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哪些品牌/型号的 SSD(固态硬盘)比较值得购买?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最近 SSD 价格波动挺大的,加上新产品层出不穷,确实让人眼花缭乱。到底怎么选,才能买到既好用又划算的,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确咱们买 SSD 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这直接决定了你需要关注的性能指标和预算。

1. 日常家用、办公,不玩大型游戏:

这类需求,SSD 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系统启动、软件加载速度飞快,比机械硬盘那是要快上几个档次。对性能要求没那么极致,更看重稳定性和性价比。

PCIe 3.0 NVMe SSD: 虽说 PCIe 4.0、5.0 已经普及,但对于日常使用,PCIe 3.0 的速度已经绰绰有余。而且价格上,PCIe 3.0 的产品普遍更亲民。
三星 970 EVO Plus: 这款曾经的“SSD 标杆”,现在价格很香。虽然接口是 PCIe 3.0,但它的性能依旧能打,读写速度、稳定性、寿命方面都表现出色。如果你预算有限,但又想买个靠谱的牌子,它绝对是首选。特别适合给老电脑升级,或者作为第二块硬盘来用。
西部数据(WD) SN570/SN770: WD 家的 SN 系列也一直很稳。SN570 是 PCIe 3.0 的入门级代表,价格便宜,性能足够日常使用。SN770 则是 PCIe 4.0 的入门级,如果你的主板支持 PCIe 4.0,偶尔想体验下更快的速度,它是个不错的过渡选择,价格也没贵太多。
金士顿 KC3000/NV2: 金士顿的 SSD 也是市场上的常客。KC3000 是 PCIe 4.0 的中高端产品,性能很强劲,但如果你只是日常家用,可能有点 overkill。NV2 则是 PCIe 4.0 的入门级,价格非常实惠,甚至能媲美一些 PCIe 3.0 的产品,但要注意它可能用料上会有一些取舍,不过对于非重度用户来说,问题不大。

SATA 接口 SSD: 如果你的电脑还在用SATA接口,或者你只是想把机械硬盘换成更快的固态,那么 SATA 接口的 SSD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速度不如 NVMe SSD,但比机械硬盘提升巨大,而且价格更便宜。
三星 870 EVO: SATA SSD 里的“常青树”,稳定性、可靠性一直没得说。价格虽然比一些国产的 SATA SSD 要高,但一分钱一分货,用起来更放心。
西部数据(WD)Blue/Black 系列 SATA SSD: WD 的 SATA SSD 表现也还可以,Blue 系列性价比高,Black 系列性能更好一些。

2. 游戏玩家、内容创作者(视频剪辑、大型设计):

这类用户对 SSD 的要求就高多了,不仅需要高速度,还需要更高的耐用度和稳定性,尤其是在处理大文件、长时间读写的情况下。

PCIe 4.0 NVMe SSD: 这是目前的主流高性能选择。
三星 980 PRO / 990 PRO: 三星在高端 SSD 领域一直是王者。980 PRO 性能已经非常强悍,990 PRO 在此基础上做了优化,尤其是在功耗和发热方面控制得更好,速度也更快。如果你是游戏发烧友,或者经常处理大型项目,预算充足的话,990 PRO 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西部数据(WD)SN850X: WD 的 SN850X 是 990 PRO 的有力竞争对手,同样是 PCIe 4.0 的旗舰级产品,性能和稳定性都非常出色,甚至在某些测试中表现更优。而且 WD 的固件优化也做得越来越好。
海力士(SK Hynix) P41 Platinum / P44 Pro: 海力士近年来在 SSD 领域表现非常抢眼,P41 Platinum(国内也叫 P44 Pro)是他们家的旗舰产品,性能爆炸,堪比甚至超越三星 990 PRO,而且发热控制得也很好。如果你追求极致性能,并且能找到价格合适的,千万别错过。
Solidigm P44 Pro (原Intel/SK海力士合资品牌): 这个品牌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它的 P44 Pro 就是上面提到的海力士 P44 Pro 的姊妹款,性能完全一样。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顶级速度的玩家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致态 TiPlus710 / TiPlus570: 国产 SSD 的崛起代表。致态这两款 SSD 在 PCIe 4.0 领域也表现不俗,尤其 TiPlus710,性能非常接近一线品牌旗舰,而且价格上更有优势。如果你想支持国货,并且看重性价比,致态是很不错的选择。

