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为学生时代接触MLZY政治课的影响,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释世界的观念。
但西方先天缺失这种意识形态。所以他们认为历史进程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与反派们动动嘴皮子、吼两嗓子、打一架就能改变了。美漫并非没有反映当下社会问题的内容,但受到作者自身三观、政治正确和美国社会氛围影响,美漫改编电影中就会更大的回避社会现实。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认为“正派人物拳打反派就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就太低幼了。例如,谁能觉得瓦坎达这种“漫威版桃花源”真的合理,那我真要给他颁发“真爱粉”奖章。一个拥有强大科技和富裕资源储备的国家竟然要隐居,还不对外扩张,即便同文同种的人被白人殖民者压迫?强大的科技进步竟然不会影响该社会的意识形态、文化和政治制度、社会制度?
这是些中国人也认为很漂亮的黑人女明星。
中国观众看到她们的时候,很少意识到,她们都戴了假发。
她们本来的头发是这样:
(有同学反映,Beyoncé下面的照片是她妹妹。……对不起,我脸盲,我向世界人民道歉……这张应该是Beyoncé真发)
黑人女星不戴假发的照片很难找,比网红不PS的照片还难找。
黑人女性以直发示人的时候,一般都是假发。
当然也有真发,但是你想想,我们中国人黑长直,要拉直已经很受罪了。要把玉米须拉成黑长直,那得多费劲。又多难维护。
黑人常梳的这种发型,也是假发:
用尼龙假发接上真发,编成辫子。
如果不想整天戴假发,又不想顶个爆炸头,这是比较方便的解决办法。一般来说,做这一头200美元左右,需要花费6小时。可以保持三四个月。
当然,很多中国人也做脏辫,中国女明星为了做造型方便,也常戴假发。
但是,中国电视上的主流发型,永远是黑色直发折腾来折腾去。欧美电视上的主流发型,永远是黄色棕色卷发折腾来折腾去。
永远不会出现,全民戴假发,男的全剃秃,这种情况。
美国黑人也在那里呆几百年了,连他们天然的发型都没进入主流审美。
中国观众也不会意识到,威尔·史密斯姓“史密斯”是不正常的。我们把他当美国人,美国人姓“史密斯”有什么不正常的?
很多黑人的姓,一听就是他们祖先的主人家姓氏。平时是不愿细想,如果他们敏感一点,想起来应该挺难受的。
70年代民权运动的时候,黑人曾经兴起“改姓”风潮。可是,改姓能改成什么呢?又不知道自己老家在哪,又不懂任何非洲语言,又不知道自己家族历史。最后,很多黑人改成Freeman、X,或者自己编一个。大多数人没改。
美国黑人文化,再歌颂,再追根溯源,也就追溯到早期黑人基督教会。没法再往上追了。然而基督教文化,本来就是奴隶主赋予奴隶的精神鸦片。他们自己也知道。
民权运动时,一些活动家为了和基督教抗衡,主张黑人应该信YSL教。最后也没流行起来,当然。
中国人想托古改制的时候,托哪家古的都有,也有找孔夫子的,也有找太上老君的。选择很多,就看谁嗓门大。黑人也想托古改制,可他们连一个能承托梦想的文化载体都找不到。只能找到YSL。
拳王阿里,原名Cassius Clay Jr.,全家基督徒。22岁,他给自己改名默罕默德·阿里,改信绿教。改名、改姓、改宗教。25岁,因为拒绝参加越南战争,被吊销拳击执照五年。
电影里,高科技和传统文化并存,在我们看来是西方人假惺惺的文化保护主义,就像他们的“东方主义”审美。
可电影不是拍给非洲黑人看的,是给美国黑人看的。他们中大部分人,对非洲的了解还不如一些中国人。电影里的非洲艺术、文化,对他们来说是个西洋景,可以满足他们对自己身世的想像。
就好比在中国,一个古装剧的服饰或礼仪特别仿真,会引起一些古文化爱好者喜大普奔。因为那是我们的,那是美好的,只要把那个重现,我们就高兴。
平时,美国黑人也不愿承认,那个贫穷、落后、整天打仗、连电视机都没有的地方是家乡。可是人啊,总是想有个根。谁没有故土情怀呢?谁不想看到歌颂家乡的影片。
“家乡好美啊”——这个平凡的人类感受,对黑人来说是很稀缺的。
非洲是回不去的故乡,美国是无法扎根的家园。没有文化和历史的民族。没有姓氏和传统的家庭。
自厌式的审美风气。
这些事,美国黑人都知道,只是他们过得比较糙,平时不把伤痕挂在嘴边。如果换一个民族,这些悲哀会被大书特书。
中国人对《黑豹》的评价也许更客观,可我们必须理解,美国黑人,和与黑人共存的美国人,为什么无法客观看待《黑豹》。
========
跪了,为什么这个答案让大家喜欢?知乎的点到底在哪里啊?
