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动物会觉得自己是毛茸茸的吗?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动物意识的理解边界。我们人类作为有高度自我认知能力的生物,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特征,比如“我毛茸茸的”或者“我高高的”。但小动物们,尤其是那些没有复杂语言能力的,它们会以我们理解的方式来“知道”自己是毛茸茸的吗?

我个人觉得,与其说它们觉得自己是“毛茸茸的”,不如说它们对“毛茸茸”这个触感和它所带来的感知有着非常深刻的、本能的体验。

想象一下,一只小猫,刚出生的时候,全身覆盖着细软的绒毛。当它动弹的时候,这些绒毛会随着它的动作而轻微摇晃,拂过它的皮肤。它可能会用舌头去舔舐这些毛发,感受到那种细密、柔软的触感。这是一种包裹感,一种温暖,也是它身体的一部分。这种触感是如此的普遍和持续,以至于它可能不会将其与“自己”分离开来,就像我们不会觉得自己的手臂是“独立于我”的。

对于小动物来说,身体的感受往往是直接且实时的。它们能够感觉到冷,于是会寻找温暖的地方,或者蜷缩起来。它们能够感觉到饥饿,于是会去寻找食物。而“毛茸茸”带来的温暖、柔软、以及在活动时带来的轻微摩擦感,这些都是它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感官信息。

也许它们不会像我们一样,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我是毛茸茸的”这样的句子或概念。但是,当它们感受到寒冷时,它们知道用毛发来保暖;当它们在草地上打滚时,它们知道毛发能够提供缓冲;当它们互相依偎取暖时,它们也能感受到彼此毛茸茸的温暖。

这种“知道”更像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和对环境的适应。就像一只小兔子,它的耳朵很长,它可以听到细微的声音。它不会去思考“我的耳朵很长”,但它会利用长耳朵来侦测危险,这就是一种对身体特征的“应用”。同理,小动物感受到毛茸茸的触感,它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毛发来适应环境,比如保暖、伪装、或者在打斗中保护皮肤。

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行为中推测:

舔毛行为: 许多小动物,比如猫狗,会花大量时间舔舐自己的毛发。这不仅是为了清洁,也是一种梳理和“感受”自己身体的方式。它们通过舔舐来感受毛发的质地、是否有打结,甚至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身体建立连接。
依偎和拥抱: 很多幼小的动物,在感到寒冷或需要安全感时,会依偎在母亲身边,或者和同伴挤在一起。它们会感受到彼此毛茸茸的温暖和柔软,这种舒适感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它们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
对不同触感的反应: 如果你用光滑的毛巾去擦拭一只小猫,它可能会感到不适,但如果用柔软的刷子去梳理它,它可能会发出呼噜声,表现出享受。这说明它们对不同的触感是有偏好的,而“毛茸茸”的触感很可能就是它们最熟悉、最舒适的一种。

所以,与其说小动物觉得自己是“毛茸茸的”,我更倾向于认为它们 深深地体验着“毛茸茸”带来的各种感觉,并且这些感觉是它们身体存在感和与世界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体验是如此的融入它们的生命,以至于不需要一个独立的、抽象的概念来定义。它们不是在“思考”自己是否毛茸茸,它们只是在“感受”和“存在”着毛茸茸。

就像我们不会思考自己是否“有血有肉”,因为这已经是我们生命最基本的状态。对小动物而言,“毛茸茸”很可能也是它们生命最基本、最自然的状态,一种由内而外、融入每一个动作和感受的“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会,但不是毛“茸茸”,而是“毛很多”。

任何动物,只要长毛的,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感受到自己毛的状态。体表温度就是其中一个很直观的指标。因为动物皮毛的一大作用就是保暖御寒。最典型的要数绵羊(羊毛)、貂(貂皮)这种。家养宠物例如猫和狗的毛一定程度上也有这种功能。这就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长毛狗在夏天吐舌头哈气更厉害。也就是为什么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比如北极熊)很多都有厚厚的皮毛,以及冷血动物体表没有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动物的毛剪短,它最直观的感觉应该是:“哎?怎么突然冷/凉快了?“

反过来,动物,尤其是家养宠物如喵星人和汪星人,是知道自己有的毛的长短的,也自然能感受到自己是不是“毛茸茸”。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小动物对于自己“毛很多”这个事实,会觉得是“毛茸茸”吗?

我的观点是:不会,但会很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是“毛很多”

网友拍过视频里,狗狗剪了毛后往往气鼓鼓的,这不是因为它们觉得自己不再“毛茸茸”了,而是因为它们认为自己“不帅/不漂亮”了。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不帅/不漂亮”了。

当我们说“你看那小家伙,毛茸茸的!”的时候,往往的涵义是:“你看它好可爱呀!”

