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她是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伴侣吗?是的话,她这种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回答
首先,我们要明白,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回避型依恋人格,不能仅仅凭一两次的接触或几个片段就下定论。这需要长期的观察,以及对她行为模式和内心世界的深入理解。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典型的特征来观察,看看她是否符合回避型依恋伴侣的画像。

她有没有以下一些表现?

情感上的疏离感: 当关系变得亲近时,她会感到不适,甚至下意识地拉开距离。她可能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很少主动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你们很亲密,她可能仍然会让你觉得她有一层看不见的“墙”。
对亲密的恐惧或排斥: 过于亲密的接触,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情感上的,都会让她感到压力。她可能会回避深入的谈话,或者在谈话进行到“应该更深入”的时候,突然转移话题或找借口结束。
独立性过强,甚至达到孤立的程度: 她非常重视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由,并且可以独自完成很多事情。这本身是好事,但如果她因此而拒绝任何形式的依赖,甚至拒绝接受帮助,那可能就是回避型的表现了。她会觉得依靠别人是一种弱点,或者会限制她的自由。
对外在评价的过度在意,或者回避对自身情感的评价: 她可能很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但同时又很难接受关于她情感状态的评价。比如,当你说“你好像最近有点心事”时,她可能立刻否认,或者说“我没事,你多想了”。
在关系中出现问题时,倾向于逃避冲突,而非解决: 当你们之间发生矛盾时,她不会主动去沟通解决,而是选择沉默、冷处理,甚至暂时离开,直到她觉得“问题过去了”为止。她可能认为争吵是危险的,或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在关系中表现出“欲擒故纵”的姿态: 有时候她会主动靠近,表现出亲近,但一旦你回应得过于热情,她又会后退一步。这种摇摆不定可能源于她内心对亲密的矛盾心态。
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爱好或其他独立事务上: 她可能会让事业、爱好、甚至沉迷于某件事情成为她回避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专注于这些事情,她可以避免处理情感上的复杂性。

如果她身上出现以上大部分情况,那么她很有可能是回避型依恋伴侣。

那么,这种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呢?回避型依恋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经历。这并不是说她的父母一定是什么“坏人”,而是说在成长过程中,她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稳定和恰当的回应,从而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模式。

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可能形成的几种主要途径:

1. 不恰当的照顾回应模式(最核心的原因):
父母的冷漠或忽视: 这是最经典的原因。在孩童时期,当孩子需要安慰、拥抱、关注和情感支持时,如果父母因为忙碌、自身情感问题、或者认为“孩子要独立”等原因,长期未能给予及时的、充满温情的积极回应,甚至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就会逐渐学会“我哭泣也没用”,“求助只会让我更失望”。为了避免这种失望和被拒绝的痛苦,孩子会慢慢关闭自己的情感表达通道,学会独立,并认为“依靠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父母对情感表达的压抑或惩罚: 有些家庭可能不鼓励孩子表达情感,认为哭泣是软弱,生气是不懂事。孩子可能会被教育“不许哭”、“你怎么这么麻烦”。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学会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免受到批评或惩罚。久而久之,他们会内化这种观念,认为表达情感是不安全,甚至是错误的。
父母的过度控制或干涉: 相反,有些父母可能会过度保护孩子,或者对孩子的独立尝试进行过度的干涉和控制。孩子可能会被告知“你做不好,我来”、“这样做太危险了”。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是不被信任的,或者独立尝试是有风险的,反而更容易依赖父母。然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更常见的是父母的忽视,而非过度控制。

2. 早期经历中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
父母情绪不稳定或不可预测: 如果父母的情绪起伏很大,或者他们的反应难以预测,孩子就会对与父母建立安全连接感到焦虑。他们可能无法确定何时能获得关爱,何时又会被拒绝。为了避免被卷入父母的情绪风暴,孩子会选择保持距离,不让父母的情绪影响到自己。
父母关系不和睦: 孩子可能在父母的争吵和冷战中感受到不安和压力。他们会观察到亲密关系可能带来的痛苦,从而对建立亲密关系产生恐惧。
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 如果父母本身是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者,他们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依恋基础。例如,回避型的父母本身就不善于表达情感,也难以理解和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3. 生存策略的形成:
“我不需要任何人”的自我暗示: 在反复的“被忽视”或“被拒绝”经历后,孩子会发展出一种生存策略:与其寄希望于他人,不如依靠自己。他们会告诉自己,“我可以一个人做得很好”,“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这种策略在幼年时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机制,但在成年后,当进入亲密关系时,这种模式就会成为障碍。
情感的“防御墙”: 这种策略会形成一道情感上的“防御墙”,用以隔绝潜在的伤害和失望。他们会避免让自己过于暴露情感,因为他们害怕一旦暴露,就会被刺伤。

因此,当你遇到一位回避型依恋的伴侣时,理解她形成这样的性格并非她故意的“伤害”你,而是她童年时期在情感需求上的“未被满足”所形成的一种“生存智慧”。

她可能并非不爱你,而是不知道如何用一种你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爱,同时也在努力保护自己不被亲密关系中的“失控感”和“受伤感”所吞噬。