对黑人文化的了解,我全吐出来也就这些了,被点赞甚是惭愧。
补充一下,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个?(潜台词:你这么关心黑人干嘛?)
民权运动是美国当代史呀。黑人是怎么想的,他们自己在民权运动中大力宣传过。
人美国是个大国,世界霸权,了解一下人家当代史很正常吧。
怎么会是中规中矩?
我身边看过黑豹的朋友的评论都是烂片
中规中矩已经算是客气的评价了,要我说根本就不及格。
本质上就是因为黑豹这部电影完全忤背了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只要是经历过中国40年变革的人,怎么看黑豹都会怎么出戏。
一个科技领先全世界几十年的国家,宛若天顶星般的王宫,子民们还在黄土路边讨生活?
君主制国家,挑战国王还需要各大族族长,或者国王直系血统才有资格?
掌握了高科技的社会还保留着穿唇盘、拜猿神哈奴曼(又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吐槽起的设定)学猩猩的习俗?尤其是那个穿唇盘的角色看得我浑身难受,出场意义根本不知道在哪。
洋大人大概觉得这样能体现非洲人民的多样性,但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更像是上上个世纪马戏团的畸形人展览。
都说这部电影政治正确,依我看这部电影是真正歧视到了骨子里:
反正非洲人就是原始人,在实验室里画几个奇怪的涂鸦,人民放放羊养养犀牛,没事再搞个穿唇原始神崇拜什么的,就“可以这很非洲”了。
不过也没所谓了,看海外票房这样子,洋大人看的开心,黑叔叔们也看的开心,皆大欢喜,我们又凑什么热闹呢?
最后,前几天我看到了这新闻
后来去看了电影,我只想说:诺兰先生,你是高级黑吧?
补充更新
回复麻烦请不要再拿传统说事了,现代化跟所谓的传统是存在根源上的冲突的。
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科技经济生活层次上的转变,现代化带来的还有一整套价值观。这套价值观会摧毁掉所有与其不合的一切传统,只保留下现代价值观能够接受的形式。不从女德浸猪笼是传统,民见官幼见长下跪叩头也是传统,人皮唐卡也是传统,印度的种姓庙妓也是传统。
而且这也根本不是非洲的传统,拿传统说事的也没有抓到我回答问题另一个的关键点。
这就跟说中国男人缠小脚,而且中国的圣人是默罕默德是传统一样可笑。
知友 @乌鸦乌鸦 的回答写的很好,刨除情绪化的态度,我也能理解美国非裔们对于这部作品的感情寄托:
可电影不是拍给非洲黑人看的,是给美国黑人看的。他们中大部分人,对非洲的了解还不如一些中国人。电影里的非洲艺术、文化,对他们来说是个西洋景,可以满足他们对自己身世的想像。
美国文化对于这种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文化的解读是傲慢的,然而主要受众的美国非裔偏偏因为美国文化的强势而趋向认同这一点,并将其归之为“传统”,这才是对传统最讽刺,也是美国非裔对精神家园的幻想中最可悲的地方。
很赞成其中一位答主的答复:这类超级英雄电影跟中国人心底的政经系统不兼容。
感觉欧美影音作品对社会的探讨越来越少,至多就是社区这个层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这部电影,男主所有的社会观仅限于他在读书的那个篮球社区,这个恐怕中国的小学生都会觉得太弱鸡了。
另外电影中的绝世而独立的科幻背景,与中国的大隐隐于市的传统还是有本质差别的。电影中的绝世是自关大门独自爽爽,而中国的风格是大家一样的经历世间聚散离合,但是一颗激荡的心总会在需要他的时候就迸发出来,十步杀一人,深藏功与名,想来这也是千年的积淀,岂是尔等欺名盗世之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