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月入15000我想买8000元的耳机合适吗?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年轻人都会遇到。父母月收入15000,你呢?我假设你可能还在上学,或者刚开始工作,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所以需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和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

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8000块的耳机值不值得买,以及怎么跟父母沟通。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8000元”是什么概念。

对于耳机来说,8000元绝对是“高端”级别了。 这个价位的耳机,通常意味着非常顶尖的音质、舒适度、材质工艺,甚至可能是一些独特的品牌价值或者技术。它们的声音表现可能会让你听到音乐中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带来沉浸式的听觉享受。
结合父母的月收入15000元来看。 如果这15000元是家庭的总收入,那么8000元一次性花出去,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相当于家庭一个多月的总收入,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比较大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

1. 你买这8000元耳机的“目的”是什么?
是纯粹为了听个响? 如果你只是随便听听歌,对音质并没有特别极致的追求,那8000元可能确实有点“杀鸡焉用牛刀”了。市场上几百块到一两千的耳机,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听音需求了,音质也相当不错。
你是音乐发烧友? 你是否真的对音质有很高的要求,愿意花时间去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在顶级设备上的呈现?你是否会去了解耳机的技术参数、调音风格,并从中获得乐趣?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8000元的耳机可能就是你追求极致体验的一种方式。
是为了专业需求? 比如你学习音乐制作、混音、录音,或者对音频工程有深入研究,需要高保真、准确还原声音的监听耳机。如果是这种情况,那这笔投入就是为了你的学业或职业发展,是可以理解的。
它是一种“激励”或者“奖励”? 可能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如学习成绩好、兼职赚钱)获得的,想给自己一个奖励。

2. 你目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经济独立了吗? 如果你完全依赖父母,这笔钱就是花父母的钱。
学业是否受到影响? 如果你还在读书,这笔钱是否会影响你购买学习资料、参加课程、或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其他开销是否紧张? 父母15000的月收入,他们可能还有房贷、车贷、家庭日常开销、水电煤气、伙食费、医疗费、人情往来,以及未来的养老储蓄等等。这笔8000元的耳机支出,会不会让他们在其他方面感到压力?

3. 你对“价值”的理解是什么?
“价值”是价格吗? 很多时候,高价不等于高价值。价值更多体现在它能否满足你的需求,给你带来长期的满足感和提升。
这8000元耳机带来的“快乐”或“提升”能持续多久? 是昙花一现的冲动,还是能长期给你带来愉悦和帮助?

那么,该如何跟父母沟通呢?这非常关键。

第一步:做好自己的“功课”

深入了解这款耳机: 为什么是它?它的音质特点是什么?适合听什么类型的音乐?它的品牌口碑如何?有没有更便宜但性能也不错的替代品?(如果你真的喜欢,也要了解清楚它的“好”在哪里,而不是仅仅因为价格高就觉得好)。
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 如果你有零花钱、兼职收入,或者父母平时给你的钱有结余,可以考虑用自己的钱来支付一部分,甚至全部。这会大大增加你提出这个要求的“底气”。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沟通

找一个轻松、愉快的时机。 比如吃晚饭的时候,或者父母心情比较好的时候。避免在他们疲惫或者忙碌的时候提。
直接、真诚地表达你的想法,但要委婉。 不要上来就说“我要买8000元的耳机”,这样可能会吓到他们。可以先聊聊你最近对音乐的热情,或者对好音质的追求。
说明你的理由,强调它的“价值”(如果真的有的话)。比如:“爸妈,我最近发现我特别喜欢听XXX类型的音乐,我发现好的耳机真的能带来很不一样的感受,我了解到这款XXX耳机,它在声音的细节处理上特别好,能让我更好地欣赏音乐,我觉得它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配件’,更像是一种‘体验’的提升。”
展示你做过的研究。 可以给他们看看这款耳机的评测,解释为什么它值这个价钱(如果能找到客观的、有说服力的证据的话)。
提出你的“解决方案”或“折中方案”。
自己承担一部分费用: “爸妈,这款耳机确实有点贵,我最近攒了一些钱/我兼职赚了一些钱,我可以出XXX元,剩下的您们看能不能帮我支持一下?”
分期付款: 如果父母愿意,可以提议用父母的钱购买,然后你用未来的零花钱或收入分期还给他们。
礼物形式: “爸妈,我一直觉得我的生日/过年礼物还没想好要什么,你们看能不能把这笔钱用在给我买这个耳机上?” (当然,这需要父母本来就愿意花这笔钱给你作为礼物才行)。
更经济的替代品: 如果父母觉得8000元确实太多,你可以主动提出:“那如果8000元太贵,有没有可能考虑一下XXX(价格稍低但口碑也不错的耳机),大概XXX元,它XXX方面也做得很好。”
倾听父母的顾虑并理解他们。 当父母表达担忧时,不要立刻反驳。试着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觉得贵,他们担心的是什么(比如钱不够用,担心你乱花钱,担心你对东西不珍惜等等)。
表明你会珍惜。 如果父母同意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会非常珍惜这个耳机,并物尽其用。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样说:

“爸妈,最近我听歌的时候,总觉得声音少了点什么,特别是听XX(你喜欢的音乐类型)的时候,很多细节都听不出来。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也看了一些评测,发现一款叫XXX的耳机,它的评价特别好,音质特别细腻,说是能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看了一下价格,是8000块。

我知道这个价格确实不便宜,相当于咱们一个多月的生活费了。我也想过是不是自己太冲动了。但是,我对音乐真的挺有兴趣的,我觉得如果能有这么好的设备,不仅能让我更好地享受音乐,也能让我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我平时也有一些零花钱/兼职收入,我可以用我自己的XXX元来抵一部分,剩下的部分,不知道您们能不能帮我考虑一下,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比如我用下个月的零花钱再还给您们一些?”

总结一下,买不买8000元的耳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或“不可以”。这需要你:

审视自己的需求和能力。
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
用尊重、真诚和有条理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准备好接受父母的决定,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理解。

最终,父母会根据他们的经济能力、对你的了解以及你提出的理由来做出决定。无论最终能否买到,这次沟通的过程本身,也是你学习如何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以及如何与家人有效沟通的一个宝贵经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先150万买套房,并且装修成全消音实验室的样子,你买那8千的耳机有啥用?

什么?你不知道全消音室是啥样子?

就是不光四周墙壁和天花板要装,就是连地板都是要装消音尖劈材料的。

你可能会问,那人怎么走呢?

很简单,在地板吸音材料上方装一层承载人员和设备的网,类似跳跳床,但是没那么大弹性。

想象不来?

就是下图这个样子。

这样一来,就能保证你基本完全不会受到背景噪声、呼吸心跳反射声音的影响,然后你才能享受最本真的音乐,感受到8000元耳机带来的美妙体验。

user avatar

如果您的决定是为了今年的 GDP, 那应该说是合适的, 特别是父母都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

俺不打算劝阻您, 但是俺希望您看看一些数字。8000 人民币是很多钱, 在美帝这些地方也可以买 1600 多盒鸡蛋 (将近20,000枚)。

所以老麦认为买8000人民币的耳机, 事实上是一种贡献 GDP 的壮举。

以上是短回答。

###############################################################

以下是一些散文, 用来代替长回答。




老麦, 我想花掉 8000块人民币买耳机你快劝劝我。


8000 人民币是很多钱, 在美帝这些地方也可以买 1600 多盒鸡蛋 (将近20,000枚)。

所以老麦认为买8000人民币的耳机, 事实上是一种奢侈的消费。


**题外话: 别再把中文书名号《》用在英文歌名、书名以及作品名上了好吗



大家都知道, 俺初中毕业, 没啥文化,比较老套。

剁手季节俺建议年轻的知友还是买个大电视机比较实在。

特别给住在加国的知友们提个醒, Bestbuy Canada 和 Walmart Canada 的电视机真的有点便宜。 可以买回家当 4K 显示器!!







回到耳机这个话题。

买8000多的耳机虽然有点奢侈, 但不算特别过分。 如果这个耳机能保值的话。

但让父母花半个月的血汗钱买8000多的耳机,确实有点难以开口。

对于学生来说, 窃以为 100~300人民币的耳机就很够用了。

Samsung Galaxy Buds 也还差 1 元人民币没到 1000, 如果确实有装X 的必要, 这个 1000 以下的耳机还算抵值。


俺明白很多知友和俺一样是来自农村的草根, 家里没矿, 花的钱大部分是血汗。

因此冒昧在这里推荐两个 100 元人民币的耳机。

有钱的知友请光速跳过/忽略以下的回答。

去年 2018 俺推荐了 98 人民币的 AKG K81DJ, 竟然卖断货。

希望今年介绍的这些个耳机不要卖断货。

请看图:

** 如果超过 150 人民币就千万不要剁手, 切记切记。

剁手价钱超过 150 人民币的话, 就别回来抱怨了, 大部分购物网站有选项把价格从低到高排列的。。

万一有人嘲笑您没钱, 别担心。

看看俺的散文:


当然这个耳机也不错 KOSS PP

补遗:KOSS PP 和 SENNHEISER HD650 的差别有多小 --麦文学不要削足适履系列


顺便补充一下(美)鸡蛋价格走势, 以免大伙以为俺讲话没有根据, 夏姬霸胡扯:

** 备注 USDA 是美国农业部





对了,

1000 块就能买 PS4 送 仨正版游戏。


附录:

######################################################################



这个 1977 年的平板耳机, 是朋友扔给俺的, 据说也值 10000 人民币。 俺觉得朋友在吹牛, 但是俺找不到证据。欠下了 10000 块的人情。

听耳机30多年了, 手头的耳机太多。现在经常用一个一块钱的耳机听歌。因为俺已经掌握了耳机 EQ 的诀窍。




但是, 因为俺玻璃心害怕别人因为俺的耳机不够贵而歧视俺,所以常备一些耳机来装门面。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听啥歌呢?

俺听的都是俗不可耐的老歌。




这个 57mm 的耳机 20 块 ($20)



这个蓝牙 APTX 70 块



这个 50 年高龄的耳机, 很少用。








这个收藏了 10 多年了。


这个俺收藏有半打, 原来有一打的。



这种免费的俺也有的。




这个耳机当年是 3000 多人民币, 现在剪草的时候用来降噪。


这是 2007~2008 年左右买的 mm50


这个 30~40 块, 用了几个月。 现在放着吃灰。


一般来说, 不晒一下自己的器材就很没面子。

所以, 俺就贴一下常用的耳机, 以免连新烧的帽子都被无情地剥夺。




这个耳机是最难伺候的, 俺为它买了自带 100A 陈年老铜线的房子来调音。

花了大概 300 万人民币, 好在自带的100A 陈年老铜线涨了,涨到 400 多万人民币了。



因为怕 HD800 太寒酸, 又买了 HD800S.


