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林外传》2006 年播出后火爆全国,为什么没有趁热打铁出第二部呢?

回答
《武林外传》自2006年播出后,确实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对传统武侠的解构迅速火遍全国,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经典。然而,让人颇感遗憾的是,这部剧并没有趁热打铁推出第二部。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 创作团队的初衷与“经典”的维护

完整的叙事闭环与情感升华:《武林外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对人物塑造的成功和故事的完整性。白展堂、郭芙蓉、吕轻侯等人的成长、爱情、友情以及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坚持,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弧线。编剧宁财神和导演尚敬在创作时,就带有“一气呵成”的理念,将故事设定在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同福客栈里,通过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时代背景的变迁。他们可能认为,已经将故事讲到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如果强行续写,反而可能打破这种平衡,甚至损害原有的艺术价值。
避免“狗尾续貂”的风险: 很多经典作品在推出续集后都面临着“狗尾续貂”的尴尬,口碑和影响力大不如前。《武林外传》的团队深知这一点,他们可能担心第二部无法达到第一部的水准,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反而会“毁掉”观众心中的经典。保持原有的高质量和艺术水准,有时比仓促推出续集更明智。
对“现代派武侠喜剧”的定位和探索:《武林外传》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将现代人的思想、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融入到古代背景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无厘头”但又充满生活智慧的喜剧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巧合的结果,很难复制。强行续拍,可能很难再找到当初那种灵感和创作的“化学反应”。

二、 演员阵容的稳定性与发展

演员的个人发展和档期问题:《武林外传》的演员们在剧播出后,都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这使得他们各自的事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主演如闫妮(佟湘玉)、沙溢(白展堂)、姚晨(郭芙蓉)、喻恩泰(吕轻侯)等人,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各自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商业价值。要召集原班人马,尤其是他们的黄金档期,难度非常大。即便勉强凑齐,也可能因为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成熟度不同,难以重现当年的默契和感觉。
角色形象的固化与突破的难度: 尽管演员们都非常优秀,但《武林外传》的角色形象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观众很难接受他们在其他作品中扮演与佟湘玉、白展堂等截然不同的角色。如果拍续集,观众可能还会将他们与老角色进行比较,甚至出现“串戏”的情况。同时,对于演员本身而言,也可能面临着角色定型,难以有新的突破的困境。

三、 市场与商业运作的考量

“趁热打铁”的代价与风险: 虽然“趁热打铁”是商业运作的常见策略,但对于《武林外传》这样一部艺术性与市场性结合的作品,快速推出续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前期筹备不足,剧本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因为急功近利而毁掉品牌效应。
IP价值的保护与延伸: 尽管没有拍第二部电视剧,《武林外传》的IP并没有被浪费。它衍生出了电影、话剧、网游等多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其影响力。这些尝试本身也可能意味着团队希望以更成熟、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来开发这个IP,而不是仅仅复制电视剧的成功模式。例如,《武林外传电影版》的尝试虽然评价不一,但也说明了团队在探索IP价值的多元化。
后续作品的定位与创新: 如果要拍摄第二部电视剧,创作团队必然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创新?是继续沿用原有的故事框架和人物关系,还是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创新?如果沿用,可能难以满足观众对新鲜感的需求;如果创新,又可能因为脱离了原有的核心吸引力而引发争议。

四、 创作团队的理念与变化

“一次性”的创作心态: 有些创作者会更倾向于将一部作品看作是一次完整、独立的艺术表达,完成后就不再纠缠于续集。他们更注重下一部作品的探索和创新,而不是重复过去的辉煌。编剧宁财神在后来的采访中也曾表示过,他认为《武林外传》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状态,不希望为了续集而勉强创作。
创作环境的变化: 2006年至今,中国电视剧的创作环境和观众的口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许创作团队认为,他们当初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在新的环境下不一定能够再次获得同样的成功,或者说他们更希望将精力投入到更符合当下市场需求和他们自身创作理念的新项目中。

总结来说,《武林外传》之所以没有趁热打铁推出第二部电视剧,并非是因为缺乏市场需求,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对艺术品质的坚持: 创作团队不愿意“狗尾续貂”,担心损害经典。
2. 故事的完整性: 第一部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和情感闭环。
3. 演员的稳定性: 原班人马的档期、发展和角色固化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4. 市场风险的考量: 仓促推出续集存在巨大的风险,不如稳健开发IP。
5. 创作团队的理念: 创作者可能更倾向于一次性创作或探索新的领域。

