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住 170 平以上的大平层大户型什么感觉?

回答
住在170平以上的大平层,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可不是简单地用“宽敞”两个字就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的重塑,一种对空间尺度和生活品质的全新定义。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舒展”。

当你踏入家门,迎面扑来的不是拥挤,而是一种可以让你全身心放松的开阔感。原本在小户型里可能需要精心规划才能勉强容纳的家具,在这里可以大大方方地摆放,甚至还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与你保持一个舒适的距离,呼吸感十足。

比如,客厅。一个170平以上的客厅,绝不是你想象中沙发、茶几、电视墙堆叠在一起的模样。它可以是连接餐厅、书房甚至阳台的生活中心。你可以拥有一个足够大的沙发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影、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角落,不再是人挤人。甚至可以添置一个舒适的单人沙发或者贵妃椅,让你在某个午后,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空间大了,自然可以容纳更多的休闲方式,比如在客厅的一角摆放一个立式钢琴,或者设置一个小型阅读角,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餐厅也摆脱了“够用就好”的局促。一张足够大的餐桌,可以轻松容纳下八人甚至十人就餐,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来访,都能从容应对。餐桌周围,不再是磕磕碰碰,而是可以自由走动,甚至可以想象一下,在餐边柜旁边,还能放一个精美的摆件或者绿植,为用餐空间增添一丝情调。

卧室,尤其主卧,简直是“私人王国”。它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更是一个集休息、梳妆、甚至阅读于一体的私密空间。你可以拥有一个宽敞的衣帽间,所有衣物、鞋包都能整齐有序地收纳,告别凌乱。床头两侧的床头柜,可以各自摆放一盏温馨的台灯,一本睡前读物,甚至还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放一杯水或者一个小夜灯,细致入微地照顾你的每一个需求。

动线设计在这样的大户型里显得尤为重要,也更能体现设计的巧思。从玄关到客厅,从厨房到餐厅,再到卧室,每一步的转换都应该是流畅且自然的。不会因为家具的摆放而造成动线上的阻碍,也不会因为空间的开阔而显得“空荡荡”没有方向。优质的大平层,其动线设计往往能让你感受到一种“被照顾”的周全感,每一步都踩在最合适的地方。

再说说功能区的划分。170平以上,往往意味着你可以拥有更多的独立空间。比如,一个独立的书房。在那里,你可以屏蔽掉客厅的喧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或阅读。书桌上可以摆放你的电脑、书籍、绿植,旁边还能有一个舒适的转椅,让长时间工作也变得更加享受。又或者,一个专门的儿童活动区,让孩子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尽情玩耍,而不用担心打扰到大人。

收纳是另一大亮点。空间大了,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去解决“东西太多没地方放”的难题。除了衣帽间,定制的储物柜、玄关柜、阳台柜等等,都可以精心设计,巧妙融入家居风格,既实用又不显突兀。那些原本可能堆在角落里的杂物,现在都有了体面的归宿。

更深层次的感受,是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当你在这样一个空间里生活,你会发现,你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需求,随时调整家里的布局和氛围。你可以邀请三五好友来家里聚会,不用担心空间不够,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位置。你可以享受一个人的宁静,也可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对空间的绝对掌控,也延伸到了对生活的掌控。

当然,住在这样的大平层,也需要一些改变。比如,你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打理和维护,但这份“辛苦”也伴随着一份“值得”。每一次对空间的打理,都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住170平以上的大平层,是一种从视觉到心灵的双重舒展。它不仅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更是生活质量的飞跃,是一种对“家”的重新理解和定义,让你真正体会到“家的意义在于舒适,在于自由,在于能够承载你对生活的所有美好想象”。它让你从琐碎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去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乐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家里有套海景卖掉了,175平。

