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塞内加尔为何会容忍冈比亚的存在?

回答
要理解塞内加尔为何“容忍”冈比亚的存在,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两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的战略考量。与其说塞内加尔是“容忍”,不如说塞内加尔是在处理一个既是邻居,又是国家利益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带来潜在挑战的特殊存在。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冈比亚在地理上的独特性。冈比亚河是贯穿其国土的生命线,而河流两岸都被塞内加尔的领土所环绕。这种“国中国”的格局,使得冈比亚与塞内加尔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塞内加尔无法简单地抹去冈比亚的存在,因为其国土本身就包含着冈比亚的地理空间。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边界划分并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时期欧洲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在英国殖民时期,英属冈比亚被划定出来,而其周边则多为法属西非的一部分,也就是今天的塞内加尔。这种人为的边界划分,自然导致了地理上的割裂和国家层面的独立。两国人民在民族和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尤其是富拉尼族、沃洛夫族等在两国都有分布,这为两国间的历史联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那么,塞内加尔在近现代是如何处理与冈比亚的关系的呢?

1. 维持地区稳定与合作的考量: 塞内加尔作为西非地区的重要国家,其首要的外交目标之一是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如果塞内加尔采取极端手段试图改变冈比亚的现状,很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动荡,甚至导致更广泛的冲突,这显然不符合塞内加尔的国家利益。因此,与一个相对稳定(尽管有时也会出现政治动荡)的邻国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合作,是更符合塞内加尔战略的选项。

2. 经济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尽管冈比亚国力相对较弱,但两国在经济上仍有合作的空间。尤其是在交通运输方面,由于冈比亚的特殊地理位置,塞内加尔的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考虑如何与冈比亚连接。例如,一些穿越冈比亚领土的道路对塞内加尔的国内交通至关重要。反之,塞内加尔也为冈比亚提供了重要的陆路出口通道。这种相互依赖性,使得双方都有动力维持基本的合作关系。

3. 人道主义与民族认同感: 如前所述,两国人民在民族和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塞内加尔政府在处理与冈比亚的关系时,也会考虑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尤其是在冈比亚经历政治危机时,塞内加尔曾扮演过重要的调解者角色。例如,在20162017年冈比亚总统大选后的政治危机中,塞内加尔是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军事干预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目的就是确保冈比亚人民选择的民主结果得到尊重,防止国内冲突蔓延。这次干预虽然带有强制性,但从塞内加尔的角度看,是为了恢复冈比亚的民主和稳定,这与长期的“容忍”是有区别的,更是一种积极的介入以应对极端情况。

4. 战略平衡与国际秩序: 塞内加尔在处理冈比亚问题时,也需要顾及国际社会的态度和地区安全框架。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在区域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宗旨之一就是维护成员国的稳定与主权。塞内加尔作为ECOWAS的骨干成员,其行动也受到这一框架的约束。在既有的国际秩序下,采取鲁莽的行动来吞并或颠覆邻国,将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孤立。

5. 有限的国家能力与优先事项: 尽管塞内加尔是非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但其自身也面临着发展经济、解决国内问题等诸多挑战。将精力完全投入到改变冈比亚的现状,可能会分散其处理自身国内事务的资源和注意力。因此,在维持可接受的邻国关系和处理自身发展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是更务实的做法。

总结来说,塞内加尔并非被动地“容忍”冈比亚,而是在复杂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现实中,以一种审慎而务实的方式与冈比亚互动。这种互动既包含对维持地区稳定和合作的战略考量,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历史联系和共同利益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国际框架和塞内加尔自身国家能力的制约。塞内加尔更希望看到一个稳定、民主且与其保持良好关系的冈比亚,并在必要时会扮演积极的角色来促成这一点,而不是简单地允许其以任何状态存在。这是一种积极参与,而非消极容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强如萨达姆,吞并科威特也会被美国制裁。要塞内加尔跟巴黎宗主去拼,他们有这个实力吗?

user avatar

吞并冈比亚就是侵略行径,会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甚至是制裁。法国是塞内加尔前宗主国,英国是冈比亚前宗主国,如果侵略冈比亚肯定会引起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国家的反对。从国际大背景看,很难实现侵略目标。