PCIe 5.0 NVMe SSD: 这算是目前最顶级的选择,速度非常快,但价格也最高,而且对主板和散热有一定要求。如果你是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并且预算非常充裕,可以考虑。
三星 990 PRO (但它只是 PCIe 4.0,上面提到的 P41/P44 Pro 才是 PCIe 4.0 旗舰)
Crucial T700 / T705: 美光旗下的 Crucial(英睿达)在 PCIe 5.0 SSD 上表现不错,T700 和 T705 速度非常快,适合有最强需求的玩家。不过需要注意,PCIe 5.0 SSD的发热量比较大,通常会自带散热片,或者需要配合主板的 M.2 散热器使用。

3. 电脑升级、预算有限,但想体验 NVMe 速度:

PCIe 4.0 NVMe SSD 的入门款: 很多品牌都有价格亲民的 PCIe 4.0 SSD,它们的速度比 PCIe 3.0 要快,而且价格差距并不大。
西部数据(WD)SN570 / SN770: 前面也提到了,SN770 就是很好的 PCIe 4.0 入门选择。
致态 TiPlus570: 价格非常有竞争力,性能也够用。

挑选 SSD 的一些关键点:

接口类型:
SATA 3.0: 速度相对慢,适合老电脑或对速度要求不高的场景。
NVMe (PCIe 3.0, 4.0, 5.0): 速度远高于 SATA,是目前主流选择。根据你的主板支持情况和预算选择。
主控芯片: 这是 SSD 的“大脑”,直接影响性能和稳定性。Phison(群联)、Inn Gregory(慧荣)、Samsung(三星)、Marvell(美满)是比较常见的优秀主控厂商。
闪存颗粒:
TLC (TripleLevel Cell): 目前主流,性能和寿命都能满足大部分用户。
QLC (QuadLevel Cell): 价格更便宜,但读写速度和寿命会比 TLC 差一些,适合对性能和寿命要求不高的用户(比如装游戏库)。
MLC (MultiLevel Cell): 以前高端型号常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性能和寿命都很好,但价格太高。
缓存:
DRAM 缓存: 有 DRAM 缓存的 SSD 性能更稳定,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小文件或进行长时间读写时。
HMB (Host Memory Buffer): 部分入门级 NVMe SSD 会用 HMB 技术代替 DRAM 缓存,通过占用系统内存来提高性能,价格更便宜,但性能不如带 DRAM 缓存的。
读写速度: 这个指标越高越好,但要结合实际使用场景来看。日常使用,PCIe 3.0 的读写速度已经足够。游戏和专业应用,PCIe 4.0 甚至 5.0 才能体现优势。
耐用度 (TBW Terabytes Written): 表示 SSD 可以写入的总数据量,代表了 SSD 的寿命。TLC 颗粒的 TBW 通常比 QLC 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SSD 的寿命远超你的想象,正常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都问题不大。
品牌和售后: 选择知名品牌,售后服务更有保障。

总结一下我的推荐思路:

极致性价比、日常家用: 三星 970 EVO Plus (PCIe 3.0),或者 WD SN570/SN770 (PCIe 3.0/4.0 入门)。
游戏玩家、性能党: 三星 990 PRO, WD SN850X, 海力士 P41/P44 Pro (PCIe 4.0 旗舰)。
预算有限但想体验快感: 致态 TiPlus570/710 (PCIe 4.0 入门/中端)。
想一步到位,体验最新技术(且不差钱): Crucial T705 (PCIe 5.0)。

购买建议:

关注促销活动: 618、双11 等大型电商促销活动,SSD 价格通常会有很大优惠。
对比价格: 同一款 SSD,不同电商平台、不同时间价格可能会有差异,多对比一下。
选择合适的容量: 250GB/500GB 适合纯粹装系统和一些常用软件,1TB 是目前主流容量,兼顾系统、游戏和资料存储,2TB 及以上适合内容创作者或游戏大户。
注意散热: 高性能 NVMe SSD 发热量较大,如果你的主板 M.2 插槽没有自带散热片,可以考虑购买带散热片的 SSD,或者单独购买 M.2 散热片。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你理清思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块 SSD!如果你还有更具体的需求或者对某个型号有疑问,随时可以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目录:

  1. 简略版
    1. 选购固态硬盘只读这部分即可。
    2. 约1600字,阅读需要约5分钟。
  2. 前言
    1. 固态硬盘简介和常见疑问解答。
    2. 约2400字,阅读需要约10分钟。
  3. SSD检测软件
    1. 部分常用SSD检测软件简介。
    2. 约400字,阅读需要约2分钟。
  4. 清零盘警告
    1. 部分SSD商品存在以旧充新。
    2. 约300字,阅读需要约1分钟。
  5. 主流消费级SSD
    1. 写于18年,SSD制造商简介。
    2. 约1500字,阅读需要约5分钟。

共计6000字。水平有限,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简略版

1.玩游戏买什么固态硬盘?

根据各种评测,对于绝大部分游戏(以单机游戏为例,如GTA5、巫师3和古墓丽影11等,网游则影响加载速度上限,因为可能需要等待其他玩家),在其它配置相同的情况下,将游戏放在SATA固态硬盘中的加载速度比将游戏放在机械硬盘中的加载速度快一倍(载入时间短一半),而NVMe固态硬盘的加载速度只比SATA固态硬盘快20%不到(视游戏而定,多数情况感觉不明显)。原因:绝大多数固态硬盘在低队列深度下的4K随机性能差距不大,而且已经能较好地满足主流游戏的需求。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容量更大的型号。

预算有限的单机游戏玩家也可以考虑机械硬盘:如何选购机械硬盘? - 小大熊猫的回答 - 知乎

2.哪些型号的固态硬盘比较值得购买?

2.5英寸SATA固态硬盘

  • 价格参考京东自营和淘宝/天猫,拼多多价格会更便宜。
  • 性能较强但价格偏高:三星870 EVO和金士顿KC600;性价比高但售后稍差:英睿达MX500和浦科特M8VC;性能一般但胜在便宜:铠侠TC10(东芝TR200)和致钛SC001。
  • 除东芝TR200、紫光S100和致钛SC001外,表格中各型号的SATA固态性能差距不大。
  • 西数蓝盘3D和闪迪至尊高速为同款方案。
  • 西数蓝盘3D和三星860 EVO有M.2版,与2.5英寸版方案(性能)基本相同。
  • 美光(英睿达)仅推荐MX500,建议在京东自营购买(店铺售后,不支持个人送保)。
  • 新版MX500换用了慧荣SM2259H主控,PCB设计也有变化,使用了更大容量的闪存颗粒,仍然搭配美光DDR3L-1866缓存。
  • 浦科特M8VC+性能跻身主流级,性价比较高,但是只有三年质保。
  • 不推荐的型号:闪迪加强版和西数绿盘,三星870 QVO和金士顿A400(QLC闪存)。

PCIe+NVMe固态硬盘

  • 均为M.2 M Key 2280规格。
  • 性能较强但价格偏高:三星980 PRO(PCIe Gen4)和三星970 EVO Plus(PCIe Gen3);性能不错且价格不高:浦科特M10PGN(PCIe Gen4)和致钛PC005(PCIe Gen3);真的便宜:西数SN770(PCIe Gen4)、西数SN570(PCIe Gen3)和铠侠RD20(PCIe Gen3)。
  • 致钛为长江存储旗下品牌,采用长江存储自主研发Xtacking架构64层3D TLC闪存,搭配慧荣SM2262EN主控和南亚DDR4缓存,作为Xtacking架构3D闪存的试水产品性能表现可圈可点。
  • 闪迪至尊高速NVMe版是西数SN570的马甲,产品本身完全相同。
  • 铠侠RC20和东芝RC500为同款方案,铠侠RD20和东芝RD500为同款方案。
  • 铠侠许多型号的SSD官方标称保修寿命较低,这一点值得注意。
  • 尽管西数SN570没有外置DRAM缓存,但是与SN570相比,铠侠RC20的性能并无优势。
  • 不推荐的型号:西数绿盘SN350,西数黑盘SN750 SE和三星980(不带后缀版)。

