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女孩子男孩打扮就感觉很正常,男孩女装打扮通常会被觉得变态?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其实,为什么大家对女孩子穿男装和男孩子穿女装反应不一样,这背后牵扯的东西还真不少,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首先,得从咱们社会几千年来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印象说起。你想啊,长久以来,男的就被认为是顶天立地、阳刚果断的,而女的呢,就被贴上了温柔、细腻、贤惠的标签。这两种形象,就像是社会给你我设定的“剧本”,男演员就该演阳刚的角色,女演员就该演温柔的角色。

所以,当女孩子穿上男装,比如西装、衬衫、马甲,甚至留短发,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对传统女性柔弱、依附形象的“突破”,但这种突破,往往被解读为“中性化”、“帅气”,甚至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展现。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服装和造型,本来就被社会默认属于“男性气质”的范畴,女性穿上,就好像是把“男性的优秀品质”也吸收了过来,这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会被认为是“有想法”、“有个性”。它并没有直接挑战“女性”这个身份本身,而是通过服装来表达一种“超越性别界限”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当下社会里,接受度是越来越高的。

打个比方,就像是一幅画,本来你是女性角色,穿了男性的服装,大家会觉得,“哦,她今天想展现一下酷酷的一面”。这种“酷”和“帅”,其实是在男性气质的框架里进行的,并没有颠覆女性本身的定义。

反观男孩穿女装,情况就复杂多了。男孩子被从小灌输的“男子汉”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一旦男孩穿上裙子、抹胸、戴上假发,甚至模仿女性的妆容和动作,这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就触碰到了“性别界限”最敏感的那个点。

它不仅仅是服装上的改变,更被解读为对传统男性身份的“背离”。在一些人看来,这可能是对男性气质的“否定”,甚至是“软弱”的表现。因为大家习惯了男性应该是“坚强”、“刚硬”的,而女性化的服装和举止,在他们眼里,就和这种“坚强”、“刚硬”是冲突的。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对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误解。很多人会把男孩穿女装直接等同于“同性恋”,或者认为这是一种“变态”的行为,是在挑战社会对“正常”性别的认知。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服装选择,并不一定等同于他的性取向或者他对自己性别的认知。穿女装,可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艺术尝试,或者仅仅是喜欢那种风格,跟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根本就没有必然联系。

这种误解,加上社会长期以来对“娘娘腔”的污名化,使得男孩穿女装更容易被贴上“负面”标签。大家会觉得,这不符合“男人该有的样子”,甚至会联想到一些负面的词语,觉得“奇怪”、“不正常”,甚至“变态”。这种“变态”的评价,很多时候是源于一种“对未知和不理解的恐惧”,是一种基于狭隘认知的简单粗暴的判断。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西方文化里,尤其是时尚界,性别界限的模糊和对个性表达的鼓励,使得“跨性别着装”(crossdressing)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像一些男明星穿裙子走红毯,大家更多的是看到一种时尚前卫的表达。而咱们这边,虽然情况也在慢慢改变,但在很多传统观念浓厚的地方,这种接受度还是比较低的。

所以,总的来说,女孩子穿男装被认为是“帅气”、“中性”,男孩穿女装被认为是“变态”,这种区别,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历史悠久的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对性别的期望,以及大众对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误读。它反映了社会在性别议题上的复杂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接收信息时,潜意识里所携带的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不过,也得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是越来越开放了,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正常”与“变态”的界限,也许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要明确一点。

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男扮女装有「变态感」,是指下图左边这种。

「男扮女装」容易产生变态感的,大多是扮的「年轻」女性。

但「老年」女性扮相,通常不会有变态感。



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们来弄清楚这样几件事。

1. 为什么「女扮男装」可以被接受;

2. 男女容貌都有哪些特点;

3. 男女服装都有哪些特点;

4. 面相粗旷或者显老的人,日常穿搭中需要注意什么;

5. 为什么「男扮女装」会有变态感;



* 全文约6800字,重点部分已加粗。


一、「轮廓」,「内容」与「预期」


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可能只有绘画专业的,才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就是人们誉为「新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 乔治·修拉。

不过很可惜,这位艺术家31岁就英年早逝了。

甚至有人认为,修拉的逝世标志着「新印象主义」的结束。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这和我们今天要讲的,「男扮女装」看起来很变态有什么关系吗?

