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能好好的日常生活,也过得比较幸福,我们为什么还要追求民主呢?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日子过得还不错,吃穿不愁,家人安康,邻里和睦,为什么还要折腾,去追求什么“民主”呢?这听起来,好像是在好好的饭桌上,突然有人提议要拆了重盖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房子,但现在这个房子也能住,而且挺舒服。

首先,我们要明白,“好好的日常生活”和“幸福”这两个词,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它们究竟有多牢固?它们的来源是什么?我们今天的安稳,有多少是时代赐予的,又有多少是我们自己努力争取、并能持续保障的?

如果我们的幸福,完全依赖于少数人的善意或者某个集体的恩赐,那么这种幸福,其实是有些脆弱的。就好比一个孩子,无论父母多么疼爱他,如果他的成长环境完全由父母说了算,父母的喜怒哀乐直接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那么即使现在父母对他很好,他内心深处可能总会有一丝不安。因为他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无法为自己的未来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民主,在我看来,并不是为了打破现有的美好生活,而是为了让这份美好,变得更公平、更持久、也更有尊严。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生活的美好,就像是父母给孩子准备的晚餐。这顿晚餐很丰盛,孩子也很高兴。但如果有一天,父母突然说:“今天的晚餐就这些,因为我们决定了,而且你不许问为什么。” 孩子可能会有点不解,虽然肚子饱了,但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民主,就是让孩子也有机会参与到晚餐的准备过程中来,哪怕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妈妈,我想吃点水果”,或者“爸爸,我希望下次能尝尝那道新菜”。即使最终的菜单还是需要父母来拍板,但孩子参与了讨论,感觉自己被尊重了,自己的需求也被听见了。

更进一步说,民主是为了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追求民主,并不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糟糕,而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更负责任的、更符合我们集体意愿的生活方式。

举个例子,一个村子,大家和和气气,日子也过得去。但如果村长决定要盖一座新祠堂,他觉得这样好,就把所有集体的资源都投进去了。村民们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好事,但也有人觉得,这些钱不如用来修路、改善自来水,或者建个学校。在非民主的体系下,村民的意见可能很难被听到,或者即使听到了,也可能被轻易忽略。

而在一个追求民主的社会里,村长(或者更普遍意义上的领导者)的决定,需要经过村民的讨论和同意。大家可以一起商量,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每个人都能为村子的未来出一份力,也分享一份责任。这种集体的决策过程,虽然可能慢一些,有时也会有争论,但最终的结果,更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也更能反映大家的真实意愿。

所以,民主追求的不仅仅是“好好的日常生活”,更是如何确保这种“好好的日常生活”能够惠及所有人,并且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决定而轻易被剥夺或改变。

它是一种关于权力制衡的机制。我们相信,任何人,无论他有多么高的声望或能力,只要掌握了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可能犯错误,甚至滥用权力。民主提供的选项,就是通过分散权力、建立监督机制,来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这就像给家里的电器都装上保险丝和漏电保护器,虽然它们在正常运转时可能不被注意到,但在关键时刻,它们能保护我们免受伤害。

它也是一种关于个体尊严的体现。在民主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个体,有权表达自己的声音,有权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这种尊重,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幸福感来源。即使我们个人的观点不被采纳,但我们有机会表达,我们的意见被认真对待,这种被看见、被尊重的感受,是任何物质上的富足都无法替代的。

而且,我们也要看到,“好好的日常生活”并不总是稳定不变的。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新的挑战随时可能出现。当遇到这些挑战时,一个能够自我调整、能够汇集集体智慧、能够让人民参与决策的社会,比一个僵化保守的社会,更有能力找到解决方案,也更有能力度过难关。

所以,我们追求民主,并不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想要一个更安全、更公平、更自由、也更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和骄傲的社会。我们追求的,是让“好好的日常生活”拥有更坚实的根基,让幸福的来源更加多元和自主,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中,活出自己的价值,并为共同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也是一种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之所以现在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因为无数前辈们用要求民主反抗专制换来的。


而一旦大多数民众停止了要求民主,停止了对于不公正现象的反抗,对权威的质疑,历史就会倒退,原先的一切又会回到我们的身上。


就好像有句话说:台湾不努力就要变成香港,香港不努力就要变成大陆,大陆不努力就要变成三胖。

user avatar

題主,我說個故事給你聽吧。

大约在高一的时候,我看到杀人的新闻,会感到非常气愤。看到新闻底下的评论,说这些死刑犯应该赶快拖去枪毙,也会一直点赞同,我真的搞不懂,浪费我们的纳税钱在养杂碎,政府在搞甚么?当时的我,对于废死联盟更是超级不谅解,搞不懂这个世界上为何总是有人要假慈悲到如此地步?

