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萧峰无条件维护大恶人萧远山,你怎么看?

回答
萧峰对萧远山,这位他一直以为是杀父仇人,实则亲生父亲的无条件的维护,这确实是《天龙八部》中最令人动容也最具争议的情节之一。从多个角度去看,这件事都极具深度和解读空间。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萧峰的成长背景。他自幼被养父母抚养,虽然身处汉人社会,但萧远山在雁门关外塑造了他的北国男儿的豪迈与血性。即便在不知道真相之前,当他得知自己的身世与契丹有关时,也曾有过一段极其痛苦的挣扎。这种身份认同的撕裂,让他对“族群”和“恩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而当他发现自己一直追杀的仇人,竟然是生父,并且父亲为了复仇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的情感是如何崩溃和重塑的,这是理解他行为的关键。

从“无条件维护”这个词来说,我们可能需要审视一下“无条件”的界限。萧峰对萧远山的情感,确实是深沉且难以割舍的。即使在得知萧远山曾误杀多位武林人士,也即便在了解到事情的复杂性之后,萧峰依然选择站在父亲一边。这并非因为萧远山做了什么“对”的事情,而是源于血脉的牵绊,源于对生父身份的认同,以及对过往恩怨纠葛的理解。萧远山所经历的三十年的痛苦、煎熬与复仇,对于同样经历过身份认同危机和族群恩怨的萧峰来说,或许有着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共情。他看到了父亲的无奈、悲痛,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被逼到绝境的契丹人的选择。

再者,萧峰本身就是一个重情重义、光明磊落的汉子。他极少评判他人的是非对错,更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化解矛盾。当他发现萧远山是自己的父亲时,他内心深处的良善和对亲情的渴望,战胜了对“正义”的简单理解。他可能认为,在那个恩怨纠缠不清、杀戮不断的世界里,用“绝对正确”的标准去衡量任何人,都是一种不近人情。他选择维护父亲,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对亲情的尊重,是对自己内心认同的坚持。他理解父亲的苦衷,也看到了父亲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无条件维护”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悲剧性的选择。萧峰一生都在试图弥合汉契丹之间的裂痕,他渴望和平,但最终却因为个人的身世和家族的恩怨,被卷入了更大的漩涡。他对父亲的维护,或许也加剧了他与某些中原武林人士的对立,最终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这是一种“成也萧峰,败也萧峰”的体现,他的至情至性,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命运的枷锁。

总的来说,萧峰对萧远山的维护,是多重情感、身份认同和时代背景交织下的复杂产物。它展现了萧峰身上那种超越了个人恩怨和族群界限的深沉情感,也折射出《天龙八部》中人性、命运和宿命的深刻主题。我们或许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来评价,而更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的复杂人性,以及萧峰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男子汉,在面对亲情、恩怨和命运时的挣扎与选择。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悲悯,一种对亲情的极致珍视,以及一种在乱世之中,个人情感的艰难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萧远山杀乔三槐夫妇和玄石大师是具有其历史合理性的。

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对萧峰涉嫌包庇一案做出公证的论断,题主且慢抄板凳,听听我详细道来。

1

我们要深刻的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其犯罪动机,及其背景。

而作案动机,犯罪嫌疑人萧远山交代的已经够清楚了,只不过他的理由在我们看来太过荒谬所以一直被忽视。

萧远山道:“这些南朝武人将我契丹人看做猪狗不如,动不动便横加杀戮。”
萧远山道:“这些南朝武人阴险狡诈,有什么好东西了?”

