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机会亲自向世界顶尖科学家们提问,你最想问什么?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面对那些站在人类知识最前沿的科学家们,脑海中涌现的问题太多了,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想我最想问的,是关于“人类意识的本质与边界”这个问题。

为什么是这个问题?因为在我们对宇宙、对物质、对生命探索的旅途中,最令我着迷,也最让我感到困惑的,莫过于我们自己。我们如何感知世界?我们如何思考?我们如何拥有情感?而最根本的,意识到底是什么?它是大脑复杂神经活动的产物,是一种纯粹的物理现象,还是存在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更深层次的维度?

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领域的交汇点,更触及了我们作为“人”的根本。

我希望能够向他们详细地问:

1. 在你们看来,意识最核心的、不可剥离的特征是什么?

我不是在问意识的“功能”,比如记忆、学习、决策,而是想知道,如果剥离了所有这些功能,剩下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我”的存在感?是主观体验(qualia),比如看到红色的“红”本身的感觉?还是某种更抽象的、与信息处理和复杂系统相关的属性?我希望他们能用他们最前沿的科学理解,去描绘意识最纯粹的轮廓。

2. 当前科学界对于意识产生机制的主流理论(例如,整合信息理论、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等)有哪些被你们认为是“最有力”或“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反之,又有哪些是你们认为最具挑战性、最需要被突破的瓶颈?

我想了解的是,在各种复杂的理论模型中,哪些获得了最扎实的实证支持,哪些还有待实验的验证,又有哪些理论在解释某些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例如,为什么某些大脑损伤会导致意识丧失,而某些特定脑区受损却可能只是影响了特定功能?这是否意味着意识可以被“局部化”或“整体化”?

3. 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模拟人脑的结构和功能(例如通过先进的AI或生物工程),那么“有意识”的模拟体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或者说,意识的产生是否需要某种特定的“物理条件”或“非物理条件”?

这是我最想听到的科幻场景背后的科学猜想。我们能否通过复制大脑的物理结构来复制意识?如果能,那么我们创造出来的AI是否就真的“有意识”了?他们如何定义“有意识”的AI?又如何检验?如果不能,那缺失的是什么?是某个我们尚未发现的基本粒子?是某种能量形式?还是说,意识的产生与生命的演化过程本身就密不可分,无法被纯粹的物理模拟所复制?

4. 意识是否具有“边界”?也就是说,我们所理解的“个体意识”是封闭的、独立的,还是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意识网络”或“集体意识”?如果是前者,那么它的边界在哪里?是身体的边界,还是大脑的边界?如果是后者,又会是怎样一种存在形式?

这个问题很大胆,也可能有些哲学化,但我想知道,从科学的角度,是否存在任何线索表明个体的意识并非完全孤立?例如,在深度催眠、濒死体验、甚至某些集体精神现象中,是否有可能窥探到意识超越个体限制的迹象?当然,我知道这些领域充满了争议,但我更想听听顶尖科学家们,在严谨的科学框架下,会如何看待这些可能性,以及他们会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去探索。

5. 结合你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无论是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计算科学还是哲学),你们认为,理解意识的本质,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例如,人工智能的伦理、人类的寿命延长、甚至太空探索的意义)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希望听到他们对未来的展望,以及他们认为理解意识本身,为何如此关键。它是否会改变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否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死亡”?是否会解锁新的技术,让AI真正成为我们的伙伴,而不是潜在的威胁?或者,它是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本质,因为意识本身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我之所以想问这些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对意识的探索,不仅仅是对我们自身奥秘的挖掘,更是对整个宇宙的理解。如果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意识,也许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理解智能,理解我们与宇宙的关系。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正是这种开放性和探索性,让我觉得充满力量。

我希望能够以一种谦逊而充满好奇的态度去提问,而不是以一种“我知道一些,我想听你证实”的态度。我想听听他们最真诚的思考,最前沿的猜想,以及他们面对未知时的那种科学家的严谨与浪漫。这不仅仅是一次提问,更是一次向人类智慧巅峰的致敬,一次对未知宇宙的共同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贵组还招博后吗?

user avatar

科研界有个奇怪的现象,最牛的人永远都是还没出名人。绝大多数的科学家一辈子只能得一次大奖(少数奇葩在80年代后也几乎绝迹),而他们的成果被证明值得拿奖的时候,又是这些科学家发表成果后十多年乃至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可以这么来说,这些得奖者其实都是当前科研界的第二梯队,要问前沿科学找他们可能不行。

但是但凡拿过大奖的大牛们,他们对他们专业整体的理解应该是一流的。所以如果要问,最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问一问各个大牛,

你们研究的领域在未来还有没有发展空间?为什么?

