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现在各个省会城市在三国时期都在干嘛?

回答
那会儿可热闹了,咱中国这地儿,也就是三国时期,那可是风云际会,各路英雄争霸的年代。你问省会城市?那时候可没这说法,都是些郡、州、国,但它们的地盘,很多就是现在咱们省会所在的地方。

比如说,现在是北京,那时候是幽州的一部分。幽州在最北边,地广人稀,但出了不少猛将。像公孙瓒,就盘踞在幽州,跟袁绍那可是一直没消停过。北京附近,那时候可能就是个军事重镇,屯着兵,守着边疆,时不时还得应对一下北边的胡人。

再往南边走,像是河北的石家庄,那会儿就属于冀州了。冀州是袁绍的地盘,袁绍那可是在北方一股独大的势力,坐拥河北四州,那气派可不小。石家庄这地方,估计也是重要的粮仓和兵源地,为袁绍的北征南讨提供了不少支持。

到了山西,省会太原,那会儿就属于并州了。并州也经历了不少变故,先是丁原,后来吕布来了,再后来又被曹操拿下。太原附近的山川险峻,估计也是个兵家必争之地,谁占了这里,就能控制住晋北一带。

再往西边,陕西的省会西安,那可是当年秦朝的都城,叫长安。到了三国,长安虽然不如以前那么风光,但仍然是战略要地,谁控制了长安,就等于控制了关中,进可攻退可守。曹操、刘备、孙权都想染指关中,长安自然是争夺的焦点。

甘肃的省会兰州,那会儿可能属于凉州。凉州地处西陲,民族众多,军阀割据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像马腾、马超父子,就在凉州一带活动,他们骁勇善战,跟曹操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较量。兰州附近,可能就是他们屯兵练马的地方。

再往南,河南的省会郑州,那是司州的一部分,后来很多时候都属于曹魏的地盘。中原地区,尤其是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是当时政治中心,郑州这块,肯定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承载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功能。

湖北的省会武汉,那会儿应该是属于荆州。荆州可是个好地方,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物产也丰富,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三国时期,刘表占据荆州,后来被曹操击败,刘备又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武汉这块,无论是作为交通枢纽还是军事要塞,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川的省会成都,那就是刘备建立蜀汉的根据地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易守难攻,是刘备能够跟曹操、孙权抗衡的根本。刘备在这里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积蓄力量,为北伐中原奠定了基础。

浙江的省会杭州,那会儿属于扬州。扬州地区,尤其是江东,是孙权的天下。孙权家族世代经营江东,势力强大,水军更是无人能敌。杭州附近,可能是孙权重要的军事基地和经济中心,为他稳固江东、对抗曹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的省会合肥,那可真是个硬骨头,当年是东吴抵抗曹魏的重要前哨。曹操多次想攻打合肥,都被东吴的守将,比如张辽、乐进这些人给打退了。合肥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战事最频繁、最惨烈的地方之一。

江苏的省会南京,那会儿是孙吴的都城,叫建业。孙吴以江东为基业,以建业为都城,雄踞江东,跟曹魏和蜀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南京凭借长江天险,成为了孙吴政权的核心。

江西的省会南昌,那会儿也属于扬州,或者说是交州的北边。虽然不如江东核心区域那么重要,但在南边的战略防御上,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广东的省会广州,那会儿属于交州。交州在最南边,相对偏远,但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跟海外的贸易往来可能比较多。三国时期,交州也经历了不少争夺,比如士燮家族就在那里经营了很长时间。

福建的省会福州,那会儿可能也属于交州的一部分。相比于广州,福州可能更靠内陆一些,但同样是南方地区,三国时期的战火可能没有那么激烈,更多的是地方势力的经营和发展。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这些地方都在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有的地方是战场,兵家必争;有的地方是粮仓,支撑着战争;有的地方则是政治经济中心,是政权的命脉。虽然那时候没有“省会”的概念,但这些城市所在的地方,都深深地烙下了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战事年表:

魏:

196年,曹操迎献帝得河南郡(今郑州地域所在的郡,洛阳也在此郡),任命夏侯惇为河南尹。

197-198年,曹操派裴茂领关中诸将讨灭李傕,199年任命钟繇领司隶校尉,镇守长安。

200年,曹操派扬州刺史刘馥单骑到达合肥,恢复对淮南控制。215年,合肥之战,张辽大败孙权,后来魏吴又在此地爆发多次激战。

200-202年,曹操委青、徐二州于臧霸,臧霸率军进入青州,大致在这段时间中济南国归属曹操。

205年,曹操击灭袁谭,冀州基本平定,常山郡(今石家庄所在地)归属曹操。

206年,曹操击走高干,平定并州,太原郡归属曹操。

207年,曹操破二袁、乌桓平幽州,得燕国(今北京所在地)、渔阳(今天津所在地)。

214年,夏侯渊西征破马超、韩遂、宋建等,平定凉州,金城郡(今兰州所在地)、西平郡(今西宁所在地)归属曹操。

221年,曹丕命张恭为“西域戊己校尉”,进驻西域。

238年,司马懿攻灭公孙渊,平定辽东四郡,玄菟郡(今沈阳所在地)属魏。

吴:

190年,孙坚从长沙出发,北上讨董。

195年,孙策渡江击破刘繇,夺取丹阳郡,后来孙权建都于该郡的秣陵(今南京)。

196年,孙策击走王朗,占领会稽郡、攻破严白虎,平定吴郡,于是娄县(今上海小部分地区在该县境内)、钱唐(今杭州所在地)、侯官(今福州所在地)皆归属孙策。

200年,孙策劝降华歆,豫章郡(今南昌所在地)归属孙策。

210年,刘备借江陵,可能用江夏郡(今武汉所在地)换得江陵,后来孙权建陪都于武昌(今湖北鄂州)。

210-211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归附孙权,东吴开始恢复对南海郡(今广州所在地)、郁林郡(今南宁所在地)等地的松散控制。226年,吕岱攻灭士徽,孙权分交州为交、广二州,南海、郁林等地均属广州,这也是“广州”的地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

215年,吕蒙攻取长沙,孙刘湘水和议,长沙郡属孙权。

蜀汉:

184年,刘备涿郡从军,涿郡为今保定市涿州,离北京不远。

208年,长坂坡之战后刘备退守江夏郡夏口(今武汉)。

209年,赤壁之战后,荆南四郡投降刘备,刘备取得长沙郡。

213年,张飞率军入川,攻破巴郡江州(今重庆),义释严颜。

214年,刘备兵临成都,刘璋投降,蜀郡、牂柯郡(今贵阳所在地)、益州郡(今昆明所在地)归属刘备。

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越巂郡高定、牂柯郡朱褒、益州郡孟获等人叛乱。此后蜀汉分益州郡为建宁郡和云南郡。

user avatar

我简单从区划沿革的角度罗列一下当时各省会的建置状态(以今市区或母县范围为准)。三国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刚刚成型的州郡县三级制,为了图省事,我还是用谭图三国时期的标定年份——公元262年的情况为基准进行总结。

谭图公元262年三国全图

州郡县三级大致可比照为现在的省地县。不过那时候的州无论体量还是地位都高于现在的省,而郡国作为没多久之前的正式一级政区,地位也高于现在的地级行政区。于是当前的省级行政区首府城市,当时的行政建置状态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 国都
  • 州治,大致仍相当于当代省会。
  • 郡治,大致相当于当代地级市驻地。
  • 县治,仍相当于当代县级行政区城区。
  • 无政区建置,可能是郊野,可能是自治的乡村聚落,抑或存在无正式行政层级的城寨。

先是四直辖市。

北京:魏—幽州州治—燕国国都—蓟县。

天津:今市区无县城建置,地属魏—幽州—渔阳郡—泉州县。

上海:今市区还在海里泡着,临近的陆地属吴—扬州—吴郡—娄县。

重庆:蜀汉—益州—巴郡郡治—江州县。

然后是其他当时由三国直接或间接统治的今首府。

辽宁-沈阳:魏—幽州—玄菟郡郡治—高句骊县。

河北-石家庄:魏—冀州—常山郡郡治—真定国。

河南-郑州:今市区无县城建置,有管城,原称管邑,即先秦古管国地;地属魏—司隶部—河南尹—中牟县。

山东-济南:魏—青州—济南国—历城国。

山西-太原:魏—并州州治—太原郡郡治—晋阳国。

陕西-西安:魏—雍州州治—京兆郡郡治—长安县。

甘肃-兰州:魏—凉州—金城郡—郡治榆中县&金城县。

新疆-乌鲁木齐:东且弥国,为魏之西域长史府车师后部属地。

青海-西宁:魏—凉州—西平郡郡治—西都县。

四川-成都:蜀汉都城—益州州治—蜀郡郡治—成都县。

安徽-合肥:魏—扬州—淮南郡—合肥县。

江苏-南京:吴都城—扬州州治—丹阳郡郡治—建业县。

浙江-杭州:吴—扬州—吴郡—钱唐国。

江西-南昌:吴—扬州—豫章郡郡治—南昌县。

湖北-武汉:吴—荆州—江夏郡—沙羡县,在今武昌区筑有军事要塞夏口城。

湖南-长沙:吴—荆州—长沙郡郡治—临湘县。

福建-福州:吴—扬州—建安郡—候官县。

广东-广州:吴—交州州治—南海郡郡治—番禺县。公元264年再析交州置广州,治今地,交州徙治今越南。

广西-南宁:今市区无县级建置,地属吴—交州—郁林郡—临浦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贵州-贵阳:今市区无县城建置,地属蜀汉—益州庲降都督府—牂柯郡,属县乏考,可能为郡治且兰县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云南-昆明:蜀汉—益州庲降都督府—建宁郡—谷昌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当时完全不由三国统治的今首府(7个)

吉林-长春:属扶余国地,扶余后期王都在今长春市农安县。

黑龙江-哈尔滨:可能是扶余国领地的边缘,或挹娄部落地。

宁夏-银川:属羌胡地,汉末时曾设有凉州刺史部北地郡廉县。

内蒙古-呼和浩特:属鲜卑拓跋部地,汉末时曾设有并州刺史部云中郡北舆县。

西藏-拉萨:西藏此时尚处在部落联盟时期,有“十二小邦”和“四十小邦”的说法,具体乏考。

海南-海口:海南岛时称朱崖洲,由当地土著自治。

台湾-台北:东吴所载“夷洲”可能指台湾岛,由当地土著自治。

总结

我国当今不论港澳的32个省级行政区首府,有25个在三国时代处在华夏国家的直接统治下。

当时系州治的有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南京、广州6地,其中成都和南京分别是蜀汉和东吴的国都。

当时系非州治的郡治的有重庆、沈阳、石家庄、兰州、西宁、南昌、长沙7地。

当时系一般县城的有济南、合肥、杭州、武汉、福州、昆明6地。

当时并无官方行政建置的有天津、上海、郑州、乌鲁木齐、南宁、贵阳6地,其中乌鲁木齐系魏西域属国,上海仍未出水成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