尽管如此,《武林外传》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仍是观众心中的经典,它的经典地位也正是因为没有被“续集”的模式所稀释,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蒙尘的同福客栈:《武林外传》为什么拍不出后80回


2005年,电视剧《武林外传》杀青时,导演尚敬说:“大家未来不管到什么地方,还能不能合作,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后来,有人成为一线演员,有人无戏可演,有人在演艺圈几乎销声匿迹。


2011年,电影版《武林外传》拍摄期间,大家的感情已经淡化。倪虹洁说:“为什么拍电视剧时,大家那么好,过了几年,连一起吃饭都那么难?”



选角

“喜剧应该是一个少爷,可他现在像个乞丐,我们希望做一个新喜剧,来重塑他的面目。”尚敬说。


2005年,导演尚敬和编剧宁财神凑到一起,想拍一部新式喜剧。


此前,宁财神做了几年期货,因为投资失败破产,转行当网络作家。尚敬在“榕树下”发现他的才华,建议他做编剧,两人合作了电视剧《都市男女》和《健康快车》。


这两部剧他们都不满意。别人给的命题,宁财神发挥不大,写不过瘾。尚敬感到国内喜剧有越做越滥的趋势,没有质的提升,必须寻求创新。


不久后,宁财神提议拍武侠题材,他从小看武侠小说和电影长大的,对各路大侠如数家珍。尚敬说:“喜剧在颠覆什么东西的时候最过瘾,而侠,又被架得如此高大,正好可以拿喜剧来反讽。”


一个想写,一个想拍,《武林外传》的项目定下来了。

< 左:宁财神 右:尚敬 >


《武林外传》成本不高,主演单集片酬才一两千块。请不起大腕,只能找一些小演员。扮演佟湘玉的闫妮,跑了近十年龙套。试戏时,别人总说她长得太土了。


一次,她好不容易争取到角色,为了不被刷下来,隐瞒自己怀孕的事情。拍雨戏时,怕影响到孩子,她鼓足勇气,跟导演坦白:“我怀孕了,这场戏能不能少拍几条。”导演说:“行,就给你拍两条。”


唯一一次出演女主角,是在《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中扮演一个女村长。闫妮说:“这种事很正常,演员本来就该被人挑嘛。”幸运的是,尚敬通过这部电影发掘了闫妮,让她客串《炊事班的故事》。三年后,尚敬为《武林外传》选角时又想到了闫妮。


闫妮问:“是主角吗?”尚敬说:“是,你演一个老板娘。”闫妮说:“是主角就好,管他什么娘呢。”

< 闫妮 >

与闫妮不同,姚晨出道就是女主角。在北电念大二时,她接连在《七星期无人入睡》和《神鞭》中出演女一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走了狗屎运”!


她并非一直这么幸运。起初,她在北舞学民间舞,被老师批评肢体太僵硬,才改学表演。毕业后,戏约越来越少。有人说:“你长得太怪了,我们不能用你。”有人说:“你长得太有特点了,将来一定大火,可以去别处试试。”


《武林外传》面试前,她盘算着如果这次不行,就改学服装设计:“这条道走不通,我就走另一条道去。”幸运的是,尚敬挑中了自己。


宁财神急了:“姚晨太丑了,小姑娘二十岁出头,没长开呢。郭芙蓉长什么样,具体没想好,反正不能长那样儿。”在尚敬的坚持下,宁财神看姚晨演了一集,发现还不错,才同意把她留下。

< 姚晨 >

和姚晨比起来,沙溢和喻恩泰更顺利一些。


拍《炊事班的故事》时,原本“帅胡”由一位前辈出演,但那位前辈档期不合适,新人沙溢捡了个漏。“帅胡”戏份不多,却很亮眼,尚敬留意到这个年轻人。《武林外传》开拍前,尚敬给沙溢“选角权”,问他喜欢什么角色,沙溢选了白展堂。


