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晁盖不死,宋江会和他发生火并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富有争议的问题,也是《水浒传》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如果晁盖不死,宋江是否会和他发生火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两人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性格、所处的环境以及梁山内部的势力格局。

总的来说,我认为宋江不太可能主动与晁盖发生大规模的火并,至少在晁盖健在的情况下,他会极力避免公开决裂和武力冲突。然而,两人之间潜在的矛盾和权力斗争是真实存在的,并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摩擦甚至局部冲突,但这距离“火并”这种你死我活的程度,可能性相对较小。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 晁盖与宋江的关系:一种微妙的共存与潜在的张力

表面上的敬重与依附: 宋江在加入梁山之前,在江湖上名声显赫,是“及时雨”,是绿林中的领袖人物。晁盖上梁山后,虽然是“托塔天王”,但宋江的出现,尤其是他出色的智谋和组织能力,为梁山带来了更高的声望和更广的吸引力。宋江在早期确实对晁盖表现出极大的敬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依附,利用晁盖的地位来巩固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
权力的分配与潜在的竞争: 晁盖是梁山泊的寨主,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而宋江作为梁山的军师和实际操盘手,逐渐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权力,包括招募好汉、指挥作战、管理山寨等。这种权力的分配本身就存在潜在的张力。宋江野心勃勃,渴望更大的权力,而晁盖作为早期创业者,虽然不像宋江那样精于算计,但也有自己的威望和底线。
战略思想的分歧: 晁盖的“替天行道”更倾向于劫富济贫、快意恩仇的江湖义气,他上梁山是为了避祸和壮大声势,但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而宋江则有强烈的“招安”倾向,他希望通过壮大梁山的力量,最终被朝廷招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光宗耀祖。这种根本性的战略分歧,是两人关系中最深的暗流。

二、 双方的性格分析:为何不太可能直接火并?

晁盖的性格:
豪爽仗义,有江湖义气: 晁盖是典型的江湖好汉,重情重义,为人直率,有大局观,但缺乏宋江那种绵里藏针的政治智慧。
知人善任,但不够警惕: 他能够看重宋江的才能,并将很多事情交给宋江处理,但对于宋江潜在的野心和与自己战略上的差异,可能不如宋江那样敏感和警觉。
威望基础: 晁盖是梁山泊最早的领导者,很多老班底好汉(如刘唐、阮氏三雄等)对他忠心耿耿,这股势力不容小觑。
宋江的性格:
心机深沉,善于笼络人心: 宋江是“人情练达”,非常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用各种手段收买人心,将梁山好汉笼络在他的麾下,包括一些对晁盖忠心耿耿的好汉,他也能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过来,或者至少让他们保持中立。
隐忍和策略: 宋江非常有耐心,他不会急于求成。在晁盖健在的情况下,他会选择隐忍,等待时机。他深知,公开与晁盖对立,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反而可能导致梁山内部分裂,被敌人所乘。
目标明确: 宋江的最终目标是招安,而晁盖的生死直接关系到他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如果他在晁盖活着的时候发动“火并”,一旦失败,招安的希望将彻底破灭,甚至自己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三、 梁山内部的势力格局:火并的难度和风险

晁盖系(老班底): 阮氏三雄、刘唐、公孙胜等早期加入梁山的成员,他们对晁盖的忠诚度非常高。虽然宋江来了之后,他们也听从宋江的指挥,但内心深处对晁盖的敬重依然存在。
宋江系(新加入或受其拉拢者): 以宋江为中心,加上被他招募来的好汉,如吴用、戴宗、李逵(虽然李逵对谁都能杀,但后期对宋江死心塌地)、秦明、关胜等。这股势力在人数和影响力上逐渐壮大。
中间派: 一些好汉可能对晁盖和宋江都没有特别强烈的倾向,更看重梁山的整体利益和稳定。

如果宋江试图“火并”晁盖,他需要克服最大的障碍就是晁盖老班底的忠诚以及如何将大部分好汉都争取到自己一边。这绝非易事。一旦公开冲突,梁山可能会陷入内乱,被朝廷或辽国等敌人趁虚而入。

四、 为什么宋江不太可能主动挑起火并?