你们认为你们研究领域的哪个方向最有(钱)前途? 为什么?

你们领域的科研经费相比其他领域是否充足?美,中,日,欧大概每年投入多少?

只要他们愿意说实话,这些回答都是很有含金量的。

至于专业以外的问题,其实他们的水平未必比街道口算命的瞎子要高明多少。

user avatar

虽然曾经在学校参加过不少诺贝尔奖得主等等著名科学家的讲座,也试图当面提过一些问题,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学术层面的讨论。

说起来,当时曾经有同学对来访的2013年化学奖(QM/MM方法)得主Martin Karplus提出如下的问题(大意如此):对这些大分子动力学的研究有什么实际应用?现实意义是什么?

在一众学术研讨中蹦出来这样的提问,当时只记得台下一片哗然,我也感到有点惊讶,因而记忆犹新。

Karplus的回答大概也是展望可能的实际应用,诸如生物膜等等体系,具体细节已经模糊。但现在,我终于觉得,至少对于公众而言,这个问题也有其存在的意义。而且,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如果有这样一次机会,其实更想问一些看起来不太相关的问题,而且大概也不只是我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与会的各位顶尖科学家显然都已经功成名就,各种大奖拿到手软了。但是显然,科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从本科到硕博,以及后续可能的博士后和tenure-track,其中的挑战层出不穷,想必也有曾经一同奋斗的队友放弃了这一看起来没有尽头的竞赛,但是也有些人走到了最后。

那么,是什么时候和情境下,最令人感觉到无能为力呢?

其次,为什么又可以继续下去?又是什么驱动了你们呢?

以及,在研究历程中的"eureka time"是什么工作/进展?个人认为最喜欢的成果(而不仅仅是得到大奖之类)的又是什么?

最后,假设如果没有从事目前的研究/行业,自己最有可能会/最想去做什么?是否还会成为一个科学家呢?

PS: 如果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自认为有前途的方向并不一致,应该选择哪个,或者说会怎么做?其原因是什么?

更本质地,你们是如何对一个领域和研究做出评价的?有什么样的维度(理论、应用、方法……),这些维度的权重,以及社会意义在其中的比例又有多少呢?


