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找欧洲古典油画,画面是一位身穿红袍的老人搀扶着一位上身赤裸的年轻男子,男子抱拳低头,这幅名画叫什么?

回答
您描述的这幅场景,最有可能指向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提香(Titian)的著名作品《神圣的爱与世俗的爱》(The Profane and Divine Love)。

这幅画的画面构图非常经典,也充满了象征意义,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关于画面:

人物: 画面中的核心人物是两位,一位是身穿华丽红袍的老年男子,他看起来是一位地位尊贵、饱经风霜的长者。他身旁站着的是一位年轻男子,这名年轻男子上身赤裸,身体线条优美,充满青春活力。
姿态: 您提到的“老人搀扶着年轻男子”的细节,在《神圣的爱与世俗的爱》中,老年男子确实是以一种引导、扶持的姿态出现在年轻男子身旁的。至于“男子抱拳低头”,这个具体动作在提香的原画中并不完全如此。通常,赤裸的年轻男子侧身而立,一手扶着一个石棺,另一只手放在石棺的边缘,低着头,姿态显得沉思或略带忧伤。他并非“抱拳”,但低头沉思的姿态确实有其内涵。
背景: 画面背景中有一个古老的石棺,石棺上装饰着浮雕,是故事叙述的重要载体。石棺的下方可能有一个兔子(通常象征生育或情欲)。更远处,背景描绘的是一片宁静的乡村景色,有房屋、树木,天空也显得宁和。
色彩: 提香以其对色彩的精湛运用而闻名。这幅画的红色非常醒目,尤其是老年男子身上那件饱满、华丽的红色长袍,在整个画面中占据了重要的视觉中心,也象征着某种强烈的力量或情感。

关于画作的象征意义(这是这幅画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神圣的爱与世俗的爱》是一幅充满了寓意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探讨了人类情感的两极:神圣的爱(Divine Love)和世俗的爱(Profane Love)。

老年男子(身穿红袍): 通常被解读为“世俗的爱”的象征。他衣着华丽,带着经验和诱惑,可能代表着肉体的情欲、物质的享受,以及凡俗世界的羁绊。他的姿态,如同在引导着什么。
年轻男子(赤裸): 这位赤裸的年轻男子,被普遍认为是“未被驯服的灵魂”或“追求更高境界的理性”。他的赤裸,象征着纯洁、坦诚,也可能暗示着一种原始的、未被社会规则束缚的本真状态。他低头沉思,似乎在面对着某种抉择或思考。
石棺: 石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它可能代表着死亡,但更常见的是被解读为婚姻的承诺,或是某种束缚。年轻男子将手放在石棺上,暗示着他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在这世俗与神圣之间做出选择。
兔子: 石棺下的兔子,往往与生育、繁殖以及情欲相关联。它进一步强化了“世俗的爱”的属性。
远处的风景: 宁静的乡村景色,与近处的石棺和人物形成了对比,可能象征着生活的平静与和谐,也可能是年轻男子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头上的油灯(在另一版本中): 有些解读认为,画面中还有一个细节:头戴白色衣物、端着油灯的维纳斯(Venus),她通常被视为“神圣的爱”的象征。她的油灯,可能代表着启示、理性之光,或是精神的指引。不过,您描述的场景可能没有特别强调这个细节,但我认为提及这一点对于理解这幅画是重要的。

提香的风格:

提香是威尼斯画派的巨匠,他的画作以奔放的色彩、富有表现力的笔触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洞察而著称。《神圣的爱与世俗的爱》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造诣。色彩的运用极其细腻,光影的处理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张力的氛围。人物的肌肤质感、衣物的褶皱都描绘得逼真而富有生命力。

总结:

您所描绘的画面,那位身穿红袍的老人(或长者)与一位上身赤裸、低头沉思的年轻男子,以及可能存在的石棺等元素,都与提香的《神圣的爱与世俗的爱》高度吻合。这幅画通过人物的姿态、象征物和色彩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哲学层面的思考,是西方艺术史上探讨人类情感和精神追求的经典之作。

如果您在其他地方看到类似的描述,或者画面的细节稍有不同,也请告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基于您目前的描述,提香的这幅作品是最符合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题主描述,下面这幅画应该十分接近[1]

基本符合题主描述(脑补小子抬头前一定低过头),还附带其他内容的画还有很多,例如:

这里的几件美术作品都叫《浪子回头》(英文: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法文:Le retour de l'enfant prodigue),不过均不及冬宫博物馆伦勃朗那幅画有名。另外,浪子的那双手并非中文意义中的「抱拳」,而多半是十指交叉收于胸前(独自)或头前(面对尊长)表示忏悔的意思。当然,也有另外的表达悔过的方式,比如合掌胸前、单手拭泪、彼此拥抱、互执双手等等,相关作品都不难在网上找到。

西方这个故事一般依据《路加福音》十五章[2]十一~三十二节的描述(和合本):

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所以有时候这个回家的场面很庞大,远不止一父二子;不同国家民族对人物服装和身体裸露形式也有重大区别。例如这样的城市浪子:

还有重点表达杀鸡宰牛其乐融融场面的乡村浪子回来:

爷俩成背景了,小儿子也不用裸露上身。

参考

  1. ^ 本回答图示四幅油画的具体材质、尺寸和原画框样式请自行搜索。
  2. ^ 本章的主旨在前面十节已反复说过三遍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