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有哪些车的外观内饰设计毫无违和感地采用了“中国风”元素?有木有设计师朋友讲讲这种设计如何?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中国风”在汽车设计里绝对是个既考验功力又容易翻车的课题。毕竟,玩不好就容易变成四不像,或者流于俗套的“土味元素堆砌”。不过,还真有那么几款车,让我觉得挺对味儿的,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

先说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款车吧,这属于我这个普通车迷的个人感受,如果后面有设计师朋友能补充,那就太给力了!

外观上的“神来之笔”:

我脑海里首先会闪过的是红旗的H系列,尤其是H9。你不能说它是“中国风”的直接复刻,但那种庄重、大气、尊贵的姿态,以及对一些传统美学的提炼,我觉得做得相当到位。

前脸: 那标志性的扇形格栅,不是直接照搬古代建筑的雕花,而是将其精神内核——那种向心力、那种庄严感——用现代的金属线条和比例重新演绎。它很宽大,很有存在感,就像古代帝王冕冠上的装饰一样,有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两侧的灯组设计也很有意思,特别是那两条贯穿式的LED日行灯,我觉得有那么点中国书法里“龙飞凤舞”的飘逸感,又不过分张扬。
车身线条: H9的车身侧面,没有那种特别复杂的腰线,而是以一种流畅、饱满的姿态呈现。感觉有点像古人画的山水,留白很重要,大块的面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反而更能体现出形体的力量感。那个微微上翘的尾部,也带点古代建筑屋檐的弧度感,但又非常收敛,一点也不突兀。
细节: 轮毂的设计,有时候会加入一些祥云纹或者回纹的元素,但都不是那种直接“印上去”的,而是通过巧妙的镂空、切割工艺来体现,远看是一种几何的美,近看才发现里面的巧思。

还有一些自主品牌的车型,比如“蔚来”的一些设计语言,虽然不是那种非常具象的中国风,但它们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比如车标,或者某些饰板的纹理,能让我联想到一些东方美学的韵味,比如那种“少即是多”的哲学,以及对材质本身的尊重。虽然不是直接搬用,但那种“意境”传递得挺好。

内饰里的“匠心独运”:

内饰方面,我觉得玩得更溜的还是红旗,依然是H9。它在内饰里把“中国风”做得既奢华又不失文化底蕴。

材质和配色: 整个内饰的用料非常讲究,大量运用了实木、真皮,还有一些金属装饰。颜色搭配上,你会看到很多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颜色,比如中国红、大地色系,还有一些墨色或者玉石的质感。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静、内敛又充满高级感的氛围。
细节的呼应: 仪表盘或者中控屏幕的UI设计,有时候会借鉴中国水墨画的风格,或者使用一些中国传统字体的元素,但 опять很克制,不会让你觉得眼花缭乱。座椅的缝线工艺,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特别的图案,比如祥云纹的压花,但同样是点到为止,烘托氛围。
空间布局: 红旗H9的后排设计,特别是“头等舱”级别的座椅,那种照顾到后排乘客的尊贵感和舒适度,也让我觉得有点中国古代君王或者贵族出行时,对乘坐环境的极致追求的影子。

再比如一些新能源品牌,在内饰设计上玩弄“科技与人文结合”,也会不自觉地渗入一些中国元素。比如,有些车的中控台设计,会借鉴古代卷轴的展开方式,或者屏幕周围的装饰线条,会用一种比较柔和、有弧度的设计,让人联想到玉器的温润。还有,一些车会在车内融入“香氛系统”,这背后其实也和中国古代“以香养性”的文化有关。

听听设计师朋友们怎么说?