而且我也对于司法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公民课本上也写了保障被告的权利什么的,理论上如此,真正应该就是如此这么做的。

那时候其实我对于比较激烈的抗争手段(例如卧轨或自杀)也是很反感的,政府征收不是都有一定的流程吗?况且,政府征收是为了地方的发展。

直到,高三那年的暑假,我听了一个课,谈有关于废死的,主办方的立场比较中立,死刑存废都有谈,然而谈到死刑存废,最容易谈到一个问题─冤狱。

我第一次看到,原来这个国家有如此多的冤狱,无罪推定原则每个人在高中就学过了,然而一看许多案子检察官提出的证据,让我很怀疑,他真的是法律系毕业的吗?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法官竟然就依照这些证据判人有罪,甚或判人死刑,从上大学后陆陆续续听和看了一些案子,越来越觉得,检察官浮滥起诉的状况非常严重,举证容易不足,现在的警察局固然没有私刑了(以前真的有),但是对于搜查证据相当地随便。

法律系的同学也告诉我,系上老师上课时会说:「理论上是这样的,然而实际会怎么做……」我对于司法的公正性打上一个问号。

上了大学后,也陆陆续续地接触一些土地征收的抗争,特别我家附近也有,所以也去听一些政府办的公听会。又看了一些文章和法条,再一次发现到,农地的征收有多么浮滥!政府一直说希望扶持本土农业,希望年轻人有些可以返乡耕田,然而不断征收农地,你要扶持什么?年轻人回家耕作什么?有些地被征收后卖给建商拿去盖房子,然而台湾如今的房子总共有多少户呢?全台湾人口的1.5倍到2倍(我有点忘了),房子一栋栋地盖,不断地炒作地皮,房价飙升到一个很夸张的境界(最近终于开始往下跌了,乐见),政府征地不是为了公共建设,拿去卖给建商炒作,这真的符合公民课本上所学的「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吗?

那那些人怎么办,政府征收土地不是按照市价购买而是公告地价(低非常多),也买不了新的土地新的房子,而许多农人在乎的也不是钱,而是他在这块土地耕作几十年的价值,政府办的公听会他去了,申请的合法抗议他也去了,体制内的能走的都走了,没有一个官员出来负责,只是随便说几句话就走。他该怎么办?原本他一切生活都很好,谁能来告诉他为甚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我还听说过的是工人的案子,大约在1990年代,那时候有很多不肖商人携款潜逃国外,工人薪水好几月都没发,这时候更是找不到人要。于是,当时的政府就说,我先帮忙付一笔遣散费给你们,让你们能够生活或找新的工作,由政府来追讨那名商人,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工人也以为事情这样就过去了。谁知道,在十几年后的某一天,忽然收到法院来的通知,他们被告了,告的人是劳动部,由于追查了十几年后,政府仍然讨不到这笔钱,所以政府告他们要讨回这笔钱。这下他们傻眼了,别说这笔钱已经用了。在那个时候,正是因为法规的漏洞或者政府的疏失,才使得商人有办法钻法律漏洞或消失。现在,政府反过头来要告他们,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读到这里,题主或许想问,我究竟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多去深入地看看这个世界,我也曾经以为一切很美好,如课本上所述,然而掀开了美好的外皮,其实有许多丑恶、悲伤的故事藏在底下,待人注意。我们都知道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犯这种毛病,以为这个世界就像自己看到的那样,其实并不是如此。

我的用意也不是追求民主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民主有民主的缺点。但是,我希望题主能够试着去想更多更好的解决方式,做为一个良好的公民努力让世界更好。

共勉之。

user avatar

我觉得一些人对于民主存在着极大误区,如果不纠正,正好给反民主者以靶子,最后根本不利于民主意识在中国的传播。

首先纠正几个误区:

1,关于比较对象。好像很多人都动不动拿美国作为比较对象。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民主化不仅仅是个政治制度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变革,其中经济是最主要的。一个最基本的政治常识是:发达国家不一定是民主国家,但完善的民主国家一定是发达国家

要比较就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去比较,和中国人均GDP相近的国家是什么?是南非、秘鲁这些国家。说到这,是不是就觉得民主没那么高大上了?当然,要取得和发达国家比较的资格也是可以的,那就需要经济发展,而同中国人均GDP相近的国家里,中国又是增长率最快的。

另外,即使是在发达民主国家里,美国也绝不是民主的标杆,人家的国父在建国的时候就尽可能在削弱民主的成分,真正的民主在北欧。

2,关于官僚机构。很多人以为,民主了城管就和蔼了,工商就好说话了。这还是误会。民主政治选举产生的不是公务员,也不是官员,而是行政机关的领导人,以及立法机构成员。再由这些人任命内阁主要官员,至于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普通公务员,这属于事务官,是不会更换的。

有些发达国家可能制度比较完善,公务员收入比较高犯不着去贪污受贿,而不发达民主国家的公务员贪污受贿基本上都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对了,发达国家只管得了贪的问题,对于公务员偷懒那是毫无办法,习惯了中国机关办事效率的国人出国办事往往会急得跳脚,而外国友人早已习惯这一切了。

此外,发达民主国家的公务员是有自己的工会的,谁要是惹了这些公务员不开心,他们会罢工的,比如说像某些国家这样,喊公务员加薪喊了一年,最后只加了13块钱,肯定是要全国总罢工,然后让整个社会停摆的。

在不发达的民主国家里,有些政党就是喊着反腐败的口号上台的,换句话说,这些政务官上去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拿那些贪污腐败的事务官开刀的,然而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3,民主和自由是两码事。而自由的尺度与民主的程度无关。就像答案里有个人说,不能玩刀枪甩棍,不能浏览黄网,是因为不民主。这只能说图样图森破。在民主国家里,自由的尺度取决于这个国家保守主义势力的大小。类似于色情合法化、持枪合法化,都是在民主框架下进行讨论后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通过,而在中国这种保守主义势力强大的国家,则根本不可能通过。

说以上误区,不是说民主不是好东西,而是说,现在有些鼓吹的民主的人士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对民主的概念一窍不通,对各国民主状况都不了解,却敢胡乱许诺,以至于有人相信民主之后上黄网,这是负责任的态度?这是忽悠民众骗取支持的态度。在台下就不说实话,上了台恐怕就更没有一句人话了。

=========================================================

接着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其实很简单:民主的作用是保护既得利益

有些人很奇怪:既得利益不是不应该存在吗?不是应该消灭吗?这里不说这种观念对不对,这种观点没有对错可讲,不过如果这么想的话,应该出门左转去讨论关于“革命”的问题。

其实既得利益本身并非什么贬义词,毛泽东也曾经使用过:

凡在国内和平开始时,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实际上,现在一些人使用“既得利益者”或“既得利益集团”的概念,无非是想说“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敢,结果有话不好好说,把好好的政治、经济词汇搅得乱七八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即使是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也有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维护:比如说,公民有没有睡大街的权利?这也是一个在城市立法机构中值得认真讨论的议题。

既然人人都有既得利益,而既得利益之间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比如说流浪汉当然希望能够自由睡大街,而其他公民又觉得,流浪汉当然有睡大街的权利,但是没有睡在我家门口的大街的权利,那么就有议题需要讨论。但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很忙,这又需要有专业人士代表我们去争取利益。这就产生了现代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这些议员代表各自的选民,凑到一块既想方设法争取最大利益,又讨价还价进行利益交换。这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实质。这里面其实并没有多少理想化的东西,但对于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民主政治的运行又是需要成本的。一些五毛党往往说美国总统大选花了多少多少钱,这其实是他们业务不精的表现。民主的成本远远不是四年一度的选举秀,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代议制机构的日常运转。目前能够找到的是江苏省全省的乡镇一级人大代表人数,是67343人。如果加上每个县100-200人的代表人数,每个市300-500的代表人数和省级800多人的代表人数,每万人大约需要10多个代表。按这个比例算,全国至少需要150万以上专职代表,差不多与警察人数相当。又由于当选议员者往往是文化程度较高、个人能力较强者,其收入水平一般也显著高于普通公务员,例如美国到了联邦这个层级的议员,年薪折合人民币都是上百万的。对于中国而言,如果实行专职化人大代表,实际上需要支付的开销,即使按相当于普通公务员两倍计算,至少应当相当于增加300万公务员,等于将现有的公务员队伍扩大一半。