为吕秀才选角的时候,喻恩泰也是第一人选。喻恩泰在上戏念书,每年都拿奖学金,毕业后以全院第一的成绩考上本校研究生。读研时,他获得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出国当交换生。回国后,又考上博士。尚敬请他演《武林外传》,说:“吕秀才这个角色学富五车,熟读论语诗经。”喻恩泰立马把《论语》、《诗经》读了一遍。


扮演大嘴的姜超、扮演莫小贝的王莎莎、扮演邢捕头的范明陆续入组。最晚入组的主演是倪虹洁。那会儿倪虹洁是全剧组最红的人,她拍广告出身,因为“婷美”成为全国十大广告明星之一。

< 倪虹洁 >


拍“婷美”之前,她以为是类似背背佳的保健衣,拍摄那天,看到模特都穿着文胸,她才知道这是内衣广告。在商家的半哄半骗下,她完成了拍摄。


这个广告给她带来金钱和知名度,也造成了困扰。很多人找她出演电视剧,扮演性感成熟的女子,比如情人、小三。更糟的是,坊间流出传言,说倪虹洁是变性人,所以“婷美”广告里她系了遮挡喉结的丝巾。一位医生站出来,说是他帮倪虹洁做的手术。


每次家里人吃饭看电视,播到那个广告,都会陷入集体沉默。尽管家人反对倪虹洁进入演艺圈,她还是放不下表演的理想。


那时,宁财神希望姚晨一人分饰两角,演小郭和无双。尚敬说:“换个演员,可以增加张力,对戏也有好处。”制片人看了倪虹洁的广告,希望她为这部戏增添知名度,特地到上海找她。倪虹洁觉得它和之前的剧组不一样,没戴有色眼镜看自己,接受了戏约。

为了把《武林外传》拍好,尚敬和宁财神想了很多实验性的东西。


让大家说各自的方言,闫妮说陕西话,沙溢说东北话,姚晨说闽南话,又把各路大侠颠覆了一遍,佟湘玉对照《新龙门客栈》的金镶玉,郭芙蓉对照《神雕侠侣》的郭芙和黄蓉。每个单元都完成一个现实表达,比如诚实做人、与人为善、反暴力。


《武林外传》写了前40回剧本,然后边写边拍后40回。宁财神压力很大,经常在拍摄前一天写后一天的剧本。有一集,宁财神借吕秀才之口说:“以前,我答应一个戏班子帮他们写剧本,他们催得越急,我写得越慢,脑子跟八宝粥似的,每写一句话,太阳穴就狂跳一下,那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感觉,真是没法......”


尚敬跟演员们打保票:“我有信心,咱们这个戏一定会红。”



剧组生活

《武林外传》剧组驻扎在北京平谷的山上,下山一趟很麻烦。拍了八个月,大家几乎天天吃住在一起,感情越来越好。


那时闫妮和前夫刚离婚,她说:“我最痛苦的时候,老天让我演喜剧。”


闫妮把女儿交给她爷爷奶奶照顾。有时女儿来剧组探班,周五晚上来,周日白天走。有一次,闫妮发现女儿在佟湘玉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叉,好像气她只顾拍戏不回家。


闫妮心情不好,好几次躲到楼梯边哭。沙溢走过去,什么也没说,就安静地陪她待上一会儿。


回到镜头前,闫妮又变回泼辣的佟掌柜。沙溢感叹:“《武林外传》拍了八个月,后面大家都疲了,只有闫妮,一直在揣摩那些台词,不停地练习,不停地叨唠……就像火焰里的那个小火苗,从来没有熄过,保持着那种炙热的状态。”


有一场戏,佟掌柜在屋顶上边哭边说:“额滴心,就像被几千把刀子同时割着。割一刀疼一下,好不容易结了痂,又是一刀。”尚敬被闫妮的演技折服,好像她已经人戏不分了。


与闫妮不同,沙溢受的是肢体折磨。为了扮演一个轻功高手,沙溢被尚敬勒令减肥,扮演大嘴的姜超被要求增肥。午饭时,姜超吃六个肉丸子,沙溢只能吃一个。姜超还经常使坏,喝着奶茶跟沙溢说:“饿了吧?”