哈哈,这部分我只能做个“猜测”和“演绎”了。如果我是设计师,我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1. 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意境的提炼: 做“中国风”设计,最怕的就是把故宫的斗拱、龙纹、青花瓷的花纹,一股脑儿地搬到车上去。那绝对是灾难。真正的“中国风”设计,应该是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和谐统一的追求,对简约而有力的线条的偏爱,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材质本身的敬畏。
举个例子: 像红旗H9的格栅,不是照搬古代建筑,而是抓住那种“向内收拢,稳重庄严”的视觉感受,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去实现。这就像书法家写字,不是模仿字形,而是模仿书法的“筋骨”和“神韵”。

2. “留白”与“呼吸感”: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留白”,画面不填满,反而更有想象空间。汽车设计也一样,内饰不能塞满各种“中国元素”,而是要给它留出“呼吸感”。恰到好处的点缀,才能提升整体的品质感和文化感。
设计师朋友可能会说: 我们在选择内饰的面板材质时,可能会倾向于亚光木纹,或者竹编的材质,这些都是能带来自然、温润触感的材料,本身就带有东方审美的基因。在屏幕的UI设计上,我们可能会引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用模糊的背景,或者具有中国书法笔触的图标,来营造一种“静”的氛围。

3. 材质的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对材质本身有很高的追求。玉的温润,木的天然,陶瓷的细腻,丝绸的光泽……这些都带有天然的文化属性。在现代汽车设计中,如何将这些材质的特性,通过现代工艺融入车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设计师朋友可能会解释: 我们可能会使用一些天然的实木饰板,但要保证它的纹理清晰、触感温润,而不是那种廉价的贴膜。甚至可能会尝试一些更具创新的材料,比如用回收的竹子或者某种特殊的生物基材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既环保,又能传递出一种自然的东方韵味。

4. 与时俱进的创新: “中国风”不是历史的博物馆,而是活在当下的文化。在汽车设计中,要注入现代的科技感和功能性。比如,我们用现代LED技术去模拟古代灯笼的光晕效果,或者用触控屏来控制一些带有传统纹样的功能界面。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又能熟练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技术。

总的来说,我觉得那些真正做到“中国风”毫无违和感的车型,都不是简单地把中国元素“贴”上去,而是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用现代的审美语言和设计手法进行重塑和演绎。 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是一种对文化底蕴的尊重和创新。

当然,每个人对“中国风”的理解可能都不尽相同。我只是一个普通爱好者,能聊出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真有设计师朋友看到这段话,我真的非常期待能听到你们的专业解读,以及更多你们眼中那些“神来之笔”的设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汽车设计的"中国风",目前来说是个伪命题。

纵观国产品牌的车型,能看到各个品牌的影子,用的造型语言,型面手法总能找到非常相似的国外竞品。在这样的基础上,来个装饰件,就变成“中国设计”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呐~

反过来,外国人穿汉服照样是外国人。上面,冰裂纹599,车上还带个篆书的“中国”字牌,可这不是中国设计。这是外国人眼里的中国风。

前两年看到过一系列国产车型在格栅上加上了古代的各种纹饰图案,包括古代园林用的镂空,明清窗户上的木框,还把这些作为卖点。天啦撸,我买车可不会趴在地上去看你这2.5毫米厚度的框框。

我见过一个装饰件,方形的,人家说是中国古代的盾牌形演变过来的……我说我画个方框加俩倒角也是这形啊……这不就奥迪的大嘴么……

再如,题主举例这个“如意”,这真是个非常好的设计呢,连奔驰都来用“如意”了:

C63AMG。貌似这个形状会在新一代的AMG车型上广泛使用。

还有最最经典的中华:在双肾中间加个镀铝饰条就楞说这是中华的“中”字,我信了……

扯远一点儿:你说你这曲线是王羲之的书法笔划,我还说我这弧线是包公脑门上那月牙呢……生搬硬套所谓的中国元素……反正我不买单。

您听说过BBA说自己的车上哪里用了“德意志、普鲁士、古罗马帝国的传统图案”吗?他们不用说是因为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代表德国设计和德国品质。