别急,咱们继续往下看。



在我心里,修拉更像是一位「科学家」。

因为除了绘画,他还对「光学」和「色彩理论」特别关注,并做过大量的实验。

比如拉修最具代表性的「点彩画法」。

他只用印刷中的CMYK四原色来作画,用小色块来做堆砌。

这种画法,就是利用了人类视网膜分辨率低的特性,最终让人感知出一个整体形象。

今天各种显示器的成像原理,就是受到「点彩画法」的启发。



在1882和1883这期间,修拉主要致力于素描的创作和研究。

并开创了一种新的轮廓表达法。



修拉在艺术领域,不仅开创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同时还通过研究得出过很多重要结论。

这其中,有两个理论和男扮女装会有「变态感」有关。



我们先说第一个。

即:我们在识别某件物品的时候,往往是先通过「轮廓」,然后才是「内容」。

甚至,只需要轮廓就可以了。



比如下图,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有个女人在舞台中央唱歌,然后台下坐着很多观众。

各位美术专业的朋友,你们想想以前画画的时候,老师是不是都一再强调「轮廓」和「形」的重要性!



接下来,再来看一个例子。

下图的剪影,即代表人物的轮廓。

即使我们没有看到这个人的五官,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轮廓看出来,这是个女人。

但是,当这个人的五官全部露出来之后,大家再来看看,还是女人吗?

是不是觉得特别失望,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



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修拉的第二个研究成果。

即:轮廓为「心理预期」,而内容则是「预期达成」。

当我们在看到黑色的剪影时,其实我们心理预期的,是一个女人。

但是,当人物的五官完全显露出来之后,我们会发现实际看到的和预期的,产生了落差,所以感到不适。

拉修的很多作品,都用到了这种强调人物轮廓,同时模糊人脸的方式,来让观看者产生遐想。


二、「格式塔心理学」与「预期落差」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女扮男装不也是与预期不符吗?为什么不会觉得不适呢?

所以接下来,咱们再来聊聊「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

它主张人的大脑的运作原理,属于「整体论」。



举一个生活里很常见的例子。

比如因为新冠,大家纷纷戴上了口罩,于是满大街的人颜值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就是因为「格式塔心理」让我们用最优的方式,去脑补被口罩遮住的下半张脸。

很多女生在视频的时候,喜欢只露出半张脸,因为觉得这样更好看。

这也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范畴。

很多露半张脸的网图头像,之所以让人觉得好看,也是利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最优脑补机制。

更多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格式塔心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除了前面提到的「视觉」与「设计」之外,「格式塔心理学」还被用在治疗心理疾病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

人类在识别某些物品的时候,会先根据「已有条件」,然后「结合个人的经验」,最后再用「最优的方式」,去综合脑补出一个形象。



再来看一个例子。

下图浴盆里的女生,头上戴着的鲜花,身上穿着粉色长裙,还有身后五官端正的刘德凯大叔......,这些都属于「已有条件」。

我们会根据这些「已有条件」,再结合每个人的生活经验,脑补出浴盆里的人,起码应该是一个有着年轻面容的女生。

即便她可能不好看,但必须是年轻的。

哪怕她不年轻,但起码不能比刘德凯还要老。



但是,当我们把黑色面罩去掉之后,却发现是西门大妈。

这俩人的搭配,不仅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甚至还有一点违背论起到的,所以让人感到不适。



所以你们看,不仅是男扮女装会让人觉得不适。

当一个人的装扮或者容貌与环境不匹配时,比如面相老的人刻意扮嫩,同样也会让人感觉到不适。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去看看前面的黑色剪影。

当我们在看到这个女性轮廓的黑色剪影时,更严谨的说法是:

