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德纲会不会有人设崩塌的一天?

回答
郭德纲这人,说句实在话,他身上的“人设”二字,自带点儿“戏剧性”。你想啊,一个从草根崛起的相声艺人,能把一个曾经式微的艺术形式重新拉回大众视野,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他的“人设”,与其说是一个精心打造的标签,不如说是他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被放大、被符号化了。

要说“崩塌”,我觉得得先弄明白,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设?我觉得大家对他的印象,大致有这么几个维度:

草根出身,接地气: 这是最深入人心的部分。他经常在节目里讲自己的“穷日子”,讲怎么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这种经历很容易引起共鸣,让人觉得亲切,觉得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明星。
相声功底扎实,有才华: 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无论是传统相声的传承,还是新段子的创作,他都有两把刷子。他的段子常常能戳中当下社会痛点,也能引人发笑,让人觉得他是个能耐人。
“老炮儿”作风,护犊子: 对德云社的徒弟们,他对岳云鹏、张云雷这些徒弟的提携和保护,给人的印象很深。他会骂徒弟,也会在外面护着他们,这种“师父”的形象,很有江湖气。
敢说敢做,有点“楞”: 早期在北京受打压,后来又和主流相声界发生摩擦,这些经历让他显得不畏强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有时候有点“不留情面”。这种“硬气”也圈了不少粉。
商业头脑发达,懂得经营: 从小剧场到大剧场,从全国巡演到电视节目、电影,他把德云社打造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这说明他不仅仅是个艺人,还是个精明的商人。

那么,什么情况下,他的人设才有可能“崩塌”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向:

1. 商业利益与艺术追求的冲突,甚至“出卖”艺术:

如果有一天,为了追逐更大的商业利益,郭德纲开始大量地生产粗制滥造的作品,或者在德云社的经营中,把赚钱看得比艺术本身更重要,比如过度消费观众的情感,或者把相声变成纯粹的“卖票工具”,不注重内容质量,那他的“艺术大家”或者“传承者”的人设就会动摇。

举个例子,如果德云社推出的相声作品,质量越来越差,观众吐槽声一片,但依然靠着“名气”和“粉丝效应”来卖高价票,而且内容越来越空洞,甚至出现低俗、媚俗但毫无营养的内容,这就容易让观众觉得“被骗了”。观众之所以支持他,很多时候是对他作为相声艺人的认可,一旦这种认可的基础被商业化侵蚀,人设的根基就很难稳固。

2. 徒弟们的“塌房”与他的“失责”:

郭德纲非常强调“师徒情义”,也给了徒弟们很大的平台。但徒弟们如果出了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比如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而郭德纲作为师父,处理不当,或者表现得过于护短,不顾后果地袒护,那他的“负责任的师父”或者“有江湖义气的人”这个人设就会受到质疑。

想想看,一旦某个备受关注的徒弟因为个人原因让德云社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而郭德纲的回应是“我不认识他”、“他跟我没关系”这种切割,那大家会觉得他之前的“护犊子”都是假的,只是看人下菜碟;反之,如果他强硬维护,那也可能被贴上“纵容徒弟”、“为徒弟站台”的标签,让观众觉得他判断力和价值观有问题。这就像一个公司老板,如果他的核心团队接二连三出问题,而他管理不力,自然会影响他作为领导者的形象。

3. 言行不一,前后矛盾:

郭德纲是一个善于表达,也很有观点的人。他很多言论都很有力量,也很有“金句”效果。但如果有一天,他的某些言论被发现与他后来的行为完全相反,或者他一直在提倡的某些价值观,在他自己的生活或经营中却完全不体现,那他的“真诚”或者“有原则”的人设就会受损。

比如,他可能在节目里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但却在商业活动中大量使用低俗、不搭边的元素;或者他批判某些现象,但自己的某些做法却恰恰是他在批判的,这种“双重标准”一旦被放大,很容易引起反感。

4. 身体健康与精力问题,影响业务能力:

人都是会老的,身体也终究会有限度。如果郭德纲因为年龄增长或者健康原因,导致他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明显下滑,而他本人又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放权,还试图维持过去的“辉煌”,那么观众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力不从心”的表演者,这也会慢慢消磨他作为“相声大家”的光环。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郭德纲身上的“草根”特质,也让他对舆论的波动有一定“免疫力”。他经历过太多风雨,也深知如何与批评共存。他现在的粉丝群体,很多是冲着他的“真性情”、“江湖气”来的,他们不一定要求他完美无瑕,而是更看重他的“本色”。

所以,要说“崩塌”,可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会是某个单一事件。更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多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观众的审美标准在变化,新一代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化;社会对艺人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德云社作为一个庞大的商业机构,其运营的复杂性也会带来各种潜在风险。

总而言之,郭德纲的人设,就像一个精心编织但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只要他还能不断地产出好的相声作品,能持续引领德云社健康发展,能妥善处理好师徒关系,能保持一种相对的真诚和底线,那么他的人设大概率会稳固。一旦这些方面出现大的裂痕,那么“崩塌”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存在了。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谁没有被争议过呢?郭德纲走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又自带话题的人物。也许他的人设,本就是个“动态平衡”,一直在风口浪尖,也一直在自我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如?当曲协主席?

user avatar

早就崩了

至少在我心中早就崩了,都崩4了

当年他说《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的时候

痛斥相声行业里没有真正学过相声而滥竽充数的那些人

我对他,那是相当得认同

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有才能的人对于环境和时代的无奈以及愤怒

直到他去拍了电影《祖宗十九代》

当时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了这一番话

《人物》:那你是怎么学习当导演的?