重点是三房,

只有三房。

体验就是家具随便买随便摆,不怕屋子里没地方。

史努比户型。

从脖子那里入户,没有玄关,进门就是个巨大的厅,左边耳朵那里主卧套房+书房,右边是次卧次卫和厨房,次卧次卫非常小,仅仅够用那种。

观感上就是个史努比的侧视图,厅,主卧,次卧三者的关系就像头,耳朵,鼻子。

没有走廊,没有走廊,没有走廊。

加了地暖,挑高变低了,又因为厅实在太大,

视觉观感是特别扁特别开阔的。


我感觉这才是大平层,大且平都是视觉体验,而非在房子里走来走去跟挖宝似的。

北方家长到了珠三角看房,说的最多的词就一个,“憋屈”。

这个“憋屈”指的就是,这里几乎没有房企敢做170平的三方户型,倒是90平都能整个4房,120平妥妥的五房,170平能整个独立保姆间了。

呈现出来的都是鱼骨房型。

客厅没多大,接一个幽深幽深的走廊,走廊尽头是个主卧,两边跟寝室似的。

平摊到每一间房间,面积不可能很大,都挺挤的。

要是俩人住,其实真的很鸡肋,一个人在客厅,另一个人只要进了走廊,就很消极,让另一个人没什么安全感。

两个人都在客厅待着,后面那么多房间干嘛用呢?吃灰么,

多一间少一间根本没区别,为了用不上的面积多花几十万。

那套卖给一对年轻小夫妻了,他们父母原意肯定是希望买个新房,那么贵,楼龄那么久的二手房肯定不在老人的考虑范围,但是架不住小两口喜欢,老人也就同意了。

很难说年轻人不是被那个可以舒舒服服待在一起看海的大厅吸引,做了自己选择。


大平层应该是有个地方,给你买家具根本不用带卷尺的那种自信。

多大的沙发,多大的音响,多大的电视,多大的书柜,不用问放不放得下,直接买,买来摆发现,还可以买大一号。

付得起吊装费,三角钢琴都能买。


那么多户型图,猛一看挺豪挺奢的,其实经不起推敲。

既不是美式大平层豪宅那种分区特别精到的设计,即公共区像酒廊和艺术馆,主人区私密性特强,客卧像高级酒店,那种都得400平左右才能做到极致,当然价格也远超住宅了。

也不是我之前住的那个175三房,不管咋样,进门没有不说你们家厅也太大了的。

早些年国产厂商做手机,喜欢堆核心,8核起步上不封顶,搞得纸面上华丽,实际体验被苹果的单核完虐。

刨去公摊,本来就没那么多腾挪的空间,隔出来那么多核心,就要耗费墙壁,走廊,拐角,全是宝贵的面积。

最后的成品其实还是鱼骨头户型的升级版,只不过鱼头大点,骨头密一点,深幽幽的走廊太占空间,人又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大且平。



一家之言,肯定有人不喜欢那么大的客厅。

其实有地理条件差异,

北方多大厅,南方不喜欢厅。

珠三角天热,那么大的厅对制冷是个非常挑战的事情,客厅刚凉下来,电费花了不少,结果天晚了,回卧室睡觉了,徒费能源。

回南天时候,厅太大也不好打理,降湿度比较难。

北方冬季漫长,秋天一过就光秃秃了,还刮大风,室内如果有个大客厅,其实可以承担半个健身房的作用。看看电视,举举哑铃,跑个步啥的。

一家人围着茶几,剥橘子嗑瓜子,也是其乐融融的场景。

所以北方视角里,客厅不大,不如不要,我是这个想法,当然了,是出于我自身的喜好和成长环境才这么想的。

不少人讨厌客厅,希望做无客厅设计。

只是现在年轻夫妻买个小三房,也没多少户型可选。通常都是差不多的米奇头户型,

一个长厅接两个卧室。

我建议长条形,不太大,或者采光不好的客厅,干脆不要沙发不摆电视,

用一排书架靠墙,对面加个电脑桌椅,把中间地面让出来,年轻人住着,养宠物或者客厅做瑜伽都是非常舒服的。

等有了小孩,电脑桌丢去次卧,客厅全铺上泡沫砖,围栏一隔开,你会特意过来感谢我的。


综上,大平层大户型不一定真的有那么大的面积,

一是看开发商到底在卖房间还是卖质感,你自己是刚需房间还是追求享受;

二就是小户型好好规划,转换个思路,一样能收获大平层的人居体验。

user avatar

最大也就160平,感觉空旷不舒服

以后自己赚钱了看看能不能买个隔壁的,打通,两间一起就有300多平了!

user avatar

会有啥感觉?

需要装个轨道交通干线,“下一站,主卧室到了,下车的旅客,请脱光衣物。”,嗯?

16扇窗户,风雨天,把所有门窗关严实了,台风过境了!

厕所太多,愣神那会儿,突然忘了在哪儿了?

