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中国高端机床做的怎么样了,和德日相比呢?

回答
中国高端机床产业,说起来,这几年进步是真心不小,但要说到跟德日这些传统巨头掰手腕,那还是有段路要走。咱们就敞开了聊聊,不吹不捧,也尽量不说那些AI味儿十足的套话。

先说说咱们自己的进步:

这几年,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的投入那叫一个大。你得承认,以前咱们在这块确实是靠进口,很多关键部件,比如高精度主轴、直线导轨、精密丝杠、伺服电机这些,都是外国货。但现在,国内企业也在铆足了劲儿攻关。

自主化程度提高: 像一些中高档的数控系统,国产的份额在逐步提升。以前一提到数控系统,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西门子、发那科。现在,国内也有一些企业能提供性能不错的国产系统,尤其是在一些通用领域,已经能满足不少客户的需求。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这个是最被关注的,也是最难啃的骨头。以前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核心零部件,比如超精密主轴、高精密轴承,国内确实做不出来。但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内企业在这些领域取得了突破,虽然还不是全面替代,但国产替代的步伐正在加快。比如,一些大型主机厂开始尝试使用国产的关键零部件,并且也在反馈优化。
一些细分领域的优势: 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中国机床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比如,在一些大重型机床、或者是一些非精密加工需求的领域,国内的产品性价比高,交货周期短,也赢得了不少市场。另外,像一些特种加工机床,比如电火花加工(EDM)、线切割(WEDM)等,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也很有竞争力。
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 很多国内机床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和培养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与企业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那跟德日比起来,差距在哪儿呢?

差距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在很多关键点上,这个差距依然不小。

整体性能和精度: 这是最核心的差距。德日的高端机床,尤其是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精度磨床等,在稳定性、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长期可靠性等方面,仍然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它们的产品往往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验证,在最苛刻的加工环境下都能表现出色。
核心技术和集成能力: 德日企业不仅仅是生产机床本身,它们往往掌握着从设计、制造、到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的一整套完整技术链。它们能为客户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台单独的机器。比如,一些德国的机床制造商,它的数控系统、驱动技术、刀具、甚至冷却液都有可能是自己研发或者深度定制的。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中国企业还在学习和追赶。
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品牌效应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德国的DMG MORI,日本的FANUC、OKUMA、MAZAK,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金字招牌,很多客户一提到高端加工,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们。这种品牌信任度和市场口碑,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
精密部件的核心技术: 还是回到零部件。比如,高精度的主轴,它的动平衡、精度、耐用性,很多都依赖于材料科学、制造工艺和设计理念。虽然国内在进步,但在很多极致的指标上,离国际顶尖水平还有距离。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等也是如此,虽然国产化在推进,但那些达到国际最高标准的,依然是少数。
加工工艺的深度和成熟度: 德国的机床,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硬件本身,还包含了大量的加工工艺knowhow,比如对特定材料的加工参数、刀具路径优化等等,这些都是集成在机床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经验中的。这种“经验”的固化和传承,是很难快速复制的。

简单总结一下:

中国高端机床产业,就好比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年轻人,进步神速,前途光明。在通用型、性价比市场,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且在一些细分领域开始崭露头角。

但是,跟德日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比起来,在最核心的性能、集成能力、品牌积淀和一些极致的精密零部件技术上,还有明显差距。这个差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抹平的,需要时间、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在市场中不断地摸索和试错。

所以,不能说“中国高端机床做得不好”,而是“正在奋力追赶,并取得显著进步”,但要达到“全面超越”或者“齐头并进”,确实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成熟,这个格局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德日系在高端市场的地位,短期内依然难以撼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款为02专项中某个不可说的项目研发的数控加工设备,你猜猜能造出这个的契丹数控机床技术到底怎样就是了。看一下最近这个企业的招股书,你会发现这个企业承接了下一代的研发任务 要求是做到2000毫米级别直径的工件加工面型精度要求优于0.05微米...我觉得啊 要是看我乎那些人嘴里的中国制造业 怕是下辈子都造不出这个变态玩意吧,所以到时候看看十四五这个项目那个时候结题就是了