我们期待的,并不一定是一张好看的脸,而是一张有「女性化特征」脸。

很明显,王宝强的脸并不符合「有女性化特征」这个定义。



同样,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同为唐探里的男扮女装造型。

刘昊然是不是明显就比王宝强看起来好多了。

刘昊然虽然也是男的,但他的脸相较王宝强来说,就明显更「清秀」。

「清秀」也是女性化容貌的特征之一。

所以,刘昊然的女装扮相,会比王宝强的看起来少了很多「变态感」。


三、男女服装的「兼容性」差异


现在来说为什么「女扮男装」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也和男装有着更高「兼容性」的设计特点有关。

关于男女装的设计特点,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说重点部分。



女性服装,大多以「增量」为主要装饰手段;而男装的设计,大多都以「减量」为主。

我拿男女生衣橱里常见的POLO衫来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



下图里的这件POLO衫,就是很典型的「男款」。

因为周身没有出现过多的装饰物。



但是,当我把衣服前门襟的扣子,由2颗变成3颗后,大家再来看,这件衣服是不是就变得秀气了。

多出来的那颗扣子,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能性」。

这种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手段,常见于各种女装。

这就是前面我说到的「增量」为主要装饰手段。



现在,我继续给这件衣服增加一些「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看看衣服的气质会不会发生改变。

每当我给这件衣服增加一处「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之后,这件衣服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女装化。



还有西装这种男性化十足的服装,也是带暗条纹的会比纯色的看起来更精致。

因为条纹就是一处「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



此处插入一个小帖士:男生要想避免把西装穿出房产中介的感觉,也可以选择带暗条纹。

因为这些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元素,能让衣服看起来更精致,但不宜过多。



女装里的「蕾丝」,还有女生的美甲,都是典型的「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



由于篇幅有限,更多内容我就不展开说了。

女性服装,大多以「增量」为主要装饰手段;而男装的设计,大多都以「减量」为主。

摈弃了那些「没有功能性的装饰」之后,男装虽然看起来会更单调,但却有着更高的「兼容性」。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款」。

这也是女生穿上男装之后,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原因之一。


四、男女容貌的「容错率」差异


除了男装的高兼容性之外,「女扮男装」不会有变态感,也与女性容貌的「高容错率」有关。



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光从面相上来看,是分不出男女的。

下图里的这个小宝宝,就曾经出演过成龙的《宝贝计划》。

他的名字叫「蔡志强」。



我们再来看看蔡志强长到七八岁时候的样子。

下图左边是原图,右边是我给他P了长发的效果,是不是顿时就像个小姑娘了。

很多小孩子,哪怕是长到十岁左右,只要不是在装扮上刻意强调性别区分,是很难分辨出男女的。

但是,当我们到了青春期,男生们因为雄性激素和睾丸酮的共同作用,面部的男性化特征会开始逐渐明显。

下图是大概十五岁的蔡志强。

而这时候的女生,五官上不会有太大变化。

女生的变化通常都体现在身体上。

简单来说就是:青春期之后的面容走向,是男生越来越男性化,而不是女生越来越女性化。

大部分女性,尤其是我们东亚地区的女性,面部特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着这种「幼态化」的特征。

而「幼态化」本身,就是一种「高容错率」容貌的设定。



我给大家举一个日常穿衣的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什么叫「容貌的高容错率」了。

下图里,这个小男孩身上穿的牛仔外套,就非常有廉价感,因为洗水非常不自然。

但因为是穿在小孩子身上,所以不会给人感觉有什么问题。



牛仔外套自然的水洗做旧效果,应该是「上浅下深」的,比如下图的这件牛仔外套。

大家注意看肩膀处的颜色。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书包肩带的摩擦,都是会让牛仔外套肩膀先褪色的。

