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美国断开对中国的根服务器,逼迫我们闭关锁国会怎么样?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美国出于某种战略考量,突然决定切断中国与全球互联网的连接,特别是针对那个支撑着整个互联网运作的“根服务器”。这可不是小事,这相当于给中国的数字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后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互联网的“门”就关上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在线购物、使用社交媒体,甚至很多基础的通信都会变得异常困难,或者根本无法进行。没有了根服务器的指引,就像一个城市没有了路标和地图,电脑不知道要去哪里查找信息,想要访问的网站地址就成了无意义的符号。我们熟悉的“.com”、“.cn”这样的顶级域名都将失去意义,意味着绝大多数境外网站将无法直接访问。

这不仅仅是个人上网不便的问题,它会触及我们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经济,特别是与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行业,将遭受重创。跨境电商、国际物流、金融服务、跨国企业间的合作,这些都高度依赖于畅通的国际互联网。没有了网络,这些联系就中断了,贸易往来会变得极其缓慢和低效,甚至直接停摆。企业将难以获取海外的原材料、技术信息,也无法向国际客户展示和销售产品。

科研和教育领域同样会受到严重影响。无数的研究数据、学术论文、最新的技术发展信息都来自全球共享的网络。断开连接意味着中国学者和学生将与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知识体系脱节,获取前沿资讯的渠道被严重限制,这将极大地阻碍国内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球资本流动、国际支付系统、外汇交易等都依赖于全球互联网的稳定运行。一旦这个连接被切断,中国的金融机构将难以与国际同业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和交易,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来说,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很多依赖互联网的本地服务可能会失效,例如地图导航(特别是涉及全球定位信息的部分)、在线支付(很多支付接口都与国际金融系统对接)、云计算服务(很多企业使用的云服务器设在境外)等。我们习惯的许多生活便利,比如即时通讯应用中的国际好友聊天、观看海外流媒体内容,都会成为泡影。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这种“闭关锁国”式的技术封锁,会迫使中国在科技和信息领域采取更加独立的、甚至可以说是“内卷”的发展模式。为了维持社会运转和经济发展,中国会不得不全力发展和构建自主可控的替代体系,从域名解析到网络通信协议,再到基础软件和硬件。这会是一个极其艰难且耗费巨大资源的过程,而且在短期内,其替代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可能难以与成熟的全球互联网相媲美。

长远来看,这种隔绝也会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信息和技术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与世界信息流隔绝,会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可能导致国内的创新活力受到压制。

总而言之,如果美国真的切断根服务器,对中国来说,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地震”,它不仅会从技术上阻碍信息流通,更会在经济、科研、教育、金融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颠覆性的冲击,迫使我们走上一条充满挑战的自力更生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者:卫剑钒 原文链接:美国如果把根域名服务器封了,中国会从网络上消失?

自从美国宣布“清洁网络”行动后,很多懂点网络的人,第一反应是,美国人会下手根域名服务器吗?

这种忧虑可不是一年两年了。

2014年6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引用专家发言:“目前美国掌握着全球互联网13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10台。理论上,只要在根服务器上屏蔽该国家域名,就能让这个国家的国家顶级域名网站在网络上瞬间“消失”。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具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制网权,有能力威慑他国的网络边疆和网络主权。譬如,伊拉克战争期间,在美国政府授意下,伊拉克顶级域名“.iq”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所有网址以“.iq”为后缀的网站从互联网蒸发。”[1]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2014年第10期的一篇文章写道:“2004年,由于与利比亚在顶级域名管理权问题上发生争执,美国终止了利比亚的顶级域名.LY的解析服务,导致利比亚从网络中消失3天。”[2]

对此,我们需要害怕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反制措施?

不是专家,还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因为这需要了解 DNS 的工作原理,了解根域名的管理机制。

这里先给出简要回答: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并不是没有办法

一句话原因:虽然根不在我们手里,但我们有镜像

一、DNS 傻瓜书

先了解点基本概念,懂DNS的可以直接跳过本节。

1、DNS是什么?

