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临高启明》自入广州以来的小说情节?

回答
《临高启明》自入广州以来,可以说是一段跌宕起伏、充满挑战与转折的旅程,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整个故事的基调和发展方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果让我来评价这段情节,我会说它既有对历史洪流的精准把握,也有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描摹,更有对现实困境的直面与突破。

重返大陆的阵痛与适应:

从海南岛出发,踏上广州的土地,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跃升。穿越的几百年时空已经让临高政权和广州的社会结构、技术水平、人文习俗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差别。初入广州,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格格不入”。虽然临高集团在科技和组织能力上远超同时期,但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明朝社会,他们依旧是小众,是异类。

这段情节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回避临高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认知与信息的鸿沟: 穿越者们虽然带着现代知识,但他们对明代真实的社会运作、官僚体系、民间心态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史料和推测。一旦进入真实的社会,这种认知上的偏差立刻显现出来。比如,如何理解和应对士绅阶层的盘根错节,如何与各级官员周旋,如何争取民心,这些都需要他们从头学习、摸索。
技术与生产的限制: 尽管临高拥有先进的工业基础,但要将这些工业移植到明代环境,并使其能够持续运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原材料的获取、供应链的建立、工人的培训、技术的传承,都充满了未知数。比如,早期化工产品在广州市场的反应,以及如何与本地商人建立互信的合作模式,都是需要一步步啃下的硬骨头。
文化与观念的冲突: 穿越者们的思想观念与明代社会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他们的平等、法治、科学等理念,在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如何巧妙地将这些新思想渗透进去,同时又不引起剧烈反弹,是他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例如,在推广新式教育和医疗时,如何处理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如何安抚那些感觉利益受到威胁的人群,都展现了这种文化的张力。

从“草台班子”到“一方势力”的转变:

广州的经历,不仅仅是适应,更是临高政权从一个区域性的武装团体,向真正意义上的“一方势力”转变的关键时期。

战略上的深耕细作: 临高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战斗,而是开始主动谋划如何在广东站稳脚跟,并将其作为向全国扩张的跳板。这包括了对经济命脉的渗透(例如对海外贸易的控制),对军事力量的建设(例如建立正规军和海军),以及对社会组织的改造(例如推广土地改革和法律体系)。
政治上的博弈与妥协: 面对强大的明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临高不可能永远处于对抗状态。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在政治夹缝中生存,甚至利用矛盾来壮大自己。这段情节里,穿越者们与广东巡抚、总督等官员的周旋,以及与本地士绅、商人的利益博弈,都显得尤为真实和复杂。有时是阳谋,有时是阴谋,有时是合作,有时是拉拢,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精妙。
社会层面的渗透与改造: 临高集团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改变明朝的社会面貌。在广州,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社会改造。例如,推广现代教育体系,吸引和培养本土人才;建立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改善民生;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这些举措虽然初期可能遭遇阻力,但长远来看,是他们赢得民心、巩固统治的基础。

人物塑造的深化与挑战:

伴随着情节的推进,穿越者们自身的人物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

理想主义的碰撞与现实的磨砺: 最初的那批穿越者,很多怀揣着改变中国、实现理想的宏愿。但在广州的复杂环境中,他们的理想不可避免地要与现实的利益、权谋、人性的弱点发生碰撞。有人坚持初心,有人被同化,有人在矛盾中挣扎,这些都让人物更加立体和真实。比如,张延龄在处理政治事务时所展现出的权衡与妥协,与他早期在海南岛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张力,但却更显其政治家的成熟。
集体智慧与个体能力的展现: 临高集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集体智慧和分工合作。在广州,这种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各部门、各专业的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共同推动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某些关键人物的个人能力和判断,化解了危机,抓住了机遇,例如马千户在军事上的策划,陈洛在经济上的布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性的复杂性与道德的困境: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穿越者们有时也不得不面对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为了实现更大的“善”,是否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为了巩固政权,是否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问题在广州的复杂环境中被放大,也让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和具有深度。比如,在处理某些引发争议的社会政策时,总会有穿越者对此产生质疑和反思。

总结而言,《临高启明》入广州以来的情节,是其从一个带有奇幻色彩的“穿越”故事,逐渐走向一个宏大、真实、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史诗的关键阶段。它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也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描绘了现代文明在传统社会中落地生根的艰难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段情节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让读者看到了穿越者们的努力、智慧、挣扎与成长,也让我们对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改变历史”的故事,更是在探索“如何改变历史”这个永恒的命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题主邀

临高从创作之日起,就注定不是方便面那样的麻辣爽文。那些科技进步导致的军事碾压,不过是餐前小点;任何描写手法和构建方式的选择,不过是餐桌点缀;宏大的新社会建设才是它的招牌硬菜。

它是繁琐枯燥的,它是激情浪漫的;它是残酷无情的,它是关怀备至的;它是勾心斗角的,它是光荣伟大的。这种对社会建设、改造的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的描写,正是临高的精华所在。这段时期的更新,没有着重军事对抗,元老院进行的都是关系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但就是这种家长里短的作为,使读者能够看到在过去落后的生产力下,所谓繁华都市,不过是封建皇宫墙外垃圾堆上刚倒下去的,尚带鲜味的残渣。

在元老院暴风骤雨的清扫下,这片土地将一扫沉疴,浴火重生,和旧时代永远决裂!一个新时代就要来临!听!它雷霆般的脚步声已经到达江南,在它雄浑响亮的敲门声震撼下,古老陈旧的广州城正在瑟瑟发抖!无论这颤抖是因恐惧还是兴奋,广州的污泥浊垢都将在这颤抖中掉进历史的垃圾堆。

攻略广东,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澳宋人民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元老院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所有元老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大图书馆这个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澳宋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伪明和解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伪明要好得多。


文……啊不,王主席(不在)万寿无疆,马总理

@马前卒

身体健康,萧主任(没来)满面红光,天使长

@文德嗣

哈利路亚!

相关回答

如何评价《临高启明》这本书? - 马前卒的回答 特别白的《大明武夫》和其他书怎么样?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吗? - 网络小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