其次,内动力不足,冈比亚国小民穷,没有价值。而塞国内没有强大的主体民族和侵略思想。在西非国家很多本身民众更认同的是部落与宗教,国家反而影响更小,因此更没有动力去建设一个更大的国家的愿望。

另外周边国家也不会同意,这不是搞大国沙文主义嘛,会威胁地区安全和稳定。

然后,非洲国家多是形势上的民主国家,决策需由立法、总统相制衡,决策机制决定无法对外扩张。许多国家军队自成体系,不听政府的,所以也没条件。

补充:

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边界是1889年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划定的。最初西方殖民者都是占据了非洲大陆沿海的一些据点,到了19世纪末,殖民者们在柏林开了一个会议,在地图上瓜分了非洲。依据便是,大家在海岸线上的殖民据点向内陆延伸。所以西非地图,很多国家都是呈长条状,而且首都都是在沿海,这些首都也都是最初的殖民据点。所以我们看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比绍的地图就可以看到,所有大一点的城市都在沿海。有这么几个据点,分别是圣路易、达喀尔、班朱尔、济金绍尔、比绍。其中圣路易、达喀尔、济金绍尔是法国据点,后来就连接在一起,作为法国殖民地。班朱尔和比绍分别是英国和葡萄牙的据点,日后演变成为了两国殖民地。这些据点最初是作为奴隶贸易、商品贸易的集散点,以及向亚洲航线的停靠点。

所以冈比亚河流域是当时英国的势力范围。英法在划分边界的时候就是沿着冈比亚河画的。有一种说法是,冈比亚国土宽20到50公里不等,当时双方根据英国炮舰的射程范围来定的。不过实际上双方进行了仔细地讨论。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1965年冈比亚独立。因为塞内加尔南方国土卡萨芒斯被冈比亚隔开,从达喀尔到济金绍尔需要陆路经过冈比亚,所以塞内加尔高层是希望能和冈比亚完成统一的。现在要交过路费。

1981年,机会出现了,冈比亚发生了一起政变。塞内加尔快速派兵干预,平息了政变。冈比亚总统贾瓦拉对塞内加尔总统迪乌夫很是感激,双方很快就决定成立“塞内冈比亚邦联”。1982年邦联成立,首都在达喀尔。双方依旧是独立的国际主权单位。但在邦联政府里,双方在内政外交保持一致。设有总统,塞内加尔人担任,副总统冈比亚人担任,内阁由5个塞内加尔人、4个冈比亚人组成,40个塞内加尔议员和20个冈比亚议员组成议会。塞内加尔军队驻扎在冈比亚。

1984年迪乌夫总统说塞内冈比亚的未来使命就是统一。

但这只是塞内加尔、冈比亚社会精英的想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塞内冈比亚”概念并不感兴趣。毕竟达喀尔的居民和冈比亚居民不一样,和卡萨芒斯的居民也没有太多亲近感。

随着塞内加尔北部与毛里塔尼亚的边界紧张,塞内加尔军队撤出了冈比亚。冈比亚失去了安全保护后,开始与塞内加尔疏远。加上冈比亚经济当时出现了一度繁荣,更加不愿意待在邦联里。由于双方分歧太多,迪乌夫总统谁先提出来邦联分家,随后冈比亚也同意了。这就意味着两国和平合并的基础和机会已经没有了。

上面说过了,双方民众民族成分构成复杂,对于合并并不感冒。塞内加尔当时在北面和南面也都受到毛里塔尼亚和葡萄牙的军事压力,自然没有力量去吞并冈比亚。而且这也不再符合塞内加尔政治精英的利益,和平的方式已经试过,效果并不好,个人财富和权力并没有提高,民众支持力度也不大,再发动军事行动更是不划算。一旦国际制裁,损失就更大了。

其实,塞内加尔最好的机会是1959年至1960年和马里结成的“马里联邦”时代,这两个西非大国曾经是一个政治主体。但是双方在是否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产生了分歧,分道扬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法国在背后有影响,塞内加尔也不是一个有大国野心的国家。

user avatar

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塞内加尔何德何能敢去碰瓷蓝星第一强国冈比亚?

