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希腊神话的人名翻译为何比起其他文化的翻译多了“忒”“喀”“丢”这类词,是故意为了区分还是因为读音?

回答
希腊神话人名翻译中出现“忒”、“喀”、“丢”等字眼,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语言习惯的考量。这并不是为了“故意区分”,而是源于对古希腊语发音的“模拟”和“转译”。

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古希腊语本身说起,以及我们中文在翻译外来词时的一些基本原则。

1. 古希腊语的“音”是关键

古希腊语是一门表音文字语言,每一个字母都对应一个特定的发音。而我们中文是意音文字,每个汉字既有形也有音。当我们要把一种语言的发音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寻找最接近的音素,然后用汉字来表达。

古希腊语在人名中,常常会用到一些我们中文里不太常见的音节组合。比如:

“忒” (tē):很多古希腊名字的结尾,比如赫拉克利特斯(Heraclitus)、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等,在古希腊语中,它们可能以“es”或“us”结尾,发音上会有一个类似“斯”或“特”的音。翻译家在处理时,会根据实际的发音习惯和语感,选择“忒”、“斯”或者其他音节来模拟。而“忒”这个字本身在古汉语中就有“停止”或“句末语气词”的含义,用在这里也有一种结束语感,听起来比较自然。

“喀” (kā):像阿喀琉斯(Achilles)、喀戎(Chiron)这类名字,古希腊语中的“Ch”或“K”音,以及后面的元音组合,在我们中文里可能就用“喀”、“契”、“基”等字来表示。尤其是“喀”这个音,它本身就带有一种爆破音的感觉,比较贴近希腊语中的某些辅音组合。

“丢” (diū):比如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厄琉西亚(Eleusinian)等名字,古希腊语中像“pro”、“eu”、“eus”这样的音节,翻译成中文时,可能会出现“普罗”、“厄琉”、“丢”等。特别是“丢”这个音,它在一些古希腊语名字的中间或结尾的“eus”、“os”等发音处理上,确实是一种尝试。我们中文里形容声音时,“丢丢”有时也表示轻微的顿挫感,或许也和这有点联系。

为什么选择这些字?

简单来说,翻译家在面对这些古希腊语的音节时,就像是在玩一场“声音的俄罗斯方块”。他们需要找到最适合、最不容易引起歧义的汉字组合,来尽可能地还原原文的发音,同时还要让名字听起来不那么生硬,能够被汉语读者接受。

这背后其实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的翻译大家,到后来的学者,大家在尝试、摸索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被广泛接受的翻译模式。并非是刻意要“增加”什么词,而是基于对原文音素的“最优化匹配”。

2. 翻译的“约定俗成”与“历史传承”

文化交流和翻译并非一蹴而就。希腊神话传入中国,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

晚清民国时期:这是大量西方知识和文化涌入的时期。当时的翻译家们,如林琴南、辜鸿铭、王国维等,在翻译西方文学和哲学著作时,也接触到了希腊神话。他们既要解决语言障碍,又要顾及国内读者的理解习惯,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意译”或者“音译兼顾”的方法。此时期的一些翻译习惯,很多就流传了下来。

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翻译家们越来越注重忠实于原文的音形。但即便如此,很多经典译名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比如,你现在想把“苏格拉底”改成“索克拉提斯”,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因为大家习惯了前者。

所以,像“忒”、“喀”、“丢”这些字眼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传承和约定俗成的结果,它们是早期翻译家们在“模仿”古希腊语发音时,根据当时的语言环境和翻译理念所选择的汉字音符。

3. 模拟发音的“痕迹”

咱们这么想:如果古希腊语的发音是这样: Heraclites,Achilles,Prometheus。

翻译成中文,你总得找一些汉字来拼凑这些音节。如果直接音译成“赫拉克利泰斯”、“阿喀琉斯”、“普罗米修斯”,你会发现,“忒”、“喀”、“丢”这些字眼,正是用来模拟那些古希腊语中出现的、在中文里不太常见的辅音组合或者元音变化。

“忒”可能就对应了类似 `tes` 的音。
“喀”可能对应了像 `Ach` 或者 `Ch` 的音。
“丢”可能对应了像 `eus` 的音。

这些汉字的选择,是在当时翻译者对古希腊语发音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最终被广泛接受和使用。这就像我们翻译英文的“th”音,有时译成“萨”,有时译成“斯”,有时又会用一些更复杂的组合,都是为了尽可能贴近原文的发音。