1. 时机不成熟: 在晁盖健在时,宋江的势力尚未完全压倒晁盖的威望和支持者。公开挑起冲突,胜算不大,风险极高。
2. 损失太大: 即使宋江最终获胜,大规模的火并也会造成梁山元气大伤,好汉死伤惨重,这与他招安后希望保留实力、获得功名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声誉影响: 作为“及时雨”,宋江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发动“火并”是对其“义”的严重违背,将严重损害他在江湖上的声誉。
4. 晁盖的潜在反制: 尽管宋江城府深,但晁盖也不是任人摆布的傻子。如果宋江过于露骨地挑战其权威,晁盖也会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地位,这反而会增加宋江的麻烦。

五、 可能出现的摩擦和宋江如何化解?

虽然直接火并的可能性不大,但两人之间一定会出现摩擦和权力斗争:

决策权争夺: 在重大战略决策上,两人可能出现分歧。宋江会利用自己的智谋和人脉逐渐影响决策过程,甚至在一些小事上架空晁盖的权威。
人马收编与拉拢: 宋江会继续招募好汉,并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会巧妙地分化、瓦解晁盖的支持者,用恩威并施的手段来争取人心。例如,他对李逵的控制,就是利用李逵的鲁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舆论造势与离间: 宋江善于利用舆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并可能通过一些手段在梁山内部散布对晁盖不利的言论,或者挑拨晁盖与其他好汉的关系(虽然可能性较低,但也不是没有)。
化解冲突的手段:
“借刀杀人”: 如果晁盖的某些行为或决策触犯了朝廷的利益,宋江可能会暗中利用这一契机,让晁盖去冒险,从而达到除掉心腹大患的目的。
策略性妥协: 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宋江会做出妥协,以换取晁盖在更重要问题上的让步,从而稳步推进自己的计划。
利用事件: 比如,在与曾头市的冲突中,晁盖的死是极其偶然的。如果晁盖不死,他可能不会亲自去冒险,或者会有更周密的部署。宋江则可能在事后将责任归咎于晁盖的冲动,或者利用晁盖的死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六、 如果晁盖不死,结局可能如何?

宋江继续隐忍,等待时机: 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宋江会继续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同时观察梁山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梁山的发展方向趋向宋江的“招安”: 在宋江的主导下,梁山的战略重心可能会逐渐偏向于“招安”,而晁盖的“替天行道”的江湖理念可能会被边缘化,或者被包装成招安前的手段。
可能出现权力制衡而非火并: 两人之间可能形成一种权力制衡的局面,宋江在政治和对外事务上逐渐占据主导,而晁盖在梁山的威望和对老兄弟们的号召力仍然存在。这种局面虽然不稳定,但可能维持一段时间。
“招安”进程受阻或改变: 如果晁盖始终对招安持保留态度,那么宋江的招安计划将面临巨大阻力。他可能会想办法说服晁盖,或者在晁盖不合作的情况下,采取更激进的手段(但不一定是火并),例如通过控制梁山军务,迫使晁盖接受现实。
最终可能还是死于非命: 即便宋江不主动与晁盖火并,晁盖在那个复杂的江湖环境中,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死。例如,在与官军的战斗中阵亡,或者被敌人暗杀。一旦晁盖以其他方式死亡,宋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寨主之位,继续推行自己的招安路线。

结论:

总而言之,宋江大概率不会主动与晁盖发动大规模的“火并”。 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更倾向于通过隐忍、拉拢和政治手腕来逐步获得权力。晁盖的威望、老班底的忠诚以及梁山内部分裂的巨大风险,都会让宋江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选择等待和积蓄力量。

然而,两人之间潜在的战略分歧和权力斗争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双方都过于强硬,或者出现一些重大的导火索事件,也可能导致局部的冲突或摩擦,但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火并”的程度,可能性相对较小。 宋江的最终目标是招安,他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因内乱而葬送自己的前程。如果晁盖不死,梁山的发展方向和宋江的招安计划,都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博弈和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晁盖和宋江从来就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晁盖虽说经常被认为是反对招安的,可是从头到尾也没见他就招安问题提出任何看法。要我说的话,晁天王是压根没思考招安不招安这个问题。

老晁原本就是没多少主意的人,劫生辰纲那活做得那么明目张胆,可是晁盖连官府破案的心理准备都没有,一出事就问吴用“却是怎地好”。从到石碣村躲避到上梁山都是吴用的主意。王伦逐客的意思那么明显,连林冲这个智力都看出来了,晁盖还光顾着感激王伦,不是吴用提醒都没发现有问题。所以吴用对晁盖的评价是很准确的:“兄长性直,只是一勇。”