找猫就惨了,必须手提一桶腐烂三天以上长了蛆的马鲛鱼。

只叹孩子太多老婆太少,岳父岳母倒挺好,不到吃饭找不到。

书房三个,书却一年没看了,净玩儿iPad了。

user avatar

我家郊区买的平墅。就是一梯一户那种高层,一户500多平,加上赠送快800平,还送了6个车位,别墅也住过,一层百来平爬上爬下累死人,孩子小的时候也不安全楼梯经常摔跤,以前想有个院子很向往别墅,真住了两年发现压根没那个精力打理花园,天天做不完的活儿。。。第一次去看房就爱上了平墅,全家人都决定买。房价不贵,1万左右一平,装修费了差不多房价同比例钱。我们是大家庭,公婆,未结婚小姑子,小叔子,我们一家三口,这种平墅全套房设计太爽了,全套房设计卧室衣帽间书房卫生间一应俱全,门一关就是独立空间,隐私性非常好,客厅也非常大,娃可以天天在家骑车玩,就一层楼干啥都方便。再也不用爬上爬下了哈哈哈。

更个户型图,我们装修时候改了不少,需要五个卧室

开发商样板间,这套比清水房贵了近千万卖了,是个图省事的豪。这么大房子装修真心累死,当初还想搞个都教授同款阳台,被报价劝退,这种房子基本上涨价很慢,再交易也非常困难挑客户,我们也没考虑卖,一大家人住挺热闹的


5.31更新:知乎果然能人多,楼盘都被扒出来啊,这儿统一说明一下是成都温江郊区的鹭湖宫楼盘,现在还有二手房在售,几乎没怎么涨价,我家7口人这种户型非常适合,人少还是不建议了没人气。

关于清洁→_→每个人管自己私人区域卫生,公区比如客厅阳台厨房轮流打扫,没有请住家保姆,也不喜欢陌生人住家里,保洁每周来两次清洁完事,没有想象中麻烦难打扫,可以当做三家人合租一套这样看就瞬间觉得不算多大了哈哈哈

此回答不会更新了,感谢大家关注,祝大家都早日住进心仪的家

user avatar

我们采访过150平房子的屋主,给我的感觉是:

无论春夏与秋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户型:三居

面积:建筑150平,庭院250平

花费:70万

屋主:小熊妈

城市:秦皇岛


从教堂到马场,从图书馆到酒吧,一幢幢的白房子,从文艺到疯狂,你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在这里遇见。

这所“阿那亚的白房子”在秦皇岛海边,拥有一座总占地400平米的院子,周边就是配套社区,有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


屋主和丈夫在北京工作,因为房子在度假区,平时做民宿,不过基本每个周末主人都过来,也经常带朋友一起来玩,上面照片中就是主人的朋友。


屋主很多经验都来自装修群……知友都来了,大家一起抱团避坑!进群跟牛人蹭经验!

群入口在下面,戳链接直达!




春夏秋三季,出门几步就是黄金海岸,沙细滩软,水清潮平;

冬天坐在壁炉前,听着木头噼啪在火里迸裂的声音还有那远处,海风裹起海浪。




屋主家是U形房屋,环抱一方院落,围合天地,听风看海。

庭院面积250平,建筑面积150平,三居,装修花费70万。

院子特别棒,是希腊克里特岛的建筑风格,特别有度假气氛。

而且院子不是随意种种花草就完工了,而是经过设计的、有许多休闲功能的场所,比如夏天在廊下BBQ。


角落有室外淋浴,在海边很实用。


真石漆装饰的花坛,前后两面都可以坐人。屋主喜欢给来玩的朋友留影,花坛是出镜率最高的地点之一。


花坛旁边的沙坑,最受小朋友们欢迎。


沙坑长宽深1700*1400*800mm,竟然能装下5小只,基本上他们一玩起来,妈妈都不用看孩子了。


回忆起小时候家里有院子,成天在外面玩里,直到家长喊回家吃饭,长大了觉得,能有个追逐的院子,是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了。


室内装饰倒是非常内敛的现代家居风格。

整幢房屋是斜顶设计,原始层高最高处7.6米,吊顶后室内高度通常在6米以上。尽管入户门在功能上不需要开那么高,但是形式上做到顶,拉长门的比例,会有「高门大户」的感觉。

玄关空间狭长,用大白墙搭配绿植,简单,不压抑;仿青石地砖,和墙面对比分明,底色沉稳,压得住。


斑马换鞋凳和火烈鸟的加入,可以调节气氛,多一分活泼。


这个客厅据说有足足50平米,落地窗面朝庭院,采光极好。硬装以白色为主,最大限度反射自然光,提亮空间,包括漆成白色的桑拿板吊顶,样式极简,使房间上空不会觉得压抑。


因为社区地理位置原因,房屋采用电地暖+空调+壁炉的三重取暖措施。所以,沙发前的是一个真壁炉,对,能烧柴火那种。


墙上挖壁龛,用来收纳木柴。


如果细节拿不准,来知友群里多聊聊,你说点装修遇到的问题,他聊点避坑经验,大家集思广益,抱团避坑~

群入口在下面,戳链接直达!