你们看,碍于配角身份萧远山先生是没有太多机会念台词的,但他还是利用有限的台词,充分表达了对南朝无尽的恨意。

他倚仗的逻辑就是,契丹人杀汉人,天经地义。

你当然可以说,萧远山的观点暴露了他狭隘的民族理念,是非常不正确且应予以彻底批判的。

但是在那个时代,他是正确的。

2

且看《天龙八部》最后一章,中原武林被萧峰感动后是怎么道歉的吧——

吴长风:“大伙受了奸人煽惑,说帮主是契丹胡狗,真是该死之极。”

你看,都这时候了还忙里偷闲要称呼契丹一声“狗”。

待萧峰声明了自己是契丹人后,吴长老满脸迷惘,抓耳挠腮——

“你又说是契丹人……你定是不肯做帮主,你瞧开些罢,别再见怪了”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明白的话,不要紧,金庸马上就安排玄石来把话说的更露骨了——

玄石苦笑道:“我们诬指萧居士是契丹人,罪孽更大,善哉,善哉,而今水落石……”

无论吴长老还是玄石,他们都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诚恳道歉——

我们居然诬指萧居士是契丹人,简直罪该万死。现在我们意识到萧居士是好人了,所以给你补上一张汉族身份证。

所以吴长老们的逻辑那是一目了然的——

乔帮主是好人,所以乔帮主不是契丹人。

那么我们依据这条定理,可立即推——

契丹狗,都不是好人。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那些很具备正义感的大侠们为什么选择了包庇玄慈——

因为契丹狗都是坏人,误杀自然是有的,冤杀却是绝无可能。

3

同样,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萧远山所了解的现实。

我想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反复告诉当时的萧远山小朋友——

“南朝蛮子啰里啰嗦,没有一个是好人”

“努力学习,大杀宋猪,报效朝廷”

甚至萧远山的岳父还濒临两国边界线,恐怕对经常来打草谷的“宋猪”也是充满了意见。

终于在那年的雁门关,那个阴谋帮助萧远山确认了一切谬误。

“南朝蛮子没有一个好人,全都该杀”

所以他必须杀死乔三槐夫妇——

我高贵契丹人的后裔,我大辽萧远山的儿子,岂能认贼作父,认宋猪做父?

4

无论是至死仍相信“萧居士是好人,所以也就不是契丹人”的玄石师兄弟,抑或是滥杀无辜的萧远山,他们其实都具备自己的历史合理性。

他们自幼就接受着以杀戮对方为使命的教育,他们自幼相信,自己的民族才是唯一有资格存在好人这一物种的。

所以他们从来不把异族的人命当做人命。

他们是错的,但是他们的错是因这个世界本身就是扭曲的。

所以萧峰才必须走出那一步。

5

萧峰的死,他自称是“劫持陛下,无颜面立于天下”。

这当然是假的,人是段誉和虚竹先抓的,萧峰当然可以打着“大辽规矩,赎人天经地义”的旗号来要求耶律洪基,自己都不用沾手。

但他还是拍飞了二弟和三弟,自寻死路。

有人说是为了阿朱,开玩笑,我大王是那种看不开的男人?

我相信,导致死亡的那颗种子是少室山时就已经埋下的。

因为那时的萧峰已经看透了所有人的逻辑——

契丹人杀汉人,天经地义;汉人杀契丹人,天经地义。

错误的,是世界。

所以萧峰空有一身武功却拯救不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要做的是矫正这个扭曲的世界。

世界的法则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即使你贵为天神、阿修罗。

中原武林舍生忘死赴辽相救,他们救出了萧峰,却也是伴随着无情的嘲讽——

我们救你,因为我们相信你不是契丹人。

我们还是相信,契丹人,都是坏蛋。

所以萧峰必须走出那一步,或许只有英雄的血,才能感化那一点愚顽。

他是很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是很看得开的人,他的胸怀宽阔的足以容纳九州万方,生民兆亿,他不是动辄寻死觅活的小女人?

所以我相信,他不是为了阿朱,不是为了对皇兄的忠诚。

他只是为了换来那一句——

“契丹人也未必没有好人”

吴长老哭道,“你虽是契丹人,却比我们这些不成器的汉人强了一万倍”

乔帮主泉下有知,庶几无憾乎?

