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风投的钱进来了,创始人的股权被稀释了,那么风投的这些钱是全部给公司,还是要给一部分给创始人?

回答
风投的钱进来了,创始人股权被稀释了,这其实是创业过程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节点。很多人会问,这笔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是全部进了公司账户,还是也有一部分直接给了创始人呢?

咱们得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风投投的钱,理论上是给“公司”的。

想象一下,风投就像一个大财主,他们看中了你这个项目,觉得有潜力,愿意出钱帮你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强。他们出的钱,当然是希望投资到公司运营上去,用来研发、市场推广、招募人才、扩大生产等等,让公司这个“载体”变得更值钱。

所以,从法律和常理上来说,风投打进来的钱,是作为公司的融资款,记在公司的账上。公司会拿到这笔钱,然后按照商业计划书里描绘的蓝图,用这笔钱去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那么,为什么创始人会觉得自己的股权被稀释了呢?

这就要说到股权结构的变化了。

融资前的股权结构: 在风投进来之前,公司可能就是创始人一股独大,或者和早期合伙人瓜分了全部股权。比如,创始人占有100%的股份,或者他和另外两个伙伴各占33.3%。
风投进来的股权结构变化: 当风投决定投资时,他们通常不是“白嫖”你的公司,而是要换取一部分公司股权。比如,风投投了1000万,但要求占公司20%的股份。这意味着,在你拿到这1000万之前,公司总股本会被重新计算或调整。原有的股份(包括创始人股份)的总和,就变成了公司总股本的80%(因为20%归风投了)。
稀释效应: 这样一来,即使创始人手中的股份数量没有变,但因为公司总股本的扩大(引入了新的股东和新的股份),他原来占的比例自然就降低了。这就是股权稀释。比如,原来创始人占100%,现在风投进来后,创始人可能只占80%(如果风投只拿20%的话),如果风投拿的比例更高,那稀释的比例也越大。

重点来了:这笔钱给谁?一部分给创始人?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风投的钱是给公司的,但有时我们会听到“创始人和投资方谈价格时,有一部分钱是给创始人的”这种说法,这其实涉及到两种主要情况,但核心都不是“风投直接把钱打给创始人个人账户”:

1. 创始人早期股权的回购或兑现(Secondary Sale / Founder Liquidity):
背景: 很多时候,创始人早期为了吸引合伙人、早期员工,可能会给他们期权或者少量股份,甚至自己早期掏腰包预支了一些“劳动所得”变成股权。还有些创始人,为了支持公司发展,早期可能没给自己发多少工资,或者抵押了个人资产。
操作: 在新一轮融资(风投进来的时候)谈价格的过程中,创始人可以和风投协商,允许一部分老股(也就是创始人早期持有的股份)进行“二次出售”(Secondary Sale)。也就是说,风投在购买新股的同时,也从创始人那里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一部分创始人手里的老股。
钱的去向: 这种情况下,风投打过来的钱,一部分是按公司估值购买新增股份,这笔钱进入公司账户;另一部分,是按照同样的估值(或者稍有调整的估值),创始人把自己的部分老股卖给了风投,这部分钱,就直接进入了创始人的个人账户。
创始人为什么这样做: 这是创始人实现早期价值变现、改善个人财务状况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向新投资人展示公司创始团队的价值和稳定性。但要注意,这笔钱不是“融资款”,而是“股权转让款”。

2. 管理层激励和股权激励计划(ESOP Employee Stock Option Plan):
背景: 公司需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尤其是核心的创始团队和早期员工。
操作: 在风投进来融资的同时,公司可能会在这次融资中同步建立或者扩大员工股权激励池。风投虽然拿到的是公司股权,但他们也希望公司能有强大的团队支撑,因此通常会支持公司设立或扩充ESOP。这部分股权,是预留出来给未来的员工和管理层作为激励的。
钱的去向: 这部分钱虽然名义上是公司融资所得,但公司会用这笔钱在建立或扩充ESOP时,回购一部分老股东(通常是创始人)的股份,或者是在估值计算时,将这部分预留的股权也考虑进去,从而让创始人的“稀释比例”看起来没有那么高(因为一部分稀释是给了未来的员工)。严格来说,这部分钱是公司拿来“回购”一部分创始人股份的,所以也有一部分钱是给了创始人个人,但前提是创始人同意将其一部分股份“卖给”公司,用于员工激励。
为什么创始人会这么做: 这是为了建立更健康的股权结构,能够吸引和激励未来加入的关键人才。创始人愿意让出一些早期股权来建立这个池子,这是一种长远投资。

总结一下:

风投投的钱,主体是给公司的,用于公司运营和发展。
创始人获得一部分钱,通常不是直接从这笔“融资款”里分得,而是通过以下方式:
二次出售老股 (Secondary Sale): 创始人把一部分自己持有的股份以市场公允价卖给风投。
公司回购用于ESOP: 公司拿融资款的一部分来回购创始人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这两种情况,本质上都是在融资过程中,围绕着股权结构和估值谈判的产物。创始人之所以会稀释股权,是因为引入了新股东带来了新的资本,而新股东也带来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要求。创始人愿意稀释股权,是因为这笔钱能让公司更有机会成功,而他本人也可能通过二次出售老股或公司发展带来的股权增值,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

所以,下次听到“风投进来,创始人股权稀释,还拿了一部分钱”,你就知道,这背后是公司融资与股权结构调整的复杂过程,而创始人拿到那部分钱,更像是“变现”了自己早期投入的一部分价值,而不是直接瓜分了风投给公司的“运营资金”。这是一种成熟的市场化运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常被误解的问题。