可能很多人说不出具体原因,但还是会下意识的感觉到,哪些洗水自然,哪些洗水不自然。

但你们看,同样是洗水不自然的牛仔外套,穿在成年人身上,就会给人满满的违和感和廉价感了。

这种小孩子能做,但是大人不能做的例子,我们生活里非常常见。

这里说句题外话,想知道如何挑选牛仔裤的,推荐看这篇。

绝对是目前全网最详细的牛仔裤版型解说了。



现在我们把话说回到「女扮男装」不会产生变态感。

因为大部分的女生,在容貌上就具备一定的「幼态感」。

我们天然的,会对外貌具有「幼态」特征的人更加包容。

所以,「女扮男装」我们的接受度相对会更高一些。


五、刻意扮嫩 —— 「不适感」的来源


前面说到了,大部分女性,尤其是东亚女性,本身在容貌的设定上,就具备一定的「幼体感」。

换句话来说就是,男性的容貌,本身就比女性看起来更成熟。

所以,男扮女装这件事的不适感,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

强行的让成熟的容貌,和幼态的装扮,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面相偏老的人,如果「刻意扮嫩」,也会让人感觉不适。



香港有个演员叫温兆伦,年轻的时候非常红。

年轻时候的温兆伦,唇红齿白的非常帅。

也是他开创了长得好看的人演奸角的先河。

但年纪大了之后,温兆伦的五官开始逐渐衰老。

这时候,他再留一头长发,就会看起来很不舒服了。

因为「长发」与「刘海」,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女性化」特征。

但是我们看,剪短了头发的温兆伦。

不说看起来年轻了吧,起码整个人看起来正派了不少。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老ross,也是短发会比长发看起来更舒服。

大家回忆一下身边,你们一定找不出来留长发好看的老婆婆。

「长发」配「老相」,不仅不会让人显得更年轻,反而还会让人看起来更不舒服。



最近这几年,抖音上出现了一股子「折腾老年人」的风潮。

相信平时刷抖音的,应该都看到过。

当然,那是别人自家的事,咱们作为外人不从道德层面去评价。

但就从打扮上来说,真的不好看。

有些甚至会让人觉得很变态。

这就是因为前面我说到的,强行的让成熟甚至是衰老的容貌,和女性化或者幼态的装扮,同时体现在一个身体上,所产生的不适感。

所以此处,再强调一遍:面相长得老,千万别「刻意扮嫩」。


六、性向不明 —— 「变态感」的来源


有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前面我用到的词,是「不适」,而不是「变态」。

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这种「变态感」来自于哪里。



我们先来看几个电影里经典的变态角色。

电影《绿里奇迹》里,有个心理变态的狱警。

因为喜欢看犯人受电刑折磨,所以在行刑时,故意违规操作,导致现场惨不忍睹。

注意看这个人的「唇色」还有「发型」。



西方人的五官,是非常典型的「男相化」五官。

比如高眉骨、深眼窝、直鼻梁、剃不干净的胡茬子......

而「红唇」和「额头前面散乱的头发」都是女性化特征。

在全脸五官都偏男性化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两个女性化细节时,这个人就会看起来很变态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总想着要后入安迪的变态三姐妹之一。