PCIe Gen4固态硬盘

PCIe Gen3固态硬盘

需要M.2 2242规格固态硬盘的用户可以考虑西数SN530(SN550的OEM型号):

  • 上面列出购买链接的PCIe NVMe M.2固态硬盘均采用较新的96层/128层TLC闪存,除西数SN770、SN550和闪迪至尊高速外均搭载了外置DRAM缓存。

B站UP主然天一的NVMe固态硬盘评测:

注意:

  • 目前西数绿盘1TB和闪迪加强版2TB出现与蓝盘和至尊高速使用同款方案的现象(换用美满88SS1074主控),推测西数蓝盘和闪迪至尊高速即将更新换代,旧方案进入清货阶段。信息来源:固态硬盘吧 - 你以为我是绿盘 其实我是蓝盘哒—从大号U盘到真香
  • 不要在闲鱼和拼多多买看起来很便宜的三星和金士顿SATA固态,大概率为假货。
  • 其他未提到的品牌一般不建议购买。

关于温度:

  • 目前PCIe+NVMe的M.2固态硬盘温度普遍偏高。台式机可以安装M.2散热片(中高端台式机主板常常自带),笔记本和ITX主板背面的M.2插槽可以通过安装导热垫将热量传导至外壳或机箱。
  • 对于M.2固态,实际温度表现受散热条件和使用负载影响极大。例如带散热片版本的SN750 1TB和安装在主板背面的760p 256GB在进行全盘写入测试时的温度如下(室温27℃)。
  • [NGA众测] 西部数据WD_BLACK SN750 1TB EKWB散热片定制版测评 - 小大熊猫的文章 - 知乎

购买之前可以通过第三方工具(如 @慢慢买比价 )查询历史价格:

M.2散热片:


前言

1.什么是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一般指采用NAND闪存(或3D XPoint)作为存储介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机械硬盘(温彻斯特硬盘)。固态硬盘的英文名称是Solid State Disk或者Solid State Drive(即SSD),而机械硬盘一般被称为Hard Disk Drive(即HDD)(光盘驱动器Optical Dsik Drive,软盘驱动器Floppy Disk Drive)(闪存即指Flash芯片)。

如何浅显易懂地解释「闪存」?它的存储原理是什么? - 小大熊猫的回答 - 知乎

2.固态硬盘有什么特点?

与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拥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无论是顺序读写还是随机读写)、更高的IOPS(每秒响应次数)以及更低的响应延迟(类比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由于没有像机械硬盘那样的运动部件,固态硬盘对振动/震动没那么敏感,运行时发出的噪音几乎不可闻。但是,固态硬盘在发生故障或因误操作删除、覆盖数据时基本无法恢复。

3.使用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是怎样的体验?

与机械硬盘相比,安装在固态硬盘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启动、加载时间显著缩短,系统响应速度加快,总体而言使用更加流畅。

4.固态硬盘有哪些分类?

根据物理外形可以分为2.5英寸、M.2和AIC(独立显卡那样的插卡式)三类。

根据电气标准可以分为SATA和PCIe两类。

根据数据协议可以分为AHCI和NVMe两类。

图片来源:forum.51nb.com/thread-1

图片来源:983 ZET NVMe AIC 企业级固态硬盘

其中2.5英寸和AIC的PCIe固态比较少见(前者在发烧级和企业级固态中较常见,一般采用U.2接口),消费级最常见的是2.5英寸的SATA+AHCI固态硬盘、M.2的SATA+AHCI固态硬盘和M.2的PCIe+NVMe固态硬盘。

在选购固态硬盘时必须注意,M.2固态硬盘有B Key和M Key以及长度之分,一般有以下规格:B & M Key(金手指有两个缺口,可能为SATA总线或PCIe x2总线)、M Key(金手指有一个缺口,通常为PCIe x4总线),2280(宽22mm长80mm)、22110、2260、2242和2230等。上图右上角的860 EVO为M.2 B & M Key 2280的固态硬盘,采用SATA总线;右下角的970 EVO Plus为M.2 M Key 2280的固态硬盘,采用PCIe x4总线。

一般来说M Key的M.2插槽能兼容B & M Key和M Key的固态硬盘(但不一定同时支持SATA总线和PCIe总线,可能只支持PCIe总线,也可能只支持SATA总线),B Key的M.2插槽则无法兼容M Key的固态硬盘(通常只能支持SATA总线),详细情况必须参阅说明书。

