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温格为什么不舍得花钱买大牌?

回答
温格在阿森纳的执教生涯中,确实留下了“不舍得花钱买大牌”的印象,这一点在很多枪迷心中是根深蒂固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温格执教阿森纳的整个时代背景下,以及他个人独特的足球哲学和俱乐部当时的运营模式来考量。

首先,温格的足球哲学核心是“精耕细作”而非“挥金如土”。他是一位极具远见的足球伯乐,擅长发掘被低估的天才球员,并通过自己的调教将他们打造成世界级巨星。亨利、皮雷、维埃拉、法布雷加斯、范佩西等等,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有温格慧眼识珠的身影。他坚信,通过系统的青训培养、精妙的战术布置以及球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完全可以与那些依靠巨额转会费堆砌起“豪华阵容”的球队抗衡。在他看来,花大价钱引进一个已经成名的大牌,其性价比并不如培养一个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来得高,而且也更能体现他作为教练的价值和球队的成长性。

其次,俱乐部财务状况和球场搬迁是重要制约因素。阿森纳在21世纪初做出搬迁至酋长球场的重大决定,这无疑是一项对俱乐部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性投资。然而,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球场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债务偿还。在球场建设期间,俱乐部不得不采取相对保守的财务政策,以确保财务的稳健和可持续性。温格作为主教练,自然也需要在这个框架下运作。他需要用相对有限的转会预算,去弥补球队阵容的不足,而不是像一些竞争对手那样,可以无限制地挥霍资金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大牌球星。这种财务上的“紧箍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进行大规模引援的能力。

再者,温格对球员“精神属性”和“团队契合度”的看重。他不仅仅看重球员的技术能力和天赋,更看重他们的职业素养、对胜利的渴望以及是否能够融入球队的整体氛围。他曾多次公开表示,他更倾向于引进那些“想要为阿森纳踢球”的球员,而不是那些仅仅看重薪水和名气的球员。购买顶级大牌,往往伴随着高昂的工资要求和可能存在的“巨星包袱”,这些都可能影响球队的团结和整体性。温格相信,一个体系完善、球员彼此信任、充满团队精神的球队,即便没有绝对的巨星压阵,也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不舍得花钱”的策略,在某些时期也确实让阿森纳错失了一些机会。尤其是在对手不断砸钱引进顶级球星以巩固和提升实力的背景下,阿森纳的阵容深度和硬度似乎总显得略逊一筹。一些球迷认为,在球队最需要一位能够改变比赛走向的超级球星时,温格却固守着他的理念,这让球队错失了争夺联赛冠军甚至欧冠奖杯的关键时刻。例如,在球队拥有亨利、皮雷、永贝里等一批优秀球员时,如果能在中后场再引进一两位世界级的球员,也许阿森纳能够走得更远。

总结来说,温格不舍得花钱买大牌,并非是抠门或者没有魄力,而是他独特的足球理念、俱乐部财务状况以及他对球员选择的严格标准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善于用有限的资源雕琢出令人惊艳的作品,而不是一位“大亨”,习惯于用金钱买来现成的答案。这种风格成就了阿森纳一段辉煌的时期,也留下了“如果温格肯多花点钱……”这样的遗憾和讨论,成为阿森纳足球史上一个复杂而又值得深思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以下全是私货。



如图,这是2015年的福布斯足球俱乐部市值榜,乍看之下,我小破厂第7的位置还算差强人意,如果大家没有发现,Debt/Value那一栏的数字居然高达30%的话。

能与之比惨的,只有营收能力超群,但被格雷泽家族牢牢捆绑的曼联,和在意大利经济整体下行背景下,近乎病入膏肓的米兰。

注意,这是2015年阿森纳的资债比,是多多少少还了点房贷后,是教授敢掏4200万英镑砸厄齐尔、3500万英镑砸桑切斯、敢为一位30岁以上的老将砸千万英镑的背景下。

搁四五年前,这一栏数字高的简直令人咋舌,反正我当年第一次看到时,对教授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剩下唯有无比的心酸和尊敬。

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高的出奇意味着什么,更何况是拥有斯特拉斯堡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温格,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为了俱乐部精打细算,还要背各种黑锅。