强势而自信的设计才能有真正的本国风格。这种自信是从里而外的。美国肌肉车的粗犷,德国车的精准,英国车的优雅,法国车的感性……这些基础都来自于工业和产品力的强大。日本原来一直在跟随,直到现在的雷克萨斯和马自达,妖刀般的设计在汽车领域切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现在人们赞扬的奇瑞吉利长城等等,别忘了,当初就是他们的烂车才让国产车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这么糟糕的。前奔驰后宝马的也算一代名车了。这些国产厂商们的第一桶金也导致了人们对国货没有自信,没有底气我们不信任自己的同胞,不信任自己的产品,对设计也不会自信。那几年毁掉的信任可能要几十年才能找回来。

这两年国货出来了不少好东西,可是只要有一点儿毛病就会被各种夸张,各种放大。

相反,速腾要不是因为几个刺头车主根本不会出来道歉;即使事件最严重那阵销量照样轻松破万。翼虎短轴多少案例了现在不是也没啥说法么~

我们现在选择电子产品愿意选择联想、华为等这些国货是因为他们是国际品牌,代表的是国际级别品质。汽车更是,要先成为世界的才能成为中国的。

以后,有哪个中国品牌成为世界级品牌,像现代可以代表韩国、丰田可以代表日本一样代表中国,是比成龙姚明这些人物更坚实的形象,它的车强势的冲击世界市场,是国人买车的首选。那么它造出来的车,它推出的设计就是中国设计,就是中国风