然而,不同于我们对猫猫狗狗的认知,小动物们是不会有“可爱”这种概念的,从它们的视角来看,对同类或者其他宠物的印象往往是“好看/不好看”、“威胁性大/小”这种。剪毛的行为损害了它们的外形,让它们变得“不好看”了,或者削弱了它们的攻击性,让它们相当于赤身裸体地暴露在环境中。当然会引起小动物的不满。

为什么小动物也这么“看脸”呢?因为自然界中,没什么人来人为给它们修毛,动物暴露在外的毛发状态直接反映了它们的健康程度。如果因为毛短而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个体,主要会有两种后果:1)在求偶竞争中落败 2)被捕食者当做“老弱病残”而盯上。

所以说你给家里的小动物剪了毛,就相当于给它“毁了容”,它不跟你急眼才怪~

也正是这样,小动物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毛茸茸”(人类意义上)的个体的时候,它们内心的第一反应不是:“哇,毛茸茸的好可爱!!!”而应该是:“哇,他好健康,好漂亮!”

再说一遍,小动物是不具备“可爱”或者“毛茸茸”这一概念的。

有人可能会说:不会啊,你看我家狗狗,它会“谢谢”/打滚/瞪大眼睛等这些明显是卖萌动作,怎么会不知道它自己很“可爱”呢?!

但是,事实上,小动物做出卖萌动作的根本原因是:1)它知道这样可以取悦你 2)你和它长期互动形成的条件反射

举个例子:小狗对你一歪头作疑惑状,你觉得它好可爱,上去摸了摸它,或者给它点吃的。于是在它的心中逐渐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等式:歪头杀=主人貌似很高兴的样子=给我吃的。所以你看,在这样一个等式下,对于你是“可爱”的行为,在动物那里,他并不觉得这样“可爱”,而只是一种天然的表达。

絮絮叨叨这么多,让我们回归主题。

总结起来就是:

小动物能通过自己直接的感受知道自己长着长长的毛,但他们并不能因此作出“我是毛茸茸的”这种判断。它们更可能想得是“我有长长的毛”或者“主人喜欢摸我的长毛,摸我他会很开心”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因为小动物不存在“可爱”这一概念,通常我们人类眼里的“可爱”一般只是一系列条件反射(或习惯),而对动物来说只是最纯真的表达。

user avatar

动物版知乎:

问:铲屎官会觉得自己是光溜溜的吗?

答:应该知道吧,铲屎官们可能会因为没有毛而感到自卑和寒冷,所以每天换着不同的皮穿想和我们一样好看且御寒。铲屎官如此可怜,光大同胞们多让他们摸一摸吧,但是注意不能让摸太久,不然就不珍惜我们了。

问:铲屎官每天早出晚归在干什么?

答:不知道呢,没有打猎,带不回来老鼠和鸟,像个废物一样。但是每次看到他们回来很累的样子就很心疼,一天没有见面也非常想念,所以每次一开门就会飞奔到铲屎官的身边蹭蹭,用自己的气味掩盖掉他满身的乌烟瘴气,帮助他恢复能量,好让他元气满满的铲屎!

问:铲屎官为什么不会舔自己做清洁?

答:铲屎官坚硬的身体不允许他们像我们一样靠舔自己做清洁,我的铲屎官头连膝盖都碰不到,搓背还要找人帮忙。不仅不清洁,他们还没有气味的意识,不会在意自己的味道,每次他从外面回来带来的味道都让我非常窒息,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自己的味道染到他们身上,蹭他,舔他就完事了!

问:铲屎官为什么总是站在水里?不怕淹死吗?

答:冲完水好像没那么难闻了,似乎是在给自己做清洁?不知道,很担心铲屎官的安危,所以他去冲水的时候我会在门口等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问:铲屎官为什么每天抱着一个会发出噪音的方块而不陪我玩?

答:铲屎官被下蛊了!那个方块会发光,会发出声音,还会让铲屎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铲屎官的手不停的敲击方块,方块居然不会死!方块把铲屎官的注意力都吸引走了,太可怕了!所以我会把方块从桌子上推下去,还会去咬,好不容易弄死了一个,以为事情结束了,没想到铲屎官又搞回来一个!没救了,铲屎的自求多福吧,我可以自己玩,我很好。

−−−−−−−−分割线−−−−−−−−

或许小动物的视角里不觉得自己毛茸茸,也不觉得自己是人类养的,可能也会自我为中心的觉得人类才是奇行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动物的生命短暂,出现在其生命中的人类占据了它们的一生,对于它们而言,我们是无比重要的,所以,铲屎官们要多多陪伴自己的小动物哦~

−−−−−−−−分割线−−−−−−−−

谢谢大家的喜欢,随手答的竟然收获那么多赞。灵感来了又写了两个动物版知乎~请查收~


−−−−−−−−分割线−−−−−−−−

自己收集了一些猫咪图像做壁纸,诚邀各位铲屎官来捧场。

−−−−−−−−分割线−−−−−−−−

再来一个类似的回答



Cr@香香软软的小泡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