理解她的过去,才能更好地与她建立连接。这需要耐心、理解,以及最重要的,沟通。但要注意,与回避型依恋者沟通需要策略,强行逼迫只会让她更加退缩。这是一个需要慢慢引导和建立信任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篇我本来是发在公众号的,因为我寻思:一看这些好心好意帮题主分析女孩为什么分手的答主,并没有被感谢,而是被骚扰,被翻看历史记录,被强行对线杠。

我真的不想和题主这种幼稚偏执狂粘上。

结果他真的摸到我公众号了……私信里也在杠。

那我就不客气了。

老娘知乎几千个答案,题主请慢慢翻。友情提示可以搜【喜欢xx却给我一车xx】相关的问题。

算了,反正不差这一个黑。


福尔摩斯如本嘟,一般遇到这种长篇大论不像钓鱼的题目的时候,一般会扒拉一下提问的人过往的经历。

于是我发现他两年前回答过一个这样的题:

也就是说起码他非常清晰地知道两个人如果想在一起的话,维持感情的最重要的点是能让对方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能让对方有所收获。


所以他在两年以后提的这个问题里如数家珍,在拼命阐述自己付出了哪些,在认为对方在这段感情里到底得到了哪些。


其实这个事儿在我们局外人的眼光来看是这样的:

在追求过程中,这个小伙子尽心尽力。做到了他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所有的事情。并且在女孩那边得到了一个正向的反馈。

于是这个孩子就像是打游戏升级一样,他认为自己练级练的够勤快,氪金氪得够勤快,差不多应该是满级拿到新立绘新剧情的时候了。

于是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姑娘同意他同居的需求。


但是实际上人不是游戏,进度条的推进快慢,跟每个人的底线有关。

这个姑娘的底线可能就是:不愿意现在跟男朋友上床,甚至同居。

这个底线可能是针对所有人的,可能是针对这个人的。

但是无论是因为什么,她不愿意上床,没有对不起任何人。这是她的自由。

只有嫖客才会抓着【我付钱付出了她不和我上床就是王八蛋】不放。


所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了这个男孩子的同居邀请。


但是,男方表示不能理解,也绝不认同。

他的脑回路就是:

第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说过喜欢我认同我,你就应该和我同居。

第二,大家都这样,所以你必须得也得这样。

第三,我明白你有各种担忧,那么这种担忧我来解决,你的房子可以继续租,甚至我愿意额外再租一个房子,横竖我就是要同居,我就是要睡你。

第四,我跟你在一块时间不多了,再过4个月就要异地,咱俩再不睡以后没机会了,我馋你身子都馋疯了。


从头到尾男方唯一忽略的问题就是女方的意愿的问题。

他不知道女朋友在这种事情上面有一票否决权。

他只认为好不容易追了半年,终于告白成功,那么接下来就是愉快的啪啪啪时间,不然怎么对得起之前的练级和充钱呢?


但是从女方视角看来,这个人虽然是一个付出意愿非常强烈的男人,但是实际上控制欲特别强。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那种控制欲强。

而且根本没有办法尊重另一半的想法。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爱一个人的话,是希望对方过得开心和自己过得开心之间有一个平衡。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了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开心,甚至不惜牺牲对方的开心。

因为他自顾自认为——我付出了,你就得到好处了,那么接下来该我得到好处了。

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互相付出,互相成就互相爽。

甚至男主两年前就知道这个问题。


这种比较偏执的人,从他那里拿到的东西越多,可能自己付出的也就越多,因为两个人交往以后在对方眼里,另一方的义务就是满足他,甚至必须委屈自己。


所以这个女孩子非常清晰地知道:继续跟这个人待在一块儿的话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他是一个非常擅长感动自己,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实际上做的这一切全部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让对方开心。


不吝啬付出型的人普遍脑回路是:

我都付出那么多了,我跟你要个啥过分吗?


但是极端的那一撮人会认为:

虽然我付出的东西是为了我索取,打一个基础。我难道就不可以默认你愿意为了我退让吗?

你如果不愿意,在我们有矛盾的时候退让的话,为什么要得到我给予的时间精力甚至钱呢?


我都付出那么多了,你退让一下能死吗?



于是这个姑娘认为退让一下真的会死,所以和他说清楚了:你对我很好,但是我还不上。

潜台词是:你那些自以为是的自我牺牲,姑奶奶真的受不起,也不想用这些我根本不想要的东西来委屈自己。


其实很多姑娘,在同样的境况下,可能未必会有这个姑娘一样坚决,大多一边寻思着这个人对我不错,一边就这样半推半就了,时间久了越过越压抑。


所以我一直和狗粮群的姑娘说:两性交往里面有一个功课是永远都避不过的,这个功课叫做博弈。

狗粮课里面有一节课叫做如何应对道德绑架。就是专门对付这种人的。


如果是我们群的妹子遇到这种“我都那么好了,你还不退让,你是王八蛋”的人,我们的脑回路是这样的:

你爱不爱我?

你愿不愿意用我喜欢的方式来爱我?

