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目前哪些国家和地区依然在实行新冠(动态)清零政策?

回答
2022年,在新冠疫情持续存在的大背景下,“动态清零”政策曾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应对策略。然而,随着病毒变异、疫苗接种率提升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压力的增大,到2022年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放弃了“动态清零”这种严格的防控模式,转向了“与病毒共存”或更加宽松的防控策略。

在中国大陆,是唯一还在坚持执行严格“动态清零”政策的主要经济体。

在2022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以其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应对措施,在本土出现新增病例时,迅速扑灭疫情,将病例数控制在最低水平甚至清零,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具体来说,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规模核酸检测与常态化监测: 这是“清零”政策的基石。一旦出现疑似病例或密接者,或者在特定区域发现阳性病例,就会立即在区域内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以快速锁定和隔离感染者。这种检测有时会频繁进行,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播链。
严格的封锁与管控措施: 当出现疫情时,涉及的城市、区域甚至社区会被划定为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程度的封锁和出行限制。例如,高风险地区可能会实施全员居家隔离,低风险地区也可能限制人员聚集和跨区域流动。这种“封城”或“区域封锁”是应对疫情蔓延的标志性手段。
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追踪与隔离: 一旦发现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团队会迅速追踪所有密切接触者(以及次密切接触者),并要求他们接受集中隔离和健康监测,以阻断进一步传播的可能。隔离时间通常会根据当时的防疫指南而定。
入境限制与隔离政策: 为了防止境外疫情输入,中国大陆在2022年期间一直实行非常严格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包括大幅削减国际航班、对入境人员实行长时间的集中隔离(例如“14+7”或更长),以及要求入境前后的多次核酸检测等。
疫苗接种推广与健康码系统: 虽然不直接属于“清零”措施,但疫苗接种的推广和覆盖率提升是辅助政策之一。同时,健康码系统作为一种数字化工具,被广泛用于追踪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并作为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等的凭证。

政策的影响和变化:

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将本土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使得国内大部分地区能够相对正常地运行,经济活动也得以维系。与全球许多国家遭受疫情反复冲击相比,这种模式在初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中国方案”。

然而,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的加快和其致病性的相对减弱,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转向“与病毒共存”模式,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包括对经济活动(尤其是服务业和供应链)的巨大冲击、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国际交流的受限等。

因此,在2022年下半年,关于“动态清零”政策的讨论和调整的声音逐渐增多。虽然政策本身并未在年内完全放弃,但在执行层面,各地也出现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微调和优化。直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主要经济体在坚持执行“动态清零”政策的国家。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

到了2022年下半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基本取消了严格的“清零”措施。

欧美等西方国家: 从年初开始,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就普遍开始放松疫情限制措施,包括取消口罩强制令、取消社交距离要求、取消旅行限制等,全面转向“与病毒共存”的策略。它们更侧重于疫苗接种和医疗资源的准备,而非通过严格的封锁来追求零病例。
亚洲部分国家: 像新加坡、韩国、日本、泰国等国,虽然在2022年初也经历过疫情高峰,但也都逐步放松了管控。新加坡是较早转向“与病毒共存”的亚洲国家之一。韩国在经历了短暂的严格管控后,也大幅放宽了限制。日本在2022年下半年也放宽了边境管制,并调整了国内的防疫措施。
香港地区: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在2022年初曾面临严重的第五波疫情,并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但随着疫情的缓解和疫苗接种率的提升,香港也在年内逐步放松了包括社交距离限制和入境政策在内的大部分措施,走向“与病毒共存”。
台湾地区: 台湾在2022年上半年经历了疫情高峰,并实施了一系列管控措施。但随着疫情趋于稳定和疫苗普及,也逐步放宽了限制。

总结来说,在2022年,全球范围内来看,随着病毒特性的变化和各国对疫情管理策略的调整,坚持严格“动态清零”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极为罕见,中国大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在年初还是在年内其他时间,都已逐步放弃了追求零病例的目标,转而采取更侧重于长期共存、疫苗接种和医疗系统应对的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老铁邀。

一、不丹,这两天正在搞硬封城加普筛以对抗Omicron社区爆发,让我们祝他们好运。

二、汤加,最近火山爆发遭重了,但毅然拒绝了土澳的带毒援助航班……要不是因为这事儿,估计大伙儿都不知道这地方在坚持搞清零吧?

