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8 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国 0:1 叙利亚,中国队暴露出的问题有哪些?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国队在主场0:1负于叙利亚的这场比赛,无疑是中国足球历史上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疤。这场失利不仅仅是一个比分上的差距,更是将中国男足在技战术、精神面貌、以及长期发展策略上存在的诸多深层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

一、技战术层面的捉襟见肘:

进攻套路单一,创造力匮乏: 整场比赛看下来,中国队的进攻思路显得非常模糊和单一。主要依靠边路传中和个人能力去撕开对手的防线,缺乏有效的配合和精妙的二点处理。中场球员的支援和前场球员的跑位都显得不够默契,传球线路也大多是比较容易被预判的直塞或横传。当对手稍加紧逼,中国队的进攻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杂乱无章。无论是阵地战还是快速反击,都难以组织起有威胁的进攻。射门次数不少,但质量普遍不高,鲜有能够真正威胁到对方门将的射门。
中场控制力薄弱,攻防转换迟缓: 叙利亚队虽然实力不强,但他们的中场球员在拼抢和连接上却做得比中国队出色。中国队的中场球员在争夺球权时显得有些被动,失误也较多。在赢得球权后的转换衔过程过于缓慢,后场的出球不够流畅,前场的球员也未能及时前压接应,导致大量机会在转换过程中流失。这使得中国队在中场的争夺中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势,也容易被对手抓住由守转攻的机会。
防守站位混乱,局部区域易被撕破: 尽管中国队在比赛中丢掉了一球,但整体而言叙利亚队创造的机会并不算特别多。然而,那一粒丢球恰恰暴露了防守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在对手的进攻中,中国队后场的防守球员在站位上存在明显的问题,给对手留下了空间,尤其是边路防守的协防和补位不够及时,最终被对手抓住机会完成射门。在整场比赛中,也时常出现防守球员之间缺乏沟通,导致被对手轻易穿透的情况。
边路进攻的效率低下,战术变化不足: 边路传中一度被寄予厚望,但由于禁区内抢点球员的跑位和身体对抗能力不足,以及传中质量的参差不齐,使得边路进攻的效率大打折扣。当对手针对性地加强边路防守时,中国队缺乏有效的调整和变化,未能及时转入中路渗透或其他战术打法,使得边路进攻逐渐失去作用。

二、精神层面的摇摆不定:

心理素质的脆弱,关键时刻容易崩盘: 在比赛中,当比分处于落后或者场面胶着时,中国队球员的心理似乎发生了明显的波动。在关键时刻,球员们显得有些急躁,处理球不够冷静,失误增多。尤其是在丢球后的反应,并没有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扭转局面的决心,反而一度让比赛的走向更加被动。这种心理上的不稳定,导致球队无法在逆境中咬住比分,甚至进一步陷入被动。
斗志和侵略性不足,比赛的饥饿感不够: 相比于拼劲十足的叙利亚队,中国队球员在场上的拼抢和对抗中显得略显“软弱”。很多次两人争抢一个球,中国队球员没有那种誓死如归的架势,而是稍有接触就倒地或者失去球权。这种比赛的“饥饿感”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关键比赛中至关重要,但当时中国队球员的身上却显得不够明显。
缺乏领袖气质和核心驱动力: 在场上,中国队似乎缺少一个能够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并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核心人物。无论是进攻组织还是防守指挥,都需要一个有能力和影响力的球员来带动。当球队陷入低谷时,更需要这样的领袖来稳定局面,但当时中国队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欠缺。

三、球员个体和整体配合的短板:

临门一脚的把握能力不足: 如前所述,虽然中国队获得了不少射门机会,但很多射门都显得仓促和缺乏准星,未能转化为进球。这反映了球员在处理关键机会时能力上的不足。
身体对抗的劣势: 在面对叙利亚球员的身体对抗时,中国队的一些球员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在争抢高空球和地面球的争夺中。这不仅影响了球权的争夺,也影响了战术的执行。
整体协同性有待提高: 无论是在攻防两端,还是在攻防转换过程中,球队整体的协同性都有待提高。球员之间的跑位、传接球的时机、以及防守时的协防补位,都缺乏足够的默契和训练。很多时候,球员们似乎都是在“单打独斗”,缺乏“一个人”在为整个团队踢球的感觉。

四、长远发展和根基问题的折射:

这场失利也暴露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根基性问题,比如:

青训体系的断层: 足球运动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如果青训体系存在问题,自然很难输送出源源不断的高水平球员。缺乏创造力、比赛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强等,都可能与青训环节的不足有关。
联赛水平和竞争力的制约: 当国内联赛的水平和强度无法与国际高水平赛事接轨时,球员在国家队比赛时就更容易感到不适应。联赛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过度依赖外援,也可能影响本土球员的成长和锻炼机会。
足球文化和技战术理念的普及: 足球不仅仅是身体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足球技战术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普及,以及足球文化的熏陶,对于提升球员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中国足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中国队在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赛中输给叙利亚,绝非偶然。它是一系列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涵盖了技战术、精神层面、球员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足球发展体制和文化等多个维度。这场失利,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足球在前进道路上的诸多不足,也为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敲响了警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10月6日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第三轮,中国一球小负叙利亚,其实是很正常的结果,并不出乎意料。