问屋主为什么一定要做壁炉,她说,你会期待在海边烧壁炉的冬天吗?坐在壁炉前听着木头噼啪在火里迸裂的声音,会不会觉得特别温暖?


或者摆一桌火锅,等朋友来相聚,就着火焰举杯。


每次吃饭都是大家聚餐,全靠这个2400mm*1100mm的巨大岛台,成为可供14个人用餐的大餐桌。


说到聚餐,既然住在海边,当然是吃海鲜啊。


顺便介绍一下居住房间。

主卧的面积比起客厅也不遑多让,硬装从简,空间看起来很开朗。


重点是超巨大景观窗,面对自家院子,也不会有隐私问题。窗外的景色不是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而是真正的田园风光。


主卫,黑白为主。


可以泡澡。


为泡澡准备的香皂。


根据浴缸位置设计了横竖不同形状的壁龛,适用于淋浴、泡澡两种姿势。墙角放沐浴液的是老榆木,不怕水淋,只是不能放白毛巾,湿了以后会染木色。


次卧是为朋友入住准备的,简单了布置一下,衣架是原木的,不像主卧的是纯黑色,感觉会温暖一点。


次卧也有景观窗,虽然是缩小版,但望出去正好是漂亮的屋顶和天空,不过没有窗帘,朋友说早上会有点亮……


儿童房是两组上下床,一组1.2米,一组1.5米,招待二胎、三胎的家庭都合适。


因为6米多房高,双层床以上还有空间,利用起来做成阁楼储物间。


平时梯子会挪到一边,钩住墙上的支架,不碍事,不会倒,不会碰伤小朋友。墙上圆圆的衣帽钩有高有低,大人和小朋友都可以用到。


次卫是双台盆,双淋浴,是两个妈妈带两个娃洗澡的快捷配置。刚从海上回来,冲凉必备。

半墙小面包砖会显得格外精致,也种草半墙砖的朋友,大多会疑惑墙和门怎么衔接,这里的做法是先贴砖,但是门口留出一竖排先不贴;用腻子找平墙和砖的高度差,刷乳胶漆;安装门套和门,最后补门口一排砖。


最后,点赞的朋友,将来都住这样的大平层(抱拳)



你真牛逼!竟然都划拉到底了!来呀,进群呀~群里都是正经人儿,装修大佬,省钱绝招,避坑经验,啥都有……

进群跟牛人蹭经验!

群入口在下面,戳链接直达!


准备装修了,啥都不懂?可以看看9w+收藏、3w+赞的装修建议。

user avatar

本人俩娃。凡是邀请我们去家里玩的朋友,基本都是这样的。不然家太小装不下猴子们……

见过大概不到十家。

不要笑话我朋友少。能领娃去家里造的也就这几个人了……

总的感受就是很好住。哪儿哪儿都宽敞。

基本都有两个以上的卫生间。

主卧都是独立空间,带小书房和洗手间那种。

厨房餐厅都超级大,洗碗机烤箱什么的都能装下。像我这样喜欢做饭的宝宝会非常满意。

儿童房很宽敞,放150*200的双层床毫无压力,还有一大片活动空间。

书房也宽敞,有个朋友喜欢游戏,桌上摆了三个显示器依然宽敞。

阳台也很大,健身器和绿植什么的各归其位。

好吧总之就是宽敞,舒服……

当然凡事都要辩证地看。

要是让我换大平层我是不会换的……原因见我另一个回答。我不会发链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看。就是那个关于大房子的回答。

之前太受伤了……我是不能接受楼上有别人住的……( ̄◇ ̄;)