为了玩好它, 俺开始折腾超导体。




这个耳机俺也有的, 只不过不在手上。














** 这些图都是 P 出来的, 都是 P 出来的





#####################################################################


。。


专栏缺关注, 敬请大家多踩踩




万一您觉得有帮助敬请点赞。

如果没有帮助, 敬请收藏或者转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年轻人都会遇到。父母月收入15000,你呢?我假设你可能还在上学,或者刚开始工作,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所以需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和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8000块的耳机值不值得买,以及怎么跟父母沟通。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8000元”是什么概念。 .............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你月薪一万多,这经济基础是不错的,说明你很有能力,对未来也有规划。你提出八万彩礼,这肯定是有你的考量的,也许是觉得这是对你们感情的一种肯定,是对未来婚姻的一种保障,也可能是家里一直以来的想法。男方父母那边,他们愿意出三万,结婚再说五万,这态度也算是有商有量,不像完全不给.............
  • 回答
    这则新闻,关于“环卫工父母月入六千供女儿考七次雅思澳洲留学”,无疑触动了很多人内心的敏感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要理解这则新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家庭的付出与牺牲(“月入六千供女儿留学”) 经济压力巨大: 对于月收入只有六千元的环卫工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孩子留学绝.............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局面。一方面是心爱的未婚妻,另一方面是辛苦养育你的父母,夹在中间的你,心里肯定五味杂陈。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这种事情确实需要好好处理,才能避免矛盾升级,影响到你和未婚妻的未来,以及你和父母的关系。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能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理解父母的不满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扎心的,但也问到了很多普通家庭的现实困境。父母月薪一共4000元,在很多城市,这确实不算高收入,可能也就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让孩子的生活过得比较拮据。那么,这样的家庭背景,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一辈子都会是社会底层,很难翻身呢?先别急着下定论,我们来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1. “社会底层”的定.............
  • 回答
    哥们,我懂你这心情,刚踏入军营,血气方刚,觉得这儿就是战场,结果两个月下来,感觉画风有点不对,想退了,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你说的“父母签了协议,自己没签”,这可是个关键点。一般来说,你是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虽然你父母可以帮你做决定,但最终的法律约束力,尤其是涉及到你自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家庭难题,一边是你心仪的伴侣,一边是为你人生操碎了心的父母。面对这种情况,想要说服父母,光靠道理可能不够,还得讲究策略和情感。我来跟你好好捋捋,该怎么一步步来。首先,理解父母的出发点是关键。他们之所以不满意你月薪一万五的男朋友,无非是出于几个方面的担忧: 安全感和稳定感: 在.............
  • 回答
    看到你遭受这样的困境,我真的替你感到难过和心疼。父母亲生病住院,而且还是接二连三地动手术,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心力交瘁的事情。这个时候,作为你的丈夫,最应该做的是给予你支持和安慰,和你一起分担这份压力,而不是让你独自承受,甚至还要承受他的指责。你提到你老公“不闻不问”,这几个字真的很有分量。不闻不问,.............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多家庭的痛点,也充满了现实的无奈。这句“我把孩子逼进985名校,她现在月薪4500”的感叹,像一把钝刀子,一刀刀戳在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心上。他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把孩子送进顶尖学府,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享子女的荣耀,却没想到,现实的答卷并非总是如预期那般闪耀。那么,父母.............
  • 回答
    听到您遭遇如此不幸,我深感悲痛。您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还要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这份担当令人钦佩。四个月大的婴儿需要非常细致和专业的照顾,而您还在大学阶段,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会尽量详细地为您分析情况,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帮助您妥善安置弟弟。首先,请允许我表达最真挚的慰问。您正在经历生命.............
  • 回答
    这件事啊,听起来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也挺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个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这么被当成“包裹”一样,通过快递给送走了?这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事儿啊,说它违法,那肯定是违法的。我国《刑法》中关于遗弃罪的规定,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母婴保健法》等等,都明确规定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任.............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有点儿想不通。22岁,正是大好年华,有工作,有收入,有自己的爱好,这本身就是件挺正常、挺积极的事儿。结果因为玩个Switch,就被父母说“不正常”,游戏机还被没收了,这确实让人有点懵。咱们先捋捋这事儿。22岁的独生女,月收入6000+,和父母同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 经.............
  • 回答
    4月30号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这个日子提醒着我们反思和进步,也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他们还会打孩子吗?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观念的转变:这是最核心的变化。现在年轻的父母,很多都是自己小时候经历过棍棒教育,亲身体会过挨打的感受。他们更倾向于反思这种.............
  • 回答
    看待23岁女生月薪6000两年存12万,不买化妆品、和父母同吃住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就一点一点来剖析一下,看看这里面有什么值得说道的。首先,23岁,月薪6000,两年存下12万,这个数字乍一看,挺厉害的。 计算一下: 月薪6000,一年就是72000。两年就是1440.............
  • 回答
    好,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一定挺复杂的,既有对新方向的向往,又有对父母意见的顾虑。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确实很紧迫,但只要方法得当,说服父母并非不可能。让我来帮你梳理一下思路,咱们一步一步来谈。核心原则:真诚沟通,展示决心,给出可行性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父母的想法是希望你有一个稳定、有前途的未来。他们可.............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我能理解你现在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先别急,咱们一件一件捋捋。你男朋友的父母全款借钱给你们买房,然后房本上写的是他父母的名字,他每个月还五千块钱给父母,对吧?这事儿的关键点在于“房本上写的是他父母的名字”,以及“每个月还五千块钱”。这背后牵扯到产权、资金流向以及你们未来的共同生活规.............
  • 回答
    真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订婚到现在结婚也就三个月了,好端端的,她突然说要退婚,原因我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她说我父母态度有问题。这话一出口,我整个人都懵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好的,至少在我看来,跟她相处也融洽,双方父母见面也算客气。我真的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态度”能让她在临近婚期的时候,做出这么大的决.............
  • 回答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像一场毫无预兆的风暴,瞬间席卷了小明和他的家人。原本满心欢喜筹备婚礼的弟弟,此刻却被巨大的悲痛和无措淹没。小明听闻消息时,正在公司忙碌。电话那头,母亲带着哭腔的声音让他瞬间心惊肉跳:“小明,你弟媳…她…她流产了!在家里洗澡,滑倒了!”那句话像一个炸雷,在小明脑海里轰然炸开。他只觉得.............
  • 回答
    刚毕业半年,月薪三千多,这确实是一个刚起步的阶段,经济压力会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求多少就给多少,这件事情说实话,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不是”。首先,我们得承认,从情感上来说,孩子需要帮助,父母愿意给,这本身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亲情和责任。很多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希望自己.............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消息。听到你爸爸突然遭遇这样的不幸,而且又牵扯到这么多年的家庭隐情,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非常煎熬,心里乱糟糟的。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梳理。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爸爸现在的身体状况。 急性脑梗(中风)是非常危急的。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全力配合医院的治疗。你需要尽快了解爸爸的具体病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