沙溢终于瘦成尚敬认可的样子,闫妮恍然发现瘦下来的老白很帅,开玩笑说:“你真不把自己的帅气当资本。”




姚晨一开始很难进入角色,舞剑舞得不好,被导演骂得够呛,跑回房间里。


喻恩泰推门进去,看她哭得一抽一抽的,安慰说:“他(尚敬)以前也这样骂我,实际上他对我们是好的,他提的要求也有道理,需要我们配合。一个剧组去纵容一个导演,才是好剧组。”姚晨把眼泪抹了。


喻恩泰和姚晨演一对儿,别人拿他们开玩笑,但在戏外,喻恩泰刻意和姚晨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姚晨已经和凌潇肃结婚了。


有一回凌潇肃来探班,吃饭时喝高了,说:“谁要敢欺负我媳妇,我就灭了谁!”话音落下,五分钟没人说话,沙溢打圆场:“潇肃你过分了啊,住我们的屋,吃我们的饭,还要灭我们的人。”大伙儿听完都笑了。


其他主演都是科班出身,除了倪虹洁。她不懂演戏,总是机械地把台词背下来,梗着脖子,放大声量,一副用力过猛的样子。


剧本上写“开心”,她就笑着演,剧本上写“浪漫”,她就给一个眼神。后来回忆这段经历,倪虹洁说:“把人际关系的前因后果处理好了,才可以呈现角色。比如小郭走了,我跟秀才在一起。我应该想到,他和小郭什么关系,我不能那样冲上去,应该带一些愧疚,情绪复杂一些。可惜当时我想不到这些。”


她的心思更多在戏外:“今天午饭有火腿肠,收工早的话,我要到山下去,喂庙里寺门旁边那只狗。哎呀,猫粮没了,我得攒。”她还特地买了辆车,一次能坐五个人。下了戏,她就开几趟,把人都送下去,一起吃火锅。

那时大家都不红,没人轧戏,白天演完戏,晚上一起看球赛喝啤酒,或者嗑西瓜看星空。在山里,有时还能听到狼嚎。


倪虹洁说:“总是特别热闹,我们聊各种事情,是一家人的感觉。我第一次遇到那样的剧组,以后也没遇到过。”


大结局最后一个画面,演员们对着镜头和观众道别,每个人都掉了眼泪。尚敬想让他们笑着说再见,重拍好几个镜头,才得到可用的版本。


临别前,尚敬说:“大家未来不管到什么地方去,未来还能不能合作,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各奔东西

《武林外传》在央视播出,第一天收视率只有1.95%,第二天升到4.26%。大结局那天,正好撞上大年三十。很多观众为了看《武林外传》错过春晚。


主演都凭借《武林外传》红了起来。


姚晨接到很多邀请,让她看秀场、走红毯、拍封面,接触大场面时她心里怯生生的。更糟的是,有时候在街上随意走着,回头就发现粉丝跟踪自己,让她感到不安全。


网上有更多《武林外传》的粉丝,官方邀请她写微博。有一次姚晨到一家不知名的小饭馆吃面,朋友电话问她:“你在某某店吃面吗?"姚晨说:“你怎么知道?”朋友说:“微博上写的,还有你照片。”原来是周围的食客偷拍了她。姚晨干脆自拍了一张,也发了微博。


后来,她经常在微博上发表日常生活,网络觉得她和别的女明星不一样,特别有亲近感,遇到什么困难就@姚晨。求助者发的微博,她尽量帮忙转发,关注她的人越来越多。


宁财神说:“姚晨是个积极寻找规则的人,方方面面的规则,比如怎么把戏演好,什么类型的广告适合她,她的团队应该找什么类型的人......她刚红的时候,有点儿不适应,知道规则后,从容了许多。她的适应能力要比一般的女明星强,挺适合当明星的。”


她觉得拍《武林外传》是为了赚钱生活,不意味着自己只能演喜剧,不久后她在《潜伏》里演女间谍翠平,这个角色比郭芙蓉还火,姚晨成了一线女演员。

<《潜伏》>


扮演佟掌柜的闫妮也火了,收到了几大箱子的来信,她说:“以前从没有人说我好看,拍完这部戏后,别人夸我有女人味了。”