这人的五官,整体是非常男性化的,而且淡眉也会让人觉得凶狠。

可是,他皮肤的颜色却异常红润,甚至是「粉嫩」。

整体男性化的五官,再搭配上偏女性化的肤色,这个人就会看起来很变态了。



电影《唐人街探案2》里,拿人做献祭的法医,也是长着一张变态脸。

所以这人一出场,我就知道不是好人。

同样,也是男性化的基本五官,搭配了「大眼睛」、「长发」、「粉嫩肤色」这些女性化特征。

我简单的处理了一下。

大家看,哪怕他的肤色没这么偏粉,或者眼睛没这么大,整体的「变态感」都会少很多。



可能有人会说,你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外国人,中国人会不一样。

为了满足各位的好奇心,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电影里的一些变态角色。

电影《金瓶梅》里,有一个史上最著名西门庆。

为了突出西门庆的变态感,化妆师特意给演员单立文涂了深色的唇膏。

而且在人物的造型上,也是用到了前额散乱的头发,这种女性化特征。

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单立文。

一点也不变态。



男扮女装之后,让人觉得有「变态感」的原因,都是因为五官的性向不明。

同样,我们还是拿唐探2来举例子。

最左边的刘昊然,相貌年轻而且秀气,所以穿女装时,整体的变态感是最少的。

最右边的肖央,虽然画了红唇,但是皮肤很白,没有胡须,脸也被假发遮住了很多,所以看起来稍微好一些。

中间的王宝强,红唇加眼影,还有脸上没剃干净的胡茬子,当这些矛盾的性向特征都集中在一起时,就会感觉是三个人里最变态的。



很多男明星,都会在中年之后,利用胡子来人为的增加面部的男性特质,尤其是在留长发的时候。

比如张震,在步入中年之后,留长发就一定会同时留胡子。

因为胡子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男性特质」。

胡子可以使五官性向更明确,并且降低长发的女性化特质。



这种「长发」配「胡子」的例子非常多。

年轻时候的木村,长发造型非常阳光帅气。

但年纪大了之后,衰老的男性化容貌,再配上长发这种减龄的女性化特征,就会给人感觉怪怪的。

但是,留起了胡子的木村,再留长发明显就看起来好了很多。

还有金城武也是,年纪大了之后,留长发就一定会同时留胡子。


七、男子花40万把自己整成变态脸


写到这里,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肯定会知道,我又要开始提那个人了。

因为「变态感」这三个字,在这个人的脸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总是提到他,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这篇:心丑的人外表可以看出来吗?

提示一下,建议从第五章开始看,就知道为什么我会盯着这个变态脸不放了。



前段时间,我在微信视频号里,看到一个叫老李什么校长的人发的视频。

帮大家翻译一下标题上的英文简写。

一个在「整容」上花了43万的男人,拿这「钱」花在追女生上他不好吗。



不瞒大家说,他这条视频,我看了四五遍。

因为一开始,我真的分不清他是在自黑还是对自己这张脸很满意。

直到视频最后他说: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咨询我。



看完这条视频之后,我一度怀疑自己瞎了。

因为我既没看出这钱花哪去了,也没看出他变好看了。

如果说,此刻视频里的这张脸,是已经变好看了的,我不敢想象没变之前是什么样的。

直到打开评论区,我才知道,自己没瞎。

原来觉得难看的,不止我一个。



好奇心驱使着我,又去搜了这个人更多的视频和照片,无一例外的都很辣眼睛。

这是他刚割完双眼皮的样子。

这是他烫头时发的迷惑微博。

还有下面这组爆照,也一度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水平产生了怀疑。

因为我记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以飨(xiang)读者」。

而「飧(sun)」这个词,是晚饭食物的意思。

莫非这个变态脸想表达的是自己秀色可餐?

或者说发自拍给读者是一种恩宠?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在「洗粉」。



吐槽归吐槽,正事还是要说的!

为什么他看起来不仅丑,而且还变态呢?

原因也是一样的:他长得实在太一言难尽了。

我很少见到一个人的脸上,同时汇集着这么多不同性向的五官。

首先,他的浓眉和鼻子,都是非常典型的男性化特征。

尤其是鼻子,都快赶上嘴巴的宽度了。

但是,他新割的「欧式大平行」,还有额头前面散乱的头发,却都是典型的女性化特征。

尤其是他饱满的唇形。

我无法想象,被这张嘴亲一下是多么恶心的一件事~

当这些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与另一些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同时都汇集到一张脸上时,这人就会看起来很变态。

效果类似前面我提到过的西门大妈。



这个人的变态感,除了来自我前面说的「五官性向不明」,还因为他刻意「扮嫩」。

他知道自己长得又老又丑,所以希望用刘海这种「减龄元素」,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

有关为什么长得老的人不能刻意扮嫩,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现在,我们把前文提到的那些影视剧里的变态角色,都汇总在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

发现没,那一缕刘海绝对是变态脸的灵魂。



最后,我们结合前面说到的,来给这个变态脸重新设计一下他的形象,看看会不会有所改变。

换上沉稳的深色之后,变态脸看起来正经了一点点。

再来看看留一点胡子的「小变态」

是不是整个人看起来正派了不少?