可以这么理解:两个缺口的M.2固态(下图第三排)能安装到这两种M.2插槽(下图第一排)里(但电气标准不一定支持),而一个缺口的M.2固态(下图第二排右一)只能安装到到第二种M.2插槽(下图第一排右一)里。

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wiki/M

安装M.2固态硬盘时,一般需将其正面朝上,与主板PCB成30°夹角插入M.2插槽。待其插入到位后,轻轻将固态下压直至与主板平行,然后在固态尾部锁紧螺丝进行固定(部分主板上未预先安装对应位置螺柱,需手动进行安装。少数笔记本电脑M.2插槽为反向设置,如惠普暗影精灵5,这种情况需将固态背面朝上进行安装)。

如何区分M.2固态硬盘的正反:通常主控/贴纸/散热片所在的一面为正面,主控多为一颗近似正方形的芯片,处于靠近金手指的一端。对于单面固态,没有闪存颗粒的一面为背面。图为M.2 M Key 22110规格的英特尔傲腾905P 380GB固态硬盘,图片来自KOOLSHARE。

图片来源:koolshare.cn/thread-156

5.网上常说的固态硬盘的掉速是指什么?

由于NAND闪存的特性(无法直接覆写,NAND闪存的最小写入单元是page,最小擦除单元是block,多个page组成一个block,多个block组成一个die),因此在向存有数据(无论数据是否有效)的block写入数据时必须先擦除再写入,表现为读写速度低于预期。通常固态硬盘主控会自动进行垃圾回收和TRIM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类掉速现象。

此外,几乎所有消费级TLC固态硬盘都采用了动态SLC缓存机制。在连续写入大量数据时,SLC缓存用尽后写入速度会降至TLC原本的水平(闲置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

6.固态硬盘的寿命/耐久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固态硬盘的可靠性衡量指标有位错误率、数据保持时间、故障率、终身写入量/日负载量、工作和非工作状态下的耐受温度、冲击加速度和振动加速度等。其中终身写入量/日负载量是主要的寿命/耐久度衡量指标。闪存写入量和通电时间也是衡量固态硬盘新旧程度的主要指标。

  • 无法纠正的位错误率(Uncorrectable Bit Error Rate (UBER))
  • 数据保持时间(Data Retention)
  • 年故障率(Annual failure rate (AFR))
  •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数据保持时间(Data Retention)是衡量NAND闪存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由于浮栅MOSFET中本征电场的存在,随着时间流逝产生的电荷泄漏,会逐渐导致NAND闪存中的数据出错甚至无法读取。为此Read Scrub(数据巡检/扫描重写)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按照一定的算法对硬盘进行扫描,当发现某个闪存页翻转比特数超过阈值时,对数据进行重写,从而减少ECC无法纠正的位错误。[3]影响数据保持时间的因素有擦写次数、ECC强度、温度和电磁辐射等。[4]

由于陷阱辅助隧穿(Trap-assisted tunneling (TAT))效应,随着擦写次数(编程/擦除周期数,Program/Erase Cycle (P/E Cycle))的增加,氧化物绝缘层逐渐磨损,NAND闪存的可靠性会逐渐降低(数据保持时间缩短)。[3]升高温度也会使数据保持时间缩短。[4]

由于读取干扰(Read Disturb)的存在,即便不进行写入,读取操作也会使相近的存储单元受到影响。主控会计算自上次擦除动作后的读取动作总次数,通过重写相应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避免读取干扰错误的发生。[5]

当NAND闪存的可靠性下降至厂商设定的阈值时,其生命也就抵达了终点。通常此时固态硬盘的S.M.A.R.T.参数会达到阈值(P/E Cycle达到阈值、坏块数达到阈值或其它耐久度参数达到阈值),引发系统报警,提醒用户更换硬盘。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寿终正寝。

但是固态硬盘也可能在寿终正寝之前发生致命错误导致失去响应无法被系统识别(俗称掉盘)。

此外随着固态硬盘存放时间的增加,其故障率逐渐升高,因此应尽可能购买新出厂的产品。

7.为什么固态硬盘在系统中显示的容量小于标称值?