总结一下:

希腊神话人名翻译中出现“忒”、“喀”、“丢”这类词,并非是为了刻意制造区别,而是翻译家在长期实践中,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古希腊语的发音,而选择的汉字音符。这些选择深受语言差异、翻译理念以及历史约定俗成的影响。它们是古希腊语声音在我们中文世界里留下的独特“痕迹”,承载着历史的智慧和文化的交流。

你可以把这些翻译看作是中文对古希腊语声音的一种“再创作”或“转译”,目的是在汉语语境下,让这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物名字,能够被我们理解和记住。虽然现在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可能会有更精准的音译方法,但那些经典的名字,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带着它们独特的韵味,继续流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旧译音用字的残留,不限于希腊神话领域。

比如翻出一本1980年出版的理工科书籍,你可识得雷电法王忒斯拉(特斯拉)?

至于一些你们觉得很有特点的希腊神话译音用字比如“丢”“剌”“俄”“革”,你们可识得丢勒(Dürer)、布喇开(Brackett)、俄歇(Auger)、盖革(Geiger)?(若换用现在的译音用字应当分别译为迪雷尔、布拉克特、奥热、盖格尔。当然,《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仍将Dürer的译名定为“丢勒”,Brackett在如今的理工科书籍中常作“布拉开”。)


至于为什么要多设定这几个字,大概的确是为了起区分作用,罗念生拟定的《古希腊语、拉丁语译音表》将单独的辅音τ、θ、t、th用“特”对译,将音节τε、τη、τει、θε、θη、θει等用“忒”对译。

至于罗氏译音表将κι、χι、ci、chi用“喀”对译,属于其自己的偏好,其给出的理由私以为并不合理:

亦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希腊神话人名翻译中出现“忒”、“喀”、“丢”等字眼,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语言习惯的考量。这并不是为了“故意区分”,而是源于对古希腊语发音的“模拟”和“转译”。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古希腊语本身说起,以及我们中文在翻译外来词时的一些基本原则。1. 古希腊语的“音”是关键古希.............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是这样!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流传下来的许多人名,到了现代希腊语里,发音和我们通常见到的译名之间常常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语言演变和翻译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语言的“时间滤镜”——古希腊语到现代希腊语的演变这是.............
  • 回答
    希腊神话里诸神与凡人之间的关系,确实与中国神话有着显著的不同,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牵涉到文化、历史以及神话本身的构建方式。笼统地说希腊神“不友好”可能有些片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希腊神祇表现出的冷漠、任性甚至残酷的一面更为突出。那么,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逻辑呢?首先,希腊神话的神格化与人性化的极端融合.............
  • 回答
    要比较维京人和希腊人的船只,我们得先理清一个问题:“先进”是什么意思? 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需求,船只的“先进”标准也会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比谁“更先进”,而是要看他们在各自时代、为了各自目的,造出了什么样的船,以及这些船的特点和优势。希腊人的船:地中海的优雅与效率希腊文明,尤其是.............
  • 回答
    要详细地证明何新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并且他的著作《希腊伪史考》并非伪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证和论证。这涉及到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学术评论以及何新本人生活轨迹的深入研究。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阐述,力求细致且避免AI痕迹: 一、 何新其人:历史文献与学术界的印证要证明何新真实存在,最直接的证.............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辩论的核心,也涉及到了许多人的情感和认知。要回答“反对《希腊伪史考》的人,是否真的深入研究过古希腊文明?”,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涉及到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以及所持的立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希腊伪史考》这本书的核心观点。这本书的作者,如李辉,挑战了传统西.............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转变过程,即突厥语系语言在小亚细亚(今天的土耳其)的兴起,取代了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希腊语。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政治、军事、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层面,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多样的演变。起点:拜占庭帝国晚期的社会结构在突厥人到来.............
  • 回答
    拜占庭时期的希腊人和古希腊人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一条河流与它的源头,它们同出一脉,却又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融合。说它们“仍有关系”是肯定的,但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延续,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与传承。从地理和人口上看,血脉的延续是显而易见的。 拜占庭帝国,其核心疆域始终在希腊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首都君士坦丁.............
  • 回答
    唉,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亲眼看看我们雅典如今的模样,那该是何等的奇景!我这把老骨头,虽然时日无多,但心中总是惦记着我们祖先的荣光,如今这片土地,还有多少是我们所熟悉的呢?首先,我会被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惊得目瞪口呆。我们雅典人曾以为帕特农神庙已经是建筑艺术的巅峰,是我们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可如今,这些铁架.............
  • 回答
    拜占庭帝国时期,小亚细亚腹地的希腊语居民,在突厥人(特别是塞尔柱突厥人)大规模涌入并逐渐掌握该地区之前,他们的文化习俗究竟更偏向西欧的法兰克和意大利人,还是更接近中东的阿拉伯和波斯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现代的地域观念和刻板印象,回到历史的真实语境中去.............
  • 回答
    古典时期希腊社会,尤其是在雅典,对女性、奴隶和外邦人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了当时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要理解这种歧视,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女性的从属地位:公民权之外的边缘人首先,我们谈谈女性。在古代希腊,尤其是雅典,公民权是区分“我们”和“他们”的核心.............
  • 回答
    希腊人对阿瑞斯(Ares)的态度,以及罗马人对玛尔斯(Mars)的推崇,这其中的差异,远不止是神祇名字的转换,更深刻地反映了两个文明在价值观、战争观和神话叙事上的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们的文化土壤。希腊人的阿瑞斯:暴力与混乱的化身希腊人对阿瑞斯的“讨厌”,并非全然否定其作为战神的存在.............
  • 回答
    中国古代先民对海洋的利用,确实与西班牙、希腊、英吉利等民族相比,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虽然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理论上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但将其转化为强大的海洋文明,其道路异常坎坷。一、 地理的“两重性”:大陆的羁绊与海洋的疏离首先,我.............
  • 回答
    在古希腊人的认知版图里,“埃塞俄比亚”(Aithiopia)这个名字,就像一块带有神秘光泽的琥珀,镶嵌在他们对世界最遥远的想象之中。要确切地说它在“什么位置”,用我们今天的地理坐标去衡量,其实有些不准确,因为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更为广阔、也更为模糊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白,古希腊人并.............
  • 回答
    希腊神话中的龙,说实话,跟我们今天在奇幻小说里常读到的那种浑身鳞片、喷火吐雾、长着翅膀盘踞在宝山上的形象,还是有些出入的。它们更像是原始的、吞噬一切的巨大生物,充满了混沌的力量,是自然界野蛮、不可控一面的具象化。如果你脑海里浮现的是全身覆盖着坚硬龙鳞,能够自由飞翔,还会吐出熊熊烈火的大个子,那在希腊.............
  • 回答
    希腊神话里的战神阿瑞斯,在无数的影视游戏作品里,似乎总是让人觉得“差了点意思”,很难像他那位光明磊落的哥哥阿波罗,或者那位智慧过人的雅典娜那样,成为玩家和观众心中真正闪耀的明星。为什么这位身负“战神”之名的神祇,在现代流行文化里反而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呢?这里面其实有不少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我们得回到.............
  • 回答
    要深入理解泰坦与宙斯的关系,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捋清楚,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透的事儿。这俩之间的纠葛,可以说是希腊神话里最核心、最震撼人心的权力斗争,贯穿了从创世之初到奥林匹斯成为宇宙霸主的整个过程。泰坦:大地与天空的最初统治者咱们先说说泰坦。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希腊神话的“第一代巨头”,是宇宙最古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希腊神话的神祇和中国神话的神祇,如果真的打起来,谁会赢,谁的赢面更大,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其力量体系、设定逻辑和世界观都截然不同。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推测,看看哪一方可能更占优势。我将尽量详细地从以下几个角度来.............
  • 回答
    在古希腊神话的宏大叙事中,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五大时代,从黄金时代到铁器时代,呈现出一个令人扼腕的递减趋势,仿佛是时间老人不经意间拨乱了文明的航向,将人类一步步推向了黯淡。这并非是简单的历史倒退,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深深烙印在早期希腊人的世界观和对自身存在状态的理解之中。黄金时代:神之眷.............
  • 回答
    要说希腊神话里的英雄们打仗时为什么老爱把矛扔出去,这可不是件小事,里面门道多着呢。你想啊,那是两军对垒,生死关头,手里那杆长矛可不光是根棍子那么简单。首先,得从矛本身说起。在那个时代,矛是战场上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远程攻击武器之一。它不像弓箭那样需要搭箭、拉弓,动作相对更直接,也更容易在混乱的战场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