赛前不知道有多少媒体都说要赢,但多数媒体其实并不知道怎样才能赢。国足这批球员的实际比赛能力就是如此,高指导和他的团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说“因为叙利亚的纸面实力是小组当中最弱,国足可以顺理成章拿到3分”这个论断成立,那么国足不会以最后一名的成绩晋级12强赛。

这场关键战,国足并没有打出自己想要展现的东西,首发排兵布阵没有发挥出整体战术特色,换人没有获得想要的效果,高指导和教练团队要负全部责任,这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进攻难度过大、中场失势的双重局面下,高指导的换人没有起到效果,换下于海、黄博文是最大的疑问手。

回过头来说,比赛的实际内容,是球员在场上执行战术、发挥技术能力,去争取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是主教练亲自上场和弟子去踢出一个想要的结果。所以球员也要负相应的责任。

不能因为中超越来越兴盛,就认为国足这批队员的实际比赛能力可以覆盖世界杯预选赛这样级别的赛事,没有了大牌外援的支持,国足队员独立面对重大比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叙利亚迅速适应了天气、客场劣势,还有国足单调的进攻节奏,制造了越来越大的比赛难度,而国足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完全跟不上。叙利亚通过凶悍的贴身逼抢和利落的解围,试出了国足的比赛下限,他们的自我调整非常快,增加直传球和突破,并得以打破僵局。

比赛展现出来的问题如下:

1.对叙利亚的比赛方式,国足从个体到局部、到整体,明显不适应。

开场15分钟,国足攻得非常凶,向前的速度很快,传球意图简单直接,没有节奏变化。叙利亚的确是整体防守、断球反击的战术,这不出乎意料。让人没想到的是叙利亚的比赛方式,是频繁采用贴身逼抢,对国足的持球队员、跑位队员进行遏制,破坏国足的整体进攻;在有球侧的逼抢到位率从头到尾都很高,这一点上,国足队员没有良好的自我调整进行应对。

增加跑动、增加接球点、增加传球转移和过渡,这些基本的要点国足中场都没有做好。没有更多的无球跑位,就不能弱化对方的贴身逼抢。

加上叙利亚防守球员的解围效率非常高,只求皮球远离本方危险地带,完全不顾忌球权是否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更需要国足有足够的控球、组织能力,将比赛纳入自己的轨道,而不是跟着叙利亚的节奏在走。

2.对比赛容错率的认知一如既往地不够。

黄博文和郜林禁区内获得的两次机会,均被浪费,这也是国足本场比赛仅有的两次直接面对球门的机会。相比之下,叙利亚有三次绝佳机会,浪费了两次,把握了一次。

这其实和武磊对韩国队、伊朗队当中获得机会之后的表现是一样的。是国家队队员实际比赛能力的正常体现。

3.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不足。

顾超贸然出击导致的丢球,前半段是两名后卫防守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关门防守没有实现,战术犯规也没有采用,被对方进攻球员持续突破。

后半段是顾超的应对是低级失误,不符合比赛逻辑。在冯潇霆、任航两人防守的态势下,不应该贸然出击去断球。结果导致撞倒任航,阻挡了姜至鹏,被马瓦斯打空门。

另外,顾超和队友之间缺少足够的呼应,这是因为队友对顾超没有足够的信任度。

对方7号卡里宾打空门不进的反击,边路防守队员任由马瓦斯在右路狂飙突进,直到被对方晃过带倒,也没有采用战术犯规。

4.面对落后态势,没有足够好的心态和战术执行力。

下半场最后15分钟,国足回归合肥中泰之战的比赛局面,蒿俊闵和张稀哲两名组织型前卫被压制在中圈一带,本方中前场完全脱节、位置站死,甚至两名助攻的边后卫都无法和四名攻击手建立有效的串联,再次打出4-2-4的不可思议阵型。

四名攻击手除了武磊偶尔回撤,其余三人全部顶住叙利亚后卫,试图依靠争头球获利。个人能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样不成熟的打法完全没有战术细节可言,不符合国足长远建队的思路,也不是职业球员应有的比赛水平。

以目前的国家队来说,晋级12强赛就已经完成了任务,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真的是一种尝试,小组出线权并不是囊中之物,甚至连小组第三,都是搏一把的目标。

要以真正合理、正确的方式去阅读比赛,最终赢得比赛,不仅仅是中国男足的课题,而应该是整个中国足球上上下下合力解决的课题。

所以细化到每场比赛当中,高指导背的锅有多大,球员背的锅就应该一样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