更重要的是,她接到了很多片约。凭借《北风那个吹》里牛鲜花的角色,在两年之内六获电视剧盛典最高奖项。


别人夸她喜剧演得好,闫妮说:“我离真正的喜剧演员差得太远了,去英国时我买了全套的卓别林作品,回来认真地看。那个年代,他们表演的节奏、境界,我永远达不到。”


不久后,张艺谋找闫妮演《三枪拍案惊奇》。


闫妮一口气拍了17遍哭戏。张艺谋说:一般演员哭个两三遍没问题,哭到六七遍的时候,有哭的心没哭的泪,要借助眼药水。可闫妮就跟水管子一样,眼泪哗啦啦不停流,化妆师在一旁没事干。闫妮长了一张大妈脸,不够漂亮,但演得很好。”


《三枪拍案惊奇》口碑不佳,张艺谋被骂得够呛,闫妮说:“无论如何,张艺谋导演为我打开了电影的大门。”

< 《三枪拍案惊奇》>


同样从《武林外传》走出来,倪虹洁走向了和姚晨、闫妮相反的路。


她觉得自己没有把祝无双演好,不喜欢跟人提这个角色,自己也从未完整地看过一次《武林外传》。每次别人问她:“你好像《武林外传》的无双啊!”她赶紧说:“我不是!”


她远离娱乐圈,有时候到镇上提个羊腿,带些面包、帐篷,骑着马,和刚认识的朋友们到山里晃悠。有时候去云南旅游,穿蓝色袍子,戴着漂亮的银饰,边喝滇红茶边晒太阳。


她爱这样的生活,索性开了一家客栈。每天都很忙,除了开房退房,还得通马桶、修电视,结果生意还亏本了。她觉得自己把生活想得太简单了,自己会做的事情好像只有演戏。



同样淡出娱乐圈的还有喻恩泰。那时喻恩泰父亲正在接受肝硬化治疗,卧床养病多年。他想在家里陪伴父亲,父亲却一直推他到外面工作。


《武林外传》播出后 ,喻恩泰接到的邀约更多了。有一天,喻恩泰在外面工作,突然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说:“《武林外传》让我过早地远离父母,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愿意为了父亲放弃一些工作。”


送走父亲后,喻恩泰心里堵了很久,一口气推掉十几部戏,包括《色戒》和《闯关东》,又回到校园念书。


沙溢演了几部戏,无论自己演什么,在观众眼里全是白展堂的影子。他索性推掉喜剧主角,去演正剧中的小配角。


“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从零开始,从戏剧本身开始,重新做功课,重新塑造小角色,我要把我自己欠缺的东西补上。”几年之后,他依然没有拿出一个超越白展堂的角色。

《武林外传》完结时写着“上80回完”,观众问什么时候拍“下80回”?


尚敬说:“《武林外传》火了之后,他们各奔他乡,各奔他组,很难凑齐,如果要做一个续集的话,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做个电影,算是对腐竹(《武林外传》粉丝)的报答。”



重聚

2011年,姚晨和凌潇肃离婚,碰巧凌潇肃主演的《回家的诱惑》热播,很多人从戏里联想到戏外,认定他是渣男。宁财神力挺姚晨:”有些人值得爱护,有些不值,你能做的都已经做的了,而且做得很好,问心无愧。“


也是这一年,沙溢和主持人女友胡可结婚,闫妮自荐做婚礼主持人。她特别认真,上台前一直和另一个主持人对台词,等到真正上台却慌了,说:"老白,你最终还是没和湘玉在一起啊"。


别人问沙溢:"老白,这出场形式是谁要求的?是你老婆吗?"闫妮说:”我可没那么要求。“另一个主持人赶忙接话:”不是说你,是现实中的老婆。”婚礼中闫妮好几次掉下眼泪,有人说:”要是闫妮没孩子,他们可能会走到一起去。“


也是这一年,尚敬召集原班人马拍摄的电影版《武林外传》上映了。原先拍摄地很简陋,但每集都能玩出花来,电影中动作特技、服装道具升级了,口碑却扑街了。


宁财神谈到创作局限,说:“初稿讲的是房产商与钱庄勾结,房价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初什么强拆、自焚的情节都有。现在观众看到的,已经是改了15遍之后的剧本。”


