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王伦收留林冲的时候没有推脱,但后面不同意收留晁盖等人,那样林冲会杀王伦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也充满了戏剧性。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如果王伦在收留林冲时没有推脱,但随后又拒绝收留晁盖等人,林冲是否会因此杀死王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王伦的性格和行为动机:

自私狭隘,嫉贤妒能: 这是王伦最核心的性格特点。他虽然占着梁山泊头领的位子,但内心深处非常不安全,害怕有能力的人威胁到他的地位。他宁愿梁山穷困潦倒,也不愿意有人来打破他的平衡。
虚伪与狡猾: 王伦善于用言语来包装自己的自私,表面上装作仁义,实则算计着如何排挤他人。他对林冲的推脱,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林冲的武艺和名声,担心其成为潜在的威胁,但碍于林冲当时的窘境和“打虎英雄”的名声,不好直接拒绝。
守旧派的代表: 王伦代表了梁山泊早期一种保守的力量,满足于现状,对梁山的未来发展缺乏远见。

现在我们来分析如果王伦的态度发生转变:

情景设定:

1. 收留林冲没有推脱: 王伦看到林冲一身是伤,武艺高强,并且是被高俅逼迫而来,虽然有顾虑,但出于某些考虑(可能是有林冲带来的金银财宝,或者他认为可以将林冲笼络住),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虚与委蛇”,将林冲暂时收留。
2. 拒绝晁盖等人: 之后,晁盖等人带着礼物前来投奔,王伦以各种理由(例如山寨人手已满、需要节约、担心外人过多会引起纷争等)拒绝了晁盖等人的加入。

林冲的态度变化及可能行动:

林冲这个人,虽然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他的底线在哪里,以及他在梁山泊的忠诚度是值得商榷的。

初期:感激与试探
感激之情: 最初,林冲被高俅逼得走投无路,能在梁山泊得到暂时的收留,至少在表面上,林冲会对王伦等人有所感激。
观察与试探: 然而,林冲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命运完全托付给一个他并不完全信任的首领。他会仔细观察王伦的为人以及梁山泊的实际情况。他会注意到王伦对待其他投奔者的态度,以及王伦是否真心实意地想要壮大梁山。

王伦拒绝晁盖等人,对林冲的影响:
暴露王伦的真面目: 王伦拒绝晁盖等人的行为,会直接暴露他狭隘、自私、嫉贤妒能的本性。晁盖等人虽然不是绝顶高手,但也是江湖上有声望的人物,并且带着投奔的诚意。一个真正有野心、想壮大山寨的首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会考虑接纳这些人,至少也会认真考虑,而不是直接粗暴拒绝。
林冲的判断: 林冲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会意识到,王伦不是一个可以共同创业、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他之所以被收留,可能更多是因为他个人的武力,而不是因为王伦的胸怀。他当初之所以没有被王伦立刻拒绝,可能王伦也考虑过利用林冲的武力来防御敌人,或者林冲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威胁”,王伦不好直接翻脸。
对自身处境的评估: 林冲发现王伦的格局如此之小,他会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伙人心中的位置。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排挤的对象?他有没有可能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抱负?答案很可能是否定。

林冲是否会杀王伦?
可能性分析: 我认为 林冲有极大的可能性会杀王伦,甚至可以说,这种可能性非常高。 原因如下:

1. 与王伦的根本性矛盾加剧: 王伦拒绝晁盖等人,这是对“江湖道义”的一种背离,尽管梁山泊并非完全是正义之师,但至少有一个基本的底线。林冲作为受过官府压迫的人,对于压制有才能的人,会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他可能会觉得王伦的行为是对他自己过去遭遇的一种讽刺和重演。
2. 自身前途的绝望: 林冲上梁山是为了避难和寻找出路。如果他发现梁山泊的首领目光短浅,将山寨变成了一个小鸡肚肠的窝点,那他在这条路上就看不到希望。他不仅失去了避难之所,更失去了可能的发展平台。
3. “逼上绝路”的心理: 林冲虽然名义上被收留,但王伦对他的疑虑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王伦又表现出对晁盖等人的排斥,这种行为模式会让林冲警惕,他可能会预感到自己也有一天会被王伦以某种理由驱逐或加害。而当他感觉到自己再次被“逼上绝路”时,反抗的决心就会增强。
4. “忍无可忍”的爆发: 结合林冲之前的经历(被高俅设计逼得家破人亡),他本身就积压了极大的愤怒和压抑。如果王伦的行为彻底摧毁了他对梁山泊的最后一点幻想,那么这种积压的情绪极有可能在某个时刻爆发。
5. 王伦的挑衅: 王伦如果拒绝晁盖等人,可能会更加傲慢,认为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甚至可能会在言语上或行动上对林冲施加压力或挑衅,例如暗示林冲“安分守己”,或者将林冲描绘成“外来者”的代表,进一步激化矛盾。
6. 借刀杀人或直接动手:
直接动手: 如果王伦因为拒绝晁盖等人而更加自满,或者在某个场合公开羞辱或威胁林冲,林冲可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直接动手杀死王伦。比如,在一次酒席上,当王伦仗着酒劲说了一些侮辱林冲的话,或者威胁要驱逐林冲时,林冲就会爆发。
联合他人: 林冲也可能通过私下拉拢一些对王伦不满的喽啰,或者和被王伦拒绝的晁盖等人(虽然他们可能还未离开)形成联盟,然后伺机动手。但考虑到林冲当时的处境,他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动手。