上面是一个笑话,不过冈比亚作为蓝星第一强国,让“五大流氓”瑟瑟发抖,的确是一个奇葩一样的存在。

1、像蚯蚓一样的冈比亚

上面是冈比亚的地理位置。

冈比亚被塞内加尔三面包围,冈比亚如同蚯蚓一样钻进塞内加尔体内。冈比亚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非洲国土面积最小国家。

冈比亚面积不大,却有着非常好的资源,它拥有冈比亚河的主体部分。其领土沿冈比亚河分布:而长度却沿冈比亚河两岸深入内陆300多公里。

有一款游戏叫大航海。

非洲有几个地方产资源,在冈比亚河这个地方,就是通过冈比亚的地盘进去的。

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边界是1889年英国和法国两国划定的。

英国管的是冈比亚,法国是塞内加尔的宗主国。英法两国到现在对两国有着重大的影响。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1965年冈比亚独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塞内加尔要给冈比亚很多过路费。

两国的确成立了一个类似邦联制一样的国家。

1981年,冈比亚发生了一起政变。塞内加尔出兵很快平息了政变。这年开始两国真成立了“塞内加尔冈比亚邦联”。

貌似目前这个邦联还没有取消。

2、强悍的蓝星强国

冈比亚有两个总统是个猛人。

1965 年冈比亚独立时,贾瓦拉为首任总统。由于冈比亚没多少人,他就什么职务都担任了。包括外交部长,总理,三军总司令,总统府门卫,他还是冈比亚的首席兽医跟医生。

1981发生政变,然后塞内加尔力挺他。

1980 年的时候,贾瓦拉在联合国大会上对勃列日涅夫开骂。冈比亚当时有几百名城管(还没有军队)他就放狠话:“三天之内荡平苏联,让苏联不剩下一个活人”。

之后对戈尔巴乔夫说过类似的话:“七天之内荡平莫斯科,活捉戈尔巴乔夫”

1994 年 冈比亚发生了政变。因此变了一个新总统。

新总统叫贾美。

此人更是狂到无边。对美国说要踏平美利坚,火烧白宫之类的。对英法教训孙子一样。

对中国他也不客气,声称,台湾你只要吱一声,我就拍2000大军,踏平大陆。

然后台湾吓坏了,不敢吱。

上面都知道冈比亚是一种叫嚣,类似这样的举动就是混饭吃。五大流氓理它是掉身份。

不过冈比亚有一件事让人对它的实力不由的刮目相看。

缅甸昂山素季强力弹压罗兴汗穆斯林,得罪了西方,他们要剥夺昂山素季的诺奖。

这个时候冈比亚果断的站出来,控告昂山素季犯有种族屠杀等等罪行。

昂山素季亲自到国际法庭应诉。


user avatar

我的天,塞内加尔自己不被灭就不错了,还想着兼并冈比亚?怕是不要命了。

1985年,冈比亚威胁”3天攻占苏联全境”.

1995年,因贸易问题谈不拢,冈比亚威胁”以远征军横扫欧洲大陆”,英,法,德,意,西随后以人权为由制裁冈比亚。

2000年,冈比亚爆发抗议,政府军使用机枪扫射,部分抗议人士逃入美国大使馆,冈军随后追入,在美国大使馆内击毙抗议人员,争执中殴打美国执勤人员,美国随后制裁冈比亚并关闭使馆,2002年冈比亚威胁”美国不放弃制裁,我们就出兵攻占整个北美”,美国随后降级同冈比亚关系。

2012年,冈比亚总统威胁说”协助台湾24小时内完成对中国大陆的全面军事占领”,大陆强烈谴责冈比亚”不合时宜的幼稚言论”,2013年,冈比亚宣布断绝同台湾关系,并威胁”三小时攻占台湾”。

然而最可怕的是这个国家的警察和军队加在一起一共只有2000人!面对我国200万现役部队,他们简直是有以一当千的能力,别说一个塞内加尔,二十四小时横扫非洲大陆也不在话下.

清醒一点啊!

user avatar

冈比亚是全世界最强硬的国家,且是唯一一个敢于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叫板的国家!