写到最后,再跟大家说一遍,记得去看这篇:心丑的人外表可以看出来吗?

记得从第五章开始看!


八、更多推荐内容


01. 【单品|羽绒】物美价廉,性价比最高的羽绒服有哪几款

02. 【单品|牛仔】3个步骤,选到适合自己腿型与身材的牛仔裤

03. 【单品|T恤】如何挑选一件好看、耐穿且性价比高的T恤?

04. 【单品|衬衣】格子衬衫显得土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5. 【服饰|趣闻】为什么有的衣服会显得廉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06. 【服饰|趣闻】HUGO BOSS设计,希特勒监制。为什么德系军装会成为经典?

07. 【颜值|密码】为什么戴上口罩都变好看了?

08. 【颜值|密码】男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

09. 【颜值|密码】冯小刚整成吴亦凡需要几步? 整容一定能看出来吗?

10. 【颜值|密码】6个小细节,证件照颜值提升一大步!

11. 【品牌|故事】不吹不黑,优衣库的衣服到底什么水平?

12. 【变美|书单】提升气质,内外兼修。推荐这6本书



@这是eno|艺术与时尚行业工作者|时尚领域创作者

所有「美」和「时尚」有关的内容,均收录在公众号「艾诺说」,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男扮女装”导致负面评价与两个历史名人脱不开干系。

这俩人一个叫埃拉伽巴路斯,一个叫桑冲。

埃拉伽巴路斯是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的皇帝,他是个帅气的精神小伙儿,却偏偏喜欢穿女装。他常在集会上打扮成女人样子,然后故意裸露马赛克部位,在大庭广众前发表演讲,高谈阔论各种不可描述的内容。

他甚至常常扮成失足妇女去ji院卖yin,如果赚的钱够多,他会为自己的魅力感到高兴。以致后人用“最肮脏的人”、“淫暴过度”来评价他。

桑冲就更了不起了。这位仁兄非贵非富,只是一个混迹街头收保护费的明朝古惑仔。桑冲后来吃得太饱,闲得无聊,想学门儿技术,可那时候大明朝一没有挖掘机,二没有电气焊,学什么好呢?

好巧不巧,桑冲在采花贼的群里潜水时,遇到了一位淫贼中的超巨,中文名叫谷才,洋文名叫托尼的家伙。这位托尼老师也很了不起,擅长男扮女装,常常扮成女子去卖课,教授良家女子做针线活,从而趁机淫骗玩弄。

为了学到这个冷门专业,桑冲向托尼老师拜师学艺。但桑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创造性地把自己的46码大脚愣是缠成了三寸金莲,使得穿女装更有灵魂。这就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啊!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桑冲凭着穿女装扮女人的本事,先后糟蹋良家女子一百八十二人,后来被“朝阳群众”识破其真相,扭送到官衙治罪,最终由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亲自批示,判凌迟处死。

桑冲作为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自己能干,还特别会教徒弟。他从谷才那里学得真传之后,就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成功案例,立马就吸引来榆次县北家山的任茂、张虎,谷城县的张端大,马站村的王大喜,文水县的任昉、孙成、孙原,共七人为"再传弟子"。这些人学会穿女装扮女人之后,就各自散落江湖行走天下,做的勾当更是罪恶滔天,令人发指。

历史上埃拉伽巴路斯和桑冲之流,男扮女装干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恶事,难免不在大众心理上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但凡看见男人穿女装,群众在心里就会犯嘀咕,这是要干啥作奸犯科的事?即使啥坏事也没做,那也有耍流氓的嫌疑。

所以,“男扮女装”会遭到负面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与埃拉伽巴路斯和桑冲的“丰功伟绩”绝对脱不开干系。


那为什么“女扮男装”却没有问题呢?