晁天王重感情,讲义气,办事直率豪爽,出手阔绰,能急人之难,不滥杀,自尊心强,讲究江湖规矩,还很能打,所以,他能做一个很好的黑道大哥。但是,他的能力也就仅止于此了,招安啊,做官啊,规划这些问题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

鲁智深、武松、裴宣、欧鹏他们也都不是笨人,可是也没想过招安这样的问题,打家劫舍的日子过得挺开心的。招安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既要费尽心机走后门,到处使钱行贿,结交权贵,也要在军事上展现实力,把朝廷的围剿官军打得不敢再提打字。这不是晁盖这种实心眼的人能干的事,必须是宋江、吴用这样花花肠子多的才行。

所以说,晁盖从来不提招安,并不代表他多坚定地反对招安,而是因为他根本犯不上考虑招安的问题,反正他也做不到,想那玩意干嘛。晁盖很满足于当山大王的生活,对招安没什么兴趣,可要是兄弟们都要招安,晁盖也不会非要拦着的。

另一方面,宋江能做梁山的大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够义气。“义气”这个词掰开揉碎地解释,就是众兄弟对你这个老大有信心,知道你不会干对不起大家的事,知道你不会坑害兄弟们,知道遇到危险你不会扔下兄弟们。在绿林道里讲义气,就能建立信任。比如说李忠一个摆地摊的打赢了周通,周通就请他当寨主,这哥俩就讲义气,因此周通甘居第二位没有不平衡,李忠也对周通像亲兄弟一样信任。而不讲义气的结果,就是鲁智深和邓龙不能并存,王伦和晁盖不能并存。

宋江救过晁盖,晁盖也救过宋江,两人是过命的生死之交。如果这两人之间公开争斗,那么“义气”的基础不存在了,大家全都纯粹地为了利益待在梁山上,这个队伍立刻就散伙了。因为背叛出卖经常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宋江能活着上梁山,就是靠青州、江州两拨好汉舍却身家性命救他,那么他们为什么肯救宋江呢?因为他们相信,宋江是一个值得救的人,宋江有义气,所以救了宋江之后他们是性命相托的生死朋友。那假如宋江没有义气呢?谁吃饱了撑的帮他啊,梁山分分钟就散伙了。

在具体问题上宋江和晁盖发生争执,因为宋江水平更高,看得更远,大部分头领还是会支持宋江的,可如果宋江想和晁盖敌对,背叛他或者取而代之,大部分头领支持的会是晁盖而不是宋江。江州和还道村晁盖两次救了宋江的命,如果连晁盖都能杀,那还有谁不能杀?宋江对晁盖下手就是自己挖自己的根基,只要他还有脑子就断然不会这么做。

以人品而论,宋江也不会这么做。黑三郎虽然心狠手黑,但是在兄弟义气上还真没亏欠过。梁山上固然二货很多,但心眼多的人精也不少,如果宋江真是没有义气装出义气,是绝不可能骗得他们到死都相信的。起码吴用和花荣这俩人肯定不傻吧,他们肯陪宋江同生共死,宋江会是一个待朋友没有义气的人吗?

user avatar

不会

因为真的没必要:

对于称帝建国打天下的反贼来说,老大的名分很重要,毕竟皇帝的待遇要比开国第一功臣高很多。但对于梁山这种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反贼来说,老大的头衔真心没啥用,招安前吸引火力,招安后待遇比二把手也高不了多少。

对于集权式的组织来说,老大的名分很重要,但对于梁山这种军事民主政权来说,老大的头衔真心没啥用,梁山的决策根本上还是在比谁道理硬、兄弟多、拳头大;比如宋江当老大的时候,一心想要招安,结果吴用联合下面弟兄给他搅黄了好几回,宋军还是没办法。

甚至晁盖反对招安都不会发生火并,毕竟晁盖是宋江的救命恩人,火并掉晁盖,宋江的合法性就全完了。宋军最多也就是带着愿意招安的人下山,换个地方自己玩罢了。

两人火并的唯一可能就是,都不愿意招安,那确实有必要确定一下谁是皇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