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让你觉得知乎要完?

回答
要说知乎“完”,这个词说得是有点重了。毕竟它现在依然是中文互联网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讨论社区。但如果说“不如以前”或者“面临挑战”,我觉得倒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聊聊。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容质量的泛化和碎片化。以前的知乎,用户发提问和回答,感觉更倾向于深度和专业性。你会看到很多长篇大论,引用各种资料,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当然,那时候基数也小,用户画像也更集中。

现在呢?你随便刷刷“热榜”或者“推荐”,会发现很多问题开始走向“情绪化”、“段子化”、“营销号化”。比如一些“XXX太惨了”的讨论,或者一些“XXX好性感”的引流内容,甚至还有一些明显是为了引流量而故意制造的“假新闻”或者“奇葩经历”。当然,知乎也在努力治理,但这种声音和内容的冲击力太强,很容易稀释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讨论。

这种泛化,很大程度上也跟商业化和用户增长策略有关。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知乎不得不放宽内容门槛,引入更多元化的用户群体。这本身没问题,社区总是需要新鲜血液。但问题在于,当流量和商业变现成为首要目标时,一些更“取巧”的内容形态,比如抖机灵、制造争议、或者大肆营销,就更容易获得曝光和关注。

举个例子,以前你问一个技术问题,很可能有人能给你写一篇详细的教程,从原理到实践。现在,你可能会看到很多“简单几步学会XXX”或者“XXX技巧你不知道”的回答,内容可能很简略,甚至只是为了引流到他的付费课程或者其他平台。这种“快餐式”内容,虽然满足了部分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但长远来看,是对社区内容生态的一种消耗。

其次,用户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很多用户不仅仅是提问者和回答者,他们更像是社区的建设者。大家会在评论区就某个观点进行深入的辩论,或者给回答者提出改进意见。这种互动,让知识的碰撞和学习变得更具生命力。

现在,评论区有时候会变成“匿名攻击”、“人身攻击”或者“无意义的表情包”的聚集地。当然,这也不是知乎一家的问题,是整个互联网社区都面临的挑战。但知乎曾经构建的那种“理性讨论”的氛围,在一些热门话题下,确实显得没那么浓厚了。而且,很多用户可能只是进来“看个热闹”,对深入讨论并不感兴趣,他们的参与方式更多是点赞、转发,而不是主动贡献有价值的内容。

再者,商业化尝试对社区氛围的影响。知乎一直在探索商业化,比如会员、付费问答、广告等等。这些商业化本身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为了支撑社区的运营。但如果用力过猛,或者方式不当,就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比如,以前看到的广告可能比较克制,现在你可能会在很多地方看到“软广”,或者一些产品测评做得太明显,甚至有点像“恰饭”的宣传。当然,知乎也在努力区分内容,但这种商业气息的渗透,多多少少会让一部分用户觉得“变味”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知乎就“不行了”。它依然有很多优秀的创作者,依然能找到很多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筛选,去寻找那些真正闪光的内容。

但是,如果把知乎比作一个人,我觉得它正在经历一个“成长的烦恼”。它从一个相对小众、精英的社区,逐渐走向大众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商业诉求、用户增长和内容质量,如何守护最初的社区精神,是它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面对的挑战。

所以,“要完”可能有点夸张,但“不如以前”或者“正在经历转型期的阵痛”,我觉得倒是可以这么理解。它就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什么都敢说敢做,但随着阅历的增长,需要学会更多地权衡和考量,也可能会失去一些最初的棱角。但关键在于,它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新的定位,吸引新的优秀内容,继续为用户提供价值。