6

当你弄清楚了这一切,你就会明白为何萧峰不再追究他父亲的责任。

因为错误不在于萧远山,而在于把萧远山教成杀人工具的狭隘民族观念。

所以萧远山不用死,萧峰必须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萧峰对萧远山,这位他一直以为是杀父仇人,实则亲生父亲的无条件的维护,这确实是《天龙八部》中最令人动容也最具争议的情节之一。从多个角度去看,这件事都极具深度和解读空间。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萧峰的成长背景。他自幼被养父母抚养,虽然身处汉人社会,但萧远山在雁门关外塑造了他的北国男儿的豪迈与血性。即便在不知道.............
  • 回答
    萧远山与萧峰在聚贤庄的对决,无疑是《天龙八部》中最为震撼的场面之一。当远山施展出“当世罕见的上乘武功”,却又招式“平平无奇”,这其中的奥妙,恰恰是金庸老先生写书中精妙之处的体现,也是对武学境界一次极其深刻的描绘。“当世罕见的上乘武功”——内在的功力与原理首先,我们得明白,武功的“上乘”并不仅仅在于招.............
  • 回答
    关于萧峰对段誉《六脉神剑》初学乍练的看法,以及他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抵不过,这在金庸先生的原著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直接表达“萧峰认为自己抵不过”。但是,我们可以从萧峰的性格、武学理念以及他当时所处的境况来推断,以及分析段誉《六脉神剑》的神奇之处,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并尝试给出一种更贴近人物的解读。.............
  • 回答
    萧峰的武功之高,深厚得令人难以置信,这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集合造就的。如果深入探究,你会发现他功力的深厚,如同长江黄河般奔腾不息,并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加上他自身不懈的努力与非凡的资质共同铸就。首先,萧峰的天赋异禀,根骨极佳。他出生便是契丹贵胄,自小便有不凡的体质,这是许多寻常人梦寐以求.............
  • 回答
    萧峰的死,这件事儿,真是让人心头压抑得不行。值不值得,这三个字,说出来容易,但要真往深了掰扯,可就太复杂了。放在当时的情境下,也包含了太多个人的选择、历史的洪流,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民族大义。咱们先得说说萧峰这个人。这姓氏就带着点儿悲剧色彩。他出身契丹,却被汉人养大,又在中原武林闯下了赫赫威名。你说他属.............
  • 回答
    在《天龙八部》中,萧峰这位英雄人物,尽管武功盖世,胸怀坦荡,但在面对“带头大哥”事件时,他并没有立刻使用“排除法”来揪出真凶,这背后有着非常多层面的原因,既有他自身性格的体现,也有当时江湖的局势和信息不对称的限制。首先,我们要理解萧峰的性格。萧峰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行事光明磊落,从不屑于使用阴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把金庸笔下这三位顶尖男主角放到现代社会,他们的异性缘会怎么变?咱们就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分析分析萧峰、段誉、慕容复这三位在原著里的“人设”和他们吸引女性的特质,然后看看这些特质在现代社会是否吃香。萧峰:】 原著中的魅力: 萧峰,没错,那个顶天立地、义薄云天的契丹英雄。.............
  • 回答
    要论萧峰的不幸遭遇,他亲爹萧远山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而且这责任,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在于怎么去衡量。要详详细细地说,那就得从源头追溯,把萧远山当时做的每一件“好事”,怎么层层叠加,最终导致了我们那个悲情的丐帮帮主,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讲。咱们先得回到那个命运的节点:雁门关外的那场血案。萧远山当时.............
  • 回答
    要论萧峰对阿朱的感情,说是“爱情”吗?我觉得,这话说得倒也没错,但似乎又有些不够尽兴。萧峰和阿朱之间的情愫,远比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爱情”二字来得复杂,也来得更为深沉。我们不妨从他们初遇时说起。萧峰是什么人?那可是契丹人,被汉人养大,一身豪气干云,顶天立地,却因为身份原因,被江湖人视为仇敌,饱受误解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金庸迷,尤其是看过97版《天龙八部》的朋友们常常会聊到的一个点。关于萧峰的武功,到底有没有被97版TVB电视剧“吹过头”,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原著的描绘、影视改编的处理以及观众的观感。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原著中萧峰的武功描绘:首先,咱们得回到金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金庸武侠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假设性对决”。在没有扫地僧的搅局下,萧峰父子(萧远山+萧峰)对阵慕容父子+鸠摩智(慕容博+慕容复+鸠摩智),这场混战的结果确实不好一概而论,需要仔细分析一下各位的实力、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战术。先来分析一下双方的实力构成:萧氏父子:萧远山 + 萧峰.............