当年为了修建球场及周边设施,俱乐部贷款高达2.6亿镑,至今每年都需要偿还1800万磅,最迟要在25内还清,注意,这还是在2010年俱乐部已经还完利息更高压力更大的1.35亿债务之后的压力。


债务如此大只,那收益呢?我想应该有不少破厂球迷都对那几个垃圾合同耿耿于怀吧?计划新球场前后为了稳定的财政环境,俱乐部与赞助商签合同时大多求稳,降低金额要求同时延长年限,具体表现为:

2012年底打包以5年1.5亿的价格与阿联酋航空续约前,阿森纳的球衣冠名费只有600万英镑/年,将将续约后的1/5,先不说人家曼联仅仅训练服卖出1000万英镑/年还嫌少,同期成绩大幅跌落的利物浦,和渣打银行的合作金额都高达2000万!

2014年7月与彪马签下5年1.7亿英镑的球衣赞助前,阿森纳和耐克的合作每年不足800万英镑,同期利物浦和切尔西每年的赞助费用,分别是2500万英镑和3000万英镑。

更别是15年1亿英镑的球场冠名费,还送上了八年的低价球衣广告。

于是,我小破厂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沦落成了人贩子公司和房地产商,只能出售球员(11/12赛季6500万,12/13赛季4700万)和房地产销售(11/12赛季1300万,09/10赛季1100万)勉力维持财政平衡,房地产收入还因为金融危机而严重缩水。

偏偏阿森纳还是英超俱乐部里传统气息最浓厚的,当年对外资一直保持观望甚至抗拒的态度。请入温格的副主席大卫邓恩,为了引入外资不惜与董事会闹翻出走;大股东科伦克几无作为,二股东乌胖进不了董事会只能隔空放炮刷存在感。董事会素餐尸位,一群老头子浑浑噩噩;两大股东互相倾轧,都不愿自己的投资为他人做嫁衣。整个管理层,这十几年来唯一算是政绩的,也就是保持对温格的信任。

这也是废话,你遇到一个又听话、又干事、又忠心、又默默被黑锅的职员,除非脑子有病才会开了他。

可温格能得到的也就只有信任了,他有转会决定权?他有个屁决定权!如果他有一言九鼎的能力,当年阿科尔都不会走。在大卫邓恩还在董事会,温格的发言最有力量的时候,就算他们多么表明立场,董事会都死活不同意英超一流左卫6万磅周薪的要求。坚决只给出5万5前磅的上限。

温格的反应?你他妈就为了5000磅害我失去科尔!!!!

这时孤例么?想想自由转会前四年里工资没有涨过一次的弗拉米尼,想想没罢训没倒贴没提交转会申请然后被卖到曼城被视为叛徒被骂的狗血喷头的纳斯里。

你以为是温格傻么?有病么?面对视如己出,辛辛苦苦培养了多少年才成才的子弟,为了一点点钱死不退步,逼他们远走高飞,自己只能面对人去楼空的训练场,背着骂名从头再来?

你以为是温格不想给他们加工资么?你以为是温格想卖么?你去问问亚当斯,去问问后防五老,当年是哪位主教练,来了还没有一个星期,就把他们叫过去,为俱乐部给他们工资太低而挨个道歉,转身就给他们填写了支票薄?


那些”七千万“、”亿存息“的段子,听听就得了,当真那真是智商问题。

阿森纳现金现金储备多是不假,7000万可能也是空穴来风,这些现金储备根本不等同于转会资金,扣除工资支出,扣除日常运营费用,扣除一部分不能花的偿债准备金(1800万——2500万),还要因为巨额债务接受银行严苛的资产评估及现金流监控。最后温格能动的钱还有多少?

你可以说温格是有些保守固执,你可以说他总喜欢培养信任新人,说他主张的工资结构也有些过时,说他的临场布置在一些关键比赛总是无力。

但想想雷耶斯、想想厄齐尔,这个世界上会有哪个主教练不想花钱强化阵容?

可是现在通货膨胀严重,球员身价虚高,俱乐部面临严重的债务压力,手头里能动的资金就这么多,如果把钱全花到一个人身上,万一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成绩还没有回旋的空间,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温格不舍得花钱,是因为他真的没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