更令人感慨的是电影拍摄的幕后。一天拍摄结束后,倪虹洁和喻恩泰到附近一个大排档吃饭。他们打电话让其他人出来,大家都说累了,最后只有他们两个人吮螺丝。


拍电视剧时,大家一直在山上,没有人轧戏,现在几个演员火了,不一定每天都在剧组。倪虹洁说:“在别的地方工作了一天,晚上回来很辛苦,再出来就没必要了,也不是吃不饱,谁还差一顿饭呢?反正到拍完,我们也没有像以前一样聚在一起吃一顿饭。”

拍电影版时,倪虹洁一下子无法适应镜头,词都说不溜。尚敬说:“你怎么回事儿,原来挺有灵气的,现在怎么变木了?”


电影上映后,倪虹洁把那辆车卖了。她重新燃起对表演的热情,但机会少了很多,几年前有些大片找她,沉寂几年后只剩一些低成本电影等着她。


有一次她演马匪,天天骑在马上,但她对马毛过敏。每天不能平躺睡觉,躺下睡觉就喘不上气,只能靠在床上入睡。拍摄几个月,天天这么熬过来,最后这部片上映两天就下线了。


还有一次她演变态杀手,角色需要经常抽烟,抽的都是没有屁股(海绵头掐掉)的烟,抽到后面她抽不进去了。导演说:“姐,你一定要抽进去,你抽不进去,大荧幕看得特别清楚。“倪虹洁强忍着演下去,最后这部片因为资方问题,压根没挤进院线。


为了争取心仪的角色,倪虹洁愿意低片酬或者零片酬出演,甚至倒贴过差旅和住宿。有一回剧组在山里,没有厕所,她上厕所要到野地上,撑把伞挡住自己。同组的女演员有一个房车,她远远望过去,心想:“我能在里边上厕所就好了。”更难受的是,剧组优先拍女主演的戏,经常超时。倪虹洁从白天等到凌晨三四点才能拍,最好的状态都没有了。


每当这时,倪虹洁就遗憾演祝无双的时候,自己还不会演戏,现在摸着了一些表演的门道,可供选择的机会却不多了:“我就像一根皮筋,把自己的能量充得特别满,满怀激情去创造角色,但这个长长的皮筋每次都会狠狠地弹回来。”

和倪虹洁不同,姚晨的问题是太红了。


她在网络上的粉丝数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贾斯汀比伯和ladygaga。联合国难民署打电话,问她愿不愿意做亲善大使。


姚晨去埃塞俄比亚看难民,一出机场就看到红土地、蓝天空、白帐篷,以及像龙卷风一样的热气旋,好像梦里才能看到的场景。到了难民营她更惊讶,到处都是苍蝇,停在非洲妇女的嘴巴和睫毛上。


回到北京,姚晨开始用微博写难民话题,别人评价:“一个戏子还想当公知?作秀作到国外了。”


2014年,东突暴恐分子袭击昆明火车站,姚晨发微博说:”恶之花绽放的土地,愿真相早日到来。“网友指责她滥用词汇,立场有问题。几个月后,巨春雷发布长篇微博爆料姚晨在离婚前曾四次出轨,姚晨名声大跌。她回复:”满纸荒唐,物是人非。“


同年,宁财神因冰毒入狱,他承认:”大密度写作的时候,我就会吸毒。"姚晨说:等你出来非狠狠踹你!“


相比之下,闫妮的演艺道路更顺利,从《罗曼蒂克消亡史》到《装台》再到《少年派》,角色跨度很大 。她感到长相普通也是一笔财富:"通过化妆或者服装,我的脸、我的形象可以轻易变化,我演一个村妇、一个警察,观众是能相信的。"


沙溢是易胖体质。当年为了考上中戏,他一个月减了30斤,为了拿到《上错花轿嫁对郎》男主角齐天磊的演出机会,他用20天减重20斤。人到中年,他怎么也减不下来,不知道斗志去哪儿了。


沙溢逐渐淡出演艺界,转战到综艺领域,一年参加7部综艺录制。他说:“可能我以后的任何作品都无法超越老白了。”


后来的事

微博争议之后,姚晨经常想起黑泽明写的《蛤蟆的油》。


书里写,日本有个民间传说,一种蛤蟆长得非常丑陋,身上好多只脚。人们把它捉来,放在镜子前,它看到自己长得这么丑陋,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很珍贵的药材,可以治烫伤。