原因更简单,女人穿男装一般都是干大好事,做大英雄。

例如:

祝英台女扮男装上名牌学院,谈最真最纯的校园恋爱。

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击败侵略者保家卫国。

法国农村姑娘贞德女扮男装穿越敌境去面见法国王储查理,求得兵权率军击退侵略者解救了奥尔良之围,从战争泥潭中唤醒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热忱,被尊称为圣女贞德。

还有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为父亲李渊招兵买马,聚拢关中豪杰,组建了数万军纪严明作战勇敢的“娘子军”。还亲自领军,身先士卒东征西讨,并与李世民会师共同攻破长安,为唐王朝立下卓越功勋,被册封为大唐平阳公主。

有这一桩桩,一件件女扮男装干大好事,做大英雄的事迹在,还有谁会负面看待“女扮男装”呢?

user avatar

实名反对本问题下的大多数答案。

当男性比女性自由的时候,你们说,这是歧视女性。

当女性比男性自由的时候,你们说,这也是歧视女性。

呵呵,敢情在你们的语境里,歧视男性就是根本不存在的?

最严重的歧视,莫过于根本不承认对某一个群体的歧视。压制这个群体里每一个个体的发声,强迫其承认:"我没有受到歧视。"

身为一个男性,各种脏活累活,什么搬东西跑腿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分配给我们,我身体不好,上级放着每天长跑10公里毫无压力的女性不用,优先找我,请问这是不是歧视?我感受到了歧视。

学生时代,女生打耳洞,染头发,一点问题没有,男生一旦如此,就立即被诫勉谈话,请问这是不是歧视?我感受到了歧视。(据说有的学校,男生头发稍微长一点都不可以)

现在的婚姻观念,男性要买房买车,挣钱养家,往往都只能和比自己收入低的女性结婚,相反,女性和比自己收入低的男性结婚就叫"下嫁",请问这是不是歧视?我感受到了歧视。

女权主义者天天喊着,这里歧视女性,那里歧视女性,OK,你确实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歧视,我承认,我也赞许你们为平权作出的努力,但是,

你把我们男性受到的歧视也花式解释为歧视女性,我就呵呵了。这根本不是平权,这只是另一种性别不平等。

顺便问一下,我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男性的受歧视感,是不是也构成歧视女性?

