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把在国外工作的人排除出去,仗着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很多人收入按汇率换算过来达到百万不算难。
但如果专指国内的话,那么能达到年薪百万的人,几乎没啥时间逛知乎。
年收入百万,跟年薪百万,不是一回事。
年收入百万其实也算不上太难。你自己工作几年,如果能积累些经验的话,创业也好,做点别的东西也好,一年挣个几百万倒也还行。
比如说,我认识的朋友有卖保险年入百万的,也有主业收入三五十万,然后再做两个副业加起来年入百万的,还有朋友上班打工人,下班做网红,靠带货一年挣100多万的。甚至,我老家县城里有个不起眼的小饭店,天天门庭若市,老板跟我爸聊天的时候也说过,一年净利润百万跟玩一样。
所以,八仙过海各有其能,年入百万难度也算不上高。
但年薪百万,也就是在一个企业里拿固定薪酬的话,那就非常非常难。因为几乎只有行业头部的企业才能提供这样的薪酬标准。即便是以高薪著称的互联网大厂,能实实在在拿到年薪百万的也不多。(互联网薪酬的大头,是各种补贴、奖金、期权等等)
或者,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哪怕是在三四线城市里,你想找年入百万的人其实也不难,那些生意好的小店铺老板,一年不挣个一两百万是不好意思跟人说话的。但在三四线城市里,想找个年薪百万的人,比找个大熊猫还难。
当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打工人想要年入百万的难度,远远高于创业者。不过,打工人要承受的风险、投入的精力,也是低于创业者的。但说到底,真想要年入百万,靠打工是没多大用的。
年收入百万,其实还是有不少真的。
但年薪百万,这个我确实是几乎没有见到,就是说我个人没有见过单靠薪水能年入百万的。——当然,海外党这个收入倒是很正常,另外,非薪水类的不固定收入很常见。高收入往往就对应着高风险,没有业绩支撑,稳稳当当旱涝保收躺平就能拿的百万年薪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哪怕是在公认高薪的互联网企业,年入百万靠的也不是薪水。更多可能是奖金,或者分红,或者其它方面的收入。
当然,其实年薪百万如果是平均值,就很容易实现了。只要有一个年薪一亿的用户,就可以让一百个用户平均年薪达到百万呢!
最喜欢自称年薪百万的,在我看来还是培训以及销售。毕竟人家等着你认为你能去它那里培训之后拿高薪呢,人家不吹嘘自己年薪百万哪成?
所以我其实依然还是认为,年薪百万这种梗,更大程度是用来黑知乎的。毕竟这样使得这里看起来更像一个传销机构。踏实干活的行业就算真的年入百万,也不会把它当卖点去宣传。而只有销售跟培训才会更加喜欢用年薪百万来打鸡血洗脑。
其他人是臆测,聊点接触了很多用户后的感受。
车fans在几个平台一直有用户付费咨询买车问题,而买车是能很直接暴露收入的一种消费行为。从已收到的整体咨询来看:
值得买用户咨询的整体车型价位才是最高的,知乎排在第二,之后是微信公众号和懂车帝。
知乎咨询价位普遍20~30万区间,而按照付费咨询时交流提供的月供流水和用户自己的收入介绍,普遍稳定的年收入也在20~30万。当然偶尔也有买宝马X7的知名编剧,买奔驰E级的公司高管,但是平均数并不高。
同时知乎用户有两个特点:
第一,普遍学历高,咨询时思路最清晰,很好沟通,互动也最愉快。
第二,很多知乎大V买车也咨询过我们,但是说心里话,因为变现能力差,正常收入并不高,甚至略微低于平均线。
简单总结就是:
真有钱的用户和自称年薪百万的大V,不是一波人。
而从去年开始,车fans基本不在知乎做运营。因为能获取的咨询量快速暴跌,现在车fans10个付费咨询里,5个来自值得买,3个公众号,1个懂车帝,1个是车企内部介绍。
我的判断是深度用户在流失,反而如看小说,看建政之类的浅层用户比例在快速提高。
而在这种追求暴论和热点的环境下,自称年薪百万的人自然越来越高。
都是真的。因为年薪百万的人已经过上了物质丰厚的生活,人也变得热情了,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有些会非常好心地在文章末尾贴上二维码,然后带领其他还没有年薪百万的人一起脱贫。
出于保护隐私,他们一般不会告诉你自己每个月交税多少,出于低调,他们一般不会太张扬,可能你在现实中看到他们,觉得他们就和你一样穷酸,但是他们的存款实际上是你无法想象到的数字。
他们是一群热心的群众,不仅有钱,还很有时间,懂得生活和工作平衡,他们能够在一天24小时之内,完成工作,分享经验,实施教学,还能睡觉,他们是没有进入扶贫办的民间新势力,而且,知乎只是一个比较小的平台,在小红书,年薪百万根本不是事儿,那里的高收入人士更多,而且是实现财富自由的那种。不得不说,互联网是个好东西,让很多人都变得富裕了,所以大家要多上网,一起富裕。
这个比例无法辨别,但有时候看他/她们的回答还是能感觉出是不是年薪百万(或至少具备年薪百万的水准)。我基本不太会去质疑这样的人,一方面我自己就是,另外的原因:
年薪百万也没那么少
毕竟“年薪百万”没有官方定义:年度总收入?工资性收入?税前还是税后?在一线城市或者互联网大厂,还是有“一批”这样的人,当然,总人口比例里肯定是不高的。
Ta们也没那么忙
我能混到这个份上,的确对于时间管理还是有自己的方法的。我想休息换换脑子就会逛下知乎,看见一个有意思的一般也会答一下。
这批人有不少是和知乎一起“长大”的
还是月薪不过万的小职员时就开始玩知乎,现在我成长了,知乎也在长大。所以继续一起玩咯。
得瑟下怎么了?
年薪百万在职场肯定算是个里程碑了,在知乎上嘚瑟一下怎么了?谁还没个虚荣心了?但碍于现实中的身份,又不好公开真实身份。
最后一个原因
有些说的挺有道理的,我就和人家学习学习;有些说的没什么道理但是挺逗的,我就当看了一条笑话娱乐。“你”是在找答案和知识、Know how,又不是找对象。
不好说。
估计十分之一左右是真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