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第一个,明末的所谓喀喇沁蒙古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盘踞漠南蒙古的非常松散的一个部落联盟,嘉靖时,右翼蒙古黄金家族老把都为哈喇慎(即喀喇沁)首领逐渐渗透朵颜卫,死后其子青把都控制朵颜卫,朵颜三十六家视喀喇沁部为共主,并以喀喇沁塔布囊自居。塔布囊即与黄金家族有姻亲的朵颜兀良哈上层领主,朵颜卫主体是兀良哈人。在天聪元年,右翼蒙古联军土默特、喀喇沁本部,喀尔喀等与察哈尔部林丹汗激战,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率部西迁进攻归化城(呼和浩特),大败右翼蒙古,喀喇沁本部(哈喇慎)势力几乎损失殆尽。
(注:王象乾在崇祯元年九月汇报说:“白台吉愧死,哈部今其无几。”土默特的俄木布给皇太极的信中也说“自从碰上这个恶毒汗之后,哈喇慎的台吉们没有一个没有被袭击,我们带着右翼部众,靠地险而幸免于难。”)
汗阿海和布颜阿海的哈喇慎残余降付后金与降附后金的察哈尔残部封被编为蒙古八旗。而朵颜以苏布地为首的三十六家各部未参战,躲过一劫,在宗主喀喇沁覆灭后,彻底放弃朵颜、兀良哈等名,以喀喇沁自居并投靠后金,建立喀喇沁札萨克旗。
顺便一提,朵颜与喀喇沁本部之间随着力量的此消彼长也矛盾重重,随着喀喇沁势力衰弱,苏布地等塔布囊已经不把喀喇沁黄金家族本部放在眼里了,苏布地甚至攻打了喀喇沁汗。有明一代,朵颜卫一直就是个骑墙势力,虽以喀喇沁为共主建立姻亲关系,但是时而附明,时而附蒙古抄掠明朝,真正的墙头草。
搞清楚朵颜三十六家与喀喇沁本部的区别对后面的问题有帮助。
第二,以苏布地杜凌为首的朵颜众投靠后金时间有点争议,因为从天启年间蒙古诸部与后金关系就很暧昧,科尔沁很早就归顺了后金,喀尔喀没完全归附,朵颜距离稍远点与后金不咸不淡,但从天启六年林丹汗西迁抄掠朵颜后,出于实际利益,朵颜与后金之间就开始眉来眼去了。而皇太极也一直积极推进执行拉拢蒙古的政策,说朵颜首鼠两端是没什么问题的。从大背景上看,我个人认为朵颜投靠后金当为右翼蒙古联军与林丹汗赵城之战之后,迫于察哈尔蒙古的军事威胁不得不投靠。《清实录》天聪二年苏布地等主动向后金一方去信投靠寻求保护,相约与后金共同出兵进攻察哈尔。第一档案馆存了一份蒙文信件也证实右翼蒙古与后金相约进攻察哈尔:“听说车臣汗(皇太极)看了阿巴嘎、咯尔喀、右翼约定日期以事征讨(察哈尔)的信后,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现在察哈尔在伯罗浩特常住,还有北喀尔喀的敖其尔逼近了”。
《满文老档》二月初一日,喀喇沁部塔布囊等遣人致书曰:杜棱古英、多诺依衮济、诺干达喇,万丹卫征、鸟勒黑贝勒塔布囊等谨奏:“察哈尔汗不道,伤残骨肉,天聪汗及大小诸贝勒俱知之矣。欺陵我喀喇沁部众,夺去妻子性畜。我汗黄台吉与博硕克图汗、鄂尔多斯济浓,同雍谢布及阿索特、阿巴噶、喀尔喀等部落合兵、至土默特部格根汗赵城地方,杀察哈尔所驻兵四万。当我汗黄台吉率兵十万回时,正值察哈尔千人,赴明巴颜苏伯请赏,未得而回,喀喇沁汗黄台吉遇之,尽歼其请赏之人。今左翼阿鲁部阿巴噶三部及喀尔喀约我起兵,且有与天聪汗同与兵之语。当否,乞天聪汗睿裁。”