勉强我就是我不喜欢的方式。

你说的都对,但是我不喜欢。

如果你继续说的话,我会认为你不尊重我,你只是馋我身子。

为什么你勉强我的时候,让我不开心的时候,还能振振有词说是因为爱我呢?

爱一个人是为了让别人不开心吗??你到底是爱我呢?还是比较爱你自己呢?

我有一大堆能够让你不开心勉强你的事情让你来干,但是我没有主动要求跟你做这些事情,因为我将心比心,我不想的事情我也不想让你做。

和我相处的话,如果我把一件不喜欢的事情,说到第2遍,请你可以准确捕捉到我的拒绝,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我比较喜欢聪明的男人,也喜欢尊重我的男人,同样的事情我不想跟你吵架,但是你的诉求我已经明白了,如果我觉得时机合适,我会主动跟你提出来的。

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话,有大把的可以满足你需求的女孩子可以选,你不用在我这里想着改造我。从一开始你追我的时候我就告诉你:我希望低耗能的恋爱,希望一个人可以加入我的人生,而不是我被强制改变人生轨迹去委屈和妥协。

如果你对我的付出只是为了勉强我,让我屈服的话,我对你的爱真的很失望。

你不仅不尊重我,你还不尊重你自己。


脑回路是这么个脑回路,大家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吧。大家每个人有不同的风格,看自己怎么把这些道理包装成软甜萌温柔飒的输出。


所以吃不透这些问题的软弱妹子,我可能还得帮她们把这个架给吵了,把锅甩了。狗粮群的妹子交钱给我真的不亏,我特么掰开了揉碎了喂!心力交瘁……


其实有一部分人的核心逻辑就是: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那么,谁说姑娘们不可以和他们一样让自己的立场十分坚定?


来跟我念:

如果你喜欢我,请你用我喜欢的方式来喜欢我。

欢迎你加入我的生活,而不是改变我的生活。



不瞒您说,这种生活方式是最爽的。

而且一般只是在这种原则问题上,才会使出来。

平时一些小事,如果你佛系的话,表示这件事虽然对我不是最优选,但是我爱你,所以这次愿意依着你,那么以后你也要让着我哦。

对方反倒会觉得赚到了。


另外,之前聊三观,聊生活方式,聊底线真的特别重要,这个姑娘其实拒绝的挺好的,但是提问的这种男孩子明显会认为:

你不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还你就是王八蛋。


所以当年其实我拒绝了一批很愿意付出,但是控制欲很强的男人。

因为,想要得到他们的付出,我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

我这种面上和善,但是贼有主见的人,其实最怕这种人。

所以我忍得住骨子里面的贪欲,不敢去要他们的馈赠。


大家都不用因噎废食那么非黑即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有话语权就可以了。

但是这种为达目的完全没得商量的人,我认为基本上是全黑的,特别吓人。


题主莫要自作多情,我写文章要钱的,咨询也是要钱的。

这篇真的不是写给你看的。

你能看进去你就赚了,你看不进去和我无关。

那是你的人生。

你愿意选择继续用这个脑回路来衡量社会是你的自由。

也许下一个妞是个不用你提就愿意同居上床的妹儿呢。不用和不对路的人互相折磨的啦,你也说了大部分都同居,找大部分女孩不香吗?


哦对了,题主认为他一定要我把他放出来,我就只好放他出来了。本来真的想给他留点面儿来的。

他就是在如此偏执暴躁充满攻击性的状态下,寻求免费帮助的。

而且帮助的不是他想要的答案就会嘲讽和强行对线。

我分析得基本正确。

偏执。

要赢。

不惜一切代价。

我真的很不喜欢免费帮这样的人。



小朋友满意啦?阿姨工作去了哈。

抱歉,我和 @小兰 都是已婚n年,我们同样觉得你那个同居的逻辑关系很奇怪。

和我这种暴躁戾气重的人不同,她这么和善的人被你这么杠,为她不值。


另外,知乎是个免费的提问平台,你非要把自己的故事放上来让大家评头论足,就要放弃版权和扛得住批评。

你想要的免费的温柔的开解和循循善诱,可是那个多半是付费才有的。



防止未来题主恼羞成怒毁题,我把我答题时的截图发一下哈。

当时题主还没有恼羞成怒说她根本不是处女凭什么不跟我睡的那一段。我就说了黑体字了呦。




而且,到底同居是为了啥,大家做个阅读理解。


user avatar

你的行文极力掩盖了自己没被看上这个事实,但还是能透露出来一些的。

“抱着恋爱目的认识的……认识了半年谈的恋爱……谈了20天恋爱她提分手”,翻译一下,你若隐若现地追了半年然后女生好不容易同意了,二十天就被找个理由分手了,首先能追半年说明本身她就不是很看得上你这个人了。20天分手就更是不愿意多给你表现的机会。

她对你的夸奖仅限于“对她好”和“很聪明”你还没看出来吗,就是其他都拿不出手的意思。

至于你列举的可能是回避型人格的种种迹象,她不是回避型人格,她是想回避你这个人,别甩锅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