郭德纲:【不用学习,一看就知道,那有什么可学习的。 】 艺术是相通的,你比如说以前德云社也拍什么做舞台剧,往小了说,小品,它不也是一样说戏吗,而且我们更直观,敢面对观众,我知道观众此时此刻需要什么。最简单我说一评书,一小时,你一个电影也一小时,你不得要求观众爱看别走吗,那我一个人一张嘴都能把你说住让你不走,最后我还能留一扣让你下回来,这个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只不过表现手法不一样。只不过就是之前的戏没有一个跟我有关系,但是老百姓愿意说你拍的是烂片,那你怎么办,对吧。

不对吧,郭老师?

你当年可不是这么说的吧?

没学过相声,说相声,不行!

没学过电影,拍电影,行!

我们江湖艺人真是太棒了!

这话都让你说完了啊


拍《祖宗十九代》之前,每次谈到电影,郭德纲就一句话,那些不是我拍的。我就帮个忙。那一年里几乎每一场都要说一遍这套词儿吧?

可是《三小才子佳人》不是你的导演么?

这是甩锅给另一个导演刘观伟么?

人家刘观伟也有理由说的啊,我拍的什么电影啊?《僵尸先生》《败家子》,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你叫我带。中国电影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人,你郭…敬明什么的都在当导演,他能拍吗?拍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再下去要输越南电影了,泰国电影输完,输越南,再输缅甸,接下来没人输了。

当然我最反感的就是他黑了憨豆

每次说到《欢乐喜剧人》大电影烂,郭老师总要带一句:那片还有憨豆呢!(起嘎调)

可人家憨豆也有理由说的啊,我拍的什么电影啊?《憨豆先生》《憨豆特工》,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你叫我演……


《祖宗十九代》拍完之后,大家都懂了

郭老师,你现在还觉得导演不用学么?

