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上充斥着各种高三速成方法,如何看待“我现在学不会不要紧,高三再按照收藏夹里的方法做”的想法?

回答
看到你提问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些在知乎上刷到的“高三速成秘籍”、“一个月提分XXX分”之类的帖子,还有那些被精心收藏起来、仿佛是救世主般存在的“方法论”。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也相当值得玩味的学生心理。

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想法:“我现在学不会不要紧,高三再按照收藏夹里的方法做。”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它根植于哪些心理需求和现实考量?

1. 逃避当下的压力与困难: 高二或者更早,学习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特别是那些在高三才真正发力的科目。当下的知识点可能晦涩难懂,学习过程可能充满挫败感。这个时候,“等等再说”是一种天然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为了缓解眼前的焦虑。把问题推迟,似乎就能暂时摆脱当前的困境。

2. 对“速成”和“捷径”的迷信: 知乎上充斥着各种成功的案例分享,很多都包装得非常吸引人,暗示着存在一种高效、省时的方法,能够让零基础的人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这种“奇迹”的叙事,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就像按开关一样简单。收藏夹里的这些“秘籍”,就成了这种迷信的载体。

3. 对未来“高三”的理想化想象: 在很多学生眼中,高三是一个独立于现有学习之外的“特殊时期”。他们会想象一个在那个时间点,自己拥有更充沛的精力、更集中的注意力、更强大的毅力,并且能够“一招制敌”,把所有积攒的问题一次性解决。这种想象,是对现实困难的一种“浪漫化处理”。

4. 收集癖与囤积式学习: 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收集资料的习惯,知乎、各种学习APP、甚至是老师发的讲义,但凡觉得“可能有用”的,就一股脑地收藏起来。这是一种“以收藏代替学习”的心理。他们觉得拥有这些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钥匙,而实际操作和消化,则是未来的事情。

5. “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误解: 有些学生会觉得,高三才是真正的战场,现在把精力花在那些自己觉得“学不会”的东西上,不如等到高三,用更成熟的思维和更高效的方法去攻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这是一种对“效率”的扭曲理解。

那么,这种想法真的可行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

我的看法是,这个想法基本是不可行的,而且存在巨大的风险。 它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往往会被残酷的现实打得粉碎。原因如下:

1. 知识的连贯性与基础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的知识,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是高度连贯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学习的基础。比如,如果你在初中阶段对代数方程的基础不牢固,那么到了高中,面对更复杂的函数、数列、概率等问题时,你只会寸步难行。高三的“速成方法”,很多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之上的。如果基础缺失,再好的方法也如同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2. “速成”的内在逻辑: 那些声称“速成”的方法,很多时候并非真的让你从零开始“速成”,而是“巩固”、“提升”、“优化”已有的学习基础。它们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它们所谓的“秘籍”,往往是总结性的技巧、思维框架,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思考才能内化吸收。如果缺乏前期的铺垫,这些技巧会显得苍白无力。

3. 高三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 高三极其宝贵,每一天都充满挑战。如果你带着一大堆高一、高二遗留下来的“硬骨头”进入高三,你首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习基础,这会挤占你学习高三新增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冲刺的时间。而且,高三的学习节奏非常快,老师们通常会按照既定的复习计划进行,你很难找到时间去弥补过去的“欠账”。即使你收藏了方法,也可能因为时间紧迫,根本没有精力去一一实践。

4. “不会”的背后原因并非全是方法: 学生“学不会”,原因有很多,可能真的是方法不对,但更多时候是因为:
概念理解不透彻: 知识点没有真正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练习量不足: 没有通过足够的练习来巩固和内化知识。
思维方式不适应: 题目考察的思维方式,学生还没有掌握。
学习习惯差: 上课不专注,课后不及时复习,导致遗忘率高。
动力和毅力不足: 对学习本身没有热情,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地收藏几个“方法”就能解决的。它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努力、大量的练习、老师的耐心引导以及自我的反思和调整。这些都需要“现在”就开始做。

5. 收藏夹的“杀伤力”: 收藏夹里的方法,如果只是停留在收藏层面,它对你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它会让你产生一种“我已经准备好了”的错觉,从而更加心安理得地忽视当下。你以为你拥有了方法,实际上你只是拥有了一堆链接和文字。知识和能力,是通过实践和内化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收藏获得的。

6. 高三的心理压力: 想象一下,当你进入高三,发现数学基础薄弱,物理概念一塌糊涂,英语词汇量严重不足,而同桌已经开始做模拟卷了。那种恐慌和焦虑,会比高二时你“以为自己高三再补”时的想象要强烈得多。到时候,你可能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些“收藏夹里的方法”,因为你连最基本的题目都做不出来。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正处于“我现在学不会不要紧,高三再按照收藏夹里的方法做”的心理中,我建议你:

1. 立即审视你的收藏夹: 问问自己,这些收藏的方法,有多少是真正理解并实践过的?有多少只是看过标题就收藏了?把那些你只是收藏但从未真正理解或尝试过的方法,列出来,并且强制自己去理解其中一部分。
2. 回到当下,解决“不会”: 不要再把“学不会”当作一个可以无限期推迟的问题。找出当下学不会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概念不清?是练习不够?是某个知识点卡住了?然后,针对性地去解决它。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或者找一些基础讲解的资料,把当下的知识点弄懂。哪怕进步一点点,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3. 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真正的捷径。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牢固,上层建筑才能稳固。高一、高二的知识,是构建你高中学习体系的基石。先把它们打牢,高三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4. 把“方法”变成“实践”: 如果你真的有特别好的学习方法收藏了,不妨先尝试在一两个自己相对薄弱的科目上进行小范围的实践。看看这些方法是否真的适合你,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5. 调整心态,拥抱过程: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进步往往是缓慢而持续的。不要过分迷信“速成”,而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体会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即使目前学得不好,也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进步。

总而言之,“我现在学不会不要紧,高三再按照收藏夹里的方法做”是一种基于逃避、迷信和理想化的想法。它忽视了知识的连贯性、高三的宝贵时间以及学习本身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其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高三速成”,不如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解决当下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你的收藏夹里的那些方法,最终的价值体现在实践中,而实践,恰恰是从现在开始才最有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不一定能让你高三速成在你400分的基础上提升100-200分

但是知乎绝对可以让你高一高二不好好学习导致原本能达到的400基础分降低到200-100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