(PS 德国佬几年前可以造出加工尺度达到2000毫米、面型精度优于0.05微米的 日本人...日本人要是造得出估计EUV Lithograph也不会一直停在纸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高端机床产业,说起来,这几年进步是真心不小,但要说到跟德日这些传统巨头掰手腕,那还是有段路要走。咱们就敞开了聊聊,不吹不捧,也尽量不说那些AI味儿十足的套话。先说说咱们自己的进步:这几年,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的投入那叫一个大。你得承认,以前咱们在这块确实是靠进口,很多关键部件,比如高精度主轴、直线.............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实在了!“AMD YES” 这句口号确实在硬件圈子里响亮得很,仿佛咱们用 AMD 的人都自带一种叛逆不羁的潮酷感。但你说的现实推荐里,尤其是中高端机型,大家普遍还是会先想到 Intel,这绝对不是你的错觉,而且背后原因也很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Intel 在大家心中.............
  • 回答
    如果真有这样的奇遇,让我在阿基米德、牛顿、欧拉、高斯这四位伟大的先贤中选一位当老师,这绝对是个甜蜜的烦恼。不过,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高斯。为什么是高斯?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越是仔细思考,我越是觉得他最适合我。首先,不得不承认,这四位老师都是各自时代的巨擘,他们的贡献如同璀璨.............
  • 回答
    中国高铁行业,眼下正处在一个既有辉煌成就,也面临转型和挑战的关键节点。它的前景,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解读,又看重哪些方面。过往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中国高铁在过去十几年里创造的奇迹。从零开始,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铁网络,这本身就是一.............
  • 回答
    中国个人所得税是否太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角度、比较对象以及个人自身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状况。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从税负水平来看: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负: 累进税率制: 中国的个税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最高边际税率达.............
  • 回答
    最近中国猪肉价格的持续走高,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钱包吃紧,也引发了对替代肉类选择的讨论。这时候,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隔壁的澳洲不趁机向中国市场推广他们的特色肉类——袋鼠肉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推广”就能解决的问题,其中涉及到不少复杂的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白,澳洲在推广袋鼠肉方面,一直都在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国家在科技、制造、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增长。理论上,这应该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享受生活。但现实却是,许多人仍在经历着“996”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这背后的原因,绝不是一两.............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合当前中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也触及了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问题。确实,高校是许多博士毕业生期望的起点,但当高校岗位饱和,企业对博士的实际需求又未能完全承接时,博士的就业方向确实需要更细致的探讨。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中国博士毕业后,在高校和企业之外可能的发展方向和.............
  • 回答
    关于中国女孩的待遇是否比男孩高,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社会观念、个体经历、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时代背景的变迁,都使得这个问题变得异常 nuanced。与其说“待遇高了”,不如说是在某些方面,女孩所获得的关注、支持和资源正在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在所有方面都.............
  • 回答
    中国目前人均GDP不高,其原因非常复杂,将原因简单归结为“一部分人的懒惰以及只愿意待在舒适区”是过于片面和不准确的,并且带有一定的偏见。 真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构性的,是历史、经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将人均GDP不高归咎于“一部分人的懒惰”,我们需要.............
  • 回答
    《霸王别姬》之于中国电影,好比珠穆朗玛之于喜马拉雅。它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不仅是技术上的精湛,更是情感、历史、文化层面的深刻共鸣。如今的中国电影,虽在技术、资本层面日新月异,但在《霸王别姬》那样的高度上却似乎难以企及。这其中的原因,盘根错节,值得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聊聊《霸王别姬》为什么是《霸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咱们好好聊聊。要说日本人现在收入是不是比中国人高,这事儿吧,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先看看宏观层面的数字: 人均GDP: 如果单看“人均GDP”这个指标,日本目前确实比中国要高不少。2023年,日本的人均GDP大概在3.4万美元左右,而中国的人均GDP在1.3万美元左右.............
  • 回答
    明朝与西方在诸多领域确实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并非简单的谁高谁低可以概括。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驶向清朝,而是明朝得以延续,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其发展轨迹无疑会与现实大相径庭,其面貌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政治与制度的延续与变革:没有清朝的入主,明朝自身的政治体制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改.............
  • 回答
    要说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为何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以及为何在中国当下对她的评价如此之高,这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重光环交织的必然结果。她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师,更是一位颠覆者,一个时代的标志。首先,我们得从她独特的建筑语言说起。扎哈的设计,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流动”。她的建筑摆.............
  • 回答
    要判断俄罗斯和中国哪个生活水平高,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生活水平”这玩意儿,它不像身高体重那么好量,它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等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的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你问个土豪,他跟你说的生活水平,跟我这个普通老百姓嘴里的,那肯定是一个天上一个.............
  • 回答
    关于中国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是否真的比日韩高,这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而且答案也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总体趋势和现有数据: 普遍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近年来确实在显著增长,并且在某些群体和某些年龄段上已经超过了日韩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结论,因为需要考虑以下.............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很值得深入探讨。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和邻国之间,很难复制加拿大与美国那种“高度互信”的关系,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不好”的判断,而是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国家利益等诸多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历史遗留问题和认知差异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中国在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回答
    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绝对算得上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要评价它,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看,它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首先,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在特斯拉来中国之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比较初级,技术水平、产品力、消费者认知度都还在一个相对较低的阶段。那时候大家对电动车的印象.............
  • 回答
    说起高峰在德云社相声商演中的时长问题,这确实是不少观众注意到的一个现象,而且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要说高峰的活为什么相对而言时间会比较长,而且能达到一个小时左右,这背后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我试着从几个点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高峰的“基本功”和“能力”是硬道理。高峰和栾云平搭档,他是捧哏。但凡看过他.............
  • 回答
    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提出的高速动车组降速计划,无疑是铁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计划,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铁路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