对了,不记得哪里看到过,有的女权主义者认为,旧社会男权主导,女性受压迫太严厉了,所以现在一定要矫枉过正,变本加厉报复回来。呵呵,我同意,那要是非得这么说的话,史前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比后来的父系氏族社会长了数倍不止,麻烦你让我们男性先报复完,到1000年后再来谈女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其实,为什么大家对女孩子穿男装和男孩子穿女装反应不一样,这背后牵扯的东西还真不少,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首先,得从咱们社会几千年来的性别分工和刻板印象说起。你想啊,长久以来,男的就被认为是顶天立地、阳刚果断的,而女的呢,就被贴上了温柔、细腻、贤惠的标签。这两种形象,就像是.............
  • 回答
    最近这几天,太阳跟开了挂似的,出门一趟就像被扔进了烤箱,体感温度直逼37、38度!可我注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走在路上,清一色的女孩子都撑着各式各样的小伞,五颜六色的,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似的。反观男同胞们,一个个顶着大太阳,好像根本不在乎这烤人的温度,就这么坦荡荡地,或者说是无奈地,任由阳光在身上.............
  • 回答
    女性认为自己能打过男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其根源可能来自多个层面,包括个体经历、社会观念、心理因素,甚至是误解或夸大。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个体经历与技能提升1. 武术与搏击训练的普及: 个人技能的优势: 随着现代社会对女性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要拆解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男生比女生人数多”和“打拳打不过女拳”这两件事本身,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就像说“汽车数量比自行车多,但自行车却能比汽车跑得更快”,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原因可能在于赛道、技术、规则等等不同。我们得先搞清楚,.............
  • 回答
    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北京土著有房男,能不能对北漂女形成“降维打击”?咱们得先理解这“降维打击”是个啥意思。在科幻语境里,高维度生物能轻易碾压低维度生物,因为对方根本无法理解和应对。放在咱这社会语境里,就是一种优势过于明显,让另一方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状态。那么,北京土著有房男,在婚恋市场.............
  • 回答
    这两句天猫的地铁广告,一出街就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单从传播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大众的痛点和情绪,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引发共鸣或者争议。但要深入看待,就得拆解一下它背后可能传递的逻辑,以及它为什么能打动一部分人,又惹恼一部分人。“物价这么高,不如咱俩在一起吧”这句话的杀.............
  • 回答
    重庆这位父亲对三岁女儿采取的“打击教育”,即用“笨,什么都学不会”这类责骂来“激将”孩子学习,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商榷,甚至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教育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三岁的孩子,心智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语言的理解,都还在形成中。他们学习新事物的速度、方式,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触及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我们常常觉得女孩子似乎不如男孩子那样“自由”,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社会文化、家庭教育、性别刻板印象以及我们从小到大接收到的种种信息。首先,社会对性别的期待和规范是最核心的因素。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社会就开始为我们描绘出“男孩应该怎样”.............
  • 回答
    .......
  • 回答
    很多女孩子明知道眼前的他可能不是那么“靠谱”,甚至被贴上了“渣男”的标签,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甚至深陷其中。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绝非一句“她傻”就能概括的。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甚至还有我们骨子里的一些本能需求。首先,我们得承认,人性的魅力往往是多面的,而“渣男”身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常见的,但背后的原因可不止一两条。很多时候,不是女孩子不想找男孩子聊天,而是有很多顾虑和考量,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可能:1. 害怕被拒绝或受到冷遇: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想象一下,你鼓足勇气想找个人说说话,结果对方爱答不理,甚至根本不回复,那种失落感和尴尬感是很强的。尤其是对于一些.............
  • 回答
    关于女生夏天穿超短裤和男生穿短裤在一些场合可能被区别对待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而且背后牵扯到很多文化、历史和心理因素。咱们就一点点来聊聊,尽量讲得细致些,把AI那种生硬的感觉去掉。1. 历史与文化基因: 女性服装的演变: 历史上,女性的服装一直是社会规范和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直.............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常常被大家讨论的现象。为什么似乎女孩子早恋更容易被“劝阻”,甚至会招致一些负面评价,而男孩子在这方面受到的阻力似乎就小很多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社会文化、观念以及我们成长过程中被灌输的认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男女有别”这么笼统的说法。要说得详细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有意思的。为什么有些女孩子会很自然地接受男生的礼物和请客吃饭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概括完。首先,从最直接的层面来说,这是一种情感交流和表达的方式。 价值的传递与肯定: 礼物和请客吃饭,在很多文化中,都是一种“我重视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年轻人的现实困境,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过去那种“两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浪漫憧憬,在当下似乎没那么容易实现了,尤其是在女孩子这边。这并不是说女孩子“不愿意”了,而是“不愿意”的门槛、考量因素和内心的衡量标准,与过去大不相同了。首先,得说眼下的社会经济压力确实不小.............
  • 回答
    “为什么很多女孩子都会感觉,优质的女生会比男生多很多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感受。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社会文化、个体认知、男女生理差异以及关系 dynamics 等。1. 对“优质”的定义与侧重不同: 女性对“优质”的定义更宽泛,包含更多内在和外在因素.............
  • 回答
    .......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背后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外表那么简单。要说为啥有的男生能接受身材圆润甚至微胖的女生,而很多女生却对微胖甚至肥胖的男生比较“挑剔”,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在社会文化层面,对于“理想”身材的期待是有性别差异的。从男性视角来看,过去很多年,社会主流审美对女性的.............
  • 回答
    男生记住女生的生理期?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趣的,也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我觉得不是所有男生都会那么“上心”,但如果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是认真的,是愿意关心她的,那他多半会想办法记住这个日子。你想啊,生理期对女生来说,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这个阶段,身体上确实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情绪起伏比较大,容.............
  • 回答
    “为什么国人普遍接受不了中国女孩和非洲男孩在一起?”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其根源可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心理以及个体经历等多个角度去理解。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各个要素:一、历史遗留的刻板印象与民族优越感 殖民历史的阴影与西方中心论: 虽然非洲与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