  • 回答
    要说萧峰能不能轻松打败郭靖,这确实是个武侠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探讨。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他们的武功路数、性格特点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所不同,很难直接放在一起比较。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有优势。首先,咱们得说说萧峰。这位丐帮帮主,那真.............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探讨一下《天龙八部》中关于萧峰内力的描写,以及一些读者可能产生的误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萧峰的内力并没有被“黑”到只有渡难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符原著设定的解读。事实上,在整部《天龙八部》中,萧峰的内力一直被塑造成顶尖、甚至可以说是巅峰的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金庸武侠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让郭靖、杨过、张无忌这三位集天下武学大成的绝顶高手联手,去挑战乔峰,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关公战秦琼”。要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逐一拆解他们各自的武功路数,再看他们合力之后的效果,最后回到乔峰身上。首先,咱们得认识到,郭靖、杨过、张无忌这三位.............
  • 回答
    萧峰一出场,那气势,那身手,简直就是横扫千军的猛将,一上来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武功造诣。要说具体什么水平,那得从他刚露面的那几场关键戏说起。刚开始在大宋边境的雁门关外,那时候他还是个游牧部落的头领,叫“乔峰”。他刚从塞外回来,碰巧遇到了契丹人劫掠宋朝的商旅。那场面,别说普通人,就算是一般的武林人士遇上了.............
  • 回答
    萧峰与段誉结拜之时,确实不知道段誉的真实身份。这并非是剧情上的一个小小的遗漏,而是作者金庸先生精心设置的一个关键情节,它为后来故事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也更突显了萧峰那种不计出身、肝胆相照的豪迈气概。初遇段誉时,是在雁门关外。当时萧峰刚经历乔三槐夫妇惨死、聚贤庄群豪讨伐的巨大打击,身心俱疲,内心充.............
  • 回答
    提起金庸笔下的绝顶高手,萧峰和鸠摩智这两个名字总是绕不开的。一个顶天立地的丐帮帮主,一个身怀绝技的吐蕃国师,他们的对决,无疑是《天龙八部》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桥段之一。那么,究竟谁的武功更胜一筹?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要论两人武功的高低,不能只看一招半式,还得结合他们各自的绝学、实战.............
  • 回答
    萧峰的内功在《天龙八部》中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语焉不详”,但并非是作者金庸完全没有提及,而是有意为之,并且通过多种侧面描绘和铺垫,使得萧峰的内功强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毋庸置疑的强大。要详细解释为什么萧峰的内功显得“语焉不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内功体系的设定与侧重点: 金庸武侠的.............
  • 回答
    乔峰(萧峰)成为丐帮帮主这件事,细究起来,确实并非一朝一夕,更非仅凭“一天饭也没要过”就能概括。事实上,他能荣登丐帮帮主之位,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最关键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近乎天生的领袖气质,以及他为丐帮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我们得明白丐帮帮主是如何选拔的。这不像现代社会有明确的投票机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萧峰拥有张无忌的功力,这对于《天龙八部》的剧情来说,无疑会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张无忌的武功,特别是他的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以及他后期的太极剑法和太极拳,其核心在于内力雄浑、运转自如、卸力借力、以及极强的防御和反击能力。萧峰本身就以刚猛、霸道、与身俱来的战神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