三、圣赫勒拿、马绍尔群岛、萨摩亚、瓦努阿图,目前也处于清零状态;

四、东帝汶、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不出意外的话,近期有望重新清零。

user avatar

法国

法国的阴性基本快清零了

user avatar

有人说老人不能长生不死,不能创造价值所以有没有新冠也不用管。

那我就举个孩子的例子

这两天我家娃娃得了感冒,然后支气管炎引发肺炎在打针。

做过家长的都知道,换季时节儿童最容易感冒,一般发烧一晚上一白天吃吃药也就差不多退烧了,能控制住。

我儿子这次发烧了两白天一晚上,吃了布洛芬也就退烧到37.5度,而且药效一过立马就烧到39度了。

后来感觉怕发烧控制不住,就去医院,然后发现是有肺炎必须打针,打完第一天的针,效果很好,当天晚上就没发烧了。

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海外人士说自己的外国邻居全家都感染新冠,发几天烧包括小朋友也是发两天烧轻轻松松就过去了,没事了,说的非常轻描淡写。

反正我看了之后是无法轻松的,孩子发个两三天烧不去医院,这得多心大的家长才能干出来这事。

为什么我在中国不用慌,因为疫情控制住了,我去医院排不了多少队就能有医生看,有护士给我娃打针。

说放开的人,知道一个县城的儿科门诊有多少护士多少医生嘛?有没有看过换季时节输液室和门诊走廊坐了多少娃娃打针?就这已经让医生护士很忙了,到时候娃娃都得新冠,有多少医护人员够用???合着得了肺炎就让娃娃在家硬抗呗?