因为其中一部分容量被划分为预留空间(Over-Provisioning),用于存放FTL表和坏块替换等。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Windows)的计算方法,1GiB=1024*1024*1024Byte(GiB≠GB),固态硬盘的FLASH实际容量应是如此,但用户可用空间按1GB=1,000,000,000Byte给出,其余部分用作OP对用户不可见。

8.如何选购固态硬盘?

在选购硬盘时,应当关注容量、性能和可靠性三个方面。

对于机械硬盘,由于只有寥寥几家制造商,一般考虑盘片记录技术(CMR、SMR和HAMR等,详见匿名知乎用户的回答为什么目前市面上的机械硬盘大都不标注是否使用SMR技术? - 知乎)、单碟容量、转速、缓存大小、外部接口以及充氦与否,再加上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实测值以及硬盘故障率,很容易就能得出大致评价。

而对于固态硬盘,不仅参数十分繁杂,仅靠分析这些参数并不能准确地推测出硬盘的实际性能,而且固态硬盘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表现出的性能也有很大差异。至于固态硬盘的可靠性,也缺乏大量数据支持(与机械硬盘相比)。但是仍然建议用户优先购买TLC固态硬盘而不是QLC固态硬盘。

建议普通用户尽量选择一线品牌的主流型号,因为一线品牌的产品销量相对较大,它们不仅经受了大量用户的考验,而且即使变更方案,也很快会由用户反映体现出来。此外一线厂商的售后服务通常也更好(比如在店保之外能个人送保)。

在消费级固态硬盘制造商里,除三星、英特尔(这两个算超一线)、闪迪+西数、东芝+浦科特、美光(镁光)+英睿达和金士顿(金士顿算准一线)之外均为二线。这些制造商大多具有自行生产NAND闪存的能力,某些品牌还能自研主控(如三星)。)

固态硬盘的主要部件有主控、DRAM缓存和闪存芯片。其中DRAM缓存为非必需,主控可能和闪存芯片集成在一起(比如某些M.2 2230规格的固态硬盘)。

  • 常见主控制造商:三星电子(Samsung)、美满电子(Marvell)、群联电子(Phison)、慧荣科技(Silicon Motion)、LSI、联芸科技(Maxio)以及英韧科技(InnoGrit)。
  • 常见DRAM制造商:三星电子(Samsung)、美光科技(Micron)、SK海力士半导体(SK Hynix)以及南亚科技(Nanya)。
  • 常见NAND制造商:三星电子(Samsung)、闪迪(Sandisk)、铠侠(Kioxia)、英特尔(Intel)、美光科技(Micron)以及长江存储(YMTC)。
  • 注:LSI为Intel的高端消费级和企业级固态硬盘提供定制主控。联芸科技(Maxio)来自智微科技(JMcrion)。英韧科技(InnoGrit)来自美满电子(Marvell)。铠侠(Kioxia)由东芝存储器(Toshiba Memory)更名而来,全名铠侠株式会社。

9.有必要购买PCIe Gen4的NVMe固态硬盘吗?

没有必要。如前文所述,即便是PCIe+NVMe固态硬盘和SATA+AHCI固态硬盘的日常使用体验差距也十分有限,因此建议普通消费者优先选择容量更大的固态硬盘。

随着PCIe Gen4平台(AMD Matisse和Vermeer即Ryzen 3000和5000系列处理器(非APU)+X570/B550主板、AMD 3000系列线程撕裂者+TRX40主板、Intel Tiger Lake平台即第十一代移动酷睿处理器以及Intel Rocket Lake平台即第十一代桌面酷睿处理器)的逐渐普及,各大SSD制造商开始推出支持PCIe Gen4的NVMe固态硬盘(如三星980 PRO和西数SN850)。

但目前PCIe Gen4的NVMe固态硬盘价格较高(500GB接近1000元,1TB接近2000元),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建议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PCIe Gen3的NVMe固态硬盘。如果想以较低成本尝鲜,也可以选择基于群联E16主控的二线品牌固态硬盘。

10.为什么不推荐二线厂商?

