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上对于“后罗马时代的罗马”的讨论老是绕不开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例如什么血统什么法统。有些人知道看专家的研究但是却读出各种与原意相反的结论。这篇回答单纯稍微对各种误解做出点澄清:
..........................
我是否可以将“罗马性”理解为“拜占庭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逐渐丧失了罗马的性质”,进而引申到Romanness/Romanitas——即拜占庭的罗马人的自我认同的层面呢?
对于拜占庭的“罗马性”,我的看法和 @酷酷猫先辈 一样:当一个群体停止承认自己是某个族群进而否认自己与这个族群之前的成员有直接继承关系的时候,这个族群就消失了。拜占庭的罗马人并没有否认自己与罗马有直接继承关系,那么拜占庭自然是罗马——无论这个群体内部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其次,罗马城对于拜占庭的重要性是日益下降的。如果说经历过数次破坏的罗马城,在查士丁尼时代尚且是帝国重要的官僚出产地,那么君士坦斯二世对于这座城市的毁灭性洗劫以及伊苏里亚王朝以来诸位皇帝对西部的选择性遗忘,无疑使得罗马城的地位跌落至低谷。罗马城的易手完全没有影响罗马人对自己的认同,更遑论影响什么“罗马性”了。值得一提的是,九世纪以后,西欧人越来越多地将拜占庭的罗马人归类为“希腊人”,其中一位名叫Liudprand of Cremona的德意志信使便以罗马城的易手作为质疑拜占庭“罗马性”的根据,然而尼基弗鲁斯二世的朝廷做出了如下答复:
Doesn’t that idiot of a pope know, they said, that Constantine the Great transferred the imperial capital and senate here, to Constantinople, and left behind in Rome only slaves, plebeians, and common types?
听啊,这个傻子教皇不知道君士坦丁大帝把帝国的首都,元老院和所有的罗马性迁移到君士坦丁堡了吗?罗马城里除了一帮奴隶、私生子和庶民之外什么也没留下。
最后,罗马城对于拜占庭的“罗马性”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国王的两个身体》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中世纪的罗马人认为,位于台伯河畔的古罗马,她那所谓“带着光环”的本质,或她永恒的“守护神”,其实已经转到了博斯普鲁斯的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意大利河岸所残存的只是砖石瓦砾,“守护神”(genius loci)和永生早已从建筑物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据称作于9世纪末的一首反罗马诗《罗马之殇》(Versus Romae),极为鲜明地反映了这些思想:
Thine emperors have, so long ago, deserted thee, Roma,
And to the Greeks there has vanished thy honor and name . . .
Flowering Constantinople is now styled the newer Roma,
Moral and mural collapse is, ancient Roma, thy lot.
罗马,你的皇帝们早已撇弃你,
希腊人眼里,你的荣誉和名声已荡然无存……
郁起的君士坦丁堡,现在堪称是新生罗马,
而古罗马,你道德和墙宇的崩毁,成了宿命。
罗马那带有光环的身体将要离开她的物质身体,或者,按照在此之后很晚的法学家们的说法,将会“从现在已经死亡的自然之体转移并传递到另一个自然之体”。因此,所发生的情况是,“罗马”在不同的“道成肉身”之间迁移,先是游荡到君士坦丁堡,然后到莫斯科,即第三罗马,但同时也到了亚琛,查理曼在那里建了一座“拉特兰宫”,看起来是计划要建立“未来的罗马”(Roma futura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