冈比亚从1985年起,即开始叫板世界各主要列强:

1985年,因援助协议未谈妥,冈比亚威胁“三天之内”占领整个苏联。

1995年,因贸易协定问题谈崩了,冈比亚威胁“以远征军横扫欧洲大陆”,随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联合以人权问题为由制材冈比亚。

2000年,冈比亚爆发反zf邮行示威,政府军使用机枪扫射yx人群,有一部分抗议人士逃入美国大使馆。冈比亚zf军遂紧追闯入美领馆,抓捕示威人员,甚至开枪击毙了一些抗议人士。冈比亚zf军殴打了美领馆的工作人员,顺手还抢劫了这座大使馆。不知什么原因,美国捏着鼻子忍了,只是对冈比亚提出制材,关闭了使领馆。

2002年,冈比亚威胁“如若美国不放弃制材,冈比亚将组成远征军踏平北美大陆”,美国随后降低了与冈比亚的外交级别。

2012年,冈比亚威胁说“要协助台湾军队在24小时之内完成对中国大陆的全面军事占领”,中国大陆强烈谴责冈比亚政府“不合时宜的幼稚言论”,但是没有后续动作。

2013年11月14日,冈比亚宣布基于国家战略利益,与台湾断交,并威胁“3小时内攻占台北”。但后来冈比亚也并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因此成为少数既没有与台湾建交,亦没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user avatar

塞内加尔被冈比亚拦腰一断,南北堵了320公里,为何不兼并之?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陆地最西端,首都达喀尔位于非洲之西角。塞内加尔面积约19.67万平方公里,介于陕西省与河北省之间。塞内加尔因足球踢得不错,经常闯进世界杯,在地球上总算有了存在感。

从地图看,冈比亚像一把匕首,插入塞内加尔腹部,这种地理格局如何形成的呢?

在殖民时代,最早是葡萄牙来到冈比亚河流域,在这里建立据点。后来英法相继来到这个区域,双方为争夺冈比亚河流域大打出手,英国人占据上风。法国退而求其次,开始占领周边地带,并和阿尔及利亚等地组成法属西非殖民地。至于葡萄牙,世界很多地方都是他们首先踏足,然而都给其他列强做了嫁衣。

英国占据的地方,是冈比亚河中下游沿岸,该地区最肥沃的一块土地。

冈比亚从英国独立之后,东西长度约320公里,南北宽度在20至60公里之间,海岸线有48公里,地形狭长,像一根香肠。

冈比亚面积约1.07万平方公里,不足塞内加尔的1/18,却像一把匕首插入塞内加尔腹部,让塞内加尔南北不能相顾,实乃腹心之痛。

那么塞内加尔为什么不兼并冈比亚呢?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那时候冈比亚还是英国殖民地。1965年冈比亚独立后,法国与英国仍或多或少控制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两国若火并,不符合英法“分而治之”的宗旨。

从经济角度出发,塞内加尔虽然穷,但人均GDP是冈比亚两倍以上,冈比亚可谓赤贫,住瓦房的注定不会去抢别人的草棚来住。

冈比亚赤贫,是因为比塞内加尔还乱。1981年,冈比亚发生武装政变,在塞内加尔的帮助下抗住了。所以在1982年,冈比亚被迫与塞内加尔组成联邦,塞内加尔总统为联邦总统,冈比亚总统为联邦副总统。但是两国因为权益之争,裂痕也非常明显,冈比亚的当权者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所以在1989年又宣布从联邦退出来。

1994年,冈比亚再次发生军事政变,这次塞内加尔没有出手相救,贾瓦拉总统被轰下台。

贾瓦拉的一生颇为传奇,早在1963年冈比亚独立前,他就在英国冈比亚自治区担任总理。1965年冈比亚独立后,贾瓦拉担任总理,兼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公安部长、新闻部长等要职,大权一把抓。1970年改总理为总统,他一直担任至1994年。贾瓦拉任上,曾在1968年与中国台湾省建交,1974年断交,转而与新中国建交。在1985年,因苏联援助协议没谈妥,贾瓦拉威胁“三天攻占苏联全境”,震惊了世界。

1994年发起政变的人叫做贾梅,是总统卫队队长,陆军中尉。贾梅只有29岁,政变后担任总统至今。由于西方各国谴责军事政变,并停止了经济援助,贾梅痛骂宗主国英国,扬言要横扫欧洲大陆。比起嘴仗,更恨的是美国,因为前总统贾瓦拉逃上了美国军舰。2000年,冈比亚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军队用机枪扫射,反对派群众躲到美国大使馆,贾瓦拉下令军队闯了进去,肆意开枪射杀本国反对者。