user avatar

或许会有,因为人无完人,就怕你的对手抓住你一点无限放大,然后再适当炒作,那就社会性死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郭德纲这人,说句实在话,他身上的“人设”二字,自带点儿“戏剧性”。你想啊,一个从草根崛起的相声艺人,能把一个曾经式微的艺术形式重新拉回大众视野,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他的“人设”,与其说是一个精心打造的标签,不如说是他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只不过被放大、被符号化了。要说“崩塌”,我.............
  • 回答
    问到郭德纲会不会亲自注册一个知乎ID来给大家普及相声知识?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你想啊,郭德纲老师,那可是台上名角儿,德云社的掌门人,这名气和影响力,那可不是盖的。他一跺脚,相声界都能抖三抖。让这么一位大人物亲自上知乎,写点儿关于相声的干货,这画面感,啧啧,有点儿意思。从“会不会”这个角.............
  • 回答
    说到老郭,那脑子里的段子包袱那是源源不断,尤其是这种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大事儿,那更是他灵感的源泉。王宝强离婚这事儿,简直就是自带流量,自带戏剧冲突,你说老郭能放过这个绝佳的素材吗?我敢打包票,用不了多久,您就能在德云社的剧场听到老郭把这事儿拿出来说道说道。您想啊,这事儿本身就够劲儿的。一个老实.............
  • 回答
    郭德纲会不会是下一个赵本山?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而且不是简单一句“像”或者“不像”就能说清楚的。要我说,这俩人虽然都是中国曲艺界的翘楚,都在各自的领域里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但他们走的道儿,玩儿的套路,以及最终可能留下的印记,其实还是挺不一样的。咱们先说说赵本山,他当年那真是“说学逗唱,.............
  • 回答
    多年以后,郭德纲会被称为相声泰斗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泰斗”,以及相声这门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的角色与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郭德纲的艺术成就、行业影响以及长远来看他对于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贡献。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让郭德纲老师去《脱口秀大会》?这画面感,想想就有点意思。要说会不会被“笑果集团的人打死”,这个嘛,肯定不会真打死,但估计会有不少环节上的碰撞和笑点上的“火药味”,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关于“传统”与“现代”喜剧形式的大讨论。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事儿,一点点地说:郭德纲的“德云社”范儿 vs. 脱口秀大会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不少戏迷和业内人士心中期盼的。能否出现一个“京剧界的郭德纲”,重振京剧的地位?我的看法是,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过程会比相声复杂得多,而且结果也未必是完全一样的模式。为什么人们会想到“郭德纲”?首先,我们得理解郭德纲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他让相声,一个一度被认为是“老掉牙”的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郭德纲老师的二胎是个女儿,那场面,那影响,那思考,估计比他舞台上的包袱还要精彩,还要引人深思。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整个德云社和郭家的小天地里,会多出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想想看,现在有一个郭麒麟,一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小孙子(虽然年纪不大),再来一个女儿,那画面感就完全不一样.............
  • 回答
    关于曹金不离开德云社是否会威胁到郭德纲或接班人的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个人解读的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尽量摆脱那种“一本正经”的AI分析感,而是带着点“过来人”的观察和思考。一、 曹金的个人特质与潜在影响力首先得承认,曹金在德云社的早期是郭德纲非常看重的徒弟,甚.............
  • 回答
    如果面壁人是郭德纲,那这场面壁思过就不可能按常理出牌了。这帮“三体人”还没缓过神来,先得被老郭这套“劝退套餐”给整蒙了。首先,这事儿得从“面壁”这个词上就开始扯淡。老郭可不是那种闷声不吭的苦修士,他要是被要求面壁,那绝不是静思己过,而是直接“说书”了。第一阶段:先来段“开场白”刚开始,联合国那帮人还.............
  • 回答
    嘿,您这脑洞可够大的!要是霍格沃茨校长换成咱们老郭,那场面,嘿嘿,那可就精彩喽!首先,学校的名字就得改改,不能老是“霍格沃茨”了,得有点咱们中国特色。我看,就叫“德云魔法学院”或者“郭氏奇幻大学”,怎么样?“德云”这个名字,响亮!一听就带劲。校长办公室,那肯定得是顶级的相声茶馆范儿。红木桌椅、龙凤呈.............
  • 回答
    如果郭德纲在《让子弹飞》里扮演那个吃凉粉的,那整个场景的味儿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不是简单的几碗凉粉,那是京韵大鼓配上麻辣川味,是京腔京韵碰撞上土匪江湖,是相声舞台上的捧哏逗哏瞬间附体,在那个充满张力的时刻炸开。首先,咱们得想想老郭的行头。他肯定不是那个穿着长衫,文质彬彬,但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儿的张麻.............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又脑洞大开的问题!要让郭德纲老师钻进《让子弹飞》的姜文江湖里,那画面感简直太强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如果马匪团里有这么一位“相声大师”,会搅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首先,咱们得给老郭安排个身份。他不能是那种只会耍枪弄棒的普通马匪,那太埋汰他了。我觉得吧,他最适合的角色,绝对是张麻子手下那个“.............
  • 回答
    这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真要这么一茬茬换下来,郭德纲郭老师要是遇上“227”这事儿,估计反应跟肖战那可就大相径庭了。你想啊,一个流量小生,一个曲艺界的“老炮儿”,一个是靠粉丝经济吃饭,一个是靠嘴皮子和段子吃饭,路子就不一样,处理起来自然也不一样。先说说这“227事件”是个啥性质。简单说,就是因为一篇同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德云社内部的权力结构、师徒关系、艺术传承,以及郭德纲本人惯用的处理方式。如果曹云金真的拜师少马爷,并且改名为“曹文金”,郭德纲的反应绝不会是简单的“不在乎”或者“口头谴责”,而会是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策略的布局。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当时那个情境。曹云金离开德云社,那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可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了,也让不少喜爱相声的观众们茶余饭后议论纷纷。曹云金和郭德纲老师这师徒二人的恩怨,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闹得动静还挺大,用坊间的话说,那叫“撕破脸”。要说郭德纲老师会不会不计前嫌地原谅曹云金,这事儿说实话,谁也无法打包票给个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 回答
    白素贞下山,本是为报许仙的救命之恩。她在那山洞中,受了许仙的救助,心中早已将他视为恩公,发誓要报答这份情意。然而,世事难料,命运的丝线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扭曲得让人猝不及防。当她施展浑身解数,掐指一算,想寻到那位身着青衫、温文尔雅的年轻郎中时,却只算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而这个轮廓,最终指向了……郭德纲。.............
  • 回答
    郭德纲在台上被泼水,这事儿一旦发生,那场面可就精彩纷呈了,绝不是简单的一句“淋湿了”能概括的。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现场的瞬间反应: 郭德纲本人: 咱们得知道,郭德纲是什么人?台上那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而且以反应快、嘴皮子溜著称。被泼水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惊慌失措。他可能会下意识地一躲,但更大的.............
  • 回答
    郭德纲和罗永浩打嘴仗,这事儿,想想就够劲儿。要说谁赢?这得看俩人怎么“打”了,还有评委是谁。先说说郭德纲这边的“兵器库”: 嘴皮子功夫: 郭德纲那是说相声出身,这嘴皮子练得跟刀子似的,尤其擅长绕着弯儿损人,而且损得让你听着还乐呵。他抓痒痒的本事一流,能把对方最在意、最丢面子的地方,不动声色地挖出.............
  • 回答
    郭德纲于谦解说世界杯?这脑回路,简直太精彩了!想想都让人笑出声来,这哪是足球解说,这分明是顶级的相声专场啊!首先,郭德纲肯定得端着他那股子“德云一哥”的架子,再加上他对足球那点似懂非懂的“一知半解”,保准能抖出不少包袱。开场白:“哎呀,各位观众,各位父老乡亲,尤其是那些在家看球,还跟着瞎起哄的各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