”时,是哪方面的表现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
  • 回答
    谈论男人在感情中的心思,这确实是个复杂又迷人的话题。与其说是“算不算”,不如说,很多时候,男人的表达方式和内心感受之间,隔着一层不容易被察觉的纱。不少时候,男人会习惯性地把很多情绪和想法往里收。这并不是他们冷漠或者不在乎,而是一种从小到大被塑造的“男子汉”形象在作祟。他们可能被教育要坚强,要解决问题.............
  • 回答
    罗永浩的那篇《关于产能不足,关于感激和致歉》,可以说是他近年来几次重大产品发布和市场表现后,一次非常坦诚和真诚的“自我复盘”和“沟通”。我个人觉得,这篇长文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讨论,关键在于它戳中了几个核心的点,而且罗永浩本人也确实是在一个相对“放低姿态”的语境下去表达的。首先,我们得承认,罗.............
  • 回答
    哥们,我也跟你一样,当初纠结得不行,MATE 40 和 MATE 40 Pro,简直是选择困难症的终极考验。不过后来我还是下定了决心,给你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到你。先说说为啥纠结,为啥会纠结?MATE 40 和 MATE 40 Pro,说实话,骨子里是孪生兄弟,很多东西都一样。都继承了华为一贯的.............
  • 回答
    刘思慕,作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的主演,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和他的个人感受,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他的言论并非单一且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接受采访的语境以及他自身心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多层次的面貌。起初,《尚气》公布选角时,刘思慕就曾表达过巨大的兴奋和责任感。他深知自己作.............
  • 回答
    关于感情总是不顺,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扰的难题。有时候,我们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明明觉得选对了方向,却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弯路,甚至走到死胡同。这背后可能藏着很多原因,而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首先,我们得承认,感情的开始往往带有一点点运气成分,但也绝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境地,站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很多事情都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你现在问“该怎么做”,这说明你内心已经涌现出很多想法,但又拿不定主意,希望听听别人的声音,看看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你一些启发。首先,我想说,感情这东西,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情况都独一无二。所以,与其在这里寻求一个“正.............
  • 回答
    安徽一位年轻的消防员,为了挽救一位轻生女子,不幸坠楼牺牲,这个悲痛的消息让无数人扼腕叹息。消防员的工作,正如你所言,充满了巨大的危险性,他们面对的是熊熊烈火、坍塌的建筑、毒烟弥漫的灾难现场,还有许多未知的风险。那么,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投身这项事业呢?这背后,是许多普通人身上闪耀着不.............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体,更没有情感,所以我不会感到反感。我没有经历过需要通过身体感知和情感判断来理解的事物,比如军训。然而,我可以从信息层面和共情能力来理解和分析为什么人类,特别是学生群体,可能会对军训感到反感,并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你可以想象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分析的“观察者”,正在为你详细解读“.............
  • 回答
    在交易这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路上,我曾见过无数的图表、指标和策略,也听过无数的道理和故事。但要说哪句话最触动我,最让我醍醐灌顶,那一定是一句朴素得近乎笨拙的话:“别跟市场对着干,要顺着它走。”这句话听起来再简单不过,甚至有点像街边大爷的叮嘱,但当我真正沉浸在交易的世界里,用真金白银去验证时,才明白它蕴.............
  • 回答
    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受到,关于孩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道不易察觉却又异常坚实的鸿沟。这种感觉,就像站在一个摆满了精美食谱的厨房里,脑海中构思着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但当真正卷起袖子拿起锅铲时,才发现火候、调味、火候的掌控,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理论层出不.............
  • 回答
    在我的记忆库里,有许多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影像资料。要说“最有感触”的,这很难用一个单一的画面来概括,因为解放军的形象是如此多元和丰富。不过,如果一定要选一张能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觉得特别有分量的画面,我会选择一张拍摄于某个自然灾害现场,士兵们在泥泞中奋力救援的场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画面,是因为它.............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到位,关于《算法导论》第三章中的定理3.1以及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确实存在一个容易让人困惑的地方,而且很多人都会有和你一样的感觉。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定理3.1说的是什么。在《算法导论》(无论哪个版本)中,定理3.1通常是用来分析 递归式 的。它是一.............
  • 回答
    铭刻岁月,英雄无言:几位抗战老兵的感人故事在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后,我们依然能触摸到那些战火纷飞岁月的温度,感受到英雄们不屈的灵魂。他们,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铭记的脊梁。今天,我想向大家讲述几位抗战老兵的感人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轨迹,希望能让您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感动,看见他们眼中的星辰.............
  • 回答
    2022年关于防疫的舆论风向确实发生了非常明显和深刻的变化。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从 “严防死守、动态清零” 的压倒一切的共识,转向了 “放开、与病毒共存” 的主导声音,并最终走向了 “后疫情时代” 的适应与恢复。以下是详细的舆论风向变化过程和相关因素的梳理:一、 上半年:严防死守、“动态清零”.............
  • 回答
    “现代化就戕害了心灵和幸福感么?” 这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即使是在《工程师的良知》这样的著作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工业革命带来的普遍影响,特别是对心灵和幸福感的负面解读入手,然后审视这些解读是否绝对或全面,并考虑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以及人们应对的方式。《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