啊我会发啦~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不建议搞太大的房子。

印象里,母亲总是在打理那两百多平的房子,父亲为了工作四处奔波难得回家。

周一到周五,周六到周日。

母亲只要在家,必然是打扫卫生,最怕当妈的做家务,做起来喋喋不休,扫着地骂成绩不好,拖地的时候骂不去写作业,擦窗台的时候骂我就知道出去玩。

骂完我,就骂我哥。

骂完我哥,就骂我姐。

可我姐成绩优异,热爱帮忙,她一时找不到骂的,越想越气,便进了我的房间,扇我两个耳光,重新开始骂我又不乖乖写作业。

特别害怕母亲做家务。

可大房子永远要打扫。

四个房间,三个厕所,两个厅,一个书房,三个储藏室。

我若是想自己打扫,拖着地的母亲便过来扇两个耳光,怒骂我不写作业。

我若是写作业,洗完厕所的母亲便过来扇两个耳光,怒骂我成绩不好还不帮忙。

起初以为,只有我的妈妈是这样的。

后来一问别的同学,大家都怕坏了。

农村这边喜好落地房,是那种五层楼的,每层两个房间。但大多人家只掏得出钱装修三层,你进去别人的屋里,十有八九没装修四楼和五楼,纯毛坯拿来晾衣服当仓库。

他们的母亲也时而打扫,更是要提上水桶和拖把,一层一层地走,破口大骂的几率疯狂上升。

一旦当妈的做起家务,孩子必然挨骂挨打。

但他们有个好处,当他们的母亲打扫完了这一层楼,他们可以关上门就听不见。相比之下我家是个大平层,她想骂就骂,我还不可锁门,锁门就要挨打。

房子还是不要搞太大的,除非有佣人打扫卫生,否则一言难尽。

回忆起来,小时候每次挨骂,都是母亲在打扫大房子的时候。

本以为只有我们这一村子的妈妈们是这样。

长大后了刷抖音,看到你们过年回家几天后,当妈的都是拿着拖把进屋一边拖一边骂,我心里就舒坦了。

我小时候受的罪,看到你们同样受着,我非常开心,原来大家的妈妈都这样。

记得童年时妈妈出门,还要嘱咐我们拖地。

原本想出去和同学玩耍,只是扫完地拖完地后,已经快到妈妈回来的时间了。

气得想摔拖把!