【以上】

仅代表个人观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中国风”在汽车设计里绝对是个既考验功力又容易翻车的课题。毕竟,玩不好就容易变成四不像,或者流于俗套的“土味元素堆砌”。不过,还真有那么几款车,让我觉得挺对味儿的,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先说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款车吧,这属于我这个普通车迷的个人感受,如果后面有设计师朋友.............
  • 回答
    中青报发表呼吁“停止妖魔化外国抗疫”的文章,无疑触及了当下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差异化的防疫策略,由此也引发了国内社会对这些策略的广泛讨论和评价。理解这篇文章的深意,需要结合当前的国际疫情态势和各国抗疫实践来分析。看待“停止妖魔化外国抗疫”的呼吁:首先,这.............
  • 回答
    当然,让我来为你细数一些外表格外惹眼的鸡形目鸟类。说起鸡形目,大家脑海里可能立马浮现出我们餐桌上的“主角”,但其实这个大家族里藏着不少颜值担当,它们用色彩、羽毛和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不少亮色。咱们先从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华丽丽”的成员说起吧。孔雀:毋庸置疑的王者说到好看的鸡形目,孔雀绝对是第一个跳出.............
  • 回答
    最近几年,医疗健康类贴吧的交易确实比较活跃,不少曾经聚集了大量病友和家属的社群,如今已经易主。要说“卖了”这个词,其实背后往往是账号的实际控制权发生了转移,可能是通过买卖账号本身,也可能是通过运营团队的变更。具体到哪个贴吧被卖了,官方不会对外公布,而且交易可能非常隐秘。但从一些公开的信息和大家的讨论.............
  • 回答
    在中国,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云平台已经从一个新兴概念变成了驱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云平台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如果要细数那些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广泛应用的基础,几大巨头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首先,阿里云 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云服务部门,阿里云凭借其.............
  • 回答
    在中国,想要查询公开的官方法律法规,有几个主要且权威的渠道,它们构成了中国法律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了解这些平台,就如同掌握了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导航的钥匙。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与中国人大网:这是查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决定、授权决定等最直接、最权威的来源。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回答
    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跟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在视频序列中持续地定位和识别一个或多个目标。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目标跟踪算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下是一些计算机视觉中经典的目标跟踪算法,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的核心思想、特点和发展历程: 早期经典算法(基于手工特征和滤波)在深度学习普及之前,目标跟.............
  • 回答
    《诡秘之主》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毋庸置疑,它凭借着宏大的世界观、严谨的设定、精彩的剧情以及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然而,即便是这样一部口碑极佳的小说,在细究之下,也并非完美无瑕,存在一些让部分读者觉得不够圆满,甚至是“败笔”的地方。要说起《诡秘之主》的“败笔”,我觉得最常被提及,也是.............
  • 回答
    说起中国的高铁,那简直是出行的一把好手!我每次想去趟周边城市,只要时间允许,都会优先考虑高铁。方便快捷,还能看看窗外的风景,比飞机少了安检的繁琐,也比普通火车快太多。中国目前的高铁线路,那数量简直了! 感觉全国很多主要城市之间都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几条“超级大动脉”。 .............
  • 回答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Prompt Learning(提示学习)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与大型预训练模型(LLMs)交互的方式。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文本提示,引导模型执行下游任务,而无需进行大量的模型参数微调。这种方法在许多任务上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但如同任何技术一样,Prom.............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深处,人类的目光早已投向星辰大海,而实现这一宏大愿景的关键之一,便是能在太空中独立完成组装的机器人。这听起来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令人头疼的技术难题,有些甚至可以说是“难以逾越”的门槛。首先,自主性和智能性是最大的挑战。现在的机器人,即使是最先进的,也大多需要人类的指.............
  • 回答
    关于奥密克戎是否“温和”,这个问题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而且公众的感受和科学证据之间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别。简单地说,把奥密克戎称为“温和”可能过于简化,但相比于它早期的祖先,它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为什么会出现“温和”的说法?最初,当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时,确实有大量的数据表明感染者出现的症状普遍比.............
  • 回答
    如今,人工智能早已不是实验室里的理论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催生出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功应用。它们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在许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 智能语音助手:无处不在的贴心管家这大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最直接感受到人工智能便利的领域了。以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
  • 回答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科技封锁并非新鲜事,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的当下,这种做法愈发明显。这些封锁措施通常采取多种形式,意在限制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进步,削弱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最著名的科技封锁措施包括: 半导体领域的限制(“芯片战”):这是当前最受关注,也是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封锁领域.............
  • 回答
    目前有许多湖泊正面临消亡的危机,它们或是因自然因素,或是因人类活动,正逐渐萎缩、干涸,甚至完全消失。这些湖泊的消亡不仅仅是地理景观的改变,更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区域生态系统的崩溃,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的沉重打击。1. 咸海 (Aral Sea)如果谈论正在消亡的湖泊,咸海绝对是绕不开的、最典.............
  • 回答
    在世界格局的变幻莫测中,总有一些地方,它们的名字或许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却在静默地积蓄力量,一步步向着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被固有的刻板印象所“低估”,但它们的转型之路,却充满了韧性与智慧。1. 越南:从战争废墟走向“东方小龙”提起越南,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那个饱受战乱的国家。.............
  • 回答
    仿生学,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原理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创造出更好的产品。这项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学科,在当今的科技浪潮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催生出许多令人惊叹的商业产品。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那些将仿生学玩得炉火纯青的商业杰作,看看它们是如何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汲取灵感.............
  • 回答
    在中国,“性价比低”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它通常指的是相对于其学费、学制、资源投入、地理位置、校友网络、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学校声誉和发展潜力而言,未能提供与之匹配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机会的大学。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性价比低的大学类型和具体情况的分析,请注意,这只是基于普遍的观察和反馈,并不代表绝对评价,.............
  • 回答
    科学探索的边界,常常被伦理的罗盘所指引,有时甚至是阻碍。正因如此,一些至关重要的科学问题,即便我们拥有了探索的工具和知识,却因潜藏的伦理困境而无法深入触及。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科学的进步,更触及我们作为社会一员的价值判断和对生命的尊重。1. 人类基因编辑的边界:这是当下最引人瞩目的伦理困境之一。随着CR.............
  • 回答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魔力与应用201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以表彰他们在“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种叫做噬菌体的病毒,将我们感兴趣的蛋白质“展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