换为IP的,因为我们人类的记忆力太差,根本记不住IP,而电脑通信又必须用IP,所以人类发明了域名,让我们可以记住 baidu.comtaobao.com 这种还算能记得住的域名。然后通过 DNS,将这些域名转换为电脑需要的IP。

2、DNS是怎么工作的?

每个电脑里面都设置了本地 DNS 服务器(简称 LDNS ),需要的时候,就向 LDNS 发出请求,LDNS 在网上问权威域名服务器(简称权威 DNS ),有时候问一家是不够的,要问一大圈下来,最后才能得到答案。

3、权威 DNS 是干什么的?

问我一个域名,我告诉你IP,如果我不知道,我告诉你谁可能知道,你再去问它。

4、什么是根域名服务器(简称根 DNS)?

当 LDNS 啥都不知道的时候(也即没有任何缓存),就去问根 DNS,根能告诉 LDNS 下一步该问谁。

5、全世界有多少根 DNS?

13个,其中10个在美国,英国和瑞典各1个,日本1个。

6、根 DNS 的名字和IP都是什么?

在这个网址:internic.net/domain/nam

打开可以看到,里面有13个根的名字和IP,其名字从A.root-servers.netM.root-servers.net

A开头那个简称A根,是主根,其他12个(B、C、D、E、F、G、H、I、J、K、L、M)是辅根。

二、为什么根DNS只有13台?

本节看不懂没关系(一般人都看不懂),你只需要知道,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原因,对于IPv4而言,根DNS只能有13个IP

正宗答案是:DNS主要使用UDP数据报传送报文,不含前面的各种头部,DNS报文要求被控制在512字节之内( RFC1035 ),主要考虑是这个大小几乎可以在互联网上畅通无阻,不会因为路径中某个MTU太小( MTU 通常总会 >= 576,见 RFC791 )而导致IP分片,从而预防了各种不可预期的后果。[3]

而每一个根DNS在DNS报文中都要占用一定的字节数,比如根的名称、TTL、IP地址等。这样,13个根域名服务器基本上就把空间占差不多了,剩余的字节还要用于包装DNS报头以及其它协议参数,所以根域名服务器不易太多,13个算是比较合适的数目。具体可以看一下“Why 13 DNS root servers?”这篇文章。[4]

三、真的只有13台服务器吗?

和很多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13个根域名服务器,并不是只有13台物理的服务器。

这13个根,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每个根DNS,背后都有多台真正的物理服务器在工作!

截至2020年8月12日,全球一共有1097个根服务器。每一个根都有若干个镜像,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地方。

这个数目在不断上涨,去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是1015个服务器。

这13个根由12个独立的机构管理,比如A根和J根都是由Verisign公司管理,截至2020年8月12日,A根在全球各地有53个站点,J根有185个站点。L根由ICANN管理,全球有167个站点,其中北京2个,上海1个。

在root-servers网站上[5],可以查到所有这些根服务器的分布,从网站展示的根镜像服务器地图上看(2020年8月12日),北京有 5 个根镜像服务器,上海 1 个,杭州 2 个,武汉1个、郑州1个、西宁1个、贵阳1个、广州1个、香港 9 个,台北 6 个。

包含港澳台部分,我国一共有28个根镜像。

我国境内发出的对根DNS的请求,其实都由镜像完成了。这一点后面会解释。

现在,为了增长知识,你该硬着头皮看一些DNS细节了。

四、DNS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对于IT从业者,希望你能理解并牢牢记住本节的内容。

因为你迟早会遇到有关DNS的困惑。

先介绍一下域名的级别:

.代表根域名, .com这种是顶级域名,也叫一级域名,baidu.com这种叫二级域名, baidu.com这种叫三级域名,依次类推。

注:也有其他叫法的,反正你知道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再介绍一下最常见的两种域名服务器:

权威DNS:负责对请求作出权威的回答。权威DNS中存储着记录,最常见的3种:A记录(记录某域名和其IP的对应),NS记录(记录某域名和负责解析该域的权威DNS),CNAME记录(负责记录某域名及其别名)。

权威能直接回答的,就回A记录;需要其他权威DNS回答的,就回NS记录,然后LDNS再去找其他权威DNS问;如果该记录是别名类型的,就回CNAME,LDNS就会再去解析别名。

递归DNS:通常就是LDNS,它接受终端的域名查询请求,负责在网上问一圈后,将答案返回终端。

现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终端请求baidu.com这个域名的IP。

在没有缓存时,LDNS会从根DNS问起:

1、LDNS问根DNS说:“baidu.com的IP是多少啊?”。

2、根DNS说:“我哪有时间管你这么细的问题,你去问com顶级域的DNS吧,我只管到顶级域,喏,这些是com顶级域DNS的名字和IP,你去问它们吧”。(以NS记录回应)

3、LDNS又忙问com的权威DNS,com权威DNS说:“你问的这是三级域名,我不管这么多,你去问baidu.com的权威DNS吧,它的名字是ns.baidu.com,他的IP是XXX(这里可能给出多个权威DNS)”。

4、LDNS继续问baidu.com的权威DNS,这次痛快,因为baidu.com正是它管的,它可能直接给出A记录,也可能给出CNAME记录,如果是前者,就直接得到IP,如果是后者,就需要对别名再做查询。

5、最终,LDNS得到 www.baidu.com 的IP,并将其返回给终端。

细心的人会问,在第1步中,LDNS问根DNS的时候,他是怎么知道根DNS的IP的?

这13个IP通常是预先配置在LDNS里面的。在LDNS初始化DNS缓存或者缓存失效的时候,LDNS向自己被预先配置的这些IP中的一个,发起对根的查询(也即询问.的NS记录),获得最新的根DNS的信息。[6]

对于DNS服务器软件而言,这13个IP,配置在根提示文件(root hints file)中,可能是named.cache或root.ca或root.hints等等之类的文件。

上面就是各种教科书中都会讲到的DNS查询过程,但实际上,没有这么麻烦,因为各个层面都是有缓存的。

实际DNS查询的过程,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比如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这个域名:123.abc.qq.com.cn

1、浏览器会先看自身有没有对这个域名的缓存,如果有,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就去问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也会去看自己的缓存,如果有,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再去hosts文件看,也没有,才会去问LDNS。

2、LDNS会去先看看自己有没有123.abc.qq.com.cn的A记录,要有就直接返回,要没有,就去看有没有abc.qq.com.cn的NS记录,如果有,就去问它要答案,如果没有,就去看有无qq.com.cn的NS的记录,如果有,就去问它,没有就去看有无com.cn的DNS,还没有就去看有无cn的DNS,如果连cn的NS记录都没有,才去问根。

所以,有了缓存以后,教科书上那种从根问起的情况,实际上很少发生。

只有在各处都没有缓存的时候,我们才会问根。

五、根镜像起什么作用?

根镜像承担起和根一样的功能。

根DNS中,最重要的文件就是根区文件(Root Zone file)。所有顶级域名记录都存在根区文件中。

辅根从主根同步数据,根镜像从根同步数据。最终,所有根和镜像都有着同样的根区文件。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根镜像和根有着同样的IP。

我们知道,全球有一千多个根镜像,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它们一起共享13个IP! 对的。因为只有13个根。

这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任播(Anycast,又译泛播)技术

不关心技术细节的,请直接看本节的最后一句。

任播最初由RFC1546提出,主要用在DNS根服务器上。

任播是指在IP网络上通过一个IP地址标识一组提供特定服务的主机,服务访问方并不关心提供服务具体是哪一台主机提供的,访问该地址的报文可以被IP网络路由到“最近”的一个(最好也只是一个,别送到多个)服务器上。

这里“最近”可以是指路由器跳数、服务器负载、服务器吞吐量、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时间( RTT,round trip time )、链路的可用带宽等特征值。

这样,一方面,用户可以就近访问;另一方面,即便部分根出现故障也没事。

有些同学可能联想到负载均衡,没错,大致上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对根的请求,一般不会跑到美国去,而是通过任播技术路由到中国境内的根镜像上。

六、根DNS是怎么管理的?