姚晨说:“我就是这只蛤蟆,会为自己的丑陋和不堪,惊出了一身油。有影响力的时候,我刻意说些有水平的话。但我那么做后,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效果,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那种膨胀和骄傲,会让我的尾巴竖起来。”


她意识到一个演员不该说这么多,而是应该拿出作品,接连拍了《送你上青云》《找到你》《都挺好》。


有一天姚晨跟闫妮发了个微信,是一篇写她俩的文章:《发狠的姚晨,涅槃的闫妮,躲过了油腻中年妇女》。闫妮说:“都挺好。”

倪虹洁也面临女演员的年龄困局,只能演一些婆婆妈妈的角色。


别人问她:“你有心理负担吗?”倪虹洁:不是负担,我是羡慕。我也演过大龄女性的妈妈,我羡慕的不是别人演我女儿,是别人的戏有得演,到我的时候可能什么词儿都没有,因为戏点不在我身上,我就是个搭戏的。"


看《演员请就位》第一季的时候,倪虹洁想:“怎么不来找我呢,我觉得我可以演过他们。”第二季导演组找了她,她问了一下,确认不是沙溢主持,才答应下来:“他在的话,我下不来台,总有点尴尬。”


节目录制的第一期,她被市场评级为“B”,最差的一档。演莫小贝的王莎莎坐在倪虹洁身边,因为外貌不佳,《武林外传》后她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闫妮的女儿邹元清也在,比倪虹洁高一级,她心里产生了落差。


为了表现好,倪虹洁连续排练和拍摄48小时,只睡一小时。主持人大鹏介绍上台时,她蹲在后台的角落里,捂着耳朵,紧张得不行。表演时,她听见下面观众在笑,由于缺乏现场舞台经验,她慌神了:“为什么他们笑我?”一紧张,更难入戏了。


因为心理素质差,她在排练时被陈凯歌骂哭了,也没有拿出更好的表演。王莎莎更早被淘汰 ,评委说她话剧舞台的表演痕迹过重,但是,毫无演技的张大大却比她留得更久。


倪虹洁有时候想,如果自己拥有超能力,一定会穿梭回到20多岁的时候,一切还可以重头来过。


“那时我刚来北京拍戏,觉得特别陌生,没有归属感,没有家。有时候拍戏累了,就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会,看到马路牙子上一个个窗户亮着灯,各种颜色的,黄光的、白光的都有,人影在里面晃动,我好羡慕他们呀。”

《演员请就位》热播让很多人想起《武林外传》。


尚敬后来再也没有拍出颠覆《武林外传》的作品,宁财神出狱后几部编剧作品也反响平平,他说:"过了许久我才明白过来,一个编剧的运气好坏,不在于价钱高低,而在于能否碰到既敬业又专业的导演和演员,在这方面,(写《武林外传》时)我的运气可以打满分。"



好久不见

2016年,《王牌对王牌》邀请剧组上节目,姚晨和沙溢合唱了《武林外传》的主题曲《侠客行》。


姚晨哭了:”节目视频里剪辑了很多曾经的我们,那个时候真是年轻,很天真。”闫妮也很感慨:“有时候还真不敢回忆拍《武林外传》那个时候。”姚晨想了想,说:“是,我也不愿回望了”。


好像只有倪虹洁还在执着着过去:“现在回忆起来会难过,以前我每天都觉得,明天会有时间在一起。在一天一天的度过中发现,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有人在北京平谷找到他们当年的拍摄地点。“白展堂招呼客人的桌椅板凳,布满了灰尘。佟湘玉当年那么宝贝的百年老楼梯,如今已经很久没有人走过了。李大嘴一直都不肯让步的厨房,也早就没了烟火气。如今这里已经布满了厚厚的灰尘,早已没有了炊烟袅袅,热热闹闹的江湖样子。”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别对着我笑,没人会在乎

别对着我哭,没人会无助

其实大家早已经清清楚楚

脚下踏上了不回头的路

我说好久不见你去何处

你却对我说,我去江湖


作者:叉少

本文来源:往事叉烧


部分参考资料:

[1]、《闫妮:梦中人》,人物

[2]、《闫妮专访》,金星秀

[3]、《倪虹洁:命里带风》,南方人物周刊

[4]、《武林外传主创访谈》,超级访问

[5]、《闫妮:现在是我的黄金时期》,南方人物周刊

[6]、《我只在红尘,晏殊是我最遥远的真实》,喻恩泰采访

[7]、《抓住无数的可能性》,喻恩泰采访

[8]、《姚晨:事业是男人的事情》,南方人物周刊

[9]、《倪虹洁:我是那一堆商品中比较底层的》,时尚先生

[10]、《姚晨:我不是愤青》,南方人物周刊

[11]、《倪虹洁:晃晃悠悠》,人物

[12]、《武林外传主创访谈》,鲁豫有约

[13]、《武林外传主创访谈》,小崔说事

[14]、《姚晨专访》,十三邀

user avatar

改了,只说剧本问题:

1.边拍边写的创作方式:

有一种剧,是先把剧本写完,再去找投资、演员。但在宁财神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林外传》是典型的边拍边写的创作方式,这种创作的好处是,编剧可以直接接触演员,并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写出更贴合演员风格的剧情。但这种创作方式,极其考验编剧的即兴创作能力,可能今天的戏拍完了,明天的本子还没影呢。而且,这种写作方式就是走到哪儿算哪儿,容易导致后面剧情出现下滑,很多美剧采用这种方式,前期很好,可拖到大结局时,也容易“一季毁全局”。

2.情景喜剧本身就难写:

情景喜剧是有模糊主线的单元剧,所以,编剧本身必须在保证主角性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人物、场景制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笑料。喜剧本身就很难写,在任何一个时代,如果你有让人发笑的本领,你都掌握了财富密码,因为欢乐在任何时代都很稀缺。世上许多优秀的喜剧人最后都出现严重的抑郁,周星驰、宁财神、梁左、金凯利、憨豆等等……这恐怕不是巧合。

3.缺少专业的编剧团队:

《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的主要编剧都是俩人,但参与剧本创作的实际人员,都有十几个。《老友记》两百多集,每集二十几分钟;《生活大爆炸》近三百集,每集二十几分钟。《武林外传》有些章节虽然也有人合作,但绝大多数剧集,都出自宁财神一人手笔,共八十集,但每集时长有四十多分钟。

将宁财神与世界任何一个喜剧编剧放在一起对比,他都算高质高产,即便《武林外传》后半部滑坡,我们也得承认,财神是个很优秀的编剧。《武林外传》的一些段落,如包大人那个系列,实际上完全可以扩充成一个无厘头电影剧本。

但是,这样的创作方式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极大透支了编剧的创作热情和灵感,因为整部剧的一剧之本悉皆系于一人之状态,这个人一颓,整部剧就跟着颓了。

其实,《我爱我家》的后半部也远没有前半部精彩,它跟《武林外传》的情况相近。

按宁财神当时的状态,也许你给他多少钱,他也暂时不想再碰《武林外传》了,写恶心了。

宁财神在凤凰卫视的《非常道》中坦言,你必须承认,人的脑力是有限的

4.其他:

编剧这个行业,不像写小说,它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演员、导演、投资、审查,他都要考虑。即便是张爱玲,在写《太太万岁》这样的电影剧本时,你也得收回你的个性,让你改你就得改,没办法,你就是吃这碗饭的。

除了大学期间给同学写过剧本外,我是没正经写过剧本,但我有朋友参加过编剧。我问他,你们每天的工作都在想故事,是不是很累。他说,错,我们每天最大的工作不是想故事,而是改故事,根据导演、演员、制片人的想法改。在这种半开放的写作方式中,你越是有追求,有想法,反而越痛苦。

我倒不是说财神打算揭示什么更深刻的问题,但他肯定不是随心创作,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本人和他笔下的故事,若再继续下去,崩溃几乎是必然。




是不是一夜爆火这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感和体验,唯数据论没意义,大众小众,在大基数上,都是相对的,谁的主观经验都不足以成为评判标准,争得没劲。

为免去有人说我搞一言堂,评论中,除了跟剧本有关的讨论外,首轮火不火的问题,只分别摘选正反两个,觉得哪个是就支持哪个吧,懒得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个人愚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