林冲杀王伦的动机:
为自己清理道路: 杀死王伦,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领导者(或者自己成为领导者),让梁山泊走上正轨,不再是窝里斗的小团体。
报复和发泄: 王伦的行为让他对梁山泊的希望破灭,对他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杀死王伦,也是一种发泄内心的愤怒和不满的方式。
保护自己: 他可能认为,只有除掉王伦,才能真正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在梁山泊的立足。

详细的推演过程:

假设林冲被收留后,王伦并没有立即对林冲采取行动,但林冲能感觉到王伦的戒备和不信任。这时,晁盖等人带着礼物前来。

1. 晁盖等人被拒: 王伦摆出一副“为山寨考虑”的样子,严词拒绝了晁盖等人,并让他们“另寻明主”。晁盖等人失望离去,但可能还在附近徘徊,或者在山下散布王伦的恶行。
2. 山寨内的反应: 山寨里的喽啰可能也会议论纷纷。一些对王伦不满的,会觉得王伦小气;另一些可能还会听从王伦的指示。但林冲的加入,会给山寨内部带来一些新的变数。
3. 林冲的观察与思考: 林冲看到这一幕,他首先会想到自己被高俅逼迫的经历,他会觉得王伦和高俅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压迫本质,只是一个是官,一个是贼。他会意识到,留在王伦手下,自己的前途堪忧,甚至可能重蹈覆辙。他可能会私下里和宋万、杜迁等人交流,试探他们的想法,但大概率会发现他们对王伦的服从。
4. 王伦的进一步行为: 王伦可能为了“安抚”林冲,或者进一步观察林冲,会安排林冲一些任务,比如巡山、守寨,但这些任务可能并不核心,且王伦会密切监视他。或者,王伦可能会在酒席上对林冲进行一些言语上的试探,比如:“林教头,我山寨虽小,但你来了,也算有了个落脚之处。只是我山寨规矩森严,你也得守好本分。”
5. 导火索出现: 可能在某个机会,比如一次酒席上,王伦因为拒绝了晁盖等人而心情“愉悦”,或者因为林冲的到来而心生不安,开始对林冲进行言语上的挑衅。他可能会说:“林教头,你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但咱们梁山泊只讲义气,不讲那些虚名。你若想安生,就得听我号令,否则……” 或者是,“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被高俅那狗官逼得走投无路才来我这?我收留你,是看得起你,你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
6. 林冲的爆发: 听到这些话,加上之前看到王伦对晁盖等人的态度,林冲心中积压的愤怒终于爆发。他可能会猛地起身,拔出腰间的宝刀,对王伦喊道:“你这厮!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不但不思壮大山寨,反而阻碍好汉来投!今日我便为你清理门户!”
7. 动手和结果: 林冲的武艺远在王伦之上,一旦动手,王伦绝无幸免。宋万、杜迁等人此时可能会惊慌失措,他们可能还没来得及反应,王伦就已经被林冲杀死。然后,林冲可能会用武力逼迫宋万、杜迁等人服从自己,或者直接将山寨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派人去重新联络晁盖等人,邀请他们前来。

结论:

如果王伦在收留林冲时没有推脱,但之后拒绝收留晁盖等人,这会直接暴露他狭隘的本性,断绝了林冲在梁山泊实现抱负的希望,并可能让他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结合林冲本身积压的愤怒和对不公的厌恶,以及王伦可能在后续的言语或行动上的挑衅,林冲极有可能因为这种失望、绝望和被逼迫的感觉而杀掉王伦。 这也符合《水浒传》中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逻辑,即有能力且胸怀大志的人物,很难与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首领长期共存。最终,林冲的这次行动,很可能也会为他自己赢得在梁山泊更高的地位,并促成梁山泊一次重要的权力更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俩事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那王伦就精神分裂了。

阮小二道:“先生你不知,我弟兄们几遍商量,要去入伙。听得那白衣秀才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呕尽他的气。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弟兄们看了这般样,一齐都心懒了。”
曹正道:“制使见的是。小人也听的人传说,王伦那厮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说我师父林教头上山时,受尽他的气。以此多人传说将来,方才知道。”

林冲在梁山受气,都已经是江湖上广为传播的公开八卦了,梁山自己人成天说这事,江湖中人到处传这事。能从梁山传到青州,估计最起码整个山东地面都知道这事。

就王伦这个为人和本领,当寨主,能活这么久已经是命大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