也就是说,朵颜众部投靠后金的标志性事件是天聪二年二月向皇太极写信求援,从此拉开了朵颜依附倒向后金的进程。二月到八月之间,后金两次对察哈尔用兵大胜,不仅扫清了喀喇沁与后金使节来往的障碍,也向喀喇沁等部显示了后金的军威。
需要注意的是,喀喇沁本部也在同一时间去信投靠了后金,并与后金相约出兵察哈尔。
七月十九日,“据报称喀喇沁部之汗使喇嘛四人,领率五百三十人至。命阿济格、硕托、萨哈■三贝勒出迎,设筵宴引之入城。二十五日,大宴来使。”
到天聪二年八月初三(崇祯元年八月),喀喇沁本部与后金正式盟约议和。
注意一点,此时盟约的是喀喇沁汗拉希喜布,苏布地并未直接参与这个盟约。
天聪二年九月初六,皇太极率众西征察哈尔,令科尔沁部诸贝勒、喀喇沁部之塔布囊、敖汉、奈曼部诸贝勒、喀尔喀部诸贝勒,一起率部组成联军进攻察哈尔。
“十七日,喀喇沁部汗拉希喜布、布彦阿海之子毕喇齐黄台吉、万旦卫征、马济塔布囊、庚格儿侍卫贝勒及小台吉,塔布囊等,各率兵来会…
十八日,喀喇沁部首领苏布迪杜棱,率众塔布囊及士卒前来,拜见汗…”
直到十八日苏布地所代表的塔布囊们才率部应约而来,晚于喀喇沁汗。
二十日二十一日后金军大败察哈尔。
特别指出一点,盟约为喀喇沁汗与后金所确立,名义上喀喇沁汗为苏布地共主,但此时喀喇沁汗在察哈尔打击下实力几乎不存,苏布地并不听从喀喇沁汗。但是当皇太极要求共击察哈尔时,苏布地仍率部前来,拜见皇太极与喀喇沁汗分开进行。
考虑后来衰落的喀喇沁汗所代表的台吉们在与后金盟约之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在蒙八旗建立后,喀喇沁汗拉希喜布被分入正黄旗蒙古,毕喇齐黄台吉被分入镶红旗蒙古,其他部众也编入蒙八旗。而苏布地为首的朵颜部众,也即塔布囊们则保持了独立地位,入清之后更成立了喀喇沁札萨克旗。
虽然没有找到史料证明,但我认为从结果推断,苏布地会见皇太极后,所达成的降附条件必然与喀喇沁汗的盟约不同,保持苏布地塔布囊们的一定独立性必然是条件之一。
喀喇沁本部力量损失殆尽,因此之后崇祯二年十一月随皇太极入关的喀喇沁部应全部为苏布地塔布囊们,也即明朝方面所记载的束不的。(明朝通常称喀喇沁汗本部为哈喇慎,与束不地有明显区别,己巳之变明方并未记载有哈喇慎)。
正因为苏布地塔布囊们保持了一定独立性,才能继续保持墙头草本色,并在崇祯二年三月与袁崇焕之间发生卖米资敌的事件。
卖米资敌之事,从袁崇焕本意是借此拉拢朵颜防止朵颜众投敌,原则上是没错,但这种想法在当时的背景下简直就是很傻很天真。自林丹汗西迁起,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左翼察哈尔部众敖汉等投靠后金,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也投靠了后金,喀喇沁汗本部更因为林丹汗打击而元气大伤不得不依靠后金才能存活,苏布地等朵颜塔布囊们怎么会因为你提供了点米就听明朝的话?在现实的军事压力面前,依靠后金这棵大树,显然是墙头草最好的选择。无论崇祯停与不停蒙古的抚赏银,因为林丹汗西迁,蒙古诸部倒向后金都只是个时间问题。
—————
以上为爪机手打,排版不便将就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