  1. 二线厂商的产品几乎全为贴牌,无自主研发能力,多采用上游厂商提供的公版方案。
  2. 与一线厂商相比,二线厂商售后服务较差,配套软件和固件更新也不如一线厂商。
  3. 二线厂商的产品受上游厂商影响较大,可能经常更换方案(缩水)。

11.如何理解固态硬盘的质保?

以三星970 EVO Plus 500GB为例,官方质保条件为:5年或300TBW,即自购买之日起,时间达5年或写入量达300TB(二者满足其一),保修终止。关于质保时间,一般按照发票上的购买日期计算,对于无发票的,则按出厂日期计算。


SSD检测软件

不建议将AS SSD Benchmark分数作为评判SSD性能的唯一标准(过分迷信其它软件也不科学),因为各软件的考察项目、测试方式和评分标准不尽相同(比如其4K-64Thrd成绩权重较高),而且该软件时常跑出离谱成绩。

CrystalDiskInfo

官网链接:crystalmark.info/en/sof

下载链接:crystalmark.info/en/dow

(图为答主自用三星SM865a 400GB固态硬盘,HPE定制款,下同)

下方列出的数据只有原始值是有用的,为十六进制形式。

CrystalDiskMark

官网链接:crystalmark.info/en/sof

下载链接:crystalmark.info/en/dow

注意:

“MB/s” means 1,000,000 byte/sec. The result depends on Test File Size, Test File Position, Fragmentation, IDE(PATA)/SATA/RAID/SCSI controller and CPU speed etc… In a part of SSD, the result depends on test data(random, 0fill). 1GiB = 1024MiB = 1024x1024KiB = 1024x1024x1024B 1GB = 1000MB = 1000x1000KB = 1000x1000x1000B

CrystalDiskMark的逻辑跟AS SSD Benchmark不太一样,比如测试时先读后写,单位是千进制等。

(另外CrystalDiskInfo也有Shizuku Edition以及Kurei Kei Edition)

smartmontools

官网链接:smartmontools.org/

下载链接:sourceforge.net/project

安装完毕后,通过右键点击屏幕左下角的Windows徽标,选择Windows PowerShell (管理员)(A),在打开的窗口中输入smartctl -x sda(a为磁盘驱动器号,依此类推),回车,即可读取设备详细信息。

其中Device Statistics下的General Statistics下的Lifetime Power-On Resets为通电次数,Power-on Hours为通电时长(小时),Logical Sectors Written为写入扇区数,Logical Sectors Read为读取扇区数,将扇区数乘以512即可得到对应的字节数(固态硬盘没有物理扇区,但仍提供相应参数,每扇区为512字节)。


清零盘警告

(部分固态硬盘S.M.A.R.T.信息疑似被清零)

疑似案例:该盘型号为SM863 1.92TB(三星企业级SATA固态),注意到B1项(闪存磨损平均计数)原始值(十六进制),推测通电时间和通电次数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至于企业级NVMe固态(SM963以及PM963)的情况暂时还不清楚,建议谨慎购买。

固态硬盘吧 - 实锤三星的PCIe盘可以清零,前几天SM963掉盘了,显示1024MB不能格式化,然后发回店家,今天原物返回了

根据网友反应,英特尔企业级SATA固态同样存在清零盘。

固态硬盘吧 - 话说,你们难道到现在都不知道intel S3700/S3710可以被清零么?

固态硬盘吧 - 这简直就是砸清零盘的招牌啊

固态硬盘吧 - 500元收了个三星SV843T清零盘

根据网友反应,闪存磨损平均计数可以被修改。

固态硬盘吧 - 咸鱼这js想笑死我

根据网友反应,金手指可以被翻新。

固态硬盘吧 - 别看金手指了!关于翻新金手指的技术


主流消费级SSD

三星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从CPU (ARM)到DRAM再到NAND,都能够自主设计生产,实力非常强劲。

推荐型号:

PCIe+NVMe:970 PRO、970 EVO Plus(均为M.2 M Key 2280规格);

SATA+AHCI:860 PRO、860 EVO(均为2.5英寸盘,后者有M.2 B & M Key 2280规格)(970 PRO和860 PRO为64层3D MLC,970 EVO Plus为96层TLC,970 EVO和860 EVO为64层3D TLC);

(以上型号均为五年有限保修(写入量达到规定值保修终止,下同))