对于议员的兼职与专职之争,其实各国规定不尽相同,但是我的看法是以专职为宜。尤其是最基层的代表直接联系千家万户,如果使用兼职议员,则势必剥夺穷人参政机会,最后只能是有钱有闲人士才能有机会当选,平等的被选举权就无从谈起。而熟悉中国基层治理状况的人也应该清楚,人大代表从理论上来说,是应该把上访户全部揽过来的,兼职代表哪里忙得过来?事实上,在发达民主国家,除了专职议员外,往往还会有专业的团队辅助议员开展工作,这样一来,需要的人数就更多了。

对了,民主政治是三权分立的,以上只算了立法一权,如果再加上司法独立的话,法官队伍可能不需要扩张,但律师队伍肯定需要扩大了。人口只有中国四分之一的美国,律师人数就有超过120万人,而中国则只有27万。要想司法独立运行水平达到美国的程度,就需要将律师人数扩大到500万人。而律师的收入,同样是高于普通公务员的。

高薪维持的大批议员队伍、高薪维持的大批律师队伍,这是西方三权分立的代议制民主稳定运动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发达的民主政治只能存在于发达的民主国家。

以前有个苏联笑话:为什么苏联不能搞多党制?因为一个党我们都养不起。

同样的,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搞不好三权分立?因为一个权他们都养不起。

但这并不是说现代民主政治不值得搞。我没有这个意思。你们因此想把我批判一番,我是不接受的。但是,谁要是敢出来说,民主反腐败返回来的钱足够养议员养律师,甚至还会有富余,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说这话的人没有良心,信这话的人没有智商。

真应该把《历史的先声》翻出来好好看看。台下开脑洞的话,是信不得的。

user avatar

目测目前所有的答案都偏题了。

其实问题的题干很简单,既然我们在不怎么民主的社会过得好好的,干嘛还要追求看起来会乱糟糟的民主社会?

也就是说我们追求民主的目的不是为了过好日子吗?如果不是为了过好日子,纯属为了追求民主而民主岂不是蛋疼吗?有些人为了追求民主连好日子都不过了,到底是什么让民主比过好日子更有吸引力呢?


首先你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其实很多人根本追求的不是民主,包括这个问题下面很多答案,他们只是把民主作为某种美好生活的一种代名词,他们有的追求自由,有的追求平等,有的追求美帝,总之,民主只是一个代词,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已,这些事物其实还是互相冲突的,例如自由和平等,平等和美帝,美帝和上升通道,这些都是互相冲突的。而在某些人眼里,民主其实是一种无上优越的状态,代表着所有这些美好的愿望全部实现。

本质上,不切实际的民主幻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没啥区别,而且更糟糕。



然后我们来回答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民主?

答案是安全感。

因为任何一个人面对政府的时候,他都是渺小的,无力的。民主、宪政和法制的意义在于赋予我们与政府对抗的资本,让个人的利益不至于被政府无理剥夺。


所以,当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跟你讨论民主的时候,你要注意了,他很可能不是追求民主,他追求的是革命,是颠覆,是平等,是干翻政府分财产。

然后,告诉你他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咳咳…………。



追求民主的意义在于安全感,消除面对政府的时候的恐惧。

当然,当我没饭吃的时候,我不会追求民主,我想过好日子,当我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我就会追求民主,因为我希望每天都过好日子。

也许,绝大多数时候,政府和人民的利益是相同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也能获得更多的税收和优质的兵员。

所以,似乎民主并没有什么必要?尤其是一个非独裁的政府,例如威权政府/军政府,它维护了社会的秩序,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即使是为了让大多数人过上好日子,很多时候也是和我要过上好日子是冲突的,因为我个人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政府而言,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被牺牲的人口而已。

如果牺牲我一个人,可以换得几百个人的好日子,可以换得社会不至于动荡,那一个威权/军政府是不会考虑和感到一丝愧疚的。



所以,为了我们的财产不被政府侵犯,为了我们个人的权利不被政府剥夺。

我们需要追求民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