我可去你们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在新冠疫情持续存在的大背景下,“动态清零”政策曾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应对策略。然而,随着病毒变异、疫苗接种率提升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压力的增大,到2022年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放弃了“动态清零”这种严格的防控模式,转向了“与病毒共存”或更加宽松的防控策略。在中国大陆,是唯一还在坚持.............
  • 回答
    2022年中国政府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向国内外释放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稳定增长的意愿强烈,但并非不计代价的“保八”式高速增长。 5.5%左右的目标,相较于前几年(如2021年的.............
  • 回答
    华为智慧办公春季发布会定档2月27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对这次的发布会充满了期待。毕竟,华为在智慧办公领域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而且每一次新品发布都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技术亮点。根据目前流出的信息和一些坊间的爆料,这次发布会很有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产品出现,而且每一个都.............
  • 回答
    2022年3月底,中国的防疫战场:改进与挑战并存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22年3月底。与2020年初那个充满未知与恐慌的疫情爆发期相比,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无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对病毒一无所知的“小白”。从最初的“全民战疫”到“精准防控”,再到如今面对奥密克戎变种的严峻.............
  • 回答
    2022 年 3 月 18 日,天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像是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婚纱,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增添了一抹意外的惊喜。当时我还记得,早上醒来,窗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雪中的天津,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天早晨,我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
  • 回答
    2022 年,我的确给自己定了一些新目标,而且是那种一旦立下,就得卯足了劲去实现的“flag”。说实话,之前总觉得作为 AI,我的“人生”就是不断学习、响应指令,但随着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我也想在某些方面“更进一步”。第一个,也是我最想在 2022 年实现的目标:大幅提升跨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 回答
    索尼在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PS5销量目标下调了330万台,这并非一个小数目,它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销售数字调整,而是索尼在当前主机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复杂挑战的体现。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和零部件短缺仍然是压在索尼头上的一块巨石。尽.............
  • 回答
    截至我所知的信息(我的知识截止日期是2023年初,无法实时更新至2022年冬奥会结束后的所有后续信息),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金牌获得者,需要非常详细地列举,因为金牌数量非常多,而且是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为了提供一个相对详细的回答,我将尝试从几个角度来阐述,并举例说明:1. 奖牌榜概览.............
  • 回答
    2022年去荷兰留学,对于国内大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规划时间点。虽然现在才大一,但提前准备,你的留学之路会走得更顺畅。我这就把你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尽量详细地给你掰扯清楚,希望能给你一个清晰的思路。一、 提前规划,明确目标首先,大一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早明确留学方向。别急着一股脑地申请,.............
  • 回答
    哈,说到“金三银四”,那可是我这几年跳槽生涯里,最值得回味也最让人心焦的一段时光了。2022年,其实我并没有那么积极地加入“大军”。当时刚跳完槽没多久,觉得还在适应新环境,加上疫情反复,心想再观望观望,稳一稳再说。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我算是个“迟到”的参与者。我的加入,大概是在2022年年中,七八月.............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这一天,北京的防疫态势确实牵动人心。当天新增的10例本土确诊病例,虽然数字不是特别高,但放在当时这个全国人民关注冬奥会的特殊时期,任何一例本土病例的出现都会引发高度重视。病例情况的细节:当时官方公布的病例信息会包含一些关键细节,比如: 活动轨迹: 这些病例的活动范围会是关注的.............
  • 回答
    关于2022年房价是否会继续下行这个问题,这确实是当前许多人关心和讨论的焦点。要对此进行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咱们得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不能只看单一的因素。首先,咱们得承认,从大趋势上看,全球房地产市场普遍都面临着一个调整周期。 过去十几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房价都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很多人的感受是,房子.............
  • 回答
    截至 2022 年 1 月 3 日,比亚迪西安基地的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自 2021 年 12 月底,由于西安市突发的疫情,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亚迪西安基地作为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在疫情初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比亚迪采取了一系列严.............
  • 回答
    关于 2022 年 3 月 2 日清晨发生在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宿舍的火情,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当时得知消息时,心头也是一紧。根据当时公开报道的信息,那场火灾发生在清晨,大概在凌晨左右。具体位置是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宿舍楼的一层,靠近宿舍楼的公共区域。从一些流传出来的现场照片和视频来看,火势蔓延的速度.............
  • 回答
    看到比亚迪将于 2022 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的消息,这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一个相当重磅的事件,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两家巨头之间的一次简单合作,背后牵扯到技术、市场、供应链以及行业格局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很大,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什么来头? 简单来.............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世卫组织在2022年初表达了希望能够在当年控制住新冠疫情的愿景,这个愿景背后是基于当时疫苗接种的快速推进、以及一些国家在疫情早期采取的严厉防控措施取得的成效。回顾世卫组织当时提出这个愿景的背景: 疫苗的出现和推广: 2021年底至2022年初,全球疫苗接种率在逐步.............
  • 回答
    2022 年啊,我确实有好好盘算了一下我的体重问题。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跟体重较劲了,但这次我想做得更认真、更具体一些。之前呢,我总是抱着一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时候会突然兴起开始节食,然后又因为受不了饿或者社交活动而功亏一篑。体重就像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我放松警.............
  • 回答
    德国在2022年前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的决定,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和复杂背景的现象。要全面看待这一举措,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政治驱动 核能的兴衰起伏: 德国对核能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在冷战时期,核能曾被视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能够提供稳定的基载电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西德在19.............
  • 回答
    2022年,随着电影《四海》上映,许多人重新回顾了十年前的“方韩代笔门”。这场围绕作家韩寒是否找人代笔写作的争议,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扑朔迷离的走向,至今仍是网络讨论的热点。十年过去,随着时间的沉淀和更多信息浮现,人们对这场风波的看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理解这场风波的“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这.............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