美国只对冈比亚进行过经济制裁,却从来下不了决心出兵。冈比亚没有石油,地理位置也不在交通要道上,出兵冈比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不符合美国利益。

贾梅一上任就面临西方断供,这对穷国来说打击很大。于是在第二年,贾梅宣布与中国台湾省恢复邦交,与新中国断交,狠狠捞了一笔。为了表忠心,贾梅向台湾方面表示,必要情况下他会派出1000精兵,牵制整个新中国的兵力。冈比亚人口200多万,警察加部队一共不到2000人,贾梅许诺的兵力超过半个国家的军力。

贾梅的语言和行为都很任性,2013年10月冈比亚退出英联邦,全世界都不理解,冈比亚这是连后路都不要了。没想到2013年11月,一个月之后,冈比亚宣布与中国台湾省第二次断交,与新中国第二次建交。世界恍然大悟,原来冈比亚找到新的靠山,自然不必再抱日落西山英国的大腿。贾梅聪明着呢,要不怎么29岁当总统,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塞内加尔与冈比亚,这两个国家如此纠缠着一起,形成地图上的奇观。塞内加尔除了足球,其他方面乏善可陈,存在感很低。这次又闯进2018世界杯,起码每四年到世界舞台露个脸。

塞内加尔黑人特别威猛,这可能也是他们经常闯入世界杯的原因之一。许多欧洲女游客前往塞内加尔,都要和当地黑人小伙合影留言。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塞内加尔为何“容忍”冈比亚的存在,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两国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的战略考量。与其说塞内加尔是“容忍”,不如说塞内加尔是在处理一个既是邻居,又是国家利益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带来潜在挑战的特殊存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冈比亚在地理上的独特性。冈比亚河是贯穿其国土的生命线,.............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H组,日本队与塞内加尔队的这场2:2的平局,绝对是小组赛中最令人津津乐道、也最富戏剧性的一场比赛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比分上的均势,更是两支风格迥异的球队之间一场精彩的攻防大战,对小组出线形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赛前背景:强强对话,出线关键战H组的竞争可谓白热化。首轮过后,日本.............
  • 回答
    好的,让我来聊聊马克·塞尔比在2021年斯诺克世锦赛上夺冠这件事。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又一个冠军”这么简单,背后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也充满了塞尔比式的烙印。首先,我们得承认,塞尔比能走到决赛本身就不是一个“顺风顺水”的过程。他一路上的对手,包括奥沙利文、霍金斯、宾汉姆,都是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选.............
  • 回答
    看到“球王”塞尔比公开表示丁俊晖完全有实力拿世锦赛冠军,这在斯诺克圈子里算得上是一个很有份量而且值得玩味的消息了。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毕竟这不仅仅是两个球员之间的一句客套话,背后牵扯到丁俊晖的职业生涯、塞尔比的眼光以及斯诺克这项运动的复杂性。首先,从塞尔比的角度来看,他这么说是有底.............
  • 回答
    问我为什么喜欢塞尔比?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三言两语能概括的问题,要说清楚,得从很多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当然是他那股子“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你看他打球,很少有那种一上来就气势如虹、摧枯拉朽的。更多时候,他是在比分落后、对手占据主动权的时候,一点一点地把比赛往回拽。那种在关键时刻的沉着冷静,在别人都觉.............
  • 回答
    .......
  • 回答
    秦升踩踏维特塞尔事件,发生在2017年的一场中超联赛中,上海申花的秦升在与天津权健的球员维特塞尔争抢球权时,被认为故意用脚踩踏了对方。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事件经过的描述:比赛进行到上半场,申花队在中场组织进攻。秦升在中圈附近与权健队的维特塞尔争抢一个飞行的球。根据当时的视频画面和多角.............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的偏好,以及这些偏好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心理和学术驱动。说他们“喜欢”马克斯·韦伯和塞缪尔·亨廷顿,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思想在知识分子圈层中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成为了许多讨论和研究的重要基石。至于是不是“知识分子的情结”,这又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角度。要深入理解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