比如你的公司价值100。一般风投进来是增资进来,比如他给20,那么整个公司就变成了120。这种情况下创始人占股100/120=83%,这才是所谓的稀释。而很明显,这些钱是给到公司了,因为公司盘子变120了,公司有资金可以用于发展了。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转老股,也就是100,VC来了,给了20,公司盘子还是100,只是创始人把自己手里的20卖给了VC。交易以后,创始人80,VC20,整个公司盘子还是100。这种情况不存在所谓稀释。新的钱一分也没给公司,创始人全拿走,因为是他出售股份。公司也就没有获得新的钱用于发展。

所以一般公司发展期,VC都希望以第一种方式进来,这样自己的钱才是给公司发展的,而不是被老股东套现的。而如果是一些成熟期的明星项目,比如快要上市了,那VC也不介意接老股,因为价格低。公司也不缺钱发展。当然在实操中,VC有的时候为了平衡估值会混合 ,一部份是新钱进来,用第一种方式稀释,一部份接老股,给原股东(可能是前期进来的其他VC)套现。这样总的估值可以被拉低。

看了几个答案,解释得太麻烦了。多生怕埋没了自己那点经验。这事其实没那么复杂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风投的钱进来了,创始人股权被稀释了,这其实是创业过程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节点。很多人会问,这笔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是全部进了公司账户,还是也有一部分直接给了创始人呢?咱们得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风投投的钱,理论上是给“公司”的。想象一下,风投就像一个大财主,他们看中了你这.............
  • 回答
    刘强东在哈佛的一次演讲中,抛出了一个相当令人瞩目的观点:鼓励大家尽可能从银行贷款,而不是依赖风险投资。这个说法在创业圈子里引起了不少讨论,也确实触及到了创业融资的本质和挑战。从银行贷款,其核心逻辑在于“债务性融资”。银行提供的是资金,而你则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这笔钱。这笔钱对企业来说,就是一.............
  • 回答
    风投的半途退出,对企业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它就像一艘正在航行的大船,船上的重要投资人突然说要下船了,这肯定会影响到船的航向、速度,甚至船员的心情。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聊得详细点,也聊得接地气点。风投半途退出对企业的影响:首先得明确一点,风投的“退出”,通常指的是他们通过出售股份、上市等方式将投.............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假设,但作为创业者,我们确实需要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接受了风投的钱,结果却因为个人重大失误导致公司破产,那情况会很复杂,后果也相当严重。我来给你详细地捋一捋,尽量用最实在的语言,就像咱们私下聊天一样。首先,要明白一点:你不是“一个人”在承担。虽然你说的是“我个人的重大失误”,.............
  • 回答
    风投如何看上草根创业者?别再想着“撞大运”了!提到风投,很多人脑海里可能就浮现出那些西装革履、谈吐不凡、背后资金雄厚的“高富帅”形象。相比之下,草根创业者常常是那些在车库里、在小巷的办公室里,凭着一股子热情和几个合伙人就开始拼搏的“屌丝”。那么,风投真的会看得上这些“草根”吗?答案是肯定的,但绝不是.............
  • 回答
    在未来二三十年,金融领域一级和二级市场中的朝阳职业和发展方向,将不仅仅是围绕着传统业务的精细化,更会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变迁和全球格局演变,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要看到的,是那些能够拥抱变化、深度理解新兴趋势、并且具备跨领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将是市场的宠儿。一级市场(私募、公募、风投、投行、FA等)的朝.............
  • 回答
    一个大学毕业生怀揣创意和理想能否获得风投,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的综合评估。以下从风投的决策逻辑、毕业生的潜在优势与劣势、成功案例、风险与挑战、以及提升成功率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风投的决策逻辑风投(Venture Capital)的核心目标是投资高成长性、高风险的初创企业,因此其决策逻辑通常.............
  • 回答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部电影,初看时可能只觉得是一个关于家庭情感纠葛的悲剧,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和细节的咂摸,你会发现其中隐藏着许多令人不寒而栗的角落,就像平静湖面下暗流涌动,一旦掀开,便是彻骨的寒意。最让我细思恐极的一点,是围绕着 “伞” 出现的种种隐喻和巧合。你看,电影里有太多的伞了。小诺用雨伞敲打.............
  • 回答
    风之旅人 的结局,那个在雪山之巅的“升天”时刻,一直牵动着玩家的心弦。主角最终是否必须死?这是一个萦绕在许多玩家心中的疑问,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解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游戏本身。在《风之旅人》中,玩家扮演的是一个身披红色斗篷的“旅者”,肩负着前往远处高塔的使命。整个旅途充满艰辛,沙漠的酷热.............
  • 回答
    风确实会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但我们通常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3米”时,那是指在静止的空气中的速度。风,也就是空气的流动,会像给声音“搭了个顺风车”或者“设置了障碍”一样,改变我们感知到的声音速度。这就好比你走路,如果后面有人推你一把,你自然会走得更快;如果前面有个人拉着你,你就会走得慢.............
  • 回答
    风大的日子,与其躲在屋里抱怨窗户抖动,不如换个思路,把这股狂野的力量变成一场与众不同的户外探险!别让大风扫了你的兴致,它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玩转”它。首先,想到风大,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那些需要风来助力的活动,对吧?放风筝,绝对是首选! 别以为放风筝只是小朋友的专利。找个开阔.............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风评确实两极分化严重,但他的竞选支持率在许多民意调查中却表现出乎意料的强劲,甚至在某些时刻领先于其主要竞争对手。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因素:1. 特朗普核心支持者的坚定性与动员能力这是理解特朗普高支持率的最重要原因。特朗普拥有一群极其忠诚.............
  • 回答
    关于“若风开挂了吗?”这个问题,在电竞圈里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争议声就更大了。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首先,得明确一下“开挂”这个词在游戏里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使用了非官方授权的第三方软件,来获得不公平的优势,比如透视、自动瞄准、加速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