以及某些企业级和OEM型号。

注意事项:三星支持凭SN码保修,可以在淘宝购买。860 EVO 500GB性能不如850 EVO 500GB(用尽SLC Cahce后的TLC顺序写入速度从500MB/s降到了300MB/s),不如选择西数3D蓝盘或英睿达MX500 500GB(用尽SLC Cahce后的TLC顺序写入速度可达400MB/s)。

英特尔

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桌面GPU市场占有率第一,老牌NAND制造商,素有“牙膏厂”的美誉。2020年10月SK海力士宣布已与Intel就收购后者的NAND闪存业务达成协议。

推荐型号:

PCIe+NVMe:905P、900P(均为AIC或2.5英寸U.2规格),800P、760p(均为M.2 M Key 2280规格,800P为B & M Key仅支持PCIe x2总线),其中905P、900P和800P采用3D XPoint而非NAND闪存,4K随机性能极强、延迟极低、寿命极长(官标TBW达到PB级),但价格十分高昂;

SATA+AHCI:545s(有2.5英寸盘和M.2 B & M Key 2280规格)(760p和545s为64层3D TLC);

(以上型号均为五年有限保修)

以及某些企业级和OEM型号。

注意事项:标称的五年售后需要官方认可的发票,建议在京东自营购买(然而淘宝第三方便宜得多)

闪迪/西部数据

闪迪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卡产品供应商,老牌NAND制造商,现已被西数收购。

推荐型号:

PCIe+NVMe:西数黑盘3D版SN750(与前者互为马甲,与SN700和SN720相比仅有固件不同,性能稍强)、西数蓝盘3D版SN550(均为M.2 M Key 2280规格);

SATA+AHCI:Ultra 3D(闪迪至尊高速3D版)、西数蓝盘3D版(与前者互为马甲)(均为2.5英寸盘,后者有M.2 B & M Key 2280规格)(以上型号除SN550外均为64层3D TLC,SN550为96层3D TLC);

(以上型号均为五年有限保修)

以及某些OEM型号(如X600(兼有2.5英寸SATA盘和M.2 B & M Key 2280规格))。

注意事项:均支持个人送保,可以在淘宝购买。闪迪京东自营旗舰店为供应商售后,西部数据官方旗舰店为京东售后。此外闪迪支持全球联保(海淘最佳选择),西数海淘产品需进行转保,且在中国大陆只有五个售后网点。

美光/英睿达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储存及影像产品制造商之一,老牌DRAM和NAND制造商。美光曾与Intel合资成立IMFT公司,现已收购其剩余股份。英睿达是美光科技旗下品牌。

推荐型号:

SATA+AHCI:英睿达MX500(64层3D TLC,五年保,有2.5英寸盘和M.2 B & M Key 2280规格);

以及某些OEM型号(如美光1100(32层3D TLC,兼有2.5英寸SATA盘和M.2 B & M Key 2280规格))。

注意事项:不支持联保,需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的英睿达产品才能享受官方售后,美光固态基本无官方售后,建议在京东自营购买

东芝

东芝存储现已更名为铠侠株式会社。

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NAND闪存的发明者,全球最先推出笔记本电脑的厂商(其PC业务现已被夏普收购,更名为Dynabook)。

热门型号:东芝TR200(新款已升级为96层TLC闪存,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仍旧偏弱)。

海力士

2020年10月SK海力士宣布已与Intel就收购后者的NAND闪存业务达成协议。

参考

  1. ^浮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AE%E6%A0%85%E9%87%91%E5%B1%9E%E6%B0%A7%E5%8C%96%E7%89%A9%E5%8D%8A%E5%AF%BC%E4%BD%93%E5%9C%BA%E6%95%88%E5%BA%94%E6%99%B6%E4%BD%93%E7%AE%A1
  2. ^为什么英特尔_美光的3D闪存还在用浮栅型结构?_PCEVA,PC绝对领域,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http://www.pceva.com.cn/article/3751-1.html
  3. ^ab闪存数据保存期和完整性技术 http://www.ssdfans.com/?p=90860
  4. ^ab闪存数据保存时间(Nand Flash data Retention)测试方法 - 兵哥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638830
  5. ^闪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7%AA%E5%AD%9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