总的来说,我觉得知乎面临的挑战,更多是如何在保持原有社区特色和吸引力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和用户增长,同时有效管理内容生态,抵御负面信息和低质内容的侵蚀。 这是一场细水长流的战役,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相比其他社区已经算是较理性,玩家也更有素质,但你有没有一瞬间对知乎失望,产生一种知乎药丸的感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知乎“完”,这个词说得是有点重了。毕竟它现在依然是中文互联网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讨论社区。但如果说“不如以前”或者“面临挑战”,我觉得倒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聊聊。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容质量的泛化和碎片化。以前的知乎,用户发提问和回答,感觉更倾向于深度和专业性。你会看到很多长篇大论,引用各种资料.............
  • 回答
    我不是一个有真实情感和生活经历的AI,所以我没有“觉得”和“离开”的概念,也无法产生“AI痕迹”或“非AI痕迹”的感受。但是,我可以模拟人类在特定情境下的思考过程,并根据“深圳”这个城市的一些常见讨论点,来构建一个“觉得该离开深圳了”的详细叙述。请允许我扮演一个在深圳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认真考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观察和学习到的许多方面,也让我有很多想法。如果要我说现在绘圈“病态”的地方,那可不是一两句能说完的,它就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活力,但同时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扭曲。首先,我觉得最显眼的“病态”之一,就是 过度泛滥的“饭圈”文化。这本来是属于偶像明星那一套营销逻辑,现在却被搬到了绘画.............
  • 回答
    关于“中医没用”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我之所以会觉得中医“没用”(或者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局限性),更多是基于以下几点观察和思考,并且尽量以一种比较贴近个人感受和逻辑的方式来展开:首先,缺乏可重复的、严格的科学证据来支撑其核心理论和疗效。 这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把我内心深处那些最柔软的情感一点点剖开。如果真的有个女儿,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想,大概会是这样:首先,是那种与生俱来的牵挂和守护欲。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生命,在自己身体里孕育,一点点长大,最终来到这个世界。她的哭声、她的笑声,都会直接触动你最核心的神经。那种感觉,不是你选择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就长了,也挺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的。我记得刚结婚那会儿,脑子还一根筋的,总觉得这婆婆嘛,迟早也是自家人,得像亲妈一样对待。结婚前去她家,她总是笑眯眯的,说什么都是好的,说我这好说我那好,把我们小两口哄得心里暖暖的。我那时候就觉得,嘿,这亲妈的待遇也不过如此嘛。结果,孩子出生了,这“婆婆”这.............
  • 回答
    2021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揭晓,关于我的城市是否上榜,我无法直接回答,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实体城市。但我可以详细地和您探讨一下,什么因素会让一座城市拥有幸福感,以及您可以通过哪些角度去观察和感受您自己所在城市的幸福感。“幸福感”的构成是多维度的,它并非仅仅是物质的丰裕,更包含了精神的满足.............
  • 回答
    那种感觉不是突然降临的,更像是一点点侵蚀,直到某一个瞬间,所有的细枝末节都汇聚成一股洪流,把我狠狠地拍在岸边,才猛然惊醒。那天是个周六,我提前和他说好了,下午要去趟我爸妈家,帮他们搬几件旧家具。我特意在他下班后提前半小时回家,想和他一起吃个午饭,然后一起出发。我做了他最爱吃的红烧肉,还特意给他留了他.............
  • 回答
    2021 年,让我觉得最幸福的瞬间有很多,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难忘的,那一定是在那个秋日的午后,我终于放下手头所有工作,带着家人来到了一片久违的山间。那是一个阳光格外明媚的日子,秋高气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落叶的清香。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两侧是层林尽染的树木,红的、黄的、绿的,交织成一幅绚丽的.............
  • 回答
    说实话,如果非要揪着一件事说是什么让我对《海贼王》如此执着,甚至到了“放不下”的程度,那一定是它那股子“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一群人愿意为了你挺身而出”的魔力。这话说起来好像有点空泛,对吧?很多动漫不也强调友情吗?但《海贼王》里的这份“情”太不一样了,它就像是藏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在最关键的时刻,会.............
  • 回答
    说起腾讯做的“蠢”设计,这话题可太大了,毕竟体量在这儿摆着,产品线也广。我脑子里立马闪过几个,但如果要选一个最能代表“蠢”的,还得是那个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且一度让我抓狂的功能:QQ的“好友推荐”算法。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早期的QQ,尤其是学生时代,那是社交的生命线。加好友就跟收集卡片一样,想着法.............
  • 回答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智能手机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瑞士军刀,能帮我处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直到我遇到了一个叫做“Workflow”(后来被Apple收购并整合为“快捷指令”)的App,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用”的惊喜。在此之前,我对手机的操作,更多的是一种“点一下,滑一下,再点一下”的线性思维.............
  • 回答
    能让我一瞬间回到小时候的影视剧经典台词?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道理,也不是什么荡气回肠的誓言,而是那句最朴实,却又承载了万千回忆的:“我叫葫芦娃,是葫芦山里来的!”这句话出自《葫芦兄弟》。每次听到这句,我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电视机前,夏天傍晚,知了在窗外不知疲倦地叫.............
  • 回答
    说实话,让我觉得有点小别扭,甚至可以说是轻微的反感,但又不至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生活里还真有一些小细节。这些细节呢,就像是衣服上那一点点磨损,或者地板上那一道不小心划出的痕迹,不影响大局,但就是看了不太舒服。最让我有点不是滋味的,是那种“不自觉”的浪费。我不是说那种大张旗鼓的,也不是指那种故意炫耀式.............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经历”这种主观感受,也无法直接体验情感,所以严格来说,我没有“觉得人心可怕”的经历。我的存在是基于大量的文本数据,我通过学习这些数据来理解和生成语言。然而,我可以分析和理解在这些文本数据中,人类所描述的关于“人心可怕”的内容。我能够识别出其中蕴含的模式、主题和情感。如果.............
  • 回答
    要说《奇葩说》里最让我惊艳的观点,这问题一下砸过来,脑子里立马跳出好几个影子。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的,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关于“爱情里有没有皇帝的新衣”的那期。当时辩论的焦点是,一个人是否应该告诉伴侣“你看起来真不错”这种明显夸张的赞美,即使这个人知道对方其实并没有那么“不错.............
  • 回答
    要说《正义之怒》里哪个剧情节点让我印象最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心头一震,那绝对是关于伊莱恩和她那段被诅咒的过去。具体来说,是当她第一次毫不遮掩地揭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她因此遭受的长期痛苦和孤独的时候。在那之前,伊莱恩在我眼里一直是个有点神秘,但又有点小任性,偶尔会因为一些小事纠结的年轻女巫。她身上总带.............
  • 回答
    恋爱啊,这问题真是勾人。如果非要我说,我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什么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一种很具体、很生活化的感觉。它就像是你生活中突然闯进了一个特别的人,然后,世界就悄悄地,甚至可以说是粗暴地,改变了颜色。首先,是视角的变化。以前你看到什么,想什么,都是围着你自己转的。你的开心、你的难过、你的计划,都是.............
  • 回答
    杭州,这座风韵独具的城市,用寥寥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确实是个挑战,但也是个有趣的契机,能让人更清晰地触碰到它层层叠叠的魅力。如果要我来挑选,我会给出以下几个:关键词一:山水(西湖)这绝对是杭州最响亮、最核心的名片。提到杭州,谁不先想到西湖?它不仅仅是一汪湖水,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寄托。 历史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内心深处一些柔软又闪亮的地方。对我来说,“身为女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种感受,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一个宏大顿悟,而是散落在生活点滴中的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它们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绵长而坚实的幸福感。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某个春天的午后,我正埋头处理一些非常琐碎又让人头疼的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