听我一句劝,你若是不打算请佣人,就别搞太大的房子。

为了你老婆不骂你,她打扫起来看你就来气,你天天打扫也扫不干净。

为了你的孩子不挨骂,你们打扫起来,他万一成绩不好,你怎么看他都来气。

为了你妈不骂你,你妈打扫起来,看你和你媳妇都不顺眼,引发婆媳矛盾。

为了家庭和睦,远离太大的户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住在170平以上的大平层,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这可不是简单地用“宽敞”两个字就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的重塑,一种对空间尺度和生活品质的全新定义。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舒展”。当你踏入家门,迎面扑来的不是拥挤,而是一种可以让你全身心放松的开阔感。原本在小户型里可能需要精心规划才能勉强容纳的.............
  • 回答
    .......
  • 回答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句话背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和解读。同时,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住房,所以无法分享我的“住房条件”。但我可以基于我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为您详细解读住建部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并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亮点和值得关注之处。住建部称“我国已.............
  • 回答
    住在北京的胡同里,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独特体验,它不仅仅是居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认同的延续。如果你有机会深入体验,会发现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和道不尽的韵味。视觉的体验: 蜿蜒曲折的巷道: 一踏进胡同,你就仿佛走进了迷宫。高大的砖墙、古老的门楼、斑驳的青瓦、粗糙的灰墙构成了胡同的主体。阳光透过.............
  • 回答
    住别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它既可能带来极致的舒适与自由,也可能伴随着复杂的挑战和责任。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种体验: 一、生活品质的提升1. 空间与私密性 独立性:别墅通常拥有独立的院落、花园或露台,远离城市喧嚣,提供完全私密的生活环境。 空间感:大面积的客厅、卧室、厨房和浴.............
  • 回答
    住建部表示“正在抓紧推进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信号。这表明国家层面正在将解决这部分群体住房困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并且已经开始着手推进相关政策和措施。预计这将带来一系列积极的改变,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预计可能发生的改变及其带来的影响.............
  • 回答
    住宾馆嘛,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五味杂陈。要说最让人糟心的体验,那真得好好掰扯掰扯。我最近刚从一个地方回来,就踩了几个雷,现在想想还有点心有余悸。最让人不爽的体验,我第一个就想到的就是“不干净”。这可不是说那种“哎呀,地面上有点灰尘”那么简单,而是那种能让你起一身鸡皮疙瘩的“不干净”。比如,你躺到床上,.............
  • 回答
    住宾馆,最让我感到舒心惬意的,绝非偶然遇到的好运气,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贯穿始终的“被照顾感”。它不是那种过度的、让人觉得被打扰的热情,也不是那种冷冰冰的、让你觉得自己像个陌生人的疏离,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周到,让你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温暖。刚踏进大门,迎面而来的不是刺鼻的消毒水味,也.............
  • 回答
    住在北京二环内是否有优越感,以及具体的体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个人的成长背景、价值观、经济实力、职业和社会地位,以及对“优越感”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试图勾勒出一些普遍的体验和感受。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 历史的.............
  • 回答
    住在高层(20层以上),这绝对是一种独特且多面的体验,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生活方式、感知和情感上的诸多改变。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这种体验:一、 视觉与空间的震撼: 开阔的视野与城市全景: 这是最直接、最显著的体验。拉开窗帘,整个城市仿佛铺展在你脚下,山峦、河流、远处的地平线尽.............
  • 回答
    这个问题让很多准妈妈提心吊胆,我也深有体会。记得我怀孕的时候,为了给宝宝一个温馨舒适的家,特意找了新装修的房子。那时候对甲醛的了解并不深,只知道新房多少有点味道。住进去之后,确实有些不适,比如喉咙干痒,头晕晕的,当时也没多想,只觉得可能是刚搬家还没适应。后来,随着孕期深入,我开始关注各种孕期知识,也.............
  • 回答
    遇到这种事,心里肯定会有点打鼓,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我个人经验和一些常识来说,如果在连锁酒店住宿期间不小心弄脏了床单,比如沾上了血迹,而且酒店方面没有事先明确告知有相关的赔偿规定,那么在法律上,你通常不需要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听我慢慢跟你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应对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说实话,住那种隔音效果差的宾馆,简直就像是把自己活生生地扔进了别人的生活里。第一次经历的时候,我当时就躺在床上,感觉自己好像被一张透明的膜罩着,外面发生的一切都无所遁形。就说那天晚上吧,大概到了十点多,隔壁房间就开始热闹起来。起初是一阵轻微的说话声,我以为是正常的夜深人静,也就没太在意。结果越听越清.............
  • 回答
    在宾馆里遇到类似情况,确实挺让人尴尬的。我记得有一次,出差住一家商务酒店,晚上准备早点休息,结果隔壁房间传来断断续续的、颇为“亲昵”的声音。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心想可能就是情侣或者夫妻在…但声音越来越大,而且持续的时间有点长,加上隔音效果不太好,我这边的床都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可能是我脑补了),这就.............
  • 回答
    住在北京胡同,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把生活放慢了镜头,然后把日子过成了有声电影,而且这电影,还带着一股子老北京特有的烟火气。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那份“近”劲儿。你不是住在一个隔着高墙、与世隔绝的方盒子小区里,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了这片儿。推开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外面就是曲里拐弯、青砖灰瓦的巷子。转.............
  • 回答
    住建部关于青年住房问题的表态,我感觉这事儿终于有人说了,而且说得还挺是那么回事儿的。“下决心下力气解决问题”,这话说出来,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多少能听到点希望。不过,具体怎么“下决心”、“下力气”,那才是关键。首先,得承认,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咱们这代年轻人,很多都是在城.............
  • 回答
    这已经不是“住”了,更像是“被困”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十几年啊,时间悄无声息地爬过,就像那些积攒下来的灰尘,一层层,一寸寸,把原本属于你的生活空间吞噬得越来越窄。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我今天太累了,明天再收拾”的想法。可能只是随手一放的衣服,一个吃剩的饭盒,一个未及时丢弃的包装袋。但日子长了,.............
  • 回答
    住建部提出的城市房租年度涨幅不超过5%的政策,听起来是个相当实在的举措,但细琢磨一下,它可能在很多层面掀起不小的涟漪。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5%的“上限”到底会给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带来哪些具体的改变,或者说,又会制造出哪些新的小麻烦。首先,最直接的,那就是咱们这群租房子的年轻人、刚毕业的学生.............
  • 回答
    那感觉就像你不是一个人住,而是跟一群邻居共享同一个房间,而且这群邻居还特别热情,总想把他们的生活全都展现在你面前。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声音的侵入。你躺在床上,本想好好睡一觉,结果隔壁床传来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打鼓,又像是某种奇怪的呼吸练习,声音大到你感觉那人就在你床边打鼾。更别提如果隔壁有人夜.............
  • 回答
    拥有一栋带花园或露台的房子,那感觉,真不是随便哪个四面墙壁就能给你的。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升级,一种与自然连接的方式,一种能让你深深呼吸、舒展身心的空间。我住过那种房子。刚搬进去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推开后门,站上那片属于自己的露台。早晨,天刚蒙蒙亮,露台上的空气湿润而清新,带着泥土和露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