根DNS目前由12家机构管理。A根是主根,由美国公司Verisign管理。

根DNS中最重要的文件,根区文件,由ICANN管理。

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是成立于1998年的一家注册在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

根DNS管理的历史变迁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这里简要说一下。

DNS最初的技术开发者与管理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Jon Postel博士,他掌管互联网初期根DNS的管理和分配。

1988年,美国政府要求Jon Postel采取更安全和更合理的措施来保证互联网核心资源的分配和管理[7]。于是,大名鼎鼎的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被组建,并在DARPA和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ISI)的合同下管理。

IANA负责互联网全局编号和编码的管理与协调,之所以需要这么个机构,是因为互联网协议的值或参数,必须是全球唯一的,否则无法互联互通,比如HTTP协议默认都在80端口等待用户请求,而404编码则一致代表"未找到页面”。

IANA主要职责包括IP地址段的分配、协议代码和编号的分配(如协议号、端口号)、自治系统编号 (ASN) 分配、DNS根区管理(包括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管理)等。[8]

1998年ICANN成立之后,美国商务部以合同形式,委托ICANN承担IANA日常运行,IANA从ISI转移到ICANN之下。

对于顶级域名的管理,ICANN的政策是,每个顶级域名(像com、cn、org这种顶级域名,目前有1000多个)都找一个托管商,该域名的所有事项都由托管商负责。

.cn域名的托管商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它决定.cn域名的各种政策。

.com、.net 、.name、.gov这四个顶级域名都由Verisign公司托管。

Verisign和ICANN还是闹过几次不愉快的。[9]

2003年,Verisign 推出了一项新业务 Site Finder,用户访问没有注册过的.com或.net域名,都会被导向 Verisign 的网站。这意味着,它事实上拥有了所有没有注册过的.com和.net域名。几天之内,Verisign 就挤入了全世界的前10大网站。

ICANN 要求 Verisign 立刻停止该业务,否则将终止域名托管合同。Verisign 屈服了,停止了这项业务,但是接着就把 ICANN 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厘请两者之间的合同,ICANN 到底有没有权力干涉它的业务。

2006年底,他们达成了庭外和解。ICANN 同意延长 Verisign 的顶级域名托管合同,并且同意 Verisign 向消费者收取的单个域名注册费的上限,从6美元提高到了7.85美元。

这个费用标准,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你去注册一个.com或.net域名,所交的钱有0.18美元是 ICANN 收取的管理费,7.85美元是 Verisign 收取的托管费,其余的钱就是域名零售商的费用。

虽然是ICANN运营着IANA,但毕竟是在美国政府的合同管理之下,全球各国以及民间人士颇有微词,一致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彻底退出。

2014年3月14日,美国商务部国家通讯与信息管理局(NTIA)宣布愿意将IANA的管理权完全移交给ICANN,并要求ICANN制定移交计划。NTIA尤其强调,移交计划要强化多利益相关方模式,不能以政府间组织或政府领导的组织取代当前NTIA扮演的角色。

2016年3月17日,ICANN向NTIA提交了移交计划。2016年6月9日,NTIA公布审核意见,表示ICANN提交的移交计划满足了此前设定的条件。

2016年8月16日,NTIA宣布不再延期现有合同。

虽然遇到一些阻挠[10],最终,2016年10月1日,ICANN和美国商务部之间关于IANA职能的合同到期且不再续约,ICANN彻底成为独立的非营利机构。

IANA部门的员工和其他的相关资源都被转移到ICANN新设立的附属机构PTI(Public Technical Identifiers,公共技术标识符)中。

ICANN使用全球多利益相关方治理模型(global multistakeholder governance model)进行管理。PTI董事会共5席,3席由ICANN委派,2席由全球互联网社群代表组成提名委员会产生。

2017年2月,ICANN发布PTI董事竞选公告,经半年多轮面试及背景调查,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10月26日宣布我国北龙中网的王伟与另一欧洲代表中选。又经一个半月的利益冲突审查,2017年12月13日ICANN董事会正式确认王伟当选。[11]

七、我国的根镜像由谁管理?