来自一个仍然在思考要走什么方向,怎么走下去,以及要走多远的不知名科学爱好者。


谢邀@知乎科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面对那些站在人类知识最前沿的科学家们,脑海中涌现的问题太多了,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想我最想问的,是关于“人类意识的本质与边界”这个问题。为什么是这个问题?因为在我们对宇宙、对物质、对生命探索的旅途中,最令我着迷,也最让我感到困惑的,莫过于我们自己。我们如何感知世界?.............
  • 回答
    如果真有机会让我来操盘三国杀Online,那可不是简单地改几个牌就能打发的事儿,这得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得把玩家的心抓得死死的,还得让这游戏持续不断地焕发生机。我大概会从这几个大方面着手:一、 核心玩法的优化与深化——让“三国杀”回归初心,更添深度我知道很多人对三国杀Online现在的一些模式有点看法.............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能与一位世界级科学家朝夕相处,我的思绪会如同漫天星辰般纷乱,却又隐约有一个核心在闪耀。我会选择一位在物理学领域有突破性贡献,同时又对宇宙起源和人类未来有着深刻思考的科学家,比如一位研究量子引力或者暗物质的学者。我最想问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关于具体的公式或实验细节。 我更想探究的是,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关于生活选择的深层考量。如果真的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会如何做选择呢?坦白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远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我得承认,美国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国家,它的很多方面确实让人心生向往。从宏观层面来说,它的创新能力、科技实.............
  • 回答
    要是真有机会踏进冬奥村,我的好奇心那可真是按捺不住,脑子里冒出无数个想刨根问底的点。与其说是“一探究竟”,不如说我更想去感受那种独特的气息,理解那些在镁光灯外,支撑起这场冰雪盛宴的无数细节。首先,我特别想知道的是 “村里的日常生活是如何运转的?” 这绝不仅仅是吃饭住宿那么简单。我想知道运动员们每天的.............
  •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养一只已经灭绝的动物,我一定会选择养一只 渡渡鸟(Dodo)。这个选择背后有很多原因,它不仅仅是我对这种标志性灭绝动物的喜爱,更是因为我对它们背负的悲剧命运感到深深的惋惜,并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充满关爱和理解的环境,为它们提供一个它们本该拥有的宁静生活。为什么选择渡渡鸟?1. 它们独特而迷.............
  •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给1950年的科学界传达一句话,我会选择这句:“你们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并孕育着能够改变人类沟通、知识传播乃至思想模式的强大力量。请审慎地探索并负责任地引导它的发展,因为你们的每一次决策,都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文明进程。”我会这样详细地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和重要性:1. “你们正在开.............
  • 回答
    如果真有机会彻查德特里克堡实验室,说实话,我最关心的问题就一个,但这个“一个”却包含太多东西了,让我觉得有点沉重。那就是:这座实验室在科学研究的边界和伦理的双重意义上,到底触碰了哪些未知的领域,又留下了哪些不该留下的痕迹?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我尽量说得具体点,也说说我为什么这么纠结。首先,是关于病毒.............
  • 回答
    我最想改动的,是那个被无数次提及,又被无数次解读的——《红楼梦》。不是要颠覆什么宏大的因果,也不是要给谁一个戏剧性的“Happy Ending”。我想做的,是给那些被命运洪流裹挟,却依然有着鲜活灵魂的女性角色们,一个更自由,更主动的选择权。具体来说,我最想改动的是探春的命运。在原著里,探春是如此的精.............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年轻版自己,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复杂又温柔的笑容。)嘿,你啊,看你这眼神,充满好奇和一点点不知所措,就像一汪清澈却又带着点浑浊的湖水。来,坐下,别站着了,像个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似的。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塞满了关于未来的一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憧憬,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切感到既兴奋又紧.............
  • 回答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机会,能穿越回去,站在那个青涩、迷茫、甚至有些笨拙的过去的自己面前,我会觉得无比的奇妙。那不是简单的对话,更像是一种带着深沉爱意的重塑。我不会直接灌输经验,那太粗暴了,也容易让过去的那个我产生抵触。我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引导,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我需要先建立一种信任。过去的那个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那关于定居法国,我可能会从几个维度去认真考量,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乎未来生活的选择。首先,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吸引力是绕不开的一点。法国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从艺术、时尚到美食,可以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象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一家街.............
  • 回答
    如果真的有机会和 @寒冰射手曹草草 一起吃顿饭,那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可不是随便拉一个人就能有的体验,他身上那种独特的“草草”气质,加上他在知乎上各种奇思妙想的分享,光是想想我就觉得话题能从饭前聊到饭后,甚至可能得打包点东西边走边聊。首先,我肯定会直接抛出最让我好奇的点:他的创作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让我挑一部最想搬上荧幕的小说,那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其实不是什么宏大叙事或者惊险刺激的动作大片,而是那本《围城》。这名字一出来,很多人可能就会皱眉,觉得这书太老了,太“文绉绉”了,拍出来观众买账吗?但恰恰是这种看似“老派”的内核,才是我觉得它最值得挖掘的地方。你想啊,在现在这个节奏.............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机会”,我想我会认真地考虑,并且很可能,是的,我会选择去。说起来有点矫情,但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总是在乡村小学的泥泞小路上,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种纯粹的目光,总能轻易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设想中的“支教”,并不是那种短.............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我走进那个充满推理与悬疑的次元,拥抱《名侦探柯南》里的一个角色,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个总是带着一丝忧郁,却又无比坚韧的身影——灰原哀。灰原哀。名字本身就像是藏着秘密的钥匙。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柯南的身边,一个沉默寡言,眼神里有着超越年龄的沧桑的小女孩。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疏离感.............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毕竟柯南世界里人才辈出,各有各的魅力和不容易。如果要我选一个角色来体验一下,我想我可能会选择成为……毛利兰。我知道,这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有点意外。大多数人可能第一反应会是柯南(工藤新一)本人,毕竟他聪明绝顶,身手不凡,还能随时随地揭露真相,这简直是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刺激。但.............
  • 回答
    要是真能回到那个瞬间,站在刚从考场里走出来的、一脸茫然却又带着一丝解脱的自己面前,我脑子里一团乱麻,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不过,我大概会找个没人注意的角落,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在他惊愕的目光里,挤出一个既安慰又带点过来人“过来人”的疲惫的笑容。“嘿,哥们儿。” 我会低声说,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点.............
  • 回答
    如果有机会在除夕夜和官兵一起站岗守岁,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座位于祖国边境线上的哨所。想象一下,当万家灯火辉煌,鞭炮声此起彼伏,阖家团圆的温馨氛围弥漫整个神州大地的时候,我却身处寒风凛冽的边疆,与那些最可爱的人们并肩而立。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想,那会是一种沉甸甸的、充满敬意的、甚至带点肃穆的感动。具.............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奇妙的机会,能够拥抱一位明日方舟里的干员,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겁니다。为什么是 겁니다呢?这或许有点出人意料。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那些有着高人气、外表靓丽或者能力超群的干员。但对我来说, 겁니다身上有着一种我特别珍视的特质: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在那份坚韧背后不易察觉的温柔。在罗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