从目前我所找到的资料看,自2003年以来,我国在不断引进根镜像,尤其是去年,根镜像个数增速很快。

2003年,中国电信引入了国内第一个根镜像节点(F根)。

2005年,I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在 CNNIC 设立了中国第二个根镜像(I根)。

2006年,中国联通(原中国网通)与美国 VeriSign 公司合作, 在国内正式开通J根镜像服务器,同时引入了全球最大的两个顶级域名 “.COM”和“.NET”镜像节点;引进这些镜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根域名和顶级域名的解析性能。

2014年,世纪互联与ICANN合作在中国增设L根域名服务器镜像。

2019年6月24日,工信部批准CNNIC设立六台域名根镜像服务器(F、I、K、L)。这六台域名根服务器编号为 JX0001F、JX0002F、JX0003I、JX0004K、JX0005L 和 JX0006L[12],并批准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ZDNS)设立L根镜像服务器JX0007L[13]

2019年11月6日,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设立L根镜像服务器,编号分别为JX0008L、JX0009L。

2019年12月5日,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设立域名根服务器(K根镜像服务器),编号为JX0010K。

2019年12月9日,工信部批复同意CNNIC设立域名根服务器(J、K根镜像服务器),编号分别为JX0011J、JX0012K。

从工信部的批文中可以了解到,相关单位负责根镜像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和用户权益,并接受工信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工信部在给CNNIC的批文中写道:“你中心应严格遵守《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行业管理规定,接受我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符合我部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与我部指定的管理系统对接

保证域名根服务器安全、可靠运行,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的域名服务,保障服务质量,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用户权益。”

八、美国能对根DNS做什么手脚?

虽然ICANN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但如果美国政府动用强制力量,A根(主根)的内容仍然存在被篡改的可能。

也就是根区文件可以被篡改。

会怎么篡改?

我们先看看根区文件长什么样。

从ICANN官网上可以下载根区文件:iana.org/domains/root/f

该文件保存所有顶级域名的信息,目前大小为2.2M,2万余行。 每当有顶级域名的变动时,该文件就会更新。

我们可以看到,和cn域名解析相关的记录也就那么几十行。

如果删除和cn相关的那些行,很快,就会同步到所有的根中。

然后,在所有的缓存都过期之后,全球所有人都访问不了.cn后缀的网站。

九、如何应对?

因为我们维护着根镜像,所以我们控制着镜像中的内容。

而中国境内的对根的访问,通过我们的运营商,都会落到对我国根镜像的访问上。

我们可以不同步关于cn的修改。

就这么简单。

可以简单写个程序,每次同步完立刻加上cn记录。

也可以自己搭个主根,完全不和美国的根同步。(相当于另立中央了)

当然,世界各地不在我们管理之下的根和根镜像,如果不加行动,仍然会同步这些删除。

那么,除了中国自己,其他国家的人都无法访问.cn网站。

但是,这些国家很快就会有响应,凡是想访问.cn网站的国家,都会把cn记录加回去,并拒绝同步美国删去的这几行。

最终,只有美国人,访问不了.cn网站。

综上分析,我认为美国这么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一招过于低劣,将会让美国政府完全颜面扫地,并失去今后在互联网领域的任何话语权。而ICANN也将失去公信力,整个互联网世界,会推选使用新的机构和新的主根。

因为互联网世界的一贯准则就是:如有封禁,就绕过它。

十、后记

最后,我们看看本文开头所提的两个断网事件是怎么回事:

关于伊拉克域名事件,可以看看清华大学段海新教授的文章:“伊拉克域名.IQ被美国删除的背后以及早期的根域名管理”,里面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说的很清楚。

主要原因是.iq域名的前任管理者于2002年被关进监狱,新任管理者(NCMC)于2005年才提出申请,而IANA当时还考虑征求新旧代理双方对新授权的一致认可,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终止”。

关于利比亚域名事件,可以看看此文:“利比亚国家顶级域名(.LY)中止服务始末”,事实情况是参与运营.LY的两家机构因争夺归属权而内斗的结果(其中一方关闭了.LY域名服务器的解析)。经过这番变乱,2004年10月,ICANN批准将.LY授予利比亚邮电总公司,.LY事件算是尘埃落定。

本文中提到的风险和应对,主要是我个人的分析,下面看看业内专家的说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吴建平在2019年的一次访谈中表示[14],DNS根域名服务器不是互联网的“核按钮”。全球互联网根域名服务器运行者,不可能同时关闭所有的根服务器,包括影子服务器。

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表示[15]:互联网专家一直都在不断完善域名根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就算真的断“根”了,也有应急方法来解决。在境内,可以采用根区数据备份并搭建应急根服务器来解决;

在全球层面,可以用根镜像、IPv6环境下的根服务器数量扩展、根服务器运行机构备选机制等方法来解决。

现在,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根域名服务器,你是不是放心了很多。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开源中国的观点或立场

............................................

VX关注“OSC开源社区”,带你了解最新开源资讯、获取热门开源项目、学习优秀技术干货

回答问题不易,看到的宝宝们点个赞呀,笔芯❤️❤️❤️

我的主页:@OSCHINA,为开发者服务!!

如果你还想知道:关于”什么是中台”?

互联网公司中所谓中台是怎么定义的?

你喜欢用哪门语言呢?

如何看待 TIOBE 5 月排行显示 C 语言六年重回榜首,Java 退居第二?你喜欢用哪一门语言?

如果你还想了解为什么要开源以及开源的价值?

为什么要开源?

参考

  1. ^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624/c1003-25189448.html
  2. ^美国网络霸权浅析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xxaqytxbm201410030
  3. ^为什么域名根服务器只能有13台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587247
  4. ^Why 13 DNS root servers? https://miek.nl/2013/november/10/why-13-dns-root-servers/
  5. ^ https://root-servers.org
  6. ^Initializing a DNS Resolver with Priming Queries 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dnsop-resolver-priming-11
  7. ^薛虹:互联网全球治理的新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042167
  8. ^ICANN: IANA职能 https://www.icann.org/zh/system/files/files/iana-functions-18dec15-zh.pdf
  9. ^ 阮一峰:根域名的知识
  10. ^徐培喜: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谁是赢家  https://mp.weixin.qq.com/s/pDnV4NY4Y-CYqsKlN0pB_g
  11. ^北龙中网王伟任职PTI董事 我国专家就任国际互联网治理关键岗位 http://news.sina.com.cn/c/2017-12-25/doc-ifypwzxq6350205.shtml
  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设立域名根服务器(F、I、K、L根镜像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的批复 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709/n4704651/c7015545/content.html
  13.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设立域名根服务器(L根镜像服务器)及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的批复 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709/n4704651/c7015527/content.html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DNS根服务器不是互联网的核按钮!  https://mp.weixin.qq.com/s/7xdPUKz02j1Uv-iKuo9VPA
  15. ^ZDNS毛伟:互联网根并不能让中国断网,更应重视企业域名服务风险 https://mp.weixin.qq.com/s/nrZfzBMNYYXEOeD5NcgKHg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美国出于某种战略考量,突然决定切断中国与全球互联网的连接,特别是针对那个支撑着整个互联网运作的“根服务器”。这可不是小事,这相当于给中国的数字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后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互联网的“门”就关上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在线购.............
  • 回答
    中美断交,这绝对是一个能够撼动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的事件。要详细地剖析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如果真的走到断交这一步,对中国而言,冲击是全方位、颠覆性的。 经济上的“釜底抽薪”: 贸易壁垒急剧升级.............
  • 回答
    中东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其石油供应的任何中断都会对全球经济,特别是高度依赖石油的美国经济,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这种影响,并力求以一种更具人情味和深度的方式来呈现。首当其冲:能源价格的飙升与通货膨胀的失控想象一下,你每天早晨醒来,打开电视,看到的是新闻频道里不断滚动的油价数.............
  • 回答
    关于美国政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未推荐封锁和断航为由停止对其拨款一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国际卫生合作、国家主权、政治博弈以及对疫情应对策略的不同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政府当时的主要考量是什么。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初期采取了.............
  • 回答
    听到“中国没有操作系统”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太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在核心、底层、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并且一直在努力追赶。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以及背后的一些原因。什么是“操作系统”?在说中国有没有操作系统之前,得先明白它到底是什么。你可以把操.............
  • 回答
    中美两国若真走到了断交这一步,那绝对是地动山摇的大事件,影响之深远,几乎能触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可不是一句“老死不相往来”就能概括的,其背后牵扯的利益网错综复杂,一旦撕裂,带来的冲击波将是全方位的。经济上: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地震” 贸易冲击波扩散至全球: 中美两国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断.............
  • 回答
    德克萨斯州,这个在美国版图上以其辽阔、能源产业发达以及相对独立的政治立场而闻名遐迩的州,近期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天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断水断电危机,并因此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恰恰发生在德州仍在新冠疫情的泥沼中挣扎之际。这场叠加性的危机,不仅仅是对德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考验.............
  • 回答
    海康威视作为中国安防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尤其在视频监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将其列入“实体清单”或采取类似“断供”措施,确实会对海康威视乃至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如何看待海康威视疑似被美国“断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疑似被断供.............
  • 回答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交,这一事件是委内瑞拉政治和外交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内政治以及历史因素的交织。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要理解马杜罗为何宣布与美国断交,首先要回顾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背景和直接起因: 委内瑞.............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提出“与中国断交可省下5000亿美元”的说法,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且需要仔细剖析的观点。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其背后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特朗普口中的“断交”指的是什么。在政治和外交语境下,“断交”通常意味着两国之间正式断绝外交关系,停止一切官方层面的沟通与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议题,涉及到文化冲突、代际差异、身份认同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要理解“美华裔二代致父母:不要为你们的‘美国梦’断送我们的未来”这句话,以及ABC(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的生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美华裔二代致父母:.............
  • 回答
    特朗普写信威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美国可能永久“断供”并退出世卫组织,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其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公共卫生、外交关系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等因素。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事件背景回顾: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疫情应对.............
  • 回答
    川普在 2016 年当选总统后的一个显著举动,便是打破了自 1979 年美国与台湾“断交”以来,美台之间高层政治接触的长期惯例——他接听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电话。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影响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历史背景与“一中政策”的微妙平衡:首先,理解这件事的背景至关重要。自 197.............
  • 回答
    断除贪恋美色,这确实是许多人一生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决心和方法的结合。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我们得明白“贪恋美色”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不仅仅是单纯地欣赏美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一种“执着”,一种“放不下”,一种将自己的快乐、价值感甚至人生目.............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如果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坚持孤立主义政策,不参与战争,世界历史将发生重大改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后果: 一、战争进程的改变1. 轴心国的扩张 德国:若美国不参战,德国可能在1941年前彻底击败英法等同盟国,欧洲战场可能在1942年前结束。但德国的资源和战略目标可能更倾向于征服.............
  • 回答
    如果美国在核弹问世后没有在日本投下原子弹,而是选择隐瞒核技术并成功维持其秘密,世界历史的走向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后果: 1. 二战结束的进程与伤亡 战争持续时间延长:若美国未使用核武器,日本可能继续抵抗,导致战争持续至1946年。